《浅基础结构设计》PPT课件.ppt
《《浅基础结构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基础结构设计》PPT课件.ppt(2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浅基础结构设计,基 础 工 程,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教研室,3.1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无筋扩展基础所用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抗拉、抗剪强度低,稍有挠曲变形,基础内拉应力就会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当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基础底面将承受地基的反力,工作条件像个倒置的两边外伸的悬臂,这种结构受力后,在靠近柱、墙边或断面高度突然变化的台阶边缘处容易产生弯曲破坏或剪切破坏,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的拉应力和切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
2、地基反力,刚性基础受力破坏简图,又称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按材料分类有:,1、砖基础,2、三合土基础,3、灰土基础,4、毛石基础,5、混凝土和毛石混凝土基础,3.1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如图所示,基础一侧的大放脚,在基底反力作用下,如同倒置的短悬壁板;当设计的台阶根部高度小时,就会弯曲拉裂或剪裂.,3.1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为保证基础不发生弯曲破坏或剪切破坏,通常都是限制台阶的宽高比以满足一定的刚度和强度要求,即满足如下要求:,基础设计高度:,刚性基础的宽度应使所产生的基础截面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的强度限值。如果基础底面积越大,其底面压力越小,对地基负荷越有利。但放大尺寸超过一定范围,超
3、过基础材料本身的抗拉、抗剪能力,就容易因受剪切而引起破坏。对于刚性基础材料而言,材料强度越高,允许的台阶宽高比(刚性角)越大。,无筋扩展基础台阶宽高比的允许值,100,200,注:(1)Pk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kPa);(2)阶梯形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3)当基础由不同材料迭合组成时,应对接触部分作抗压验算。(4)对混凝土基础、当基础底面处于平均压力超过300KPa时,尚应进行抗剪验算。,3.1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砖基础俗称大放脚,其各部分的尺寸应符合砖的模数。砌筑方式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又称两皮一收与一皮一收相间)两种(图2-20)。两皮一收:每砌两皮砖,即120m
4、m,收进14砖长,即60mm;二一间隔收:是从底层开始,先砌两皮砖,收进14砖长,再砌一皮砖,收进14砖长,如此反复。,3.1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毛石基础的每阶伸出宽度不宜大于200mm,每阶高度通常取400-600mm,并由两层毛石错缝砌成。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不应小于200mm,毛石混凝土基础每阶高度不应小于300mm。灰土基础施工时每层虚铺灰土220250mm,夯实至150mm,称为“一步灰土”。根据需要可设计成二步灰土或三步灰土,即厚度为300mm或50mm,三合土基础厚度不应小于300mm。,无筋扩展基础也可由两种材料叠合组成,例如,上层用砖砌体,下层用混凝土。下层用混凝土高度应不小于
5、200mm,并符合材料质量和台阶宽高比的要求。,刚性基础的特点是稳定性好,施工简便,因此只要地基强度能够满足要求,它是房屋、桥梁、涵洞等结构物首先考虑的基础形式。它的主要缺点是用料多,自重大。当基础承受荷载较大,按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基础底面宽度也较大时,为了满足刚性角的要求,则需要较大的基础高度,导致基础埋深增大。刚性基础一般适于 6 层和 6 层以下(三合土基础不宜超过 4 层)的民用建筑和砌体承重的厂房以及荷载较小的桥梁基础。,【例】某中学教学楼承重墙厚240mm,地基第一层土为0.8m厚的杂填土,重度17kN/m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5.4m,重度18kN/m3,b=0.3,d=1.6
6、。已知上部墙体传来的竖向荷载值FK=210KN/m,室内外高差为0.45m,试设计该承重墙下条形基础。,【解】(1)计算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 设计值 选择粉质粘土层作为持力层,初步确定基础埋深d=1.0m,(2)确定基础宽度,取基础宽度b=1.3m,(3)选择基础材料,并确定基础剖面尺寸基础下层采用350mm厚C15素混凝土层,其上层采用MU10或M5砂浆砌二、一间隔收的砖墙放大脚。,混凝土基础设计:基底压力,由表查得混凝土基础宽高比允许值,混凝土垫层每边收进350mm,基础高350mm。,砖墙放大脚所需台阶数,及墙体放大脚基础总高度,(4)基础剖面图,如图所示,练习:,1.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
7、础的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200KN/m。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容重=17.5KN/m3,孔隙比e=0.943,液性指数IL=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拟设计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bmin为多少?若承重砖墙大放脚底面宽度b0=840mm,初步选定素混凝土基础高度H=0.3m。则按台阶的高宽比要求得到的基础宽度bmax为多少?,3.2 扩展基础设计,回顾,无筋扩展基础设计,1.材料:砖,毛石,混凝土,三合土,灰土等;2.特点:抗拉,抗剪强度低,抗压性能相对高;3.受
8、力与破坏:倒置短悬臂梁弯拉破坏;4.强度保证:限制基础台阶宽高比,增大刚度。5.设计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小于允许宽高比。,基础设计高度:,bb0+2H0tan,3.2 扩展基础设计,由于不受刚性角限制,设计上可以做到宽基浅埋,充分利用浅层好土层作为持力层。与刚性基础相比较,钢筋混凝土基础具有较大的抗拉、抗弯能力,能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弯矩,因此,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普遍应用于单层和多层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类型:1、柱下独立基础 2、墙下条形基础,扩展基础的构造要求,(一)现浇柱基础,砼强度等级C20受力钢筋 直径:10 间距:100200,锥形基础构造尺寸如图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
9、:40 无垫层:70,阶梯形基础构造尺寸:每阶高度:300500;500h900,宜两阶;h900,宜三阶;尺寸变化宜50倍数。,基础垫层:厚度70;砼强度等级C10,钢筋锚固、布置等按结构规范要求进行。(GB500102002),底板受力钢筋长度取相应边长的0.9倍,并交错布置。,h0,la(laE),四角插筋,阶梯形基础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优先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当边长2.5m时:,laE有抗震设防要求时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二)预制杯形基础,50,50,75,杯壁,杯底,构造控制尺寸:杯口深度杯壁厚度杯底厚度杯壁配筋,(三)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构造尺寸与形式基础高度250时采
10、用锥形;基础高度250时采用平板式。,横向受力钢筋直径:10 间距:100200砼强度等级C20,纵向分布钢筋 8 100300,保护层 有垫层40 无垫层70,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仅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布置,另一方向的横向受力钢筋可布置到主要受力方向底板宽度1/4处;在拐角处底板横向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受力分析倒置悬臂梁;受地基净反力作用;危险截面:墙根部-面弯矩与剪力最大。,地基净反力:pj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F 在基底产生的反力。,(一)中心受压基础,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基础结构计算内
11、容一般有两方面:其一是按剪切条件确定基础台阶或基础底板的高度,据工程设计经验,基础底板高度一般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8;其二是受弯计算确定底板横向配筋。,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时,取a1=b1;当墙体材料为砖砌体且放脚宽度不大于1/4砖长时,取a1=b1+0.06(m)。,剪切和弯矩的控制截面,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基础高度:由受剪承载力确定。基础底板配筋,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轴心荷载作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偏心荷载作用:,b1,pjmax,pjmin,Pj1,x,h0基础底板有效高度,有垫层 h0=h40/2无垫层 h0=h70/2,计算基础内
12、力,确定配筋,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的荷载效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1)由可变荷载控制,(2)由永久荷载控制,例题,某多层住宅的承重砖墙厚240mm,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Fk=324 kN/m,基础埋深d=0.8m,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0kPa,试设计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解】,(1)选择基础材料 拟采用混凝土为C20,ft=1.1N/mm2;钢筋HPB235级,fy=210N/mm2 设置C10厚100mm的混凝土垫层,设一个砖砌的台阶,如例图所示。,HPB:HotRolling Plained Bar 热
13、轧光面钢筋,(2)确定条形基础宽度,取b=1.8m,(3)确定基础高度按经验,地基净反力,控制截面剪力,混凝土抗剪强度,满足要求,(4)计算底板配筋,控制截面弯矩,案例分析,钢筋混凝上墙下条形基础设计。某办公楼为砖混承重结构,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外墙厚为370mm,上部结构传至0.000处的荷载标准值为Fk=220kN,Mk=45kNm,荷载基本值为F=250kN,M=63kNm,基础埋深 1.92m(从室内地面算起),室外地面比室内地面低0.45m。地基持力层承载力修正特征值fa=158kPa。混凝上强度等级为C20(ft=1.10N/mm2),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fy=2
14、10N/mm2)。试设计该外墙基础。(主要包括:基底尺寸的确定、基础高度的确定及底板配筋)。,3.3 柱下单独基础的结构计算,受力与破坏形式分析倒置悬臂结构;受地基净反力作用。,第一种破坏形式:弯曲破坏危险截面:柱根截面处抵抗:基础底板下部配筋,第二种破坏形式:,抵 抗:基础底板有足够厚度。,冲切破坏:从柱根周边开始沿45斜面拉裂,形成冲切破坏角锥体;,3.3.1 基础高度的确定,基础高度按构造要求和抗冲切承载力确定。1、抗冲切承载力验算,A2,冲切锥体外地基净反力产生的冲切力Fl应小于冲切面上的抗冲切(砼的轴心抗拉)能力。,h800 时取hp=1.0h2000 时取hp=0.9,bm,A1,
15、A2,ac,bc,A1,A2,关于A1和A2的计算(只需按长边方向计算),1、bbc+2h0,关于A1和A2的计算(只需按长边方向计算),2、bbc+2h0,对于阶梯形基础,除验算柱边外,在变阶处也应做冲切强度验算,其冲切破坏锥体由变阶处沿45斜面形成。当验算变阶处的冲切承载力时,只需将1和 2计算公式中的ac、bc 分别代以基础上阶处的长度l1和宽度b1即可,公式中的h0采用下阶的有效高度h01。,有变阶时,将上阶视为下阶的柱子,柱下单独基础,Individual footing,pad foundation,对于偏心荷载作用的情况,只需将公式中的Pjmax代替Pj即可。,A2,3.3.2
16、基础底板配筋设计计算,1.弯矩控制截面 试验表明,基础底板在地基净反力作用下,在两个方向都会产生向上的弯曲,因此,底板配筋可按受弯构件计算,且在两个方向配筋。底板配筋计算的控制截面一般选在以及柱与基础交接处,阶梯形基础的变阶处,如图中所示截面。分别计算两个方向的弯矩,作为配筋的依据。,2.弯矩的计算,双向配筋,危险截面在柱边处;简化计算:基础底 板视为嵌固在柱子 周边的四块梯形悬 臂板组成。,当验算变阶处的冲切承载力时,只需将各式中的ac、bc 分别代以基础上阶处的长度l1和宽度b1即可,公式中的h0采用下阶的有效高度h01。当基底和柱截面均为正方形时,只需计算一个方向即可。,.配筋计算,式中
17、 分别为沿基础长边和短边方向所需的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截面-处基础的有效高度。,配筋时,长边受力筋在下,短边受力筋在上,垂直布置成钢筋网。,例题,例题2-8 设计例图2-8所示的柱下独立基础。已知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柱荷载F=700kN,M=87.8kNm,柱截面尺寸为300mmX400mm,基础底面尺寸为。,【例题】,多层框架结构柱400600mm,配有822纵向受力筋;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传至地面处的荷载值Fk=480kN,Mk=55kN.m,Qk=40kN,基础埋深1.8m,采用C20混凝土和HPB235级钢筋,设置C10厚100mm的混凝土垫层,已知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
18、征值fa=145kPa,试设计该柱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箱形基础的设计,概述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地基计算模型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柱下条形基础设计柱下十字交叉条形基础设计筏形基础设计箱形基础设计,概述,连续基础是指在柱下连续设置的单向或双向条形基础,或底板连续成片的筏板基础和箱型基础。常用在以下情况中:1)需要较大的底面积去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此时可将扩展式基础的底板连接成条或片。2)需要利用连续基础的刚度去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或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3)建筑物的功能需要设置连续的底板时,例如地下室、船坞、储液池等。,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上部结构、地基和基
19、础是建筑体系中的3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荷载的作用下,3者不但要保持力的平衡,在变形上也必须协调一致。也就是说,这3部分之间不但要满足力的平衡关系,也需要满足变形协调条件。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相互作用在建筑体系中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但不同的结构体系有显著的差异。当结构的体型较小,或地基的差异变形对结构的内力分布不会产生显著影响时,也没有必要完全按照共同作用的思想进行设计,这就是所谓的常规设计方法。常规设计方法的思想可由图1-1加以说明。考虑3者共同作用的设计方法则需要采用迭代法,通常计算工作量很大,所以目前仅用于重要和大型的建筑物。,前面介绍的方法属于常规设计方法,该方法仅满足了力的平衡关系。本节
20、介绍的三类基础的平面尺寸均比高度大得多,从力学上看均属于柔性基础,而且由于基础的平面尺寸很大,基础的变形状态对于地基反力的分布有重要影响,故不应采用常规方法设计。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计算,对大量建筑物通常采用简化方法进行设计,即计算时只考虑地基和基础的共同作用,而在构造措施上体现整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特点。,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概念,常规设计方法,结构、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影响的定性分析,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分析:1.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都很小,这时可把上部结构和基础一起看成是“绝对柔性基础”。,2.当基础刚度很大时,可把基础看成是“绝对刚性基础”。,a)马鞍形分布 b)抛物线形分布 c
21、)钟形分布,中心荷载下刚性基础的地基变形与基底压力分布,3.对于有限刚度的基础,则上部结构与基础相对刚度的大小起很大作用。,a)上部结构绝对刚性,b)上部结构绝对柔性,结构、基础地基,结构基础地基,地基计算模型,地基计算模型,地基计算模型的概念 在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分析中,或者在地基上的梁板分析中,都要用到土与基础接触界面上的力与位移的关系.地基模型就是描述地基土应力(或地基反力)与应变(或地基变形)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常用的地基模型可分为:,文克勒地基模型,由捷克工程师文克勒(Winkler)提出,是最简单的线弹性模型,其假定是地基上任一点的压力p与该点的竖向位移(沉降)s成正比
22、:,式中 k地基基床系数。表示单位沉降所需的反力。,特点:一点的变形只与该点的力有关。把连续的地基分割为侧面无摩擦联系的独立土柱,每一土柱的变形仅与作用在土柱上的竖向荷载有关,并与之成正比,即相当于一个弹簧的受力变形。,一般认为,凡是力学性质与水相近的地基,采用文克勒模型就比较合适。在下述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1)地基主要受力层为软土。由于软土的抗剪强度低,因而能够承受的剪力值很小。(2)压缩层厚度不超过基础底面宽度一半的地基。这时,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集中现象,剪应力很小。(3)基底小塑性区相应较大时。(4)支承在桩上的联系基础,可以用弹簧体系来代替群桩。,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将
23、地基看成是匀质的线性变形的半空间体,利用弹性力学中的弹性半空间体理论建立的地基计算模型称为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最常用的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采用布辛奈斯克解,即当弹性半空间表面作用着集中力P时半空间体中任一点的应力和位移解。在弹性半空间表面上作用一个竖向集中力P时,半空间表面上离竖向集中力作用点距离为r处的地基表面沉降s为:,对于均布矩形荷载P0作用下矩形面积中心点的沉降,可以通过对上式积分求得:,弹性半空间理论优缺点,优点: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具有能够扩散应力和变形的优点,可以反映临近荷载的影响。缺点:它的扩散能力往往超过地基的实际情况。所以计算所得的沉降量和地表的沉降范围,常较实测结果为大。同时
24、该模型未能考虑到地基的成层性、非均质性以及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形等重要因素。,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是把计算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地基上梁和板的分析,地基沉降等于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各计算分层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量之和。优点:这种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基土扩散应力和应变的能力,可以反映邻近荷载的影响,考虑到土层沿深度和水平方向的变化,缺点:无法考虑土的非线性和基底反力的塑性重分布。,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柔度矩阵需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如图所示,将基底划分成n个矩形网格,并将其下面的地基分割成截面与网格相同的棱柱体,其下端到达硬层顶面或沉降计算深度。各棱柱体依照天然土层界面和计算精度要求
25、分成若干计算层。,相互作用分析的基本条件和常用方法,不论选用何种模型,都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地基与基础始终保持接触,不得出现脱开的现象。即wi=si。2、基础在外荷载和基底反力的作用下必须满足力平衡条件。两个基本条件+地基计算模型 微分方程式+边界条件 求解,3-6 文克勒地基上梁的计算,1 弹性地基上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及通解2 几种典型情况下梁的计算,设弹性地基上的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如图3-1所示的变形,按变形协调和静力平衡条件可以列出梁的基本微分方程。由于方程中涉及到地基反力,而地基反力又取决于地基模型,故问题的求解较为复杂。目前对于弹性地基上的梁通常采用Winkler地基模型,而且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基础结构设计 基础 结构设计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4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