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省某某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 施 方 案(.11.18).doc
《某某省某某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 施 方 案(.11.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省某某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 施 方 案(.11.18).doc(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东省胶南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 施 方 案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二一年十一月批 准:徐章文 刘长余核 定:宋少文 高 峰审 查:刘易娜 刘建生项目负责人:封得华编制人员: 孙纪正 封得华 沈丽娟 韩 光 耿 尧 闫文雪 王 娟 王西文 制图文印:郝玉伟 桑国庆胶南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前 言胶南市(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隅,青岛市西海岸,东南频临黄海,北靠胶州市,东与黄岛区接壤,西及西南与潍坊市的诸城市、日照市的五莲县、东港区为邻。胶南市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0条,10100km2的有29条,中小型水库184座。这些河流、水库受地形、
2、水文地质、气候特征的影响,遇暴雨季节易泛滥成灾。胶南市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51.7mm,多集中在6-9月份,尤以7、8两月最多。由于地势较低,靠近沿海,汛期遇降大雨,极易造成海水倒灌,形成涝灾。胶南市属滨海山丘区,低山丘岭占全市总面积的73,境内山岭起伏,地势自西北向东及东南逐渐倾斜入海。由于平洼地多分布于山脚下和滨海低洼处,排洪不畅,汛期如遇山洪暴发,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伴随着胶南市社会经济、旅游业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加剧,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造成了区内崩塌、滑坡、海水入侵等灾害的发生和灾害隐患点的存在,不仅给区内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和威胁,而且给胶南市国民经济和
3、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和负面影响,建立切实有效的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及防灾预警系统,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6年10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116号文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7年8月31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以明传电报形式(国汛办电(2007)113号“关于抓紧开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山东省泰安岱岳区、日照东港区作为全国试点县。2010年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基层防御组织体系,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按照国务院
4、常务会议精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决定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明确胶南市作为防治县之一,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通知精神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编制胶南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在胶南市区域内,共建设28个自动监测雨量站,7个自动监测水位站,70个简易水位站和67个简易雨量站,共享水文、水利部门18个已建的监测站点,组成雨水情的监测站网;架构集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由11个无线发射站和68个无线预警接收站组成的,从预警平台到重点防治区域的报
5、警体系;建立群测群防的预警机制与组织体系。总投资606.11万元。目 录1基本情况11.1地理位置11.2社会经济11.3气象水文11.4河流水系11.5地形地貌51.6土壤植被51.7区域地质71.8历史山洪灾害情况71.9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问题112编制缘由和依据132.1编制缘由132.2编制依据143建设目标与任务163.1 建设目标163.2 建设任务164现状调查与评估194.1普查原则194.2普查内容194.3评估及危险区划定225预警指标245.1典型区选择245.2历史雨量资料的选择245.3计算方法245.4预警雨量参考值确定255.5预警水位的确定266监测预警系统
6、建设276.1系统建设模式276.2水雨情监测286.3监测预警平台486.4预警系统757责任制组织体系887.1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887.2分工与职责918预案编制968.1编制原则968.2编制内容968.3编制对象979宣传培训演练989.1宣传989.2培训999.3演练10110投资概算10210.1编制说明10210.2基础单价10310.3取费标准说明10310.4投资概算10611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11311.1项目建设11311.2 运行管理11512附表11813附图128胶南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1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胶南市处山东半岛西南隅,胶州湾畔,南
7、临黄海,北靠胶州市,东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邻诸城市、五莲县和日照市。位于北纬35353608,东经1193012011,东北西南斜长79.25km,东西宽62.36km,总面积1846km2,总人口82万人,是青岛西海岸一座风光秀丽、如诗如画的海滨城市。交通四通八达,204国道和泰薛公路省道在城区交会,同三高速公路在胶南设5个出口和1个互通式立交,青岛海滨大道穿越胶南。1.2社会经济近年来,胶南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立足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东接、北扩、南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青岛西海岸最具活力与魅力的都市新区、经济新区、科教新区、和谐新区,社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8、。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83.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81.5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5.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16亿元。全市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437家,共实现进出口总值210822万美元,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0.4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2.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19元。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5位。1.3气象水文胶南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02天,多年平均降水量751.7mm,多集中在6-9月份,尤以7、8两月最多。由于地势较低,靠近沿海,汛期遇降大雨,极易造成海
9、水倒灌,形成涝灾。气候四季分明,春迟秋爽,夏无酷暑,冬少严寒。1.4河流水系胶南市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共有39条,其中较大的河流10条。这些河流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其发育和分布多受地形地貌制约。其特点是自成流域体系,源短流急,单独入海,汛期河水暴涨,汛后基本断流。胶南市境内较大河流1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300km2以上的有洋河、风河、吉利河;100199km2的有巨洋河、白马河、甜水河、横河、胶河;境内流域面积小于100km2的有潮河、错水河。吉利河、横河、风河、错水河上分别建有吉利河、陡崖子、铁山、小珠山四座中型水库。(1)洋河古称柜艾水,本名洋水,又名洋洋水。主源(南源)出于胶南市
10、宝山镇的吕家村和金草沟一带,经苗家、仲家庄进入胶州市山周水库,出库后在张应镇洋河崖与次源(西源)汇流。次源出自胶州市里岔镇陡岭前,经林家庄、前小河崖后与主源汇流。两源汇流后经胶州市的临洋村、匡家庄、昭文村,在土埠台村注入胶洲湾。河道全长49km,流域面积303km2,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支流有八一河、月牙河、临洋河、抬头河,除抬头河外,均为胶州市境内河流。(2)巨洋河发源于胶南市黄山经济区南部小珠山西麓,流经黄山经济区的石灰窑、殷家台、莱疃、薛家庄、西灰村、王台镇的河南邢、雒家、小珠阳、东曹汶等村,于五河头东入胶洲湾。河道长25.35km,流域面积128.75km2,流域面积在10km2
11、以上的支流有大阳家河,系胶州与胶南市的界河。(3)错水河原称岛耳河,发源于小珠山北麓,流经黄山经济区、王台镇、红石崖镇三处镇(街道办),于五河头处入胶洲湾,全长25km,流域面积86.12km2,其中黄岛区19.41km2,胶南境内66.71km2。10km2以上支流有3条,即店子西河、埠后河、石梁唐东河。(4)风河风河早称风水河(见增修胶洲志),因上游两源合流后经双风山前,故名。俗称白猊河,本名风水。后因该河流经王戈庄南,演绎为王戈庄河。1982年农业区划时定名为风河。风河有两源,东源发源于七宝山者为尚庄河(即张仓东河),西源发源于铁橛山西北麓的山周和高城岘东麓的石屋沟(即张仓西河),于铁山
12、镇的小于家村西入铁山水库。出库后在张仓村东南两源汇为一流至孟家庄村西南有溧水河汇入,向东流经肖家庄、王戈庄南、大哨头、大河东至灵海办事处青岛前村前入黄海灵山湾。该河全长31.8km,流域面积315.48km2。该河有月牙河、峄山河、小辛河、王家楼河、溧水河、张仓西河、杨家山里河、别家河、胡家小庄河共9条较大的支流。(5)横河横河发源于张家楼镇西北部铁橛山南麓,流经张家楼镇的山张、草泊、藏南镇下洼、高戈庄进入陡崖子水库,出库后经藏南镇的韩家溜、泊里镇的河西村、三合村,于西小滩村东南注入黄海黄家塘湾。河道长27.97km,流域面积158.37km2。该河有草桥河、草泊河、泊里东河3条较大支流。(6
13、)白马河相传,藏马山里有一白色神马夜间到此饮水,故曰白马河。发源于诸城市鲁山东麓和胶南市铁橛山西麓,流经市美、大村、大场、信阳等镇(街道办),于大场镇的河崖村前与吉利河汇流后,在马家滩村东南注入黄海黄家塘湾。河道干流长44.2km,流域面积265.3km2,其中胶南境内243.99km2,诸城市21.31km2。较大的支流有5条:龙古河、店子河、韩家庄河、院前河、肖家洼河。(7)吉利河原名纪里河,后演义成现名。发源于诸城市鲁山西南麓千秋岭,流经诸城市的石河头乡进入胶南市的吉利河水库,出库后经曲家皂户、代家窑、十字路、后河岔等村,在大场镇河崖村南与白马河交汇后于马家滩村东南入黄海黄家塘湾。河道干
14、流长39.85km,流域面积300.1km2,其中胶南境内114.72km2,诸城市境内185.38km2。有胜水河、大亮马河、理务关河3条较大的支流。(8)甜水河发源于诸城市大缀骨山南麓,流经海青镇的前坡楼、徐家大村、大朱家洼、大陈村,于宋家岭村东南入黄海黄家塘湾。河道长20km,流域面积109.9km2。较大的支流有丰产河、团结河、小店子河3条。(9)潮河发源于五莲县的九泉,流经胶南市海青镇的东潮河、大芦滩、大官庄村,于修七园村东南进入日照市两城镇。该河为过境河流,胶南境内河长6.8km,流域面积34.1km2。该河胶南境内较大支流一条,即东潮河。(10)胶河发源于胶南市六汪镇西南部鲁山一
15、带,自南向北流经柏乡进入胶州市里岔镇、张家屯乡、铺集镇入王吴水库,再流向东北于胶州、高密、平度三市交界处的刁家丘入南胶莱河。河长100km,总流域面积608km2,在胶南境内河道长16km,流域面积124.63km2。胶南境内有墨得水河、塔桥河、东胶河三条较大的支流。胶南市主要河流面积详见表1.4。表1.4 胶南市主要河流流域面积一览表河流名称洋河巨洋河错水河风河横河面积(km2)303128.7586.12315.48158.37河流名称白马河吉利河甜水河潮河胶河面积(km2)265.3300.1109.934.1124.631.5地形地貌胶南市地形属滨海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岭起伏,小珠山、铁
16、橛山、藏马山和大珠山崛起于中部,构成东北西南向隆起脊梁,支脉蔓延全境,有大小山头500余座。地势大体东部低山丘陵,中部以铁镢山藏马山为轴,呈中间高周围低的特征,其余以丘陵为主,白马河吉利河下游为山涧冲积平原区。东南临海,海岸蜿蜒,海岸线全长156km。较大海湾除胶州湾外,还有唐岛湾、古镇口湾、琅琊台湾、黄家塘湾等15个海湾。全市地貌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侵蚀构造、剥蚀构造、堆积地貌三种地貌类型。受海洋和山峰影响,胶南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季节性强,地区差较明显。胶南市降水年际变化大,雨季雨量过于集中,特别是48月份,雨日多、量大,一次性降水连续时间长,常常发生洪灾和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7、。每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大,沿河两岸极易产生洪涝灾害,并诱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6土壤植被1.6.1土壤胶南市土壤分棕壤、潮土、盐土、褐土4个土类,共有7个亚类、9个土属、29个土种、52个变种。棕壤土类 棕壤以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和藏马山等山脉为轴心向四周延伸。多分布在海拔10m以上,总面积168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77.37。棕壤随地势高低依次分布棕壤性土、典型棕壤和潮棕壤3个亚类。棕壤性土主要分布在荒坡岭和岭坡梯田上,分为酸性岩类和基性岩类2个土属,分草皮土、青砂土、石碴土、掺面石土、浅灰壤土、灰壤土6个土种。典型棕壤发育在岭坡梯田和坡麓梯田上,分布于全市丘陵的中
18、下部及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和藏马山山麓,只有洪积冲积物1个土属,分死黄泥头、活黄泥头、浅黄土和黄沙土4个土种。潮棕壤主要发育在洪积扇的下部,广泛分布于坡麓梯田的下部和沿河平地的交接地带,只有洪积冲积物1个土属,分金黄土、黑黄泥头、蒙金土、蒜瓣土4个土种。潮土土类 发育在河流冲积物母质上,分布于河流下游、滨海排水不畅地带。面积37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7.02。分潮土和盐化潮土2个亚类。潮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沿河平地上,分河潮土、滨海潮土2个土属,火镰岗土、夹砂土、河淤土、热潮土、粗砂土、金盆土、砂土和响砂土9个土种。盐化潮土仅有滨海盐化潮土1个土属,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下游,分盐碱火岗土、盐
19、碱土、河盐土3个土种。盐土土类 主要分布在王台镇河流入海口附近。面积1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0.49%。该土类只有滨海潮盐土一个亚类,分盐土和油砂盐土2个土种。 褐土土类 俗称砂姜土,主要分布在柏乡胶河以东,屯里集以北,埠上兰以南的南北狭长地带,属淋溶褐土亚类洪积冲积物土属。面积1693亩,仅占可利用地面积的0.08。 1.6.2植被 林木植被 全市有林地面积57万余亩,林木覆盖率25.72%。低山丘陵上部,多生长赤松和野生灌木等;中下部主要分布黑松、刺槐和柞树等;山下有枰柳、柳树、刺槐、板栗、山楂等;河流两岸是欧美杨速生丰产林栽培区;滨海地带主要生长赤松、黑松、刺槐和棉槐等。草场植被 全市有成
20、片草场24万亩,其中有林地以外疏林草地6.9万亩,野生杂草50余种。低山丘陵区主要有白羊草、结缕草、画眉草、黄背草等;草原地区主要有芦苇、香蒲、黑三棱、水蓼等分布;滨海滩涂主要有翅硷蓬、沙里旺、狭叶车前等分布。1.7区域地质胶南市地质构造属鲁东地质次一级构造单位胶南隆起。早期太古代以褶皱为主。元古代以后以断裂为主,断裂构造线主要为北东向,出露地表的岩石多为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胶南市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小珠山、铁橛山、大珠山、藏马山位于市境中部,呈东北西南向隆起,构成中部脊梁。地势西、北偏高,南、东临海处偏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入海。丘陵遍布全境,海拔均在百米以上。主要河流1
21、0条,多发源于中部山区,于东、南、东北入海。根据地貌形态特征,全市分裸岩地、岭地、平地、沿海低地4个地貌类型。其中,裸岩地占总面积的3.6%,分布在大珠山、灵山卫、隐珠、大村、藏南、市美、铁山等镇(街道办),是境内隆起地带的顶部,海拔223724.9m,坡度1530度;岭地占总面积的66.0%,主要分布在山脉裸岩地以下和丘陵上;平原地占总面积25.2%,多分布在沿河两岸和山前缓平地上;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5.2%,海拔在13m以下。1.8历史山洪灾害情况1.8.1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1)山洪灾害的成因胶南市山区镇的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变化强烈,高差起伏大,坡陡谷深。这种高差起伏巨大的山地为暖温
22、气流抬升形云致雨、增加近锋坡面的降水强度和时间提供了条件,易引起长时间高强度的降雨,常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复杂的地质结构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从胶南市山丘区的地质看,多数山峰岩石裸露,表面支离破碎,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明显,容易形成具备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极易导致山洪暴发。高强度暴雨是发生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胶南市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每到汛期,特别是主汛期(68月),胶南市范围有一段强降雨过程。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山洪灾害。现有工程年久失修老化是造成抗拒山洪灾害能力减弱的重要原因。胶南市现有179座小型水库及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塘坝,曾经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省某某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 案.11.18 某某 山洪 灾害 防治 工程 措施 建设 11.1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4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