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示范区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及典型接线模式调查研究1108.doc
《江苏示范区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及典型接线模式调查研究110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示范区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及典型接线模式调查研究1108.doc(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江苏省电力公司2013年 调查研究报告之江苏示范区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及典型接线模式研究(2013年11月)发展策划部内容摘要:项目研究首先调研了国内外发达城市的配电网接线模式及供电安全标准,并与江苏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分别从线路分段情况、A负荷组用户数、导线型号、导线长度、负荷密度、负荷分布,共6个角度详细分析影响供电可靠性与供电安全标准的因素及影响程度。提出各种接线模式与载荷能力关系对照表,确定满足供电安全标准的边界条件。最后结合供电安全标准、供电可靠性水平与投资经济性,提出差异化接线模式优选方法,从而满足在不同需求与可靠性目标下的接线模式选择方案,主要包括:确定投资规模条件下的接线
2、模式选择、在确定可靠性水平条件下的接线模式选择、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与投资经济性最优下的接线模式选择。5江苏示范区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及典型接线模式研究目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11.1 项目背景、意义11.2配电网接线模式研究现状21.3架结构不合理带来的主要问题31.4理论研究基础41.5主要影响因素6第二章 国内外典型接线模式调研92.1 国外配电网网架结构概况92.1.1巴黎配电网网结结构92.1.2新加坡配电网网结结构132.1.3东京配电网网结结构172.2 国内配电网网架结构概况202.2.1北京配电网网架结构202.2.2上海配电网网架结构232.3 国内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242.3.1
3、架空线路接线模式242.3.2 电缆线路接线模式282.4 本章小结31第三章 供电安全标准调研333.1 供电安全标准的定义:333.2 研究范围与内容333.2.1 国内外安全标准对比333.2.2 供电安全标准差异化定量分析343.3 现有供电安全标准343.3.1 英国P2/6标准343.3.2 国家电网公司Q/GDW 1738-2012供电标准373.3.3 扬州地区供电安全示范标准393.4 安全标准对比41第四章 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444.1 分析条件444.1.1接线模式选择444.1.2接线模式选择444.2 分段情况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454.2.1计算条件454.2.2
4、各种接线模式不同分段情况可靠性分析454.2.3线路最优分段情况优选474.2.4分段灵敏度分析504.3 用户数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524.3.1计算条件524.3.2各种接线模式装接用户数可靠性分析534.3.3考虑配出负荷故障时装接不同用户数可靠性分析544.3.4用户接入系统的位置对可靠性分析564.4 负荷密度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594.5 不同负荷密度地区供电可靠性水平614.5.1计算条件624.5.2可靠性评估结果624.6 本章小结64第五章 供电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675.1分析条件675.2电缆单环网675.2.1基本分析675.2.2分析结论685.3电缆双环网685.3.1
5、基本分析685.3.2电缆双环网接线2+2分段695.3.3电缆双环网接线2+3分段705.3.4电缆双环网接线3+3分段715.3.5电缆双环网接线分段分析结论725.3.6负荷分布对电缆双环网接线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结论725.4架空线单联络接线735.4.1基本分析735.4.2分析结论745.5架空线两联络接线745.5.1基本分析745.5.2架空线两联络接线分段745.5.3架空线两联络接线分段分析结论755.5.4负荷分布对架空线两联络接线安全性的影响分析结论765.6架空线网格接线765.6.1基本分析765.6.2架空线网格接线分段分析775.7分析结论78第六章 基于可靠性经济
6、性的接线模式差异化优选806.1 经济性优化条件806.1.1设备综合造价806.1.2经济性条件816.2 接线模式差异化优选方法836.2.1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理论836.2.2可靠性经济性评估方法846.2.3 中压配电网投资模型876.3 基于可靠性经济性的接线模式差异化优选906.3.1确定投资条件下的接线模式优选906.3.2确定供电可靠性目标下的接线模式优选936.3.3可靠性经济性协调的接线模式优选946.4 案例分析1016.4.1架空线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1026.4.2架空线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1036.4.3架空线网格式结构接线模式1046.4.4电缆线单环网接线模式
7、1056.4.5电缆线双环网接线模式1066.4.6不同母线接线接开闭所模式1066.4.7负荷密度为6MW/km2下各种典型接线模式优选107第七章 供电安全标准综合分析1117.1接线模式和载荷能力关系表1117.2接线模式与供电可靠性关表1127.3接线模式与投资关系表1137.3.1接线模式与投资关系计算表1137.3.2接线模式与投资简化表1157.4供电安全标准综合案例1187.4.1供电安全标准校核118第八章 主要结论1208.1项目研究目标1208.2供电安全标准与接线模式调研1208.2.1接线模式调研1208.2.2供电安全标准校核1218.3供电安全标准与接线模式影响因
8、素1218.4供电安全标准校核1238.5接线模式差异化优选1248.5.1确定投资条件下的接线模式优选1248.5.2确定供电可靠性目标下的接线模式优选1258.5.3可靠性经济性协调的接线模式优选1258.6供电安全标准及接线模式差异化优选方法126第一章 项目背景1.1 项目背景、意义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中除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外的部分,包括变电、输电、配电3个环节,可以简单地描述电源与负荷的连接关系。电力网络中,要考虑不同电压等级电网拓扑以及相互间的配合关系,这就是网架结构问题。在现有的电力网络中网架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用电负荷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构建适应经济发展和面向未来的电力
9、网络。向下,电力网络直面负荷,与负荷密度、负荷大小和负荷的可靠性需求密切相关;向上,电力网络承接电源,与电能传输及运行安全性紧密关联。因此,应该从电力网络的全局出发,综合全面地、相互关联地协调合理的优化电网网架结构。配网规划工作中,接线模式的选择不仅牵涉到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而且对于整个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用户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对提高规划水平和质量、提高电网可靠性和适应能力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地区负荷增长迅速的地区,此外新建开发区的负荷密度饱和值可能会与周边地区的现状负荷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相对应的现阶段接线模式也可能有所不同,需要充分考虑接线模式的过渡方案。随着对电网供电可靠性需求的不断
10、提高,配电网接线模式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但在当前配网规划过程中,由于规划人员的精力限制,配网接线模式通常按照规划区域周边电网情况选取,很少进行相关的论证,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合理选择并未得到应有重视。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电力用户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配电网接线模式的选择不能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相适应,阻碍了配电网的发展,使我国配电网普遍比较薄弱,这些问题随着城市负荷的快速增长变得日益突出,不仅给电力部力部门和众多的电力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目前我国配网中的各种网络接线模式的定量经济技
11、术比较计算,从而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非常必要,并且意义重大。1.2配电网接线模式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有关配电网的供电模式很多,在配电网规划、建设及改造过程中,选择具体的配电网网架结构须考虑供电可靠性、操作安全性、运行灵活性、节省基建投资、运行费用低、并留有发展余地等基本要求。配电网网架结构的确定作为配电网设计的主体,还应该根据区域的经济状况和负荷情况合理选择并具体确定。毫无疑问,供电模式的选择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大部分的规划研究很难把网络供电模式结合进去一起研究,有关供电模式的优劣主要是定性的分析,以及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靠一些规划人员在经验基础上积累起来的个人偏爱进行的供电模式的选择或是对各
12、种接线模式进行定性分析,这些接线模式的选择现状主要是缺乏系统的基于科学计算的量化分析比较。1.3架结构不合理带来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带来的主要问题有:(1)设备利用率低:至2010年我国10kV供电负荷为2.07亿kW;10kV配变台数313.8万台,容量5.17亿kVA,配变平均负载率为42%;有10kV线路条数19.08万条,按线路载流量500A计算,线路平均负载率约为22%。(2)线路损耗较大:近年来我国输配电网线路损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7%以上。而2000年日本输配电网线路损耗为5.6%;2000年德国输配电网线路损耗为4.9%;1995年美国输配电网线路损耗
13、为5.6%。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线路损耗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线路损耗中10kV线路损耗占整个电网损耗的50%以上,因此通过改善配电网结构,优化供电负荷可以有效的降低网损。(3)供电可靠性较低:目前我国10kV配电网呈辐射状电网结构,即使形成环网也是开环运行,电网最多只能从结构上满足“N-1”的要求,在线路故障时,供电可靠性较低。(4)网架结构复杂目前我国10kV配电网接线模式有架空线的单辐射接线、手拉手接线、三回馈线环式接线、两分段两联络接线等;电缆线路有单辐射接线、单环网接线、两供一备接线、“N-1”接线和双环网接线等,接线模式众多,且形成的网架结构比较复杂,为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调度等工
14、作都带来很大困难。1.4理论研究基础本文接线模式研究的基础是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的理论。可靠性与经济性相协调,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可靠性水平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合理关系,以及投资与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水平间的关系,包括缺电和停电损失的估计、典型重大电力系统事故调查分析、可靠性投资与可靠性效益分析等方面内容。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是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与网架结构优化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对立性,一般来说,高可靠性需要通过高投入换来。然而,如果考虑供电可靠性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又具有统一性。因此,如何协调地合理地对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成为配电网电压等级及网架
15、结构优化的基础理论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往往需要增加投资成本,而降低投资成本也往往带来供电可靠性的下降,因此,高供电可靠性与低投资成本是一对矛盾。有效化解这对矛盾,需要采用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的优化办法,确定获得总成本最低的电压等级序列或网架结构优化方案。电网可靠性成本是供电企业为使电网达到设计的可靠性水平而需增加的电网建设投资和电网年运行维护费用;可靠性效益是电网达到一定供电可靠性水平而使用户获得的效益。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可靠性效益用缺电成本来表示,即由于电力供给不足或中断引起用户缺电、停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曲线如图1-1所示。
16、图1-1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曲线当投资成本曲线斜率与可靠性边际缺电成本曲线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总成本最低,为图中的Tm点,这时所对应的可靠性水平Rm为最佳可靠性水平。如果电网投资不足,设可靠性成本对应于投资成本曲线上的A点,则相应的供电可靠性水平为R1,可靠性低于Rm,结果导致缺电成本为曲线上的B点,边际总成本T1高于Tm;若电网投资过高,设为缺电成本曲线上的C点,虽然相应的供电可靠性水平R2高于Rm,但投资成本的增加(D点)导致边际总成本T2仍然高于Tm。1.5主要影响因素1.内部影响因素(1)负荷需求增加负荷需求变化是影响配电网电压等级选择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电压等级序列应能适应未来几
17、十年甚至饱和负荷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饱和负荷密度和未来的负荷增量空间是衡量供电区域负荷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进行电压等级序列优化和网架结构优化的主要判断依据。按现阶段区域发展程度的不同,分为新区、建成区及混合区。新区一般为经济开发区、居住区和商业区。以经济开发区为例,电力负荷发展的特殊性是:缺乏负荷发展的相关原始数据,即使有些数据,也往往由于用地性质的变化而失去了对负荷预测的价值;对电力供应的质量要求一般较高,要求相应的配电网具有很高的供电可靠性。与整个城市的建设速度相比,新区的建设往往更快。在这种情况下,配电网电压等级配置需要按照饱和负荷密度进行配置。建成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基础设
18、施建设完善,一般不再有大规模的土建项目。建成区负荷发展处于自然增长的状态,用地性质短期内不发生大的改变,土地走廊资源受到限制,对供电质量要求一般较高。因此,建成区电压等级序列和网架结构需要结合建成区负荷发展特点及城市资源限制情况进行配置。混合区包含了以上两种发展程度的用地,因而其电压等级序列和网架结构配置方案既要按满足饱和水平的负荷密度进行配置,又要考虑城市资源的限制情况。(2)负荷用电结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三产和居民用电比例不断上升,电网的用电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城市大型宾馆、酒店、商场、商务办公楼以及高层住宅迅速增长,报装
19、容量不断提高;同时大工业、商业用户等大负荷容量不断增加。对于此类用户,若继续沿用目前配电网电压等级序列供电,将占用大量城市资源和走廊通道资源,这种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中心地区已经比较突出。2.外部影响因素(1)土地资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电网建设用地也愈加紧缺,尤其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的中心城区,变电站站址以及输电走廊获取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网的发展,协调电压等级序列与优化网架结构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2)政府政策长远看来,协调电压等级序列与优化网架结构符合我国节能降耗、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方针,但在电网新
20、建和改造过程中必将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资金筹措、土地征用、电价制定、用户政策、标准规范等,这些都需要依靠政府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3)经济发展从各国电网发展的实践,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来看,电网建设一般都超前于经济发展。应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制定好电网发展规划,逐步向合理的电压等级序列和网架结构过渡。同时电网建设、改造也应避免过于超前,造成经济浪费。127第二章 国内外典型接线模式调研目前国外一些大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建设多形成环状网架结构,其中典型的有法国巴黎、新加坡等地区,均采用环状网架结构,开环运行的方式,并增加快速切换装置。该网架结构有效的增加了配电网互供能力、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及
21、设备的利用率。目前国内配电网网架结构较为复杂,接线模式也多种多样,如果区分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接线模式有十几种,架空线路主要有:单电源线辐射接线、单环网接线模式、不同母线三回馈线的环式接线和分段联络接线。电缆接线主要有:单电源线辐射接线、单环网接线模式、两联络双接线、不同母线出线连接开闭所接线、不同母线环网接线(三座开闭所)、“4-1”主备接线模式、“4-1”主备接线模式。但由于各地区电网规划和运行水平不同,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接线模式比较混乱,联络复杂。本章将对国内外典型接线模式进行详细介绍。2.1 国外配电网网架结构概况2.1.1巴黎配电网网结结构1巴黎配电网网架结构巴黎过去市区电网比较复杂,经
22、过20年的梳理改造,简化了电压等级序列,配电网采用20kV为供电电压等级,形成了以多方向互联的环状电网结构,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巴黎电网有三层环状电网结构,外围由400kV输电网和225kV配电网形成两层环状网架结构,市区由20kV配电网形成环状网架结构为低压用户供电。其中225kV作为高压配电网,由36座225/20kV变电站构成,并呈辐射状深入负荷中心。巴黎电网环状网架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巴黎电网环状网架结构巴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20kV电网升压改造,90年代初完成。目前巴黎的配电网中的36座225/20kV变电站为三个20kV环路供电,如果在一个225kV线路上出现停电,可
23、以从临近的变电站恢复供电。巴黎20kV配电网环状电网结构示意如图2-2(a)、2-2(b)所示。图2-2(a) 巴黎20kV配电网环状电网结构示意图2-2(b) 巴黎20kV配电网环状电网结构示意巴黎20kV配电网中主干线网架使用46=24条20kV电缆与一个变电站相连,因此,可以确保225kV变电站在停电时的供电可靠性。每个20/0.4kV低压变电站都有2回20kV进线,在进线故障的时候自动切换。每条20kV馈线可由两个225kV变电站供电,20kV馈线出现故障,在自动切换装置动作时客户会有1秒的停电;若225kV变电站故障,在12分钟内远方手动切换恢复供电。因此电网在不采取复杂保护或自动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示范区 配电网 供电 安全标准 典型 接线 模式 调查研究 110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4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