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ppt
《文言文倒装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倒装句.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之,倒装句,文言文句式之倒装句,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题型:选择题和翻译题 能力等级:B,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倒装句的特点。2、根据倒装句的特点能区分文言倒装句并进行翻译。,思考: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口诀: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文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宾语前置,谓(动)宾 介 词 宾,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大王来何
2、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大王来何操?操何 2、沛公安在?在安 3、客何为者?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词分别是:“何”“安”“何”,它 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疑问代词:谁、何、奚、胡、曷、孰、安、焉等。,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练一练:,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豫州今欲何至?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
3、,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不信自,未有之,不欺余,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都由代词(“自”“之”“余”)充当宾语。,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D、未之多见也。,C,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命是从 4、唯利是图,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2、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 3、唯命是从。唯从命 4、唯利是图。唯图利,结论三:用“唯是”或
4、“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B,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何陋之有?B、唯余马首是瞻。C、时不我待。D、马之千里者,D,1、何以战?,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3、项王项伯东向坐,2、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何以战?以何 2、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向东,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
5、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安”、“孰”、“谁”等作介词宾语时,宾语前置。,何以战?,介词宾语是方位名词,放介词前。,项王、项伯东向坐。,为了强调介词宾语,将宾语放介词前。,一言以蔽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见相不识相,结论五:(1).“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倒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3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