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小学数学讲课教案PPT课件2.ppt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小学数学讲课教案PPT课件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标准小学数学讲课教案PPT课件2.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标准解 析,一、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数学的发展(三)教育本身的发展,第1章 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1.1课程改革的基本背景,二、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标准的基本理念,(一)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该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内容3、新的数学课程要努力让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获得成功,1.2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性质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
2、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二)关于数学的作用1、数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2、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三)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方式1、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内容2、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四)数学教学与教师角色1、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角色的转变2、数学教学的方式将发生变化,1.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改革的概况,(五)评价的改革1、要全面地评价学生2、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六)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数学教学的手段3、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具有重要意义,第2章 课程标准的总体目
3、标,一、总体目标1、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3、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4、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5、受到数学的文化熏陶,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1标准的目标体系,2.2标准在具体内容上改革的基本特点,(一)知识和技能领域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二)进一步删除繁杂计算(三
4、)增加一些“统计与概率”内容(四)强调应用题教学应与计算教学相结合(五)小学几何的教学改革(六)在适当学段引进计算器,2.3标准的总体特点,一、课程目标的特点二、课程内容总体的特点提倡现实的、有教学价值的数学。提倡“自主、探索、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提倡在关注获得知识结果的同时,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提倡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各部分内容的特点,(一)数与代数重视数与运算的现实意义,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二)图形与空间设置了“空间与图形”领域,将几何学习的
5、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通过观察、描述、制作,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现实空间。扩大了学生学习几何的活动范围。,(三)统计与概率反映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体会随机观念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初步思想,将概率统计方法作为制定决策的有力手段。根据数据作出推理,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四)实践与综合应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四、数学学习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允许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
6、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五、数学学习的评价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的方法应当多样化。评价的内容。应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完整的评价结果应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多个方面。,六、新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七、标准本身的结构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标准中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呈现了“课程实施建议”。,第3章 大纲、标准具体目标的比较,一、“数与代数”增加与削弱的内容(一)“数与代数”增加与强化的内容1、增加了负数的认识2、增加计算器的运用3、强化估
7、算的作用(二)“数与代数”删减与削弱的内容1、删减珠算的内容2、删减繁琐的运算步骤3、削弱运算的数目要求,3.1目标具体内容的调整,二、“空间与图形”增加与削弱的内容(一)“空间与图形”增加与强化的内容1、增加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认识2、增加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3、增加认识方向和路线图4、增加测量不规则的图形(二)“空间与图形”削弱的内容“削弱单纯的平面图形面积、体积、周长等计算题,融计算于几何直观和反映空间观念的问题之中”。,三、“统计与概率”增加与削弱的内容(一)“统计与概率”增加与强化的内容1、增加概率的知识2、强化统计学习的过程性3、强化实际意义的理解(二)统计知识削弱的内容淡化单纯的
8、统计量的计算以及淡化统计概念的严格定义,是标准在统计领域削弱的主要内容,四、“实践与综合应用”增加的内容(一)历次大纲对实践综合活动的要求一是,在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上,专项安排实践活动的条目。二是,在每个年级的教学要求上,又提出了实践活动应达到的目标。(二)标准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1、在实际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3.2目标陈述方式的调整,一、强调学的前景二、强调学的途径三、强调学的交流四、强调学的方式,新课标与大纲陈述方式的对比,第4章“数与代数”具体目标阐释,一、数的认识(一)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1、目标分析第一步,“
9、二十以内”数的认识;第二步,“百以内”数的认识;第三步,“万以内”数的认识。2、实施要点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数的意义。理解数的基本概念。渗透数的顺序观点。,4.1第一学段“数与代数”具体目标阐释,(二)认识符合“”,“”,“”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拓展比较的范围。渗透一些简单的推理。注重词语描述大小的比较。,(三)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操作中理解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渗透数的分类思想。,(四)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估计
10、数据,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题材,(五)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在动手画图中理解分数的意义。拓展平均分的认识。结合商品标价认识小数。,(六)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结合知识点的认识开展交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小考察。,二、数的运算,(一)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创设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意义。淡化专用概念,取消人为的障碍。注重计算方法的探索。,(二)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三)能计算三位数的加
11、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四)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以直观图像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从算式上说出图像的意义。从具体购物情境中,理解小数加减运算。,(五)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个估算的过程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提倡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估算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六)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注重多种形式的交流。注重保护课堂困难的群体。,(七)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多提供一些现实性、趣
12、味性的问题。多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三、常见的量,(一)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从货币间换算中,认识元、角、分的十进关系。在购物情境中,计算元、角、分的加减法。,(二)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作息时间认识钟表。通过观察理解24时记时法。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三)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观察中形成年、月、日的概念。在交流中形成季度旬的概念。,(四)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1、目
13、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重量。在比较中理解简单换算方法。,(五)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结合估算,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问题。在合理选择中,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4.2 第二学段“数与代数”具体目标阐释,(一)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情境中认识多位数。在探索中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一、数的认识,(二)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循环小数化为分数)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小数
14、、分数、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渗透一些数学史的思想。,(三)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从直观图像的比较到抽象数的比较。注重比较形式的多样化。(四)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在设疑中引出负数的概念。在调查中了解负数运用,(五)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感受大数的意义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估计大数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六)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会理解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数的意义。调查
15、一些编号的规律。,(七)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约数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通过举例验证的方法,发现倍数的特征。通过尝试,寻找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八)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通过举例、验证,发现寻找因数的方法。在对比中辨析概念的内涵。,(九)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的结构。严格把握目标的要求。,二、数的运算,(一)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1、目标分析2、
16、实施要点结合练习,说说算理。分析错误,加强对比。加强综合性的口算练习。(二)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严格根据目标的要求实施教学。继续创造探索的机会。,(三)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加强对比练习。(四)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逐步渗透,水到渠成。应用定律加强比较。,(五)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注重日常教学的渗透。在具体运算和解决
17、问题中引导抽象概括。(六)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1、目标分析2、实施要点把握运算难度。重视法则的概括过程。,(七)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1、实施要点将数据收集与数的运算结合起来。将统计图表的分析与数的运算结合起来。(八)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1、实施要点学会选择估算方法。估算与培养良好习惯相结合。,(九)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1、实施要点处理好笔算与计算器运算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的习惯。,三、式与方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新课程 理念 标准 小学 讲课 教案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3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