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审题训练大盘点.ppt
《散文阅读审题训练大盘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审题训练大盘点.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散文阅读审题、答题思路大盘点,学习目标,1.通过已经做过的题目加强审题训练,做到准确审题。2.总结各类题型的答题格式及答题思路,做到规范答题。学习重点:学会准确审题学习难点:学会规范答题,1.分析作品结构作用(结构思路题、作用类)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3.归纳概括题4.鉴赏散文的表达特色5.探究题(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和情感取向),一、明确散文阅读的5个考查点,二、阅读方法读懂文本是前提,(一)读标题:关注文章的标题。从中揣摩文章的主要内容,以便阅读时有的放矢。如:南通一模卷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生长的乐器是什么?和树的年轮有何关系?(二)读问题:快速审题,明确阅读重点和方向、思考重点
2、和勾画重点。(三)全面细致阅读,圈点勾画和题目、问题、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态度有关的词句。(四)概括中心意思,初步掌握文章脉络。1.写人,写了谁,哪些事,人物形象,作者对人物的大概看法。2.记事,哪些事,过渡出哪些感受。3.写景,写了什么景,景物特点如何,抒何情,阐何理。4.咏物,咏何物,物有哪些客观特点,对应人的哪些精神启示,让人产生怎样的认识、思考、反思、情感。,三、审题审清题意是关键,认真审题,关注题干,明确问什么,考什么,答题区间提示在哪儿,怎么答。,仔细审读下列题目,审清命题角度,写出答题格式或思路。(一)分析作品结构作用文中句段作用,1.开头句段的作用审题:文章第节在全文中有哪些作用
3、?(4分)(2013南通一模卷)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 答:照应文章题目(1分),总领全文内容(1分);概括说明众多乐器与树的关系(2分)。文章第一段中有关“风雨”的描写有何作用?(4分)答:营造寂寞苦闷的氛围,奠定伤感的感情基调;点题,引起下文,与下文中的“风雨”相呼应。,本文在开篇和结尾两处都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开篇引用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引出话题,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结尾引用韦应物的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这两处引用,都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2.中间句段作用文章第节写战台风这出
4、戏,有何作用?(6分)答:内容上写出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不自量力(2分);和下文人对风、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在风中长大”的主题(2分)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到的台风肆虐,开启下文对于人在大自然面前低头的评述(2分)。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子”、“麦客子”等的含义;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3.结尾句段作用结尾一段独句成段,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点明题意,首尾呼应;卒章显
5、志,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的“长大”不仅是“肉身的生长”(身体的成长),更是摆脱了愚昧思维(认识上获得了觉醒和进步)。,答题思路为:,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回答。结构作用看其与上下文的关系(上管标题、下管结尾);内容作用分两层:此段(句)写了什么【此段(描)写的是何内容、有何特点,表现的是什么】此段(句)表达了什么【此段对全文内容的表达、主题的表现有何作用】有时还要看本段(句)内容是否与前后文中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或反衬。,补充句段的作用,句段在文章开头:开篇点题(照应题目)、首尾(与下文)呼应(对比)、总领全文(统摄全篇)、引出下文(为下文张本、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设置悬念等。句段在文
6、章中间:承上启下、过渡(由过渡到)照应(与标题相照应,与上文文字相照应,与下文文字相照应)、伏笔铺垫、总结上文、呼应上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对比)。句段在文章结尾:篇末点题、总结上文、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主题、卒章显志、升华感情、照应上文、前后呼应、首尾呼应。,(二)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审题: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2分)答: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2分)答:商业形态改变了人
7、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2)答题思路为:,第一步分析句子第二步结合语境一一对应解释第三步组织答案,寻找关键词语,思考解题角度,全面作答(分点作答),吻合题干要求,(三)归纳概括题形象特点、信息筛选、原因概括,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萧红的性格特点。(6分)答:初次见面,作者从外貌、动作、笑声、交谈等方面来写萧红,写出了萧红自然而真率、少于世故、纯洁爱幻想特点(2分);写与作者相处的过程,突出了萧红真实、亲切、包容、容易相处的特点(2分);分手以后,作者将其与一般女性对比,突出了萧红能耐苦,独立,有才智,有气节的特点(2分)。(只有性格概括,没有
8、分析,最多不超过3分)文章以“秋天的心”为题,“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秋天的心”体现在:气派悠闲之意;感知自然之心;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谦卑的心情;清朗圆满,美丽清明的情怀。,“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分)往事(二)之八 答:可以欣赏海上美景,感悟自然的不变与永久。可以与暂离的亲友书函沟通,更能感受彼此的深切情意。可以静静地读书写作,享受文化上与世界相通的乐趣。,答题思路为:,审清题意找准区间归纳层意整合答案第题答题思路同小说一样(要到文中去找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性语言等,然后再概括出人
9、物特点),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2.修辞手法:主要考查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夸张等手法的特点。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只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的是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4.语言特色:词叠词、叹词;句长短句,整句或散句,感叹句;篇清新明丽、朴实无华、含蓄隽永、富有地方特色等等。,(四)表达特色,1、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文章第一小节在表达方式上和全文有何不同?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0、。(4分),答案:全文主要采用了记叙和议论(1分,写出“议论”即可,仅写“记叙”不给分)的表达方式,而第小节对快进入北京时远郊的景物进行了描写(1分),渲染了圣洁而庄严的气氛(1分),为全文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1分)。表达了作者对北京的崇敬,以及对自己能融进北京的渴望。,准确审题,(四)表达特色,1.审题要点分析表达方式答题格式:指出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四)表达特色,归纳方法,2、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4分)故乡草,答:运用了比喻(1分)、比拟(1)等修辞,运用了对比(1分)的手法,描绘了春天村庄里小草竞相生长的情景(
11、1分)。,(四)表达特色,准确审题,审题要点有两问:表现手法,情景答题格式:描写方法(修辞、结合、对比反衬联想想象等等);意象+陈述,形容词;,3、文章第节画线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答:运用比喻、比拟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笛声抑扬顿挫的特点,语言富有动感和韵味。(评分建议:修辞,2分;表达效果,4分,意思对即可。),(四)表达特色,准确审题,3.审题要点分析表达特色答题格式:指出表达特色(修辞、写景方法、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分析;表达效果。,(四)表达特色,归纳方法,4、充满诱惑的天柱山鉴赏文章最后一段对自然进行描写的部分。(4分),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散文 阅读 审题 训练 大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3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