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和抑制.doc
《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和抑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和抑制.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和抑制 【摘 要】本文以本人从事电力运营多年的经验,从理论上对电力系统中,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产生条件,判断、检测方法、产生的后果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了抑制的方法。 【关健词】电力网中接地系统的分类特性;铁磁谐振的基本条件;铁磁谐振的判断;产生的后果;防止铁磁谐振的措施 在电力网中,运行的发电机为星形接线时以及在电网中作为供电电源的电力变压器三相绕组为星形接法时,我们把三相绕组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公共连接点称之为中性点。电力网的中性点就是指这些设备中性点的总称。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类是中
2、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这种系统又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另一类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直接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很多,故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我图划分标准为:X0 / X1 4 5的系统属于大电流接地系统,X0 / X1 45的系统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绕。 注:X0为系统零序电抗,X1为系统正序电抗。 1 电力网中接地系统的分类特性: 1.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特性: 1.1.1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等于相电压,中性点的电位在电网的任何工作状态下均保持为零电位。 1.1.2单相接地短路时
3、:在这种系统中,当发生相接地时,故障相的电压为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会增高(仍为相电压);接地的这一相直接经过接地点和接地的中性点短路,一相接地短路电流的数值最大,因而应立即使继电保护动作,将故障部分切除。 1.1.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因故障的送电线路被切断,迫使用户的供电中断,供电可靠性差。运行经验表明,特别是在1000V以上的电网中,大多数的一相接地故障,尤其是架空线路的一相接地故障,大都是具有瞬时的性质(例如下雨天的雷击放电等)。在故障部分切除(或解除)后,接地处的绝缘可能迅速恢复,而送电线路可以立即恢复工作。 目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内,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沿
4、线路全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在系统一相接地线路切除后,立即自动重合,再试送一次,如为瞬时故障,送电即可恢复。 1.1.4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点:它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会增高,因而各相对地绝缘即可按相对地电压考虑;电网的电压愈高,经济效果愈大。而且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单相接地电流往往比正常负荷电流小得多,因而要实现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就比较困难,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实现就比较容易,由于接地电流较大,继电保护一般都能迅速而准确地切除故障线路,且保护装置简单,工作可靠。 1.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性: 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长期以来在10kV三
5、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是因为有下述优点: 1.2.1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相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来说,供电可靠性较高,断路器跳闸的次数较少。特别是在发生单相瞬间对地短路时,由于该供电系统的故障电流是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故障电流不大,瞬间接地故障比较容易消除,因而减小了设备的损害程度。 1.2.2 10kV电力网其线路对地面的距离较近,容易发生树枝误碰高压线路的瞬间接地故障,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的电压对称性不被破坏,短时间继续运行(规程规定为12小时)不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 对于供电范围不大,且电缆线路较短的10kV电力网,釆用中性
6、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方式,明显地减少了断路器跳闸的次数,缩小了停电范围,因而事故造成的损失也减少了。 1.3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电力网还有以下缺点: 1.3.1当该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不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时,由于单相接地故障产生的间隙性电弧形成周期性重燃,可能引起系统的内过电压,这种谐振过电压的数值可达2.53倍相电压的峰值,这是很危险的。 1.3.2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可能达到相电压的倍,这对线路绝缘水平不高的供电系统,如不及时处理接地故障将会由于非故障相的绝缘损坏而导致大面积的停电,因此必须在2小时以内消除故障才能保证可靠地供电。 1.3.3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
7、采用了易饱和的小铁芯电压互感器,当运行参数耦合时将会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因此也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来避免这种过电压的产生。 2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对于610kV系统,由于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造价影响不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一般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2)对于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主要考虑降低设备绝缘水平,简化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并采用送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3)2060kV的系统,是一种中间情况,一般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很大,网络不很复杂,设备绝缘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
8、于造价影响不很明显,所以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4)1kV以下的电网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运行。但电压为380 / 220V的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是为了取得相电压,地线是为了安全。 3 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判断。 对于10kV电力网要求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不超过30A,10kV以上35kV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不超过10A,为了限制电力网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时的对地电容电流,对于超过上述标准的电力网,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电抗器接地的方式。 由于电力网的日
9、趋扩大,特别是电缆线路发展的迅速,对于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容电流增加幅度很大,造成电压互感器(以下简称为PT)铁磁谐振常有发生,PT爆炸烧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本人从事高、低压配电柜的设计和现场事故处理工作多年,现对PT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及判断分析如下: 3.1 电压互感器(PT)产生铁磁谐振的基本条件: 在635kV供电系统中常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或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带剩余绕组)组成绝缘监察装置。为了反映供电系统的单相接地,该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必须接地,于是形成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中C1、C2、C3为各相架空线或电缆对地电容,且通常为C1 = C2
10、= C3;L1、L2、L3为电压互感器绕组电感,当系统中有多台用于绝缘监察的电压互感器时L1、L2、L3为多台电压互感器的等效感抗。正常时L1、L2、L3上对地电压相等,等于系统相电压;L1、L2、L3、C1、C2、C3组成了各相对地的阻抗。 正常状态下各相对地的阻抗呈容性(因容抗小于感抗XLXC),当系统中发生冲击扰动时,例如:单相断续间隙接地或电源接通空母线等,就可能使一相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则该升高的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L下降,感性电流增加,该相阻抗呈现感性,如图(b)所示。 图(b)是B、C相电压升高后的等效电路,再经等效变换为图(c)所示等效电路。很明显,图(c)电路是一个LC串联电
11、路,只要参数合适,就会发生铁磁谐振(串联谐振)。 谐振的结果:可能一相电压升高,两相电压降低;也可能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还可能三相电压都升高。在电压升高的同时,电压互感器的励磁电流大大增加,以致使一次侧熔断器熔芯熔断或同时电压互感器烧毁以及系统出现虚幻假接地等,严重干扰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还可能由于电压的持续升高而使回路中的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烧坏、爆炸。 铁磁谐振为非线性谐振,当谐振频率等于工频时,称为基波谐振,其它还有高次谐振和分次谐波谐振。 3.2 配电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产生铁磁谐振的基本条件有以下几点: 3.2.1在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接成
12、星形且中性点直接接地时,各相绕组的电感L与对地分布电容C0并联组成一个独立的LC振荡回路,可视为电源的三相对称负载;当电网遭受突然冲击时,会造成三相对地负载不平衡。当L与C的数值恰达到电感和电容谐振条件,而三相回路的谐振频率等于电网的电源频率时,则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急剧上升,发生过电压,幅值可达1.5 2.5倍的最高运行电压,过电压可持续几百毫秒。 3.2.2 电压互感器铁心质量差(磁通密度低),伏安特性不好; 3.2.3 配电系统对地分布电容(母线、线路、线圈等对地电容C0)与PT铁心电感(L)参数的匹配不好; 3.2.4 系统中有一个强力冲击扰动(激发条件),例如变电站母线的空载投入合闸瞬
13、间、单相瞬时接地、持续性单相接地故障的切除瞬间以及操作过电压及雷击过电压等。 3.3电压互感器PT铁磁谐振的判断: 在配电系统中由于系统对地容抗(XC0)和电压互感器(PT)励磁感抗(XLC)的不同匹配组合,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不同频区的谐振,可分为基波谐振、分频谐振和谐波谐振,这几种不同频区的谐振所反映的现象也不尽相同,现简述如下: 3.3.1 基波谐振: 当电路自振频率 小于工频时,容易产生基波谐振,所反映的现象是系统中两相对地电压升高(大于线电压),另一相对地电压降低,同时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中出现3倍零序电压,形成接地假象(虚幻接地),这种基波谐振大多数发生在系统对地电容较小时,例
14、如变电站空载母线合闸时可出现基波谐振,而往往使值班人员误认是系统单相接地故障。 3.3.2 分频谐振: 当系统对地电容较大时,电路自振频率(f0)略低于电源的分数频率f/n时就可能出现分频谐振,所反映的现象是,三相对地电压依次轮流升高并缓慢摆动。由于谐振频率低,电压互感器容易产生磁饱和,PT一次绕组中流过的电流能达到额定励磁电流的数十倍甚致上百倍,使三相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严重过载而烧毁爆炸,一次高压熔丝多相熔断。 3.3.3 谐波谐振: 当系统对地电容极小或三相电压互感器非饱和时,可能产生谐波谐振(主要是三次谐波谐振)。所反映的现象是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或其中一相升高另两相降低,升高的数值大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性 接地 电力系统 电压互感器 谐振 过电压 判断 抑制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35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