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4000吨白酒项目建议.doc
《产4000吨白酒项目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4000吨白酒项目建议.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天府酒业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白酒项目项目建议书第一部分 总论本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意义、项目建设背景、白酒生产技术、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期限、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在编制本项目建议书的时候遵循以下原则:国家项目建议书编制准则,会计准则、白酒项目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等。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内容、目标、意义及必要性一、目的利用辽宁省黑山县地区水质好、粮食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好的优势,开发、生产、销售高度白酒系列产品。二、内容在辽宁省黑山县地区征地300亩,固定资产投资4189万元新建年产1000吨高档白酒、3000吨中低档系列白酒
2、生产线。根据产品市场销售情况适时启动二期建设,使生产能力扩大到10000吨。现仅就4000吨生产能力提出项目建议。项目建设包括:制曲车间和酿酒车间、勾兑包装车间,以及供电系统,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陈酿库,原料库,谷壳库,成品库,机电维修,地磅,办公及检测中心,污水处理站,锅炉烟气处理系统等辅助工程。三、目标项目建设期为一年,项目建成正常投产后,年产高度系列白酒4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7680万元,税后利润200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2.9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4.66年。四、意义及必要性本项目存属商业投资行为,但建成投产后既能满足该地区白酒消费需求,又能给企业带
3、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局面。第二章 总论利用辽宁省黑山县优质水、粮食资源(或高粱),开发生产高中低档系列白酒生产项目,具有生产原材料和当地市场的双重优势。另外中国白酒消费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天气寒冷,人们更喜欢喝白酒,投资该项目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本项目计划投资1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189万元,生产流动资金投资5411万元,新建年产4000吨/年白酒生产基地,其中高档白酒产能1000吨/年,销售区域为全国;中低档白酒产能3000吨/年,销售区域为东北三省。本项目具有投资回报率高、投资回收期短的特点。第二部分 中国白酒及中高档白酒市场分析及未来五年发展预测第一
4、章 中国白酒总体市场分析及未来五年发展预测第一节 中国白酒市场分析一、中国白酒行业概述(一)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企业数量变化情况分析图表 1 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图单位:个从上图可知,2001年以来,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逐渐减少,2001年中国共有白酒企业1231家,2005年减少到了940家,但到2006年又上升到1026家,到2007年为1121家,2008年1-11月达到1228家。(二)20032008年中国白酒产量变化情况分析图表 2 20032008年中国白酒产量变化图单位:吨注:2004年以后计量单位为千升(三)
5、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运行基本指标(1)资产总额变化情况图表 3 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总资产变化图单位:千元(2)销售收入变化情况图表 4 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变化图单位:千元(3)利润总额变化情况图表 5 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利润总额变化图单位:千元(4)毛利率及利润率变化分析图表 6 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毛利率变化图图表 7 2003-2008年(1-11月)中国白酒行业利润率变化图二、中国白酒产量的不同地域分布2008年中国白酒的产量为569.34万千升,四川省以
6、111.76万千升位居第一位,其次是山东,产量为76.55万千升。图表 8 中国白酒产量的不同地域结构分析三、中国白酒产品结构分析1、产品香型结构分析图表 9 按销售收入统计主要香型市场占有率2、产品度数结构分析随着国人对饮酒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 低度化已经成为白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统计,当前 40以下低度酒占白酒总产量的比重已经达到 36%,40-50的中度酒已经占 50%,而 50以上的高度酒则只占 14%。 图表 10 高中低度白酒产销量占比3、产品价格结构分析价格方面,据抽样调查,销售额居前 50位的白酒企业绝大多数产品的出厂价在5 元至 100 元之间,其中每瓶 5元至 30元
7、的低档酒产量约占 55%,30元至 100 元的占 35%,其余为少量高档或低价白酒,其中出厂价在 100 元以上的高档白酒产销量占比不到 1%。图表 11 白酒产销量按出厂价分第二节 中国白酒市场需求分析一、中国白酒的需求变化分析我国白酒年均消费量在 400 万千升左右,远小于其产量(产能) ,白酒行业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 当前, 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 1200 亿以上。2007 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量 485 万千升,同比增长 26.39%,小于当期的总产量 494 万千升。虽然,销量仍然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我们认为该数据以规模以上厂商数据为统计口径,并没有考虑流通环
8、节的存货和众多中小企业因关闭而减少的产量。如果剔除上述因素,我们认为,实际的消费增长,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图表 12 中国近年白酒销量及其增速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我国居民对酒精饮料的消费量增长放缓。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均酒精消费量可以发现,进入 20 世纪 90 以后,虽然居民收入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对酒精饮料的消费增速却逐渐下滑,达到人均 7 千克后开始保持稳定。可见,对于作为非必需消费品的酒精饮料,消费习惯才是推动其消费量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收入只是将需要变成有效需求的催化剂而已。二、白酒消费替代分析 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健康、营养的消费观念,啤酒和葡萄酒等替代产品的蓬勃
9、发展,从而导致了白酒总需求量的下降。根据新生代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 年我国 30 个大中城市的酒精饮料渗透率最高的为啤酒为 46.8%,白酒仅为 17.8%。而从 2003 年以来,白酒的市场渗透率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图表 13 2006年全国30城市酒精饮料渗透率对比图表 14 全国30城市白酒渗透率变化情况三、白酒消费区域分析中国白酒消费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区域特征。从区域来看,我国北方居民的平均白酒消费量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和山东四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白酒消费量排在全国前四位,远高于全国农村居民 3.2千克的人均水平。 而新生代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亦显示,济
10、南、长春、青岛、合肥等北方城市为白酒的优势区域。图表 15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白酒消费图表 16 我国 30城市白酒市场渗透情况四、白酒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对白酒行业的消费需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白酒消费环境的变化, 酒水消费者的行为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们对白酒的消费正从感性消费模式逐步向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消费模式转变,消费者更为注重酒的营养价值和文化内涵。 1、白酒消费者年龄结构分析 根据对北京市场的一项调结果来看,白酒消费者年龄为在 16-60 岁之间。其中,中老年人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白酒消费量呈抛物线状。30-55 岁之间男性市民的白酒消费量占白酒消费的 2/3,且倾向于选择酒
11、度较高的白酒;30 岁以下的人,在饮料酒的消费上更趋于多样化,啤酒、葡萄酒的消费占很大比例;而 55岁以上的老年人出于年龄的考虑、 身体状况的考虑会节制饮酒或选择酒度稍低的白酒, 但是老年人饮酒大多有一定的连续性,其消费特点是长期饮用少量的白酒,一是出于爱好,二是通络活血,延年益寿。图表 17 白酒消费者年龄构成2、购买白酒的动机分析 在对白酒消费动机的调查结果统计中,有 32.3%的消费者购买白酒用于请客,而购买白酒自用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达 46.2%,两项合计所占比例为 78.5%,仅有11.7%的消费者购买白酒是为了送礼,表明白酒消费具有目的明确而且集中的特点。图表 18 消费者购买白酒的
12、动机分析3、口味成为购买白酒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口感取代香型成为评价白酒质量的主要标准。 白酒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香型的关注已经大不如前。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对白酒的质量进行评价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白酒的口感,选择者所占比例达 49.9%,其次是白酒的品牌及酒后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 18.1%和 12.6%。图表 19 口感已经成为衡量白酒质量的第一要素此外,在白酒选择上,口味也已超过价格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第一要素。在对消费者品牌认知度的调查中发现, 消费者在选择某一品牌时, 主要考虑因素选择口感的占47.5%,同时白酒价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选择价格因素的消费者占 20.7%,品牌因素位居第
13、三,所占比例为 17.5%。图表 20 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品牌,价格,口感因素分析4、精美包装亦不可缺少 此外, 在对白酒包装的选择上,有40.9%的消费者选择精致美观的包装,有23.6%的消费者要求包装要方便携带,还有22.1%的消费者认为白酒包装应该上档次。图表 21 消费者选择白酒时考虑因素分析第三节 我国白酒市场规模5年预测一、2009-2013年中国白酒产量预测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白酒市场受到一定的冲级,产量增速有所下降,并且我国的白酒市场是供大于求,预计2009年以后我国的白酒增速在10%-15%之间。预计到2013年,我国的白酒总体产量将要超过1000万千升。图表
14、 22 2009-2013年我国白酒产量预测单位:千升二、2009-2013年中国白酒销售收入预测每年我国的白酒销售的增速在10%以上,在由于消费的升级,白酒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每年我国的白酒的销售收入增速将在15%以上。图表 23 2009-2013年我国白酒销售收入预测单位:千元三、2009-2013年中国白酒价格预测吨酒价格逐年上涨,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高档白酒不断提价,具有垄断资源的高档白酒供需偏紧的状况短期仍难以改变。图表 24 1999-2008年我国白酒吨位价格变化分析2007年我国人均GDP为2460美元,2008年,中国的GDP预计增长10%,人民币汇率对美
15、元升值10%,通货膨胀7%,则中国的人均GDP可达到3000美元左右.由于人均GDP的增长会刺激消费结构升级,这样就会使白酒不断的提升价格。预计白酒吨位价格在2009年会达到2.7万元/千升。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3.5万元/千升。图表 25 2009-2013年中国白酒吨位价格预测单位:万元/千升第二章 中国高档白酒市场分析及未来五年发展预测第一节 中国高档白酒市场阐述一、中国主要高端白酒发展历程图表 26 2003-2007年主要高端白酒发展历程图表 27 主要高端白酒公司产能与销量对比图表 28 2002-2007年高档白酒销售收入变化二、中国高端白酒市场竞争分析高档白酒的市场集中度非常
16、高,仅五粮液和茅台两家的市场份额就达到 75左右,其他份额基本上被剑南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水井坊等拥有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固态发酵酒企业占领。2007 年高档白酒销量约 3万吨,约占总数的 0.61,销售收入约占白酒行业总数的 15左右。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所占市场份额最大,茅台和五粮液为第一梯队,所占的份额为整体高档白酒的 75左右,其次则是国窖1573 和水井坊占高端市场 10%左右的份额,剑南春集团东方红高端白酒占高端市场3%-5%左右的份额,而其它一些品牌销量则较小,年销量不超过两百吨。图表 29 中国高端白酒市场份额图表 30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高端占比分析第二节 中国高档白酒
17、市场价格一、主流高端白酒市场价格图表 31 2008年主流高端白酒重要价格统计单价:元/瓶二、主要高端白酒价格变化过程图表 32 茅台、五粮液和国窖 1573 的大致提价过程第三节 中国高档白酒市场规模预测一、2009-2013年高档白酒的市场规模预测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高收入人群的增加,以高收入人群为主要消费对象的高档白酒出现较快增长。高档白酒的用途主要分为宴请、送礼、自尝以及收藏等。结合国际上高档酒的演变历程来看,中国高档白酒更具奢侈品的属性。据预测到2011年中国白酒市场将超过2500亿元的销售规模。预计高档白酒的销售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0%。并且在以后高档白
18、酒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23%左右。图表 33 2009-2013年高档白酒的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二、2009-2013年我国高档白酒销量预测高端白酒的销量经过持续增长后,能够提升的空间有限。高端白酒的销量持续增长后达到行业0.5%的比重,参考行业前四名公司,受窖池的影响,浓香型白酒的产能很难扩张,五粮液和国窖 1573 的增量空间有限,水井坊尚有一倍的增量空间。茅台的产能可以持续扩张,但是受制于 5年的酿造期限,增长缓慢,尤其是 2006 年的新增万吨茅台酒产能工程,要到 2011 年才能开始第一期 2000 吨的销售,因此在 2011 年之前,茅台的增量都极为有限。
19、2008年的地震对剑南春集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品牌优势还在,预计2009年剑南春会重新复苏。特别是2011年以后,茅台酒的产量会有很大的增长。预计2009-2013年高档白酒的销量是10%左右的速度增长。图表 34 2009-2013年我国高档白酒销量预测单位:吨第三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第一节 白酒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可采用川法小曲白酒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川法小曲白酒生产技术如下。小曲白酒是中国白酒的主要酒种之一,年产量约占白酒总产量的 30。在我国南方、西南地区遍及城乡,以高粱、玉米等为原料,采用整粒原料蒸煮,箱式固态培菌糖化 ,配醅发酵 ,固态蒸馏的固态法小曲白酒,广泛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
20、、江西、湖南、湖北等省 ,以四川产量大,历史悠久,常称“川法小曲白酒”。其代表是四川资阳的伍市干酒、重庆江津白酒、永川高粱酒、隆昌高粱酒等 。四川小 曲白酒用本地原料酿酒,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丢糟被当地农户用作饲料,无废弃糟的污染。 川法小曲白酒的生产,也有规模型的企业,更多的则是生产作坊,多数小曲白酒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多靠师傅 口授心传。 一、基础知识 (一)川法小曲白酒的特点和现代技术的发展 1、川法小曲白酒生产的特点 (1)原料品种范围广,可就地取材川法小曲白酒生产所用的原料,如高粱、玉米 、小麦、荞麦、大麦、青稞、稗子、稻谷、大米、薯类(鲜或干 ) 等,都以当地产的粮食为主要原料,有
21、利于当地粮食资源的深加工,以及农副产品的加工,非粮食的淀粉质原料等的综合利用。 (2)糖化发酵剂 以根霉为主的小曲作糖化发酵剂,配以高糖化力的菌种和生香菌,用曲量少,发酵周期短,出酒率高,成本较低。 (3)成本低 ,见效快,灵活性强 投资少,见效快,规模因地制宜,可大可小,集中或分散生产均可。许多作坊每天投粮数百斤,产酒达投料量的一半,每天产的酒不用找人推销,便可在厂内售完,资金周转快,无库存积压。 (4)风格独特,质量香醇 川法小曲白酒风格独特,清香纯正,糟香宜人,醇和爽口,价格适宜,喜爱者多。此酒是生产传统滋补酒、保健酒的优良基酒,许多消费者都用此酒自行泡药饮用,非常方便实惠。同时,川法小
22、曲白酒用于勾调不同香型、不同档次的新型白酒 ,也是很好的基酒。 2、川法小曲白酒现代技术的发展 小曲白酒是由小曲黄酒演变而来,这是业内比较一致的认同。但固态法小曲酒起源于何时,却未见定论。研究古代小曲白酒的技术,应着重于小曲。从古籍记载中可看出,小曲技术的发展,最初酿酒时是曲、蘖并用;后来就只用小曲而不用蘖了。制小曲时添加中草药,始于晋朝。此后直至清代,小曲制法大同小异。小曲起源于我国,后又传至东方其他国家。直至 19世纪末,法国卡尔迈特氏(ACalmette),在研究我国小曲的基础上,分离出糖化力强的毛霉 ,用以生产酒精,称为 “阿米诺法”(Amyloprocess),才突破了西方国家认为只
23、有使用麦芽作糖化剂方能生产酒类和酒精的框框;此后 ,德国的柯赫氏也采用固态法培养微生物,以生产糖化发酵剂,但要比我国晚约3000年。近数十年 ,我国在小曲及 白酒方面的科研成果累累,现摘要简介如下: 在 1930年-1949年,微生物前辈陈驹声、方心芳、金培松、檀耀辉等对小曲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别、应用,以及在中草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过初步研究。此后以川法小曲白酒为首 ,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菌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 1953年 ,总结出高产经验“匀、透、适”的“李友澄小组操作法”,并在四川和西南、中南地区及全国推广,形成了川法小曲白酒产区。1954年,四川万县冉启才小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000 白酒 项目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