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梯.ppt
《第四讲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梯.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梯,任务4.1 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类型,楼盖的主要功能有:a.将楼盖上的竖向力传给竖向结构构件(柱、墙、基础等)b.将水平力传给竖向结构或分配给竖向结构 c.作为竖向结构构件的水平联系和支撑。对楼盖的结构设计要求:a.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满足承载力和竖向刚度的要求;b.在楼盖自身水平面内要有足够的水平刚度和整体性;c.与竖向构件有可靠的连接,以保证竖向力和水平力的传递。,楼盖的结构类型分类:,优点:整体刚性好,抗震性 强,防水性能好缺点:模板用量较多,现场工作量大。,单向板,双向板,现浇整体式楼盖,装配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一般采用预制板、现浇梁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预制
2、梁和预制板结合而成。装配式楼盖节省模板,且工期较短,有利于采用预应力,构件尺寸误差小,被广泛使用在多层住宅等建筑中;但整体性、抗震性、防水性较差,楼板不能开洞,施工时吊装条件要求高,故对于高层建筑、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及要求防水和开洞的楼面,均不易采用。装配式楼盖主要有铺板式、密肋式和无梁式。,(一)铺板式楼盖的构件形式,预制梁 梁的高跨比一般为1/141/8,一般为单跨梁,主要是简支和伸臂梁,截面形式有矩形、花篮形、T型、倒T型,十字型等。梁的截面形式如图5-5所示。,(二)铺板式楼盖的结构布置 铺板布置时一般选用一种基本型号,再以其它号板补充,排板时允许板间存在1020mm的空隙。应尽量避
3、免将板边(沿板长度方向)嵌入墙内,如图4-6(a)所示。当排板后的剩余宽度小于120mm,可采用挑砖办法处理,如图4-6(b);如剩余宽度较大,可处理成现浇板带,如图4-6(c)所示。,(三)铺板式楼盖的连接构造 1.板与板的连接如图4-7所示 2.板与墙和板与梁的连接如图4-8所示;板与非支撑墙和梁的连接如图4-9所示;对于平屋顶、地下室等,预制板在支座上部应设锚固钢筋与墙或梁连接,如图4-10所示。,(a)(b)(c)(d)图4-6 铺板式楼盖的结构布置,3.梁与墙的连接,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应满足梁内受力钢筋在支座处的锚固要求和支座处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的要求。当砌体局部抗压承载力不足时
4、,应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设置梁下垫块。通常,预制梁在墙上的支撑长度应180mm,且应在支撑处坐浆l020mm;必要时(如有抗震要求时),在梁端设置拉结钢筋。,装配整体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是在预制梁、板吊装就位后,再在板面现浇叠合层而形成整体。,图4-11 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 1预制构件;2后浇混凝土叠合层;3叠合面(a)有预制板的叠合梁;(b)现浇板叠合梁,(a)(b),任务4.2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一、单向板楼盖的受力特点 由单向板组成的楼盖称为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为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1)选择结构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结构计算简图并进行荷载计算;(
5、3)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内力计算;(4)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截面配筋计算;(5)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二、楼盖结构布置 常见的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方案有三种,(a)主梁沿横向布置;(b)主梁沿纵向布置;(c)有中间走廊的梁布置,三、单向板楼盖的计算简图 对于单跨及多跨连续板、梁在不同支撑下的计算跨度,按表5-1取用。对于各跨荷载相近,且跨数超过五跨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为简化计算,所有中间跨均以第三跨来代表。当实际跨数少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表5-1 连续梁、板的计算跨度l0,1.荷载计算 板:一般简化成均布荷载多跨连续梁。板跨为板的短边长度(按计算长度
6、取值),板所承受的荷载即为板带自重及板带上的均布活载,常取宽度为1m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次梁:一般简化成均布荷载多跨连续梁,取相邻板跨中线所分割出来的面积作为它的受荷面积,次梁所承受的荷载为次梁自重及其受荷面积上板传来的荷载。主梁:一般简化成集中荷载多跨连续梁,它承受主梁自重及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但由于主梁自重与次梁传来的荷载相比往往较小,故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可将主梁均布自重折算为若干集中荷载,加人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合并计算。总之:,单向板、次梁要简化成均布荷载,而主梁按集中荷载处理。,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四、单向板的构造要求(一)板的构造要求 支撑长度:边跨板伸入墙内的支撑长度不应小
7、于板厚,同时不得小于120mm。,图5-14 等跨连续板的典型钢筋布置图(a)弯起式;(b)分离式,板面附加钢筋,板的构造钢筋,分布钢筋作用:对四边支承的单向板,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有助于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散在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避免局部受力钢筋应力集中;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筋位置。分布筋应放在受力筋的内侧,并与受力钢筋互相绑扎(或焊接)。单位长度上的分布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5%;其间距不应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当集中荷载
8、较大时,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分布筋末端可不设弯钩。,(二)次梁的构造要求 次梁伸入墙内的支撑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40mm。沿梁长的钢筋布置,应按弯矩及剪力包络图确定。但对于相邻跨跨度相差不大于20,均布活载和均布恒载之比q/g3的次梁,可按图5-17所示布置配筋。,图4-17 次梁的配筋构造要求,(三)主梁的构造要求 主梁伸入墙内的长度一般不小于370mm,主梁纵向受力筋的弯起和截断,原则上应通过在弯矩包络图作抵抗弯矩图确定,并应满足有关的构造要求。由于支座处板、次梁、主梁中的上部钢筋相互交叉重叠主梁的纵筋必须位于次梁、板的纵筋下面,如图5-18所示。主梁支座截面的有效高度h0,双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钢筋混凝土 楼屋盖 楼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7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