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96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产96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96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年产960万吨连铸坯的全连铸转炉炼钢车间工艺设计摘要:本说明书在实习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利用。讲述了设计一转炉车间的方法和步骤,说明书中对车间主要系统例如铁水供应系统,废钢供应系统,散装料供应系统,铁合金供应系统,除尘系统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和比较确定出一套最佳设计方案。并确定了车间的工艺布置,对跨数及相对位置进行设计,简述了其工艺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备计算,包括转炉炉型计算,转炉炉衬计算及金属构件计算,氧枪设计,净化系统设备计算,然后进行车间计算和所用设备的规格和数量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车间尺寸计算,确定各层平台标高。最后对转炉车间设计得环境和安全要求进行说明。为了更加详
2、细说明转炉车间设计中的一些工艺及设备结构,本设计穿插了图形,为能够明确、直观的介绍了转炉炼钢车间的工艺布置。关键词:炼钢,复吹转炉,连铸,方坯,板坯,物料平衡,热平衡,炉型设计AbstractIn practice this manual and referenc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Design a workshop about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s converter, manual systems such as hot metal on the worksh
3、op mainly supply system, scrap supply system, bulk material supply system, ferroalloy supply system, dust removal system was fully demonstrated and compared to determine a set of best good design. And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process, the number and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ross design,
4、 outlines the process and devices based on this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verter furnace, converter lining calcu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metal components, oxygen lance design , purification system equipment, calculation, and then workshop equipment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and
5、 the number of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in this workshop based on the size of calculations to determine the elevation of each floor platform. Finally, the converter workshop designed to explai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requirements.For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some of the converter process p
6、lant design and equipment in the structure, the design interspersed with graphics, to be able to clear, intuitive introduction to the process of converter steelmaking plant layout.Key Words: Steel, blowing converter,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slab, material balance, heat balance, furnace design目 录
7、1 文献综述11.1国外炼钢技术的发展11.2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1.3现代转炉炼钢工艺流程21.4 我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展望21.4.1 转炉大型化和流程优化21.4.2 转炉高效化31.4.3 钢水洁净化31.4.4 控制模型化31.4.5 资源综合利用化31.5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存在的问题42 转炉炼钢厂设计方案52.1 转炉车间组成52.2 转炉座数、容量和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52.2.1 转炉座数52.2.2 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52.3 主要钢种的选择62.4 工艺流程62.5 原料方案72.5.1 铁水的供应72.5.2 废钢的供应72.5.3 散装料的供应72.5.4
8、 铁合金的供应82.6 主厂房工艺布置82.6.1 原料跨的布置82.6.2 炉子跨的布置92.6.3 精炼跨的布置93 物料平衡与热平衡计算103.1 物料平衡103.1.1计算所需原始数据103.1.2物料平衡基本项目113.1.3计算步骤113.2 热平衡计算183.2.1计算所需原始数据183.2.2计算步骤194 顶底复吹转炉炉型设计234.1 炉型选择234.2 原始条件234.3 主要参数的确定234.4 炉衬各层填充材料选择275 生产工艺设计285.1炼钢原料285.1.1铁水285.1.2废钢285.1.3铁合金285.1.4石灰285.1.5萤石285.1.6生白云石29
9、5.1.7其他295.2装料制度295.3供氧制度295.3.1转炉炉膛内氧气射流的特性295.3.2氧气射流对转炉熔池的作用305.3.3顶吹氧气转炉的氧枪操作305.4造渣制度305.4.1炉渣碱度的控制与石灰加入量的确定305.4.2影响石灰熔解速度的因素315.4.3炉渣粘度的控制315.4.4炉渣氧化性的控制315.4.5泡沫渣及其控制325.4.6放渣及留渣操作325.5温度制度335.5.1出钢温度的确定335.5.2冷却剂及其加入量的确定335.6终点控制和出钢345.7脱氧制度和合金化355.7.1顶吹氧气转炉炼钢的脱氧方法355.7.2合金化的一般原理356 转炉炉体金属构
10、件设计376.1炉壳设计376.2支撑装置设计376.3倾动机构的设计387 氧气转炉供氧系统设计397.1氧气的供应397.1.1转炉炼钢车间需氧量计算397.1.2制氧机能力的选择397.2氧枪设计397.2.1喷头类型与选择407.2.2喷头设计407.3氧枪枪身设计417.3.1枪身各层尺寸的确定417.3.2氧枪长度的确定427.4转炉底部供气构件设计427.4.1底气种类427.4.2底气用量437.4.3供气构件437.4.4底吹元件布置438 转炉车间烟气净化与回收448.1转炉烟气与烟尘448.1.1烟气的特征448.1.2烟尘的特征448.2烟气净化方案选择448.2.1炉
11、口附近烟气处理方法448.2.2转炉烟气净化方法458.3烟气净化系统458.4烟气净化回收系统主要设备458.4.1烟罩458.4.2静电除尘器468.4.3煤气柜46车间主要设备的选择479.1原料跨479.1.1混铁车的设计479.1.2废钢料斗的计算489.2转炉跨489.2.1钢包489.2.2渣罐数量的确定499.3精炼跨499.4连铸跨509.4.1板坯的生产:(尺寸为170mm1500mm)509.4.2方坯的生产:(尺寸为150mm150mm)539.4.3其它工艺参数的确定549.4.4中间包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549.4.5结晶器的有关参数549.4.6车间起重机的选择55
12、10 主厂房工艺布置5610.1 原料跨间的布置5610.2 转炉跨间的布置5810.2.1炉子跨的布置5810.2.2转炉跨各平台的确定5910.3 连铸设备的布置6211 总劳动定员表651 炼钢工序652 连铸工序663 燃气674 给排水675 热力686 通风687 电气688 精炼工序689 机修6910 检化室69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0致谢71 第 VI 页1 文献综述1.1国外炼钢技术的发展世界近代炼钢工业首先诞生于欧洲,机器的大量发明和广泛应用,是炼钢成为最基本的工业材料,对钢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首先公布转炉炼钢法的是英国发明家亨利贝塞麦,1965年,亨利贝塞麦
13、在英国科学协会发表演讲,宣布其发明了底吹酸性空气转炉炼钢法,也因此此法生产率高、成本低的炼钢方法,成为冶金史上的一大创举,从此开创了大规模炼钢的新时代。回顾氧气转炉炼钢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 转炉大型化时期(19501970):以转炉大型化技术为核心,逐步完善了转炉炼钢工艺和设备。先后开发出大型化转炉设计技术、OG法除尘与煤气回收技术、计算机静态与副枪动态控制技术、镁碳砖综合砌筑与喷补挂渣等护炉工艺技术。(2) 转炉复合吹炼时期(19701990):这一时期,由于连铸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全连铸的炼钢车间。对转炉炼钢的稳定性和终点控制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转炉吹炼后期钢
14、-渣反应远离平衡,实现稳定吹炼的目标,综合顶吹、底吹转炉的优点,研究开发出各种顶低复合吹炼工艺技术,在世界上迅速推广。(3) 转炉综合优化时期(1990年以后):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对纯净钢的生产需求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能大规模廉价生产纯净钢的生产体制。围绕纯净钢生产,研究开发出铁水“三脱”预处理、高效转炉生产、全自动吹炼控制与溅渣护炉等重大新工艺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1.2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而钢铁材料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人类使用的金属中,钢铁占90%以上。人们生活离不开钢铁,人们从事生
15、产或其他活动所用的工具和设施也都要使用钢铁材料。钢铁产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的质量和品种对国民经济的其他工业部门产品的质量,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钢铁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之一的地位依然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而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这个地位也不会因世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进步而消弱。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钢铁材料工业的发展在美国、前苏联、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些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对于推动其汽车、造船、机械、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钢铁工业曾在20
16、世纪70-80年代遭到来自日本为主的国外进口材料的冲击而受到重创,钢铁产品生产能力急剧下降,但经过十几年的改造和重建,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恢复到其原有的钢铁生产规模,为其维持世界强国地位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并且钢铁工业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现代转炉炼钢工艺流程现在钢铁联合企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生产部门。在这个钢铁联合企业中,钢铁材料的生产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和各种轧钢等过程。由于各种钢材质量主要决定于炼钢工艺过程和设备,所以炼钢成为钢铁工业生产流程中的中心环节。目前主要的炼钢方式是转炉炼钢,我国现
17、在转炉钢占总钢产量的比例已经超过80%,并接近90%。过去钢铁冶炼的工艺流程基本是铁水炼钢炉(转炉、电炉、平炉)浇铸(模铸、连铸)轧钢的模式,这样的模式由于缺少铁水的预处理、炉外精炼工艺,只能冶炼普通钢种,难以冶炼优质特种高性能钢材,平炉由于其炉渣碱度低,脱磷、脱硫效果差,限制了钢材质量的提高,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钢材质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人们开发冶炼更多品种的钢材,从而推动了炼钢技术的不断发展。转炉冶炼采用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工艺后,钢的质量大大提高,转炉钢品种增加,转炉不仅能冶炼普通钢种,而且能冶炼高级优质钢种,甚至能冶炼包括不锈钢在内的特种钢,这为转炉炼钢的发展提供了广
18、阔的空间。传统的钢水浇铸一直以模铸为主,不仅生产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车间环境恶劣,而且金属损失大、回收率低、难以浇铸大型钢锭。采用连铸后,情况大为改观,生产效率和金属回收率大为提高,工人劳动强度降低,实现了浇铸过程的完全自动化,近十年中炼钢连铸比不断提高,许多大型钢铁企业均已实现了全连铸。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顶低复合吹炼炉外精炼连铸连轧,已成为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钢铁生产模式。而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顶低复合吹炼RH真空精炼连铸连轧铸坯热送直接轧制,则是现在转炉炼钢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1.4 我国氧气转炉炼钢技术展望1.4.1 转炉大型化和流程优化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新建转炉必须120t。
19、一方面将全力推进转炉大型化的进程,加快淘汰落后的小转炉,另一方面则将更理性地研究转炉大型化的合理炉容问题。段瑞钰院士呼吁研究钢铁联合企业各工序的界面技术,树立转炉设计动态有序地理顺衔接匹配关系,做到全流程优化的思路,反对各工序能力简单叠加的设计方法。1.4.2 转炉高效化为了提高转炉作业率,减低生产成本,如何进一步缩短转炉冶炼周期一直是各钢厂研究的课题。其中,转炉采用“三脱”铁水少渣冶炼,纯吹炼时间可以缩短35min,采用直接出钢技术可以缩短转炉停吹到出钢的镇静时间23min。日本住友金属和歌山新炼钢厂通过改造,铁水全部采用KR搅拌法脱硫,经过专用脱磷转炉进行全量铁水脱磷处理,然后,再到脱碳转
20、炉进行脱碳升温。脱磷转炉和脱碳转炉冶炼转炉只有20min,其中纯吹氧时间只有9min,2座公称容量210t脱碳转炉(2吹1)年产400万t以上,实现了转炉高效化。1.4.3 钢水洁净化用户对钢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炼钢技术的发展,其中纯净钢生产技术越来越受到钢厂的重视。宝钢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研究纯净钢生产技术,经过十几年开发,目前已拥有完善的纯净钢炼钢技术。采用该技术生产的纯净管线钢和IF钢在不同阶段达到的纯净度水平在2004年进行的批量超纯净管线钢生产试验中S、P、O、N、H元素的总含量最小达到7110-6。除了对钢水杂质元素控制外,还要对钢水的夹杂物进行控制,特别是氧化物夹杂。
21、复吹转炉可以明显降低转炉终点游离氧含量,减少氧化物夹杂的生产。因此,转炉复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从源头上减少夹杂物有着重要作用。1.4.4 控制模型化中国钢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不够,其原因有很多,但转炉靠工人操作引起波动大是其主要原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炼钢模型的开发和利用不断进步。目前,中国大部分转炉实现了模型控制。转炉模型主要有转炉静态和动态模型、转炉自动吹炼模型、转炉合金模型等。模型的应用对生产操作的稳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质量波动等起着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继续优化、完善冶金模型,进一步提高模型控制精度,全面推进大、中型转炉的全自动不倒炉炼钢技术,进行智能型转炉炼钢。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60 万吨连铸坯 全连铸 转炉 炼钢 车间 工艺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