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装结说构制图.doc
《裤装结说构制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裤装结说构制图.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裤装结构设计下装结构种类 裙装 直身裙(H=H*+46cm)高腰上 A型裙(H=H*+612cm) 连腰 变基本 裆 波浪裙(H=H*+12cm) 低腰 化结构 裙裤 H 分割 结 裤装 贴体裤 (H=H*+6cm) 垂褶 构较贴体裤 (H=H*+612cm) 波浪较宽松裤(H=H*+1218cm)宽松裤 (H=H*+18cm)第一节、裤装原型一、 裤装的控制部位及规格确定 裤装的放松量是指在净体腰围和臀围的基础上所加的宽裕量。服装放松量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是为了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第二是为了容纳内衣层次的增加;第三是为了表现服装的形态效果。 在量体中,虽然量体的准确与否是十分关键的,但放松量
2、的确定也是至关重要的。放松量的合理加放一般很不容易把握,这是因为放松量不仅受到人体活动的影响,还受到款式、品种、年龄、性别、体型、爱好、面料等因素的影响。应对上述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因此,我们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放松量。表41提供了裤装放松量的参考数值:裤装的放松量cm放松量部位款式裤长腰围臀围男女男女贴 体1201有时为负值5836较贴体2312814612宽 松若脚口处抽摺,应加23CM14以上12以上注意事项若内穿一条羊毛裤或尼龙裤,须另加1.52;一条绒线裤或毛裤,另加34。图中,贴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最小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牛子裤、健美裤等;较贴
3、体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合体适中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直筒裤、西式短裤、西裤等;宽松是指某部位的放松量处于较大或很大范围内所呈现的穿着效果,如萝卜裤、太子裤、灯笼裤等。二、裤装原型裤装原型是所有裤装结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裤装裁剪结构图。它高度概括了裤子结构的最主要特征,使之成为不受男、女性别差异、成人、儿童大小差别及季节、内外穿着差异等因素限制的通用裤原型。此外,它的裁剪结构有很简单,既没有繁杂的比例分配,又没有过多的步骤和线条,任何多变的四季裤子都能从中变化而来。(一)规格设计号型:160/68A裤长(L):100cm腰围(W),放松量一般确定为2cm,W=70cm。臀围(H),放松
4、量一般确定为8cm,H=99cm。脚口(SB)的大小一般根据款式来确定,SB=22cm。(二)结构制图制图方法及步骤如图2所示。第二节裤装结构分析一、立裆立裆是指腰口直线至横裆线的垂直距离。用BR来表示,见图3所示。立裆是裤装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位,立裆的长与短都会影响人体穿着的舒适性,以及人体运动。有的人认为,立裆深些好穿,其实立裆太深则穿着者腿抬不起来,有撕裆现象;立裆太短,则有卡裆的现象。立裆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计算法立档的计算方法有二种:以臀围为比例分配因素而计算的:H/4m以身高和臀围为比例分配因素而计算的:G/10H/10m其中女裤m值为0cm;男裤、童裤为1cm。G为身高,
5、H为臀围。(二)测量法测量法有二种,一种为站着测量法,一种为坐着测量,测出的具体数值再加23CM的系数。1、站测: 人体呈自然站立,测量时,测者一只手拿住软尺零端点与腰部最细处,另一只手托着臀部最低处进行测量,见图4。2、坐测:被测者坐在木凳上,腰背处自然挺直,测者手拿软尺,测量从腰部最细处量至凳面的垂直距离。对于正常体型的人可以采用计算法确定立裆的长度,而对于特殊体型的人则应采用测量法才能比较准确。二、臀腰差的分配及裥省量的确定(一)臀腰差的分配臀腰差是整个下装结构变化的共性问题,为使裤子能很好地贴合人体,这就有待于臀腰差的合理解决。裤子的臀腰差在结构上的处理方式按下列方法进行。在图5所显示
6、的人体臀、腰截面图上,将每一个区间内的腰围和臀围三等分,并与O点相连。对每一个等分区间内的腰围和臀围的长度分别进行比较,可以看到:从前中心线到后中心线之间,它们的差分别是a、b、c、e、f、g,这7个量在结构设计时,一般作如下形式处理:a:前裤片门襟的撇量;b、c:前裤片折裥量;d:前裤片侧缝撇量;e:后裤片侧缝撇量;f、g:后裤片省道量;h:后裆斜线的困势(大裆斜度)。裤装结构中,处理腰、臀差的具体形式详见图6。当腰、臀差较大时,将折裥量、省量要适当增大;当腰、臀较小时,折裥量、省量要适当减小。对于腰、臀差量的处理,其折裥量、省量应在腰围、臀围处逐个均匀地增大或减小,防止裤子腰、臀处出现歪曲
7、现象。(二)裥省的确定在裤装原型中,解决腰、臀差的结构形式是省与裥,其确定方法如下:1、腰省: 腰省的分布,一般常见于后身。(1)省量: 对于匀称体型,不论省数为多少,男裤省量每个控制在1.52cm,女裤省量每个控制在22.5cm为佳。(2)省数: 在有省情况下,一般为1个或2个,且均以左右对称形式出现。(3)省位: 省的位置的确定,一般以省的个数和有否后袋而定,确定方法见图7。2、折裥: 折裥的分布,一般见于前身。(1)折裥量: 对于匀称体型,不论折裥数为多少,男裤、女裤每个裥均控制在24CM,靠近挺缝线处的折裥量可大些,靠近侧缝处的折裥量可小些。(2)折裥数: 在有折裥情况下,裤装前片的折
8、裥数一般为1个或2个,有的流行款式可取3个或4个,甚至更多,均以左右对称的形式出现。(3)折裥位:前片折裥的位置,一般确定的方法见图8,靠近前门襟的折裥在挺缝线处,有正裥和反裥之分,其余的折裥以等分的形式放置于挺缝线处。三、裤装后裆缝困势(大裆缝斜度)的确定后裆缝困势又称大裆缝斜度,是指后裆缝上端腰部处的撇进量,如图9所示。对于较合体的裤子,若后裆缝困势过小,则人体活动不便,下肢伸屈受牵制,后腰下部不贴体,裤片起“空”;反之则人体活动利索,下肢屈伸方便,但人体站立时,臀部中心处易出现较多的竖直波纹。后裆缝困势的大小,主要由人体臀部外凸程度决定。人体臀部外凸者,其臀沟的倾斜角度大,裤装的后裆缝困
9、势就大;人体臀部较平者,其臀沟的倾斜角度小,裤装的后裆缝困势就小。后裆缝的困势还与裤装后片是否有省有关,有省者则后裆缝困势较小;无省者则后裆缝困势较大。在结构设计中可以用15:X来表示。女子臀腰差大,并且臀部外凸,因此,合体女裤的X控制在3.54cm;男子臀腰差小,并且臀部较平,固合体男裤的X控制在33.5cm。在裤装结构设计中,后裆缝困势基本控制在15:015:4范围内。其中,对于后腰口收松紧(包括细褶)类型的裤子,后裆缝困势控制在15:015:2之间;对于普通西裤类型的裤子,后裆缝困势宜控制在15:215:4之间,并以臀腰差偏小者趋小,以臀腰差偏大者趋大;对于不加后省的牛仔裤类型的裤子,后
10、裆缝困势宜控制在15:415:4.5内四、裤裆宽的确定裆宽是裆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裆宽与立裆共同组成裤子的裆部结构,见图10,总裆宽为前、后裆宽之和。裆宽与人体臀部前后的厚度有关。当人体前后的厚度较大,呈现圆胖体时,则要适当增加前后裆宽;当人体前后的厚度较小,呈现扁平体时,则要适当减小前后裆宽。正常人体的前裆宽一般采用0.05H或0.07H二种比例计算分配法;后裆宽一般采用0.11H或0.09H二种比例计算分配法。无论前后裆选择哪一种比例计算分配,两者之和一般等于0.16H。即第一组分配值为0.05H0.11H=0.16H;第二组分配值为0.07H0.09H=0.16H。第一组分配值适用于
11、侧缝线呈现上外下内(指腰口线至中裆线之间部分)倾斜状态的裤子,如锥裤、筒裤、喇叭裤、西裤和西短裤等;第二组分配值适用于侧缝线呈现竖直或上内下外(指腰口线至中裆线之间部分)倾斜状态的裤子,如裙裤、睡裤、三角裤等。裤子裆部结构设计并画好后,可以与人体上裆围进行比较。人体的上裆围是指前腰口点到后腰口点通过胯下的弧线的距离,即AB的弧线长度,见图11,裤子的上裆围=aabb。裤子的上裆围应略大于人体的上裆围,并且裆弯弧线的形态应与人体的臀沟弧线相一致。五、裤子后翘的产生及确定裤子后片腰口线起翘简称裤子后翘,是指裤子后腰缝线在后裆缝处的抬高量。(一)裤子后翘的产生裤子后翘的产生与人体的向前运动有关。裤装
12、穿着后有裆的约束,为了满足人体腰部经常性的向前运动,并给予一定的放松量,必须设计一定的起翘量。裤子后翘的产生与后裆缝的困势也有关。裤装后裆缝的困势是根据人体臀股沟处的形态而设计的,由于裤子后裆缝存在倾斜度,假如裤装后腰口线在结构设计中不起翘,则后裆斜线与后腰口线所夹的角度必大于90,待后裆缝缝合后,腰口线处有结构上的凹陷。后裆斜线的斜度越大,则凹陷越大,只有将其补顺,消除凹陷角,裤装的结构才能平衡,见图13。后裆斜线的倾斜度越大,裤子的起翘量越大。(二)裤子后翘量的确定裤子后翘量的大小影响到裤装结构的平衡,其确定后翘的常用方法见图14,裤子后翘量一般为2.5cm左右。六、侧缝线的位置及前后裤片
13、的围度分配(一)侧缝线的位置及前后裤片的围度分配确定的原因纵观所有裤片的腰、臀、横裆围等围度的分配比例,都是设计成前裤片小,而后裤片大的结构形式,这就决定侧缝线的位置要前移。裤片侧缝线前移的原因主要有二点:第一点是考虑人体的舒适性。当人体静态站立时,上肢自然下垂,手的中指指向人体下肢偏前的部位,人体手的活动区域正在此部位,裤装侧袋设计时,为了使手能伸插自如,裤子侧缝线的的位置也随之确定。因此,裤装围度尺寸便设计成前小后大的形式。第二点是考虑人体体型特征。因为人体臀部相对腹部较丰满、较外凸,为了使侧缝线不偏向后侧,固后裤片的围度比前裤片的围度要大些。(二)前后裤片围度分配比例前裤片的围度分配比例
14、:腰围:W/41臀围:H/41后裤片的围度分配比例:腰围:W/41臀围:H/41七、前后裆弯结构形成的依据裤子原型裆弯的形成,是和人体臀部与下肢连接处所形成的体型特征分不开的。见图15,看人体的侧面,臀部与腹部构成了一个前倾的椭圆型。以耻骨联合作垂线,把前倾的椭圆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半的凸点靠上为腹凸,靠下较平缓的部分,正是相对裤子的前裆弯;后一半的凸点靠下为臀凸,同时也是相对裤子的后裆弯。这样的分配,恰使裤子的前裆弯弧长小于裤子的后裆弯弧长。这就是在裤子的结构设计中,后裆弯弧线长大于前裆弯弧线长、后裆宽大于前裆宽的重要依据。后裆弯弧线长大于前裆弯弧线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体臀部屈大于
15、伸的活动趋势所决定的。后裆宽的增加使人体的前屈的运动量增加,由此可知,裆弯宽度的增加,有利于臀部和大腿的运动。裤子前片、后片的裆弯弧线的形态必须与人体臀股沟的前、后形态相吻合,人体穿着裤子后才能感到舒适。由于人体腹凸位置高,而人体臀凸位置低,侧面看人体腹部与臀部构成倾倒的椭圆型,因此,在裤子的结构设计中,前裆弯弧线的曲率小,而后裆弯的曲率大,并有一段较平缓的近似直线部分。八、裤装下裆缝的结构形态裤装的下裆缝的结构形态有二种,一种是以裙裤造型为代表,其裤装前后片的下裆缝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0;一种是以西裤造型为代表,其裤装前后片的下裆缝与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近似39,如图16所示。按正常人体的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裤装结说构 制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