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疾病基础.ppt
《老年常见疾病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常见疾病基础.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常见疾病基础知识,主讲:,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我们作为健康产业的从业者,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老年人,做好老年保健工作,掌握一定的中老年常见疾病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章课程的编写,是为了给战斗在营销一线员工细化、拓展、加强医学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所用。本章课程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知识,希望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更 丰富、更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健康理念,结 合广大用户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更好的服 务于中老年朋友!为健康产业作出更大的 贡献。本章课程仅以基础知识为主。为更好的配 合老年健康事业的工作,员工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课程之外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疾病知识。,序,目录
2、,第一部分:学习目标第二部分:健康 亚健康 疾病第三部分:老年常见病分述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 前列腺肥大第四部分:小结,第一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定义;2、掌握中老年常见疾病的发病原理、判定 标准、一般症状、一般治疗方法;3、在实际工作中,能够 结合顾客具体情况及 产品知识,熟练运用 本章内容。,第二部分健康 亚健康 疾病,健康新定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应包含三个方面:1、身体的结构、生理功能能在正常范围之内。2、精神(人事、思维、情感、意志等)能自控,达到心理 平衡,行为能自控,达到公 德的要
3、求。3、能与自然和社会环境融洽、协调。,21世纪健康新观念,健康就是财富,就是幸福,就是享受。科学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观念要更新。健康是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基础。健康朝着朝着自我保健的方向转变。人们认为,医护人员是我们健康的保护神,捍卫着我们的健康,这个认识不准确的,当疾病缠身、死亡来临时,需要医护人员的救治。但学者提出:在健康保护、健康促进方面所起的作用,遗传占20%,环境占25%,医疗占5%,自我保健占50%。有人无法认识这个观点,21世纪新的健康理念需要认识上的提高,观念上的转变,哲理上的探索。,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是近年来全世界医学界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亚健康是处在健康与
4、疾病的中间状态。有人称之为机体的第三种状态。机体的第一种状态是健康,机体的第二种状态是疾病。也有人将亚健康称之为灰色状态,国内有学者称这种人为半健康人。准确和科学地说,亚健康是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的表现,亚健康的表现是一个人感觉 疲乏无力、情绪不佳、烦躁 失眠、头痛头晕、健忘、胸 闷、心悸等等;但各种仪器和生化检查,包括高、精、尖、的仪器检查也很难确诊是什么疾病。其后可发展为某种疾病,也可能持续于这种状态不发展或者自行消退。,什么是疾病,疾病(disease)是机体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动态作用间的一种改变,达到足以破坏机体安宁的程度,并导致出现体征和症状。人的身体状况只有三态:健康、亚健康、疾
5、病。生活方式安排得科学、合理,亚健康和疾病仍会发生。因为健康的保护、健康的促进,只有50%掌握在自己手中;疾病尚有遗传、社会环境、人为因素、医疗等因素占了另外50%。,第三部分 老年常见病分述心脑血管疾病,四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三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二多,并发症多,花费多,一强,心脑血管病十大特点,心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血脂症瓣膜病肺心病等,脑血栓脑溢血脑栓塞脑中风,脑血管病,心,脑,类,血,管,病,的,分,心脑血管病的早期症状,头痛、头晕、耳鸣,思维缓慢,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脑血管病前兆,心血管病前
6、兆,心慌、气短、胸闷,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偶有刺痛感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过程,高血脂 高血粘 高血压 不良习惯,动 脉 粥 样 硬 化,冠心病 心肌梗死 脑血栓 脑梗死等,诱发因素,定时炸弹,严重后果,心脑血管疾病演化剖面图,冠心病心绞痛,诱发疾病,心肌梗死,中风脑缺血,周围血管疾病,脑梗死,高危人群,吸烟、酗洒、肥胖、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糖尿病、脂肪肝,第三部分 老年常见病分述一、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与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它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侵蚀着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什么是高血压,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
7、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叫血压。当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打进动脉管壁内,形成的血压叫收缩压(高压);当心脏舒张时血管壁回弹产生的压力叫舒张压(低压)。我国成人正常血压范围是:高压:90-140毫米汞柱 低压:6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增高的征象。凡高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低压超过90毫米汞柱的,即可定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高血压的发生原因,因其它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如肾病、血管病变、内分泌异常等,叫作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独立疾病。其发病因素有: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盐摄入量(每天超过8克以上)、脂 肪摄入量、饮酒等;职业与工作因
8、素(多见于从事脑力劳动及高度 紧张的职业者);其它:肥胖超体重、吸烟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999年2月WHO最新标准:140/90 毫米汞柱为高血压正常人每天的血压有两个高峰,即清晨7-10点和下午14-16点;一个低峰即晚间22点入睡以后。成人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分为三期:I期高血压:140-159/90-99毫米汞柱,一般无心、脑、肾的损害。II期高血压: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休息之后血 压不能降至正常,并有心、脑、肾的损害。III期高血压:180/110毫米汞柱,并有心、脑、肾严重损 害,如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及严重的肾功 能受损等。,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病是全身小
9、动脉的病变,可以影响到脑血管、心脏、肾脏、视网膜、大中动脉等,因此其症状也是全身的。脑部表现: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头胀、失眠、乏力、耳鸣、四肢麻木等,严重的可促使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破裂,造成脑出血(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故高血压被视为脑溢血的第一危险因素。心脏表现:心悸、活动后心慌、气短、胸闷等。由于血压长期增高,加大了左心室的负担,左心室逐渐肥厚、扩张,进而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最后导致左心衰竭。高血压使本已出现老化的血管内膜受到损伤,使脂类浸入动脉壁,沉积于动脉内膜上发生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即冠心病。肾脏表现: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单位萎缩,可导致肾衰、尿毒症。,老年高血压
10、的特点,1、有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倾向:老年人高血压多为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不升高或不平行升高的情况。这与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有关。2、血压波动大:老年人血压一般冬季高、夏季低,一日之内也有较大波动。3、慢性高血压多:老年高血压多属原发性高血压(70岁以上老年人几乎全部是原发性),又以慢性高血压为主,而急性高血压较少见。这种慢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极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有不少病人直到发生心、肺等器官的并发症如脑中风、冠心病之后,才知道患有高血压。4、心脑肾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是引起冠心病、心梗、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
11、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倍。,高血压对人体的主要危害,高血压病人达1.4亿;高血压造成大、中动脉硬化;高血压造成冠心病,冠心病是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造成脑血管病、脑卒中等致死率、致残率高的疾病。,高血压的一般治疗,目标:将血压降至“理想”或“正常”水平,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降压要持续,少波动。药物治疗:1、利尿降压药:降低血容量来降血压,如双氢克尿塞;2、钙通道阻断剂:松驰血管,降低血流阻力,如心痛定;3、-肾上腺素能受体阻制剂:如倍他洛克等;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管理不收缩,口径变大,如卡托普利。非药物治疗:1、合理饮食: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增加蔬菜
12、及 水果,禁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2、适量运动;3、减轻体重;4、戒烟、限酒等。,二、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以说是一切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切实掌握有关高脂血症的知识,将更易于理解其它心脑血管疾病,从而为更好学习其它疾病打好基础,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事半功倍。,何为血脂,血浆中的脂类物质即为血脂,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成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的颗粒较小,能很快穿过动脉壁,是造成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又被称为“致动脉硬化因子”。而高密度脂蛋白能将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它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硬化作用,又称为“抗动脉粥
13、样硬化因子”,具有“血管清道夫”之称。,血脂来源的二个途径,外源性饮食中的脂肪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而成;内源性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等合成,释放入血而成。,什么是高脂血症,如果体内脂的代谢或运转发生异常,使血脂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脂和脂蛋白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超过正常值,就被称为高脂血症。根据危害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发生原因,血脂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原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由血脂及脂蛋白代谢遗传缺陷及环境、饮食等因素影响引起;2、继发性血脂异常:主要由于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引起,以下因素均为
14、造成血脂及脂蛋白异常的原因:饮食:高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脑、肾、奶油、黄油及动物性脂肪等,易造成胆固醇的增高;过量饮酒、动物脂肪及高糖食品会引起甘油三脂的增高。年龄:一般血脂含量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因此高脂血症在老年人中多见。生活方式:吸烟或升高血脂值;脑力劳动者血脂含量高于体力劳动者。运动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从而降低血脂值。药物的负面影响:许多药物长期使用可造成血脂异常。,高脂血症诊断标准,诊断高脂血症依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结果。高脂血症的标准值为:总胆固醇 2.9-6.0mmol/l(110-230mg/dl)甘油三脂 0.
15、56-1.7mmol/l(50-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9mmol/l(35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36mmol/l(130mg/dl)单位:mmol/l毫摩尔每升 mg/dl毫克每分升,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引起动脉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血脂是造成血管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在诸多的致血管硬化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自由基损伤、肥胖等)中,它是第一危险因子,是直接致病的主要原因。血脂中的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造成血管硬化的主要成份。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的,血脂增高会逐渐沉积在内膜下,呈黄色粥样斑块,久而久之使管腔变狭,血管弹性减弱,血管硬化,血流
16、在管内流动阻力增大,造成脏器供血不足或完全梗塞,引起相应器官的缺血或出血性疾患。,高脂血症对人体的危害,高血脂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若发生在冠状动脉,则会引起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甚至心源性猝死。若发生在脑血管,则引起脑栓塞、脑血栓、脑出血,慢性长期脑供血不足会引起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高脂血症的治疗原则,1、提高对高血脂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2、早期发现,早期预防高血脂,对于防止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极为重要的。3、建立科学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 忌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脑、肾等;动物脂肪、奶油、黄油等。多摄入一些有降低胆固醇作
17、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豆制品等。限制酒及高糖甜食的摄入,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防止体重超重、肥胖,可有效控制甘油三脂增高。4、适当加强运动,以降低体重,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5、正确选用一些降血脂的药物,如:消胆胺、烟酸、血脂康、洛伐他丁等降低胆固醇;多烯康、必降脂、诺衡等降低甘油三脂;小剂量阿斯匹林降低血粘度,增高抗凝作用;维生素C、维生素E抗自由基,防止血管损伤。6、选用科学可靠的天然无毒的降脂类保健食品。,三、冠心病,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心脑血管病已造成1550多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口的30%,其中720万人死于冠心病。在美国每年有7
18、0多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50多万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我国近年来冠心病的死亡率占城市死亡人数的第一位。,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唯一血管,冠状血管的内膜下一但有脂肪的浸润堆积,就会使管腔狭窄及不光滑,就能限制血管内血液的流量;血液是携带氧气的,如果血流减少会使心肌缺乏氧气,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病人就会感到胸闷、胸痛甚至休克或猝死。,冠心病的发生,利用显影剂观察到的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阻塞局部放大图,冠状动脉阻塞解剖示意图,冠心病患病心脏切片,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冠心病的发生原因,冠心病的发病主要与脂肪浸润血管
19、以及高血压有关。1、高血压:高血压有加速及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高血压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使脂蛋白易于沉积在动脉内膜下,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2、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硬化的粥样斑 块里的主要成份是脂质,几乎全部 都是胆固醇,是由血浆内过高的脂 蛋白渗透和浸润作用造成的,引起 血管狭窄、硬化。3、吸烟:吸烟人群中死于冠心病的百分比是不吸烟人群的3-5倍,吸烟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发病机会越多。4、肥胖超重人群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1、隐匿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较轻,临床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2、心绞痛型冠心病: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胸骨后或心
20、前区的压榨性、紧缩性、憋闷性或绞窄样疼痛,会向颈部、咽部、下颌部、左肩部及后背部放射。心绞痛型多在饱餐、过劳、情绪激动、寒冷时或运动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一般持续约10-30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分钟可迅速缓解。,冠心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3、心肌梗塞型冠心病:冠状动脉分支堵塞造成,心肌缺血坏死,疼痛较心绞痛严重,时间更长,可持续数小时。病人有恶心、呕吐、出汗、濒死感,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心肌硬化,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5、猝死型冠心病:又称心性猝死,是冠心病中最突然、最严重的一型,从发病到死亡在1小时之内。引起的原因是由于较大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
21、,血流不通,急性心肌梗死使心脏突然停止搏动或出现心室颤动而导致病人死亡。猝死型发病急,死亡率高,常有激动、劳累、饱食、用力排便、浴盆泡澡等诱发因素。预防上可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或-受体阻滞剂,减少再梗塞或猝死的发生。,冠心病对人体的危害,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一旦发生冠心病,心脏发生缺血性损伤,在诱因下可发生包括冠状动脉阻塞在内的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等急性事件,可致病人死亡。长期心肌供血不足,病人会出现频繁的胸闷、胸痛等不适,严重影 响了生活质 量,冠心病 还可引起心 脏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冠心病的治疗,预防: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治疗原则:1、休息,减少耗氧量,减少心脏负担,
22、增加心肌供血;2、吸氧,改善心肌供氧,缓解症状;3、药物治疗: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等;4、手术治疗。其它:保持心情愉快,避免便秘,生活有规律,选择适合保健食品等。,四、脑卒中,脑卒中(脑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存在着明显“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现象。,1、脑卒中,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不论是缺血性脑卒
23、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都会造成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损害,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治愈后很多病人留有后遗症。,脑卒中的两大类型,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脑梗塞”,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种。脑血栓形成是由于动脉狭窄,管腔内逐渐形成血栓而最终阻塞动脉所致;脑栓塞是由于血栓脱落或其它栓子进入血流中阻塞脑动脉所引起。出血性脑卒中,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表面或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容有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和脑池中。,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脑血管动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常见疾病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