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ppt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史前时代(混 编),文明的起源(混 编),农耕文明时代(分 编),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第四单元 教材定位,我们传承的文明,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最早出现的文明之一:夏商周(三代),周代成型;曾达到世界农耕文明之巅峰;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基(礼仪之邦);吸纳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先秦和秦帝国汉唐帝国宋元时期,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方式,描述其主要特点。3-1
2、描述社会生活中某种制度的延续和变迁。3-2 选用典型事例,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4-2 列举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二)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2、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体会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重要思想家的主张及其深远影响。3、通过了解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的统一等重要事件,分析它们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礼乐文明的确立,秦朝一统,(三)教材内容、结构,宗法制度,分封制度,礼乐制度,维护
3、秩序、巩固统治,礼乐文明的确立,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强盛,周天子威望大减,诸侯国进行变法,争霸,春秋五霸(齐国为例),战国七雄(秦国为例),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文士阶层的出现,社会动荡和变革,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秦朝一统,统一文字,郡县制,统一货币,修筑长城,意义:了解从西周宗法分封制社会到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特色。,(四)教材特色 与旧教材的差异,回避“井田制”(图4-11 农民耕种图);,确立了文明发展的主线:宗法分封制社会中央集权大一统社会;,所涉制度、人
4、物、事件、思想繁多,不以时间、概念叙述为主,将丰富的图片、资料为学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服务;,教材内容的取材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封邦建国”与“封建”(不涉社会意识形态);,“礼”和“乐”的文化定位;,“宗法制”的源头(课标3-1、3-2);,“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的发展,导致周天子和诸候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变革,但并不表明社会性质的变革(挑战旧教材“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战国封建说”,而应视为“西周封建说”,但对初中生来说,刻意回避);,器物成为文明发展的载体:青铜器、诗经、编钟、青铜剑、战车、铁胄、甲骨文、兵书、秦陵兵马俑、驰道、秦长城遗址、
5、灵渠等;,略去了“牧野之战”“国人暴动”“平王东迁”“吴越争霸”等纯史实内容,体现教材强调文明发展的意图;,文士阶层(知识分子),但不是“地主阶级思想家”的定性;,二、教学建议,(一)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既要考虑教材内容结构,又要尊重教师的创新教学,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而灵活变化。同时也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内容顺序安排教学。本课建议安排6课时.,礼乐文明的确立 1课时;变革与争霸 2课时;百家争鸣 1课时;秦朝一统 2课时。,(二)教材处理与学习方法 本课采取文明史的叙述与案例相结合的编排方法,内容往往基于文明史的角度而展开,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灵活的教学活动,也可结合校本教材和地方史内容。比如
6、“吴越争霸”,对杭州学生来说,可结合更多的现实生活体验。为了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综合探究、开放创新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和案例,努力吸引学生全体、全程主动参与学习,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辩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等方法。,(三)教学活动设计,1、创设情境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引入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挥历史题材特殊的育人功能。比如“百家争鸣”一节中可创设一个情境: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邻居的钱财。由四个学生分别扮演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窃贼,怎样评价?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各家思想的基础上发表见解,体会各家思想的异同,然后问哪种思想你最赞同,哪种思想会得到当时统治者的
7、重视?再联系现实生活,找出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的影响。,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商鞅“立木建信”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等都可作为重要的情境题材。,又如在讲述了秦统一初期的社会状况后,设计假若你是秦国国君(角色扮演),建国后面临这么多问题,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再引入秦始皇是怎么做的?,2、巧用、活用地图,用直观形象历史图片,在对历史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促进理性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地图、图片蕴涵的各种信息,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现象,归纳结论。比如图4-1青铜器、图4-3战国编钟、图4-7、4-8、4-9兵器装备,就可以有很多的历史信息:材质、原理、规格、制作
8、和使用方法(曲目)、什么场合谁来使用,文物发掘等等。课前可分组让学生找资料作准备,思考中国古代文明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感想?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如图4-4、4-6、4-19,了解古今地名对比、培养识图能力。,3、利用乡土教材、考古进展,选择典型案例,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长江中下游的吴越争霸,浙江杭州、绍兴的古迹;,资料:了解西周礼乐制度的题材社会等级制度。堪称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周公庙西周墓葬群http:/,资料:了解秦始皇文治武功的题材秦的强大和进取精神。秦始皇兵马俑的音像资料;秦始皇陵揭秘之开掘争议该不该惊醒地下的君王http:/,4、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培养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
9、和思辨能力,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组织课堂辩论:周王分封的利与弊礼乐制度留给后世的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孔子教育思想的利与弊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对与错,三、教学评价建议,1、教学中不应以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掌握作为评价标准,着重于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礼乐文明的理解与感受,懂得文化思想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2、教学中应以学生是否认真进行课前准备、积极思考、讨论和辩论,能否从各种资料中获取信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第二课 汉唐盛世,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单元 农耕 文明 时代 绵延 不绝 中华文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