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把某种超自然、超社会的实际并不存在的某种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变迁的终极原因;或者把人们意识、道德精神、英雄意志等作为社会历史的支配力量。,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唯物史观,3,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
2、版,第32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要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5,地 理 环 境,6,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山川河流矿藏动植物资源等。,人 口 因 素,人口因素是指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人口条件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构成等。,7,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
3、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10,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
4、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11,12,按主体不同,个体意识,群体意识,按对社会存在反映的程度,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按对经济基础的不同关系,社会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的其它社会意识形式,产生于社会中个体的人的实践,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的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如集团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等,是人群集合体特定的结构、活动及其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反映,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种自发的、不定型的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比较自觉的、定型化的意识,对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社会科学
5、等,属于上层建筑,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等,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1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14,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反动的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15,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经济状况:,德国,法国,英国,社会意识
6、:,落后于,英国,法国,德国,19世纪中叶的欧洲,落后于,落后于,落后于,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恩格斯古希腊神话和诗史,只有在人类社会不发达阶段里才是可能的,但是,它们现在仍然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对人类产生着永久的魅力。马克思,16,17,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辩证法的发展过程,赫拉克利特,黑格尔,马克思,18,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关于日本的神社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 中各神灵的社
7、屋,是日本 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由于神道教与日本人民生 活密切联系,神社十分普 遍。,19,一般时候,人们参拜神社以表示 对神的尊敬,并祈求祝福。在特 殊的日子里更会有很多人们去神 社参拜,比如:新年、节分、日 本儿童节以及其他节日。根据日 本传统,新人们会在神社里举行 婚礼;新生儿出生几天 后也会被 带到神社去祈福。,20,2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质的方面,促进作用,阻碍作用,量的方面,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22,生产力的定义,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
8、的客观物质力量。,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23,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力,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劳动过程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生产力的构成,24,生产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实体性要素,渗透性要素,25,(1)生产力具有客观性,(2)生产力具有主体性,(3)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特征,生产关系的涵义,26,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27,稳定性,主体性,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关系
9、,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作用,生产关系的内容,决定,决定,客观性,生产关系的特点,(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8,生产力的变革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29,反作用的两种情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0,拉美一所制糖厂的黑奴在劳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茶农,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31,同生产力发展的
10、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注意两点:1、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中不包括生产力,32,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33,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思想上层建筑观念无形(软件)士(思想家)劝说思想一道统(儒家)高尚 政治上层建筑制度有形(硬件)官(政治家)强制行为政统(法家)正义,3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发展,决定,性质,产生,35,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效果,服务,方式,方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36,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11、律,37,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形态的内涵,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38,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表现:社会发展一般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多样性表现:有的社会由较低级的形态直接跳跃到较高级的社会形态;有的社会形态不典型;同一社会形态呈现不同特点,西藏农奴走进公民社会四十年,南京条约签字,39,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
12、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40,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41,42,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13、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43,(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瓦特和他的蒸汽机,44,(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5,(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6,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的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PPT 课件 第三 人类社会 及其 发展规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