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景点导游词.doc
《江浙沪景点导游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浙沪景点导游词.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浙沪景点导游词 江浙沪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摩梭人称泸沽湖为“谢纳咪”。“谢纳”意为一大片水;“咪”,有女、母、阴性等意思;连起来即女湖、母湖之意。她宛如一颗巨大的蓝色明珠,展现在广阔的高天之下。湖水面积约51平方公里,周长近50公里,水面海拔2688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6米,水中能见度12米。水容量达19.5亿立方米。湖中七岛,亭亭玉立,林木葱郁。湖内碧波荡漾,四季清澈,藻花点缀其间。湖周青山环绕,森林茂密,古树参天。乘坐“猪槽船”游湖,是一大享受。清冽透明的湖水,经微风吹佛,泛起晶莹的细浪,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翻动层层涟游,湖中小岛如浮在水上的盆景,兰天白云,高飞的.
2、水鸟、远山近树,烘托出一个安宁洁静的世外仙境。美丽的沪沽湖姑娘,荡起猪槽船,驶向湖心,当她们扬起沾着晶莹汗珠的笑脸,唱起高吭嘹亮的山歌,这湖光山色就更显得出奇的美丽温馨。草海在湖的东南面,是泸沽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海全长约7公里,宽约800米,面积9000余亩,属左所管辖。其东面三分之一处,有一座300多米长的木桥,横跨南北,是草海两岸人民的交通要道。草海内盛产裂腹鱼,鲤鱼、草鱼、鲢鱼等18种鱼类,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养殖场。浅海处芦苇茂密,水草丰盛,每到冬季,各种鸟类成群结队,在此栖息。据有关专家的观察记录,泸沽湖越冬水鸟己达11目,24科,42种,有数万只以上。尤其是国家一级珍禽东方白鹳、
3、黑鹳、白尾雕、白天鹅、鸳鸯以及世界唯一的、中国特有的高原“神鸟”黑颈鹤都在这里越冬或安家落户,真可谓水鸟王国。每当夜幕降临,蛙鸣阵阵,野趣诱人。过去的草海,不仅是一块避难佳地,而且也是当地人民抗荒取食的宝库。当年,草海内不仅鱼虾丰盛,且花草丛中处处有野鸭蛋。即便在60年代最困难的时期,水肿病为害神州之时,当地也因有大自然的恩赐而幸免于难。天地的恩宠,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使这个天然的聚宝盆,有着取之不尽的水生动植物。当地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左所是个好地方,菱角把把虾子汤,鱼满船儿蛋满筐,姑娘小伙喜洋洋。”生动地反映了当地渔业的盛景。湖西北那座山就是摩梭人最崇拜的格姆女神山,海拔37
4、00多米,山的下部覆盖着一层风化岩石,坡长较缓,形如茶座,上部是不易风化的石灰岩山体,好象一头长鬃垂吊的雄狮,因此当地也叫它为狮子山。它坐东面北,守卫着明珠般的泸沽湖,更显神奇壮观。摩梭人把格姆女神山当作本民族的始祖女神,年年都要转山朝拜,而且是转山会的主要山场。江浙沪景点导游词2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们从西昌市出发,到泸沽湖景区大约需要4个小时,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开始出发,利用行车的这段时间,我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泸沽湖的基本情况。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的左所和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的永宁交界的群山之中,是一座非常美丽的高山湖泊。湖区居民主要是摩梭人。过去有一种说法
5、,认为他们是纳西族的一支,另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蒙古族,但是摩梭人则认为自己就是摩梭族。摩梭人世世代代就住在这群山阻隔的泸沽湖畔,以农耕和渔猎为主要生存手段,以母系社会的婚姻家庭繁衍生息,和平友爱,与世无争,过着简朴安宁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旅游业发展以来,这个有“东方女儿国”之称的泸沽湖声名远播,探访、旅游的人们接踵而来,泸沽湖秀丽的原始美景,摩梭人纯朴友爱的习俗,总是令这些饱经现代文明薰陶的游客们羡慕不已。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摩梭人的独特风俗。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分支,他们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至今仍是母系氏族,就是以母亲的血缘关系建立家庭,户主都是女性,所以在他们看来中国古代“夫为妻纲”
6、的传统思想也许有点可笑了。摩梭人的婚姻制度是一种独特的“走婚”制,恋爱中的男女不组成家庭,婚姻的形式是晚上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第二天清晨返回母亲家参加劳作。婚姻是以男方的“走”来实现的,所以叫做“走婚”又叫做“阿夏”婚或“阿注”婚。走婚的基础是两情相悦,双方的子女属于女方,用母亲的姓氏,男方一般不承担抚养责任。有的男性游客们开始羡慕了,先不要羡慕的太早,虽然他们不承担自己孩子的抚养责任,但是他却要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所以有一句话这样说: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阿夏关系的建立和解除都比较自由,女方的意愿能得到最大的尊重。现在就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参观游览!江浙沪景点导游词3
7、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
8、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草木本色染坊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
9、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叙昌酱园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
10、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亦昌冶坊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
11、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铁锅的制作过程。这个屋子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特别,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因此有“石脚屋”之称,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冶炼过程中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灾。这面墙上描绘了冶炼铁锅的所有制作步骤,其中最耗时间,也最难的一步就是给炉子升温,因为要铁水熔化,温度一定要达到1400度以上
12、才行。我们身边这个就是给炉子鼓风的风箱,大家可以在这里绕一圈参观一下。昭明书院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此地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半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选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都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字样,在_期间,被有心人涂上了石灰,才得以幸存。书院的后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览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自第五届开始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第五届是在乌镇一期东栅,第二期是在我们
13、西栅。三寸金莲馆中国封建历史里的缠足现象存在了上千年,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这个三寸金莲馆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给大家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缠足文化,如此系统全面的介绍,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我们现在进的是当初西栅大街大户人家的房子,这里很多景点包括客栈都是把几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们现在第一进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卖一些工艺品。第二进是蜡像区,让游客了解一下当时裹小脚的场景。这边是我们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纪,长辈给她裹小脚的场景。裹脚一般都是在女孩58岁的时候,如果年龄太小,脚还很软,可能会裹的不到位,落下终身残疾,没办法走路,如果年龄太大,脚掌就定型了,裹起来更痛苦,而且也裹不
14、漂亮。现在我们到里面的展览馆去看一下。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高跟鞋、坡跟鞋了,为的是让脚显的更小些。大家看他们的鞋子都是尖头鞋,那我们现在穿尖头鞋是为了漂亮,为了时髦,那时候他们的脚本来就被绑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头的。当时她们只有大脚趾是不动的,其他四个脚趾都被折断压在脚底板下面,同时还要把脚面骨折断,从而把脚裹成一个弯弓的形状。大家过来看一下这边的两双鞋子。这是一双富贵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钱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话就要请专门的鞋匠来订做。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贵的意思。这边这双是专门给古时的歌舞妓跳舞时穿的,脚后跟这个抽屉是放花粉用的,下面还有个镂空的莲
15、花形状图案。跳舞的时候,随着脚步的移动,会有一朵朵的莲花印在地板上,因此这被称为步步生莲鞋。往里面进去,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头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进去就可以看见更多的鞋子,这里的鞋子有按种类分,按地区分的。像这几双鞋子普遍要偏大点,因为是民国初年的时候的鞋子,那时候缠脚不是很讲究,所以脚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小的,这几双单个的鞋子很有特色,它们都是单个的,叫做订婚鞋。因为当时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会把女孩子的绣花鞋其中一只拿到男方家给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着这鞋子来选媳妇。他们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为当时以小脚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绣花。
16、因为女孩子裹了小脚之后,干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务活,女工方面当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妇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这两个方面。这里还有一双睡鞋,顾名思义是睡觉时穿的鞋子。这鞋的底是软的,睡觉前套在脚上,出门的时候在这双鞋子外面再套一双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这边有四个地区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区的,江南地区的。其中中原地区的脚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这一带,而且那里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长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做成坡跟后看上去明显更小些。中原地区的女孩有纤骨的称号,她们骨骼长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脚也相对小些。而缠脚是要按比例的,缠的过小了会
17、影响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对的大一些。这边是72双精品鞋,这些大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这些有点少数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区的,都是从山区农户家收集回来的。这边还有两双镇馆之宝两双出土文物。这里是故意放着一大一小两双,做一个对比。这双是北宋年间的,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广泛流行缠脚,当时没有缠过的脚是跟我们现在一样,自然生长的,那这个鞋子也是蛮大的,按现在的标准来说有39码的样子。那旁边这双就明显小很多,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从乌镇近郊出土的一双三寸金莲鞋。因为明朝是缠脚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如果女孩子不缠脚是嫁不出去的。刚开始流行缠脚是在南朝的时候,李后祖有个宫女叫媚
18、娘,她本身脚比较小,经常在跳舞的时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脚绑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后祖就赞誉她是“凌云之态”。那时候开始就以小脚为美,到了宋代的时候开始有了三寸金莲的说法。它从宫廷传到一些富贵家庭,再传到妓院,慢慢的开始广泛流行。那时候民间老百姓还不怎么会缠,特别是在农村,农村里的女孩子是家里劳动力的一部分,缠脚后就意味着不能下地干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时候,如果说女孩子不缠脚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马皇后,因为上轿时一阵风吹来,把轿帘吹开,露出了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而被人耻笑,于是就有了露马脚之说。清朝的宫廷里面是不缠脚的,因为满人认为江山是从马背上打来的,缠了脚还怎么骑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
19、年的时候下了一个禁缠令,就是说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准裹小脚,可是汉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缠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们还是在偷偷给自己家里的女孩子裹小脚。于是在康熙七年的时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这个禁缠令罢免了。真正没有裹小脚是在民国的时候。这个脚是我们乌镇90多岁的老人家的脚,她这个脚已经不是三寸金莲的小脚了,而是有点畸形。因为这位老人家10的时候父母给她裹了一段时间的小脚,后来又不裹了,但是脚始终长不好,就变成这样畸形的了。江浙沪景点导游词4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
20、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
21、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浙沪 景点 导游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