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后浇带、施工上缝、变形缝.doc
《d后浇带、施工上缝、变形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后浇带、施工上缝、变形缝.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后浇带、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后浇带是为了防止房子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断裂。而防止不均匀沉降通常采取沉降缝做法,但是沉降缝涉及到防水、结构、外观形象等问题。
2、所以后浇带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而替代沉降缝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建筑物超长、错层、施工期间温差大等原因需要设“缝”,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建筑、结构及设备设计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建筑立面及基础防水等不容易处理。因此,近年来,在设计和施工方面常采取有效措施,能不设缝就不设缝,能少设缝就少设缝,尽量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在适当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的各项措施中,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这种后浇带可称之为收缩后浇
3、带。另外,当建筑物存在较大的高差,但是结构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可不设置永久变形缝时,例如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这种后浇带称之为沉降后浇带。还有,由于施工期间温差比较大,建筑物比较长,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伸缩后浇带”。现就后浇带的设置和设计,简单谈谈看法。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混凝土规9.1.1条)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
4、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除在施工阶段设置后浇带外,应该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建议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5%,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16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
5、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后浇带的选择类型设计中应明确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须根据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灵活运用。现提出下列具体看法:(1)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有关,对厚度小于20cm的墙、板,缝宽亦取80cm,对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至少取100cm宽,对底板厚度超过100cm甚至200cm者,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施工的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若施工非常困难,后浇带缝宽还可适当增加。(2)对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也应根据墙厚、板厚情
6、况具体处理,一般对墙、板厚度小于30cm的,可做成平直缝;对厚度大于30cm但不超过60cm的,可做成阶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大于60c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形式。(3)后浇带内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钢筋贯通为好;对伸缩后浇带而言,钢筋断开为好;梁板结构的板筋断开,梁筋贯通。如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导致开裂,从而降低结构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只有能真正自由收缩的混凝土,其抗拉强度才能持续抵抗温度应力,达到设置伸缩后浇带的设计意图。(4)后浇带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且不要在一个断面。根据规范对钢筋接头接长的容许百分
7、率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断面上,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5)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的混凝土灌实,防止新浇混凝土接缝处收缩开裂。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拌制而成,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至少应与先浇混凝土相同。(6)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伸缩后浇带应根据先浇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水灰比、不同温度条件养护的混凝土,其收缩完成时间是有区别的,一般控制在施工后60d进行。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对此,设计人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利用“后浇
8、带”的方法控制裂缝达到不设永久伸缩缝的原理,已在国内外许多设计、施工中采纳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浇带是通过施工措施,解决结构沉降和伸缩的,从设计到施工均应高度重视,使其真正满足设计意图。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工程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例如某工程地下车库通道的顶板、底板均与主楼相连,但是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无法留设后浇带,于是要求施工单位先施工结构主体,待主体完成后再施工车道部分,要求施工单位对与主体相连的钢筋必须预留,后期采用焊接连接,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有的工程将后浇带内钢筋全部断开,这时候,为避免在同
9、一截面钢筋100%连接,宜将后浇带曲折布置,而不要沿一直线布置。连接方式建议首选机械连接或焊接,但要注意施工质量。采用搭接连接时,应注意后浇带宽度要满足按混凝土规范计算的钢筋搭接连接长度。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于结构设计图纸上用详图明确表示出来,而不应推给施工单位。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宜在基础后浇带下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后浇带的设置和设计,是保证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目前除执行现有的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特点、作用,认真设计,精心施工,才能保证每个工程项目的结构质量。中文名;后浇带 外文名;post-cast strip国家标准GB50666-2011分 类沉
10、降、温度、收缩后浇带作 用解决沉降差 减小温度收缩设计要求留置宽度、接缝形式目录1定义2作用 解决沉降差 减小温度收缩3分类4设计要求5接缝处理6设置 一是 二是 三是 四是 五是7综上所述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2.0.10条后浇带的定义是:为适应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影响,在梁、板(包括基础底板)、墙等结构中预留的具有一定宽度且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混凝土带。作用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
11、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减小温度收缩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
12、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灌密实并加强养护,防止
13、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3分类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2.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3.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为伸缩后浇带。4设计要求现设计院设计的后浇带施工图不尽相同,现行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图集中,对后浇带的构造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由于这些规范、标准是由不同的专家组编写,其内容和要求有所不同,各有偏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差异。(1)后浇带的留
14、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是14天,60天。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
15、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一般小工程常用的是用14天左右,赶工或工程要求才7天,大工程自建民房常用28天或者一个月左右。上述差异的存在给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有很大的可伸缩性,所以只有认真理解各专业的规范的不同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性质,灵活可靠地应用规范规定,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5接缝处理(1)应根据墙板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厚度300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缝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600m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断面。(2)钢筋是保持原状还是断开,这要由后浇带的类型来决定。沉降后浇带的钢筋应贯通,伸缩后浇带钢筋应断开,梁板结构的板筋应断开,但梁筋贯通,若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砼收缩将受到
16、较大制约,产生拉应力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3)后浇带砼浇筑,一般应使用无收缩砼浇筑,可以采用膨胀水泥也可采用掺和膨胀剂与普通水泥拌制。砼的强度至少同原浇筑砼相同或提高一个级别。(4)施工质量控制,后浇带的连接形式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支模必须用堵头板或钢筋网,槽口缝接口形式是在模板上装凸条。浇筑砼前对缝内要认真清理、剔凿、冲刷,移位的钢筋要复位,砼一定要振捣密实,尤其是地下室底板更应认真处理,保证砼自身防水能力。(5)后浇带处第一次浇筑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性措施,顶部覆盖,围栏保护,防止缝内进入垃圾、钢筋污染、踩踏变形,给清理带来困难。(6)后
17、浇带两侧的梁板在未补浇砼前长期处于悬臂状态,所以在未补浇砼前两侧模板支撑不能拆除,在后浇带浇筑后砼强度达85%以上一同拆除,砼浇筑后注意保护,观察记录,及时养护。6设置一是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10条规定,当采用刚性防水方案时,同一建筑的基础应避免设置变形缝。可沿基础长度每隔3040m 留一道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800mm,且宜设置在柱距3 等分的中间范围内。后浇缝处底板及外墙宜采用附加防水层;后浇缝混凝土宜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灌完毕2 个月后再进行浇灌,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且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的混凝土。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18、构技术规程12.2.3条做了一些修改:“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之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对比,可发现其要求不同。但主要精神类似。二是JGJ69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6.6.2条规定,基础长度超过40m 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80cm.在施工缝处,
19、钢筋必须贯通。6.6.3 条规定,当主楼与裙房采用整体基础,且主楼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采用后浇带时,后浇带的处理方法应与施工缝相同。三是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1.3条规定,如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本规范表中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四是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20条规定,对高层建筑筏形基础与裙房基础之间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当沉降实测值和计算确定的后期沉降差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当高层建筑基础面积地基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时,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后浇带 施工 变形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