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2010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 31/T 489 - 2010)宣 贯 讲 义汪 维 恒 2 0 1 2 年 2月现行公路路面养护技术标准2009年10月30日交通运输部2009年第 45 号 公 告 公 布 公 路 养 护 技 术 规 范 (JTG H10-2009 ) ,自2010年1月1日起 施 行 , 原 公 路 养 护 技 术 规 范 ( JTJ 073-96)同时废止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是 综合性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内容包括公路检查、 评价及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绿化、附属设
2、 施等所有公路设施的养护技术;其中,第4、5、6 章是关于公路路面养护的。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公 布的同时,未废止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 JTJ 073.1-2001)和公路沥青路面养 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JTJ 073.1 -2001)的 第4章“水泥混凝土 路面病害类型和分级”、第5章“水泥混凝 土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以及公路沥青路 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的第 4 章“路况调查与评价”已为公路技术状况 评定标准(JTG H20-2007);其余章节 内容目前继续有效
3、。本市公路路面养护以往主要依据公路沥青路 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0 )和公路水 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2000 ) 的规定。由于交通部公路技术标准是在充分考虑了 我国各地气候、环境和经济的差异,结合各地养护 工程实际的需要编制而成的;而上海公路的经济能 力和技术手段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养护的技术 指标高于交通部的技术标准,因此,2002年在交通 部养护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编制了上海的市政行业 技术标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程和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程。随着近年来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各类新的养 护技术不断出现、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公 路
4、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发布施行 之后,原有的路面评定标准和路面损坏分类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同时,根据“本市市政道路设施迎世 博三年整治行动计划”和“本市迎世博加强市容环 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上海公 路行业管理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在原上海市政 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标准的最新要求,结 合上海公路的特点,制定适用于上海地区公路养护 实际状况的公路路面养护地方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上海市地方标准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 范(DB 31/T 489- 2010)根据公路技术 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公路 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5、)和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 -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2001)等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结合本市公路路面养护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管 理要求首次编写。上海市地方标准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 范(DB 31/T 489- 2010)共分为前言和12 章、40节、1个附录,全面覆盖现行行业标 准的相关内容,且在部分方面提高了要求; 本市公路路面养护实践以该市标为主。 原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局标公路沥青路 面养护技术规程(SZ-21-2002)和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程 (SZ-302002)自然废止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公路路面的养护内容
6、和 质量标准、损坏类型与分级标准、维护保 养、常见损坏维修、大中修和改建工程、 再生利用等。 本规范适用于本市各级公路路面的养 护管理和养护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3 术语和定义3.1 路面养护 pavement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 为保持公路路面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小修保养、 中修、大修、改建及专项工程等工作。 3.3 路面损坏 pavement distress 路面发生的各种破损、变形和其他缺陷的统称。 3.4 普通公路 highway 高速公路之外的各等级公路的统称。3.5 罩面 non-structural overlay 为恢复被磨耗的面层,
7、同时解决路面的轻度损 坏、改善路面抗滑能力和平整度,在原有路面上加 铺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面层。 3.6 补强 structural overlay 为恢复、提高路面的强度,满足使用性能的要 求,在路面原结构层上直接加铺新的路面结构层。 3.7 翻修 reconstruction 将原路面损坏的结构层翻除,按要求重新铺筑 路面结构层。4 总则4.1 基本要求 公路路面养护应贯彻 “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的方针,应加强路况日常巡视,随时掌 握路面使用状况,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制定经 常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安排养 护工程,使路面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公路路面养护应把质量放在首位,建立
8、、 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检查验收制度。4.2 技术方针路面养护作业应采用机械化养护,提高 养护工程效率和服务水平;应积极推广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路 面养护作业的时效性、机动性、安全性和可 靠性;应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路况 数据,应用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准确评价 路面使用性能、预估路况发展趋势、提出养 护对策;所采用的路用材料应按规定取得生 产许可、符合再生利用的性能要求。4.3 交通与环境保护 路面养护作业应严格执行技术规程和安 全操作规程,树立高度的交通服务意识和安 全意识,尽量避免完全封闭交通;应重视资 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积极推广应用再生利用技术。5 养护工程
9、内容和质量标准5.1 养护工程内容 5.1.1 养护工程分类 路面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复杂程 度、规模大小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 大修工程、改建工程和专项工程。 其中,小修保养分为小修工程和维护 保养二项内容 。5.1.2 5.1.5 分别给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 改建工程的定义;表1表4给出了各类养护工程 内容;注意其中定量划分的规定。 5.1.6 专项工程 5.1.6.1 专项工程是因遭受自然灾害、 路面严重损 坏而需要申请专款修复受损路段的工程,以及由 于交通安全及各类重大政治、经济活动需要对路 面进行专项整治的工程。 5.1.6.2 专项工程的施工及质量标准, 根据其复
10、杂 程度、规模大小,按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或改建 工程的标准执行。5.2 养护工程标准 养护工程标准分为养护规定值和养护质 量标准两方面。 注意:养护规定值是关于“损坏到什么 程度要修”的规定,而养护质量标准是关于 “修到什么程度”的规定,这是两个完全不 同的概念。5.2.1 养护规定值5.2.1.1 公路路面的各项技术状况指标应符合养 护规定值的要求。 表5表7分别给出了公路沥 青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桥头引道的养护规 定值。 5.2.1.2 当公路路面的各项技术状况指标因使用 过程中的自然衰减 或遭受外力破坏 而不符合 养护规定值时,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以达 到规定的要求。“养护规定值”
11、的概念源于 公路养护质量检 查评定标准(JTJ 075-1994), 意指相关养护指 标允许范围的底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JTJ 073.1-2001)和 公路沥青路面养 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 的第 3.2 节 “养 护质量标准” 是同样的意思, 但易与验收质量标 准相混淆;本规范将各项路面评价指标的允许范围 的下限统一定义为“养护规定值”,实质上是本市 公路养护质量的最低要求;当任何一项评价指标达 不到养护规定值的要求时,不论何种原因,均应采 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以达到规定的要求。即将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路技术状 况评定规程,已将“养护规定值”的概念
12、扩展到 全部路况评价指标;其中,各项路面养护规定值与 本规范基本一致,但根据本次“国检”的相关结果, 对路面平整度的养护规定值作了部分调整: 一级公路规定IRI3.5 调整到IRI2.8 ; 干线二级公路规定IRI5.0 调整到IRI3.5 , 非干线二级公路规定IRI5.0 不变。 注意:干线公路主要是指国道、省道,其他干 线可参照执行;在实际使用中应执行最新标准。普通干线公路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平均值 江苏 1.2976, 山东 1.3491, 辽宁 1.5493; 全国平均值 2.2393; 上海平均值 2.3392 上海普通干线公路的 IRI 平均值略高于全 国平均值,这反映上海普通
13、干线公路平整度水 平位居全国中等偏后 。高速公路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平均值 山西 1.0230 , 陕西 1.1327, 江苏 1.1384 ; 全国平均值 1.4266 ; 上海平均值 2.1365 上海高速公路的IRI平均值远高于全国平 均值, 这反映上海高速公路平整度水平在全国 范围内落后 。需要说明的是IRI和DR总平均值与得分 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IRI 和 DR 得分除了 IRI 和 DR平均值之外,和 IRI值、 DR值的 分布均匀性有密切关系;但是IRI和DR得分 和平均值的总趋势肯定是一致的 。 从全 国的总 体情况 来看 , 路面平 整度 IRI的得分较为接近,而路面破
14、损率DR的得 分相对分散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养护规定值是各项技术状 况指标衰退的底线,亦即判定公路路面应进行维修 的尺度,是养护工程必要性的主要技术依据,当任 何一项评价指标达不到养护规定值的要求时,不论 何种原因,均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但养护工程 的目标不仅仅是恢复规定值的要求,而应在可能的 条件下,留有一定的余地。 达不到养护规定值要求时一定要修,但并不意 味着符合养护规定值要求的一定不能修。当若干项 评价指标衰减至接近养护规定值,在条件许可时适 当提前实施养护工程是合理的。5.2.2 小修工程质量标准 公路路面的各类小修工程应按本规范 第911章有关规定实施,并应达到表8 表9规定的
15、质量标准。 关于路面小修工程的质量标准是新提 出的规定;修编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有 类似的规定,注意应采用最新的标准。5.2.3 中修工程与大修工程质量标准 公路路面的大、中修工程应按JTG F30、JTG F40、JTG F10、JTJ 034-2000 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实施,并应达到表10 表14规定的质量标准。 公路路面的大修工程与中修工程可制订高于表 10表14规定的质量标准,但不宜高于JTG F80/1 所规定的相关质量标准。 表10 表14规定的验收质量标准与公路大 中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Z-24-2006)相比, 平整度要求提高了,其余规
16、定基本一致;但应注意 的是 SZ-24-2006 标准正在升级修编中。5.2.4 改建工程质量标准公 路 路 面 改 建 工 程 应 按 JTG F30 、 JTG F40、JTG F10、JTJ 034和本标准的相关要求 实施,并应达到JTG F80/1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注意:本市现行公路路面新改建工程的验 收质量标准除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之外,还有公路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 (DGJ08-119 -2005 )。6 路面损坏类型与分级指标6.1 沥青路面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 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分为 4大类、 12小类、 23项。其中,裂缝类损坏包
17、括龟裂、块状裂缝、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等小类;松散类损坏包括坑 槽、松散等小类;变形类损坏包括沉陷、车辙、 波浪拥包等小类;其他类损坏包括泛油、翻浆、 修补 等小类。 表15给出了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定义 与分级指标。沥青路面的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 与公路技术 状况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的规定基本一致,局部 调整如下: 对沥青路面损坏的分类采用了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 术规范( JTJ 073.2-2001) 中将沥青路面的损坏分为裂 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等四 大类的分类法,主要 是考虑到同一大类损坏的维修方法类似。 增加了 “翻浆”,但这里“翻浆” 的定义不同于
18、传统 的冻融翻浆,是指路面基层或路基在水作用下产生浆液、 冒出路表,并逐渐发展产生路面的不均匀起伏或龟裂、坑 槽等损坏,这是本市公路沥青路面较为常见的损坏。 调整了 “修补” 的定义 (不包括高速公路整车道修 补且长度大于50m 或普通公路整车道修补且长度大于20m 的修补面积)。6.2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分为3大类、11小 类、20项。其中,断裂类损坏包括裂缝、板角断裂、 破碎板等小类;接缝类损坏包括错台、唧泥、 边角 剥落、 接缝料损坏、 拱起 等小类;表层类损坏包 括坑洞、露骨(包括层状剥落)等小类。 表16 给出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
19、、 定义与分级指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类型、定义与分级指标 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的 规定一致。 对水泥混凝土损坏的分类采用了公路水泥混 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2001) 中将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损坏分为断裂类、接缝类、表层 类 等三大类的分类法,主要是考虑到同一大类损坏 的维修方法类似。 注意:即将发布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公路 技术状况评定规程对路面损坏的分类及定义作了 一定的修正;实际使用中应采用最新标准。7 路面技术状况的检测、调查与评价7.1 检测、调查的内容与单元7.1.1 检测、调查内容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调查包括路面损 坏状
20、况、路面行驶质量、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 能、路面结构强度以及桥头引道的不均匀沉降等 内容;末一项内容是新增的,其余未变。 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调查包括 路面破损状况、路面行驶质量、路面抗滑性能等 内容;检测与调查内容均未变。7.1.2 检测、调查单元“以1000m 路段为基本检测或调查单元”以 及“对路面进行自动化快速检测时,每个检测方 向应至少检测一条主要行车道”的规定与公路 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一致; 规 定有中央分隔带或四车道(含非机动车道) 及以 上 双向分道行驶的路段按上、 下行方向划为 不 同的检查路段,比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JTG H20
21、-2007 )规定的“二、三、四级公路可 不分上、 下行”要求提高了。7.2 检测、调查的方法与频率7.2.1 7.2.5分别规定路面损坏状况、行 驶质量、车辙深度、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的检 测与调查的方法与频率。 检测方法:提倡多功能自动检测。 检测与调查频率:按公路技术等级和行政 等级分别规定了各项路面评价指标的最低检测 频率,比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 )的相关要求 细化、并部分提高。7.2.6 桥头引道不均匀沉降检测“高速公路应定期进行桥头引道相对高程测量, 根据相对高程测量结果 计算桥头引道沉降纵坡差” 是根据本市公路的实际情况补充的内容,所有高速 公路均应根据沉
22、降速率来确定检测频率;普通公路 可参照执行。 注意:桥头引道相对高程测量 应按规定设置固 定的测点;根据不同测点的测量结果所计算桥头引 道沉降纵坡差是不同的;应根据桥头引道相对高程 测量的历史数据确定沉降速率,根据最新测量数据 确定沉降程度。7.2.7 路况检测与调查数据管理7.2.7.1 路况检测与调查所采集的路面技术状况数 据是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之一。 7.2.7.2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应对路况检查数据进行抽查校核。 7.2.7.3 各类路况技术状况检查数据,应输入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 以上给出了路况检测与调查数据管理的基本 要求 ,具体应遵守行业的相关规定。7
23、.3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7.3.1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依据公路技术状况 评定标准( JTG H20-2007 )的相关规定,图 1 明确了检测内容、检测指标和评价指标三层关系, 并体现了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检测与评定指标、不 参与PQI的评定。 注意:区分检测指标和评价指标,前者是检测 结果,后者是评价计算结果;参与检查单元评价计 算的IRI和RD取平均值,SFC 和 l0 取代表值。7.3.2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路面损坏状况用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评价, 各检查路段PCI按式1式2计算,值域为0100。 PCI的评价计算公式与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 准( JT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规范DB31T489宣贯稿 20518字 投稿:萧諌諍 公路 路面 养护 技术规范 DB31T489 宣贯稿 20518 投稿 萧諌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