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及措施研究66一、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背景与环境1(一)全球、中国信息产业步入周期性调整低谷,短期有待恢复性增长,新一轮中长期增长正在酝酿;北京市要顺应产业周期性调整,在产业低谷期加大技术积累和战略性产业投资,以谋求在产业下一轮增长期获得快速成长。11、世界和中国经济由繁荣期进入调整期,为北京市产业投资提供重要时机12、全球产业发展步入低谷,有待恢复性增长;新一轮产业增长有待酝酿13、中国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增速有所趋缓2(二)科技创新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北京市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抢先发展新兴战略性产
2、业,抢占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21、金融危机加大全球、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压力,科技创新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途径。22、“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政府一项战略决策,北京市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发力新兴战略性产业,抢占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33、IT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融合,催生新兴产业4(三)全球产业分工按照价值链呈金字塔机构,后发地区被动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这要求北京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自身在研发优势,主动进行产业价值链升级,进一步确立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领导地位。51、全球信息产业的产业分工按照价值链呈金字塔结构,
3、后发地区被动的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52、后发地区通过产业升级主动获得有利位置6(四)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确立,全球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深入发展,要求北京市务必认清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集中资源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71、全球电子制造业中低端环节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确立,这要求北京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72、全球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深入发展,要求北京市顺势而为,进一步巩固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的优势8(五)美欧日跨国企业主导产业竞争格局的局面逐步削弱,中国IT企业巨头崭露头角,日益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主体和自主产业体系的中坚,这要求北京市
4、引进外资跨国巨头的同时,战略性的引进、培育中国IT企业巨头。91、美欧日跨国IT企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主导产业发展格局92、中国本土IT企业崭露头角,逐步提升全球IT产业话语权10(六)产业链建设攸关产业竞争成败,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产业组织形式典范,要求北京市以园区建设为根本,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加强产业集群发展。111、产业链成为产业竞争关键,产业集聚效应凸现112、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和根本11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建设为北京市提供了战略性、全局性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的契机12(七)“十二五”规划启动在即,要求北京市抓住规划蕴含的战略机遇,以
5、国家重大项目、政策措施为抓手,着力重大产业突破,促进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131、“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相关重大项目、优惠政策方面对产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32、国民经济、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启动在即,为北京市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战略机遇14(八)面对上述形势,北京市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认清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优势地位。14二、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15(一)发展现状15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15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63.产业布局初步形成174.配套环境日益完备
6、18(二)重点领域产业链分析191.移动通信产业192.软件产业193.集成电路产业21(三)产业发展SWOT分析221.优势222.劣势243.机遇254.威胁27(四)核心问题分析281、产业结构失衡282、产业链衔接不畅,自主创新转化能力弱29(五)未来趋势301、电子制造业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302、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支撑作用稳步提升303、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将成为北京市信息产业实现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关键31三、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对标比较与分析31(一)国际对标国家与城市特点311、美国硅谷:产学研高度结合、投融资体系完善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创新聚集地312、印度班加罗尔:人才汇聚、政府鼎
7、力扶持IT产业的亚洲信息科技之都323、日本:政策先行、法规落实的“引进、消化、赶超”模式的成功典范344、英国:体系成熟、中小企业主推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意中心355、新加坡:规划长远、信息技术行业应用广泛的数字化国家366、韩国:政府主导、龙头企业作用突出的亚洲信息产业强国36(二)国内对标省市特点381、上海:产业地位突出,结构布局均衡,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基地382、深圳: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链完善,中小企业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的信息产业基地393、苏州:区位优势明显,国际品牌集聚,国家高层次的现代化信息制造业基地404、长沙:创意氛围活跃,产业化程度较高,现代化的中
8、西部文化创意产业中心415、大连:产业定位准确,集聚效应明显,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的领军城市42(三) 与国内外对标国家与城市产业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43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体系仍不完善432、区位优势不甚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形成443、企业带动作用不强,科研成果产业转化较慢454、中小企业活跃不足,创新作用未能充分发挥455、金融体系尚不健全,融资模式有待摸索466、政策引导初见成效,法规建设却待加强47四、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47(一)战略定位47引领全国,聚集高端要素,成就创新中坚力量48放眼全球,倡导开放合作,打造国际中心都市48(二)发展目标48(三)产业布局
9、49五、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50(一)发展思路501、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定位为中心,打造首都特色化产业发展模式502、以“软硬结合、协同并进”为原则,促进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融合发展513、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产业链条514、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形成合理产业发展格局525、以中关村产业园区建设为机遇,积极探索信息产业发展新模式536、以信息基础设施改造与升级为抓手,增强信息产业辐射与带动效应547、以强化新兴产业示范应用与技术推广为突破,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548、以龙头企业发展为先导,努力探寻企业发展创新模式55(
10、二)发展重点561.移动通信:巩固产业优势地位,推动3G健康快速发展562.软件:强化基础研发与创新优势,重点突破关键技术573.计算机与互联网:发展新型计算机产品,扩大行业应用584.高世代平板显示:提速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改造585.集成电路:巩固IC设计领先优势,促进产业链完善596.交互式高清数字电视:普及交互式数字电视应用,推进数字视听产业升级607.文化创意:结合文化产业本位优势,促进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618.物联网:利用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与行业应用62六、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631、重大专项632、配套政策633、保障措施
11、64一、 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背景与环境(一)全球、中国信息产业步入周期性调整低谷,短期有待恢复性增长,新一轮中长期增长正在酝酿;北京市要顺应产业周期性调整,在产业低谷期加大技术积累和战略性产业投资,以谋求在产业下一轮增长期获得快速成长。1、世界和中国经济由繁荣期进入调整期,为北京市产业投资提供重要时机从2008年开始,世界经济和中国宏观经济由繁荣期进入调整期,其负面影响是全球信息产业市场需求已在近两年明显放缓,并在未来一两年难以获得快速增长,这进而导致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增速放缓;正面的影响是产业投资增速周期性调整见底后,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加速,为新一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做准备。而未来几年恰恰是北京
12、市信息产业扩大产业投资,为产业中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2、全球产业发展步入低谷,有待恢复性增长;新一轮产业增长有待酝酿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以通信、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一举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2008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和产业周期性调整的影响,世界电子信息产业重新步入低谷。2008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6635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5.6%,增速较2007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规模达到16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2.6%,大幅下降了4.1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软件及IT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10387
13、亿美元,同比增长10.8%,继续保持较快增长。3、中国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增速有所趋缓2003-200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30%;但2007年和2008年产业增速明显放缓,其中2007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同比增长17.9%,增速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进一步趋缓,全年实现销售总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较2007年下降了5.4个百分点。(二)科技创新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途径,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的一项战略决策,北京市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抢先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抢占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1、金融
14、危机加大全球、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压力,科技创新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途径。上世纪90年代前,世界信息产业以技术驱动为主,通信、计算机、互联网多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了全球IT产业快速发展。比如CPU处理速度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陈出新,推动PC经历了286、386、486等一系列的快速升级过程,极大的推动了全球计算机市场的快速发展;而Internet技术的兴起更是推动互联网应用风靡全球。技术驱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在2000年达到顶峰,并开始逐渐有所削弱。上世纪90年代后,产业发展逐渐由技术创新驱动逐渐转变为成本下降和IT技术应用双轮驱动为主。这一方面导致全球信息产业成本压力加
15、剧,另一方面也倒逼IT技术应用向其他产业加大了渗透的力度,IT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快速渗透。其结果是全球IT产业面临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的背景下,信息产业结构软化的趋势明显。同时,国际主流IT企业开始通过直接投资或外包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能转移,以降低成本。在全球IT技术创新放缓,成本压力上升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大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的压力,科技创新成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根本途径。2、“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中国政府一项战略决策,北京市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发力新兴战略性产业,抢占制高点,以科技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中长期影响。2009年9月21日和22日
1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建言献策。 在座谈会上,温家宝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为应对这场危机,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
17、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重大发现和发明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若干关系长远发展的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温家宝强调,我们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为此,必须做好战略决策储备、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产业化储备。这四项储备决定未来。这次座谈会是经过充分准备和论证的,要把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体现到政策制定中去。条件已经成熟的
18、,要立即着手推进;有些要作为明年的工作重点或列入长远规划。 3、IT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融合,催生新兴产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了信息产业内部和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产业边界融合进程日益加快。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汽车、能源、交通、轻纺、建筑、冶金等传统工业技术的互相融合,加速了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能源电子、安防电子等新兴市场的兴起和迅速壮大;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广泛融合,带动了整合信息产业链多环节的新兴产业的形成,数字家庭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就是其中的突出典型。产业融合带动起来的新业态和新市场,所具有的更高成长性与更大的市场
19、规模,使其成为信息产业增长的新引擎。(三)全球产业分工按照价值链呈金字塔机构,后发地区被动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这要求北京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自身在研发优势,主动进行产业价值链升级,进一步确立在产业链高端环节的领导地位。1、全球信息产业的产业分工按照价值链呈金字塔结构,后发地区被动的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信息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其价值活动各环节遍布全球,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已有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基础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而其位置进一步直接决定了其在该产业中能获得的附加价值大小和主导产业发展的方向的能力。而能否经过中长期的产业发展,选择正确的产业升级路径,顺利实现产业
20、链的升级,在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则是判断一个区域产业中长期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全球来看,全球信息产业的产业分工按照价值链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美国掌握全球信息产业最先进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国际标准的制定、最强势的品牌、最强的营销能力,位于金字塔的塔尖,而欧洲国家和日本在技术、标准、品牌等方面弱于美国而居于第二层级,韩国、中国台湾、中国信息产业发达地区(北京、上海、深圳)则以制造和研发为重点,拥有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位于第三层级;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印度、东南亚等以加工、组装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和标准,位于第四层级。而形成这一产业分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产业转移,美欧日IT巨头在主导全
21、球产业发展格局和方向的有利条件下下,将制造等低端环节转移到后发地区。2、后发地区通过产业升级主动获得有利位置后发地区被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改变其不利地位的唯一办法就是主动的进行产业升级。而从典型国家和区域发展信息产业的历史可以看出,产业升级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升级价值链条升级这一规律。同时,随着产业升级不断深化,附加价值不断提高,经济活动非实体性或产业空心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日本的信息产业是在二战后在引进美国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在信息技术方面提出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并不多,但比较注意对引进技术的局部改良,并在产品的实用性上作了改进,日本的信息产业在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
22、功能升级是其在全球信息产业价值链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成功经验。中国台湾信息产业升级抓住了美国IT产业转移的机遇,经历了OEM、ODM、全球化物流、OBM四阶段的过程,仅用十多年的时间,成为台湾第一大支柱产业。20 世纪90年代,台湾IT产业通过外包,将加工组装环节逐渐转向中国内地,而自身则沿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如研发、服务营销等附加值更大的环节向上攀升,实现产业的升级。(四)产业链中低端环节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确立,全球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深入发展,要求北京市务必认清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集中资源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1、全球电子制造业中低端环节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确
23、立,这要求北京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从全球来看,全球信息产业主要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欧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低端环节向日本转移;第二次欧美日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低端环节向韩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转移;第三次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信息产业的产业链低端环节向中国大陆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转移;目前则是正在经历全球信息产业第四次重大产业转移,韩国、中国台湾、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将信息产业的中低端环节向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印度、东欧等地转移,这一趋势已经在近两年确立。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成本比较优势逐步显现,承接国外、沿海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成效日益显著,一
24、批重大信息产业投资项目已陆续落户中西部地区。随着产业链中低端环节逐步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集聚效应在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凸显,西安、武汉、重庆、合肥等城市群信息产业集群已初见端倪,构成了现有三大产业集群外的新兴产业集群萌芽地。2、全球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深入发展,要求北京市顺势而为,进一步巩固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的优势最近五年,全球信息产业结构软化进一步深入发展。产业和市场的竞争重心正逐步由“产品和技术”向“应用和服务”转变。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软件及IT服务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上升。全球信息产业结构逐渐从以硬件为核心向以软件和服务为主导的方向过渡,硬件的产业比重下降,软件业与信息服务业
25、比重持续提高,逐渐占据产业的主导地位,形成产业发展的服务化趋势。2004-2006年软件及IT服务业在世界信息产业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从2004年的37.3%逐步下降到2006年的37.1%;但是,这一趋势从2007年开始扭转,2008年软件与IT服务业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上升到39.0%,较2006年上升了1.8个百分点,上升趋势明显。第二、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软件及IT服务业,不发达地区获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机遇。信息产业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软件及IT服务业,电子制造业继续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在不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从全球来看,欧美已经将部分的电子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环节,转移到日本、韩
26、国和中国,进而大力发展软件及IT服务业。从国内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等信息产业的发达城市,近几年来都把软件及IT服务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其软件及IT服务在区域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上升明显,而低端的制造业则逐步转移到周边地区。以上海市为例,其信息服务业在信息产业中的比重已从“十五”初期的18%提高到“十五”末期的23%。与此同时,合肥等中西部信息产业不发达地区迎来了承接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转移制造业低端环节的机遇。第三、电子信息企业也日益将“应用和服务”置于战略重点地位。电子信息领域中的知名企业大多将IT服务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以IBM、惠普为代表的跨国巨头已实现了从传统硬件制造商向软件与服务企业的转型
27、,由此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实力与市场地位。(五)美欧日跨国企业主导产业竞争格局的局面逐步削弱,中国IT企业巨头崭露头角,日益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主体和自主产业体系的中坚,这要求北京市引进外资跨国巨头的同时,战略性的引进、培育中国IT企业巨头。1、美欧日跨国IT企业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在全球信息产业领域,美欧日跨国IT企业充分利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优势,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人才基础、卓越的品牌形象、全球化的物流网络、巨大的资金规模、丰富的管理经验,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从价值链来看,跨国公司已形成了高投入研发及营销控制全球产业中的高附加值产
28、业链环节(标准、专利、营销、渠道、核心部件生产)高利润率高投入研发与营销投入的良性循环,并在主导产业发展格局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基于先发优势基础上的封闭系统。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等后发地区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壮大产业规模,需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带动地区在人才、资金、技术上进行长期积累,以期最终实现在产业链条的主要环节形成突破,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做大做强。2、中国本土IT企业崭露头角,逐步提升全球IT产业话语权近几年,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迅速提升。美国电子信息行业2000 年达到高峰,2001-2002 年全球电子行业主要处于消化过剩产能。2003 年开始,由于技术创新放缓,成
29、本压力加剧,国际主流企业开始通过直接投资或外包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能转移,中国吸引了其中的大部分投资。在产能转移初期,由于技术实力和加工工艺的巨大差距,本土企业根本无法进入到全球主流电子厂商的供应体系,本土电子企业的盈利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但最近几年,外部投资对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人才、技术、市场(客户)等方面综合改善的效果逐步体现出来,本土企业技术升级能力迅速提升,中国本土IT企业逐步进入全球主流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进入主流客户供应体系。比如在计算机产业领域,联想通过收购IBM的PC部门已经跻身全球PC市场前五位之内的IT巨头;在通信设备领域,华为、中兴的国际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特别
30、是华为已经逐渐取代北电网络、3COM、朗讯等传统通信设备巨头跻身全球通信设备商前列。软件的企业也描述下目前,中国本土IT企业已经通过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的长期积累,已经在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形成局部突破,已经逐渐打破欧美日跨国巨头基于先发优势的封闭系统,其在全球产业发展中的话语权逐步提升,逐渐成为主导全球产业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力量。(六)产业链建设攸关产业竞争成败,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产业组织形式典范,要求北京市以园区建设为根本,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为契机,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加强产业集群发展。1、产业链成为产业竞争关键,产业集聚效应凸现从产业组织形式来看,推进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走产业链
31、竞争的道路。从根本上讲,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只是某个环节本身具有竞争优势,更要求与其相关的产业链上的各个产业也同样具有竞争优势。是否具有完备的产业链,是否能调动整条产业链协调运行,成为产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此,全球范围内信息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日益突出,产业基地建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整个产业来看,全球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形成以产业链为基础、相关配套产业高度聚集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这主要是由于:依靠要素成本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是难以维持的,只有通过制造集聚带动研发集聚,以集聚创新优势替代要素成本优势,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才能强化产业根植性,保
32、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此外,产业集聚在吸引产业人才、就近配套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已成为促进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2、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和根本园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大量企业在一定区域的集中,而园区的发展有赖于园内企业的产业关联性或者业务关联所形成的协同效应。搞好园区建设,必须根据园区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独特优势,合理选择和布局园区所要发展的产业,确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有效协同的产业链。以此为基础,园区内企业依据产业链的分工以及因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础,形成了既有相互竞争,又有资源共享和专业分工所形成的协作,从而进
33、一步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从国际范围的成功经验来看,美、日、韩等电子信息强国的产业集群也都是从园区培育、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更进一步说明了园区建设是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根本。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建设为北京市提供了战略性、全局性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的契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是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发挥中关村创新优势,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实践。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利于北京市积极探索
34、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在中关村产生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中关村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集聚区、世界前沿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创制的引领辐射区、国际性领军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区、国家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有利于推动中关村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七)“十二五”规划启动在即,要求北京市抓住规划蕴含的战略机遇,以国家重大项目、政策措施为抓手,着力重大产业突破
35、,促进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1、“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相关重大项目、优惠政策方面对产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五部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推进信息化、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家信息产
36、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信息产业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为此,国家重点实施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以及软件、数字电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作为落实国家信息化、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的有力措施,国家对这些重大项目在税收、融资、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极大的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2、国民经济、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启动在即,为北京市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提供战略机遇在国家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政策得到落实和加强的背景下,信息产业有望在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继续占据重要地位,而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启动更将为北京市中长期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北京市信息产业
37、的十二五规划一方面要力求把自身的产业规划跟国家的信息产业规划结合起来,借助国家的信息产业规划的实施带动北京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力求把北京市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纳入国家的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从中获得政策、项目支持。(八)面对上述形势,北京市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认清自身优劣势,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抓住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IT技术创新速度放缓,成本下降和IT技术应用在近二十年取代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压力逐步加强,而金融危机对的冲击,更是加大了压力。而随着IT
38、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深入发展,信息产业结构软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信息产业发达地区借助这一趋势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低端环节向中国中西部转移趋势确立,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逐渐崛起,其在电子制造业领域的成本优势逐步凸显。特别是,IT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在近几年逐步取得突破性性发展,不断催生出医疗电子、太阳能光伏、LED等新兴产业,为整个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崛起而在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方面实现根本突破带来希望。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科教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信息技术创新基础实力较强,信息化应用需求旺盛,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良好基础
39、。面对国内其他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和强大的集聚效应,以及其他省市的快速发展的巨大压力,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移动通信业独大,造成产业结构失衡;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集群发育不足,产业配套不充分,对环渤海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有待增强;发展环境、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发挥出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二、 北京市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一) 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信息产业作为北京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4-2007年,北京信息产业增加值从867.3亿元增加到1590.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22.4%。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北京G
40、DP中的比重从2004年的14.3%提高到2007年的17.0%,信息产业对北京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显现。表:2004-2007年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情况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信息产业增加值(亿元)867.31137.31307.41590.5同比增长81.8%31.1%15.0%21.7%占GDP比重14.3%16.5%16.6%17.0%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局,2009,9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节能环保减排降耗等多种因素影响,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趋缓。在2008年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化,国内经济增长放缓。
41、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滑态势开始显现。信息服务业,相对保持了一个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几年,北京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5%以上。2008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软件出口额达5.35亿美元,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总体规模位居全国第一。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在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背景下,北京市信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信息产业的发展逐步由“产品和技术”向“应用和服务”转变,产业软化特征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电子信息制造业逐渐向高端化转移,形成移动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重点行业。
42、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制造业作为北京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2007年,分别占到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的62.5%和23%。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支撑作用稳步提升,成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北京加快服务技术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并形成软件等优势产业和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200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分别为3%和9.3%。3. 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载体的北京信息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中关村科技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智力密集优势和各种优惠政策,加快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及昌
43、平园、亦庄园、电子城、丰台园、德胜园等各专业园建设。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形成“一区多园多基地”空间布局,总面积23252.20公顷。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位于海淀园、雍和园和石景山园,重点发展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和数字娱乐产业。电子城在酒仙侨地区、望京地区,电子城以发展网络与电子信息设备、光电显示与数字视听、软件与网络信息服务、新型元器件、自动化电力设备等五大产业为主要功能,是国际电信企业在中国约总部、研发集聚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四大主导产业。2008年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22.14亿元,同比增长1.5%
44、,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收入1824.4亿元,占开发区高新产业主营收入的80.37%。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化程度最高、最具实力的产业。开发区聚集了诺基亚、中芯国际、京东方等一大批名牌企业,获得了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称号;形成了以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星网工业园,以京东方为代表的TFT-LCD显示集群,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与半导体产业集群。4. 配套环境日益完备软件环境方面,北京的信息产业发展,得到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各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全国独有的部市共建发展信息产业的城市。硬件环境方面,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拥有全国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发达的信息
45、网络,充足的能源保障和良好的自然条件,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北京轨道交通和邮电通信设施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环境方面,为鼓励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北京市政府相继制定出台支持产业和科技发展的政策。通过制定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启动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支持企业上市投融资、安排补贴资金等系列措施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二) 重点领域产业链分析1. 移动通信产业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以星网工业园等园区为载体,涵盖研发专用芯片、主板机及零配件制备通信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网增值服务等在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46、移动通信产业链。随着北京市调整和振兴电子信息产业实施方案、北京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等系列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振兴政策相继落实与实施,北京进一步在标准、芯片、终端、应用等方面发展、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目前,北京在推进3G产业化,3G网络建设,搭建综合业务平台,支持开发多样化移动增值服务,鼓励终端企业进行3G终端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后3G技术发展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截止2009年8月,三大运营商在北京市基站建设已完成9713个,达到年计划16941个的57.3%。其中,宏站年计划已完成7839个,占全年计划的91.6%。2008年,北京市正式批准建立
47、北京呼叫中心产业基地。该基地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以呼叫中心命名的产业基地。2. 软件产业软件产业链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种是基于产品功能的产业链,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软件服务。另一种是基于产业分工的产业链,分为咨询、集成、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表 软件产业链(按产品功能)产业链环节具体内容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文处理系统支撑软件中间件网络及通讯管理软件网络及信息安全软件开发语言及工具软件与平台应用软件通用应用软件办公及中文字处理软件管理软件翻译软件教育软件游戏与娱乐软件其他行业应用软件金融:证券网上交易系统、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等电信:通信软件、计费系统等政府: 税务交叉稽核系统、工商票据处理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等交通: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城市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等;教育: 校园网解决方案、课件系统等;制造其他嵌入式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软件服务软件出口、系统集成、软件销售、软件维护、培训、咨询和测试、数据加工、存储、应用与维护、软件外包、定制开发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2009,0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4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