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墙体点单侧支模施工方案.doc
《地下室墙体点单侧支模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墙体点单侧支模施工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展利研发大厦 地下室外墙内侧单侧支模方案 研发大厦地下室外墙内侧单侧支模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天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9月15日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研发大厦2、建设单位:南京美展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3、监理单位:南京工大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4、施工单位:天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建设地点: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以东6、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7、建设规模:本工程拟建两栋地上26层,地下2层办公楼;占地面积为13032.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2834.40平方米。0.000米相当于绝对标高7.6米,地下室外挡土墙厚度为600mm。 8、楼南侧为地下二层,层高至下而上
2、分别为4.80m、4.80m、地下室外墙厚度为600mm,外墙配筋详见结构图各外墙剖面。由于地处南京河西新城科技园,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地下室外墙边距原设计支护距离较小,加上新增的围护体系尺寸影响,地下室外墙外边至围护桩内侧的局部尺寸无法满足外墙施工操作空间,其中北侧支护距外墙局部尺寸为300500mm,南侧距外墙200400mm,(具体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此空间不能满足外墙外防水找平及防水层粘贴,无法按照常规方法对外墙进行双面支模并加固施工,所以只能采用室内单侧支模方案。二、编制依据1、美展利研发大厦施工图纸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
3、010-201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GB50300-20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美展利医药中心地下室基坑围护设计方案。10、本工程地下室设计图纸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设计交底、联系单和其他文件。三、施工部署1、施工难点分析1.1地下室外墙厚度比较厚,层高较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侧压力较大,因此模板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1.2
4、 外墙距围护距离仅0.2m04m,无法满足双面支模空间要求,只能采用单面支模体系;而外墙外侧防水层又不允许穿透,导致加固体系完全依赖于支护桩植筋对撑及内侧斜撑。以及不确定因素较多;1.3因地处南京市河西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室外墙抗渗要求较高,外墙水平施工缝一般留置在距底(楼)板面300mm的高度,常规要求外墙宜与梁、板混凝土整体浇筑,如果外墙模板体系失稳将造成梁、板模板体系的坍塌。1.4地下室施工工期紧张,外墙总长度约310m,其中单支模长度约94.1m工程量较大,具体部位详见单支模部位平面示意图:其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及进度。2、单支模体系方案选择2.1方案选择原则: a、
5、遵循安全、经济、便于就地取材的原则;b、遵循结构体系与临时围护体系安全原则;c、遵循形成独立受力体系与支撑体系的原则;d、遵循便于施工与质量控制的原则;2.2方案选择竖向构件的模板体系加固一般依赖于穿透构件的螺杆和围合于构件外围的抱箍来实现。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外墙外侧距离很小,无法进行双面支模,只能单侧支模。按照常规,单面模板加固采用对拉螺杆与围护桩植筋锚固连接的方法及内侧底板或楼板埋设地锚,内侧采用斜撑钢管与单侧螺杆同时受力的方式,其效果与普通双面支模体系中的对拉螺杆效果一致。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拟采取单面支模结合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案,即外墙内侧支设单面木模,设置单侧螺杆
6、、次楞、主楞,侧向压力通过连接墙板主楞与地面地锚的钢管传递至底板或楼面。此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1)、利用植筋方式使外墙与维护桩之间连接对撑,增加模板的稳定性。 (2)、就地取材,所采用的材料均为当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材料性能、使用效果均有实践证明;(3)、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一般,施工过程便于检查与验收;3、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3.1系统组成与材料选择扣件式钢管单侧支模体系由紧固部分、支撑部分与锚固部分组成。紧固部分包括面板、次楞、主楞与维护桩连接的单侧螺杆,支撑部分包括竖撑、斜撑与压杆,锚固部分包括地锚杆、与支护桩植筋连接的螺杆、连杆。紧固部分:面板采用18mm厚交合
7、模板,次楞选用50*100方木,竖向设置250mm,主楞为双钢管450mm,横向设置,主楞固定采用单侧螺杆,14钢筋l=1000mm450,与支护桩植筋C16钢筋焊接。支撑部分:竖撑、斜撑与连杆均采用48钢管,纵向间距900mm;竖撑为双钢管,通长设置于横向主楞外侧;斜撑上口与竖撑相交处为丝口顶托,下口与地锚杆连接撑于底板或楼板;负二层部分斜撑利用角撑作为支座,以用来分解作用在楼板上的作用力。锚固部分:底板采用C25*600mm长,外露300mm,楼面采用C25钢筋l=500mm,斜杆与地锚杆相交处通过纵向钢管用活动扣件扣紧, 并在地锚纵向连杆下部设置与斜撑反向的三角形木偰塞紧下部空隙,斜杆与
8、地(楼)面相交处预留凹槽,确保斜撑直顶在底板或楼板砼上。4、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1地下室外墙施工顺序及工况(1)地下二层位置外墙浇筑,墙厚为600+桩间空隙9001000mm厚,浇筑高度4800。(2)地下一层楼面至顶板位置外墙浇筑,墙厚450+桩间空隙9001000mm,浇筑高度4800。4.2、外墙与支护桩之间,采用M7.5号水泥砂浆砌筑200240厚砖墙,作砖胎模,砖胎模与支护桩之间空隙采用C20混凝土填实,砖胎模内侧粉刷20厚1:3水泥砂浆压光,设置翻边防水、防水层外侧粉粘结剂一道、再粉刷2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4.3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支护桩植筋砌筑砖胎模砖胎模粉刷防水层施工粉刷防水
9、保护层底板砼浇筑预留预埋地锚设置焊接单侧螺杆、面板拼装安装次楞、主楞调整至设计尺寸安装竖撑、斜撑安装纵向稳定杆件并加固支模架搭设平板铺设梁板钢筋绑扎砼浇捣4.4系统设置控制要点(地下二层)根据地下室外墙单侧支模施工工况,地下二层的浇筑高度最大、且墙板厚度较厚,为本工程最不利位置。因此,选择地下二层外墙为本工程样板,建立受力分析模型,其余位置均以此为标准,参照实施。(1)、预埋预留: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分别在距外墙2m、3m、处预埋长度0.6m/C25(锚固长度不小于300mm)的短钢筋作为地锚支撑点。内转角处按45度角设置预埋点。地锚纵向间距为900mm(同内支模架间距),底板上的预埋支撑点均采
10、用纵横通长钢管连成整体。外墙翻边内沿纵向预埋14螺杆,间距450mm,距翻边0.2m处预埋C16钢筋,作为抗浮拉结点备用。(2)、单侧螺杆安装:在外墙钢筋绑扎之前,与支护桩植筋焊接,单侧螺杆采用14钢筋l=1000mm450双向,按照外墙位置线吊线焊接,螺杆外露尺寸以满足主楞加固为宜(常规外露尺寸为180200mm);单侧螺杆中部需焊接止水片。(3)、模板拼装与紧固: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按照螺杆间距在现场弹线打孔,逐块拼装成整体后,放置竖向次楞,横向主楞,并将单头螺栓用三型卡调节件并紧固。(4)、支撑稳定杆设置:将斜撑通过钢管扣件呈反三角连接,同时在连接结点处设置纵横通长连杆,要求所有斜
11、撑杆单段长度不大于2米,以保证斜撑杆件稳定。(5)支模架搭设:将外墙板加固完毕后,再进行支模架的搭设,支模架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模架。立柱、纵横钢管、剪刀撑和扫地杆等材料均为48钢管。扣件由可锻铸铁制作,分为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梁、板侧模、底模选用900mm1800mm18mm机制胶合板,模板下部龙骨支撑采用50100木方,梁底梁侧方木均垂直于梁截面设置,大梁侧面加固内龙骨采用6080木方,外龙骨采用48钢管,对拉措施采用直径14对啦螺杆。立柱钢管纵横间距、龙骨间距、对拉螺栓间距均由计算确定,扫地杆离地高度均为200mm,纵横水平钢管步距均为1.5米,立柱上端伸出顶部水平杆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室 墙体 点单侧支模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2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