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群施工组织设计3.doc
《别墅群施工组织设计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墅群施工组织设计3.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和一公馆三期工程施 工 组 织 设 计编 制 人:审 核 人:批 准 人:XX万力建设集团XX编制年月日目 录一、 编制依据2二、 工程概况4三、 施工组织及部署6四、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9五、 拟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59六、 劳动力安排计划60七、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61八、 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77九、 保证文明施工和环境的技术组织措施81十、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87十一、 季节性施工技术组织措施89十二、 工程资料的管理98十三、 工程保修100十四、 施工进度表103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一节 编制说明我们在认真分析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和本工程承包的特点、
2、难点后,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对本工程施工部署、重点工艺措施作了详细地说明,它是我公司对本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进行程序化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用以指导本工程的施工和管理,确保优质、高速、文明完成本工程全部施工任务。第二节 编制依据1.XX方圆建筑设计XX设计的施工图纸;2.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4.国家颁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5.我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6.拟建施工现场环境情况。第三节 采用标准一、土建工程主要采用标准(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XGB/T50326-2006(二) 建
3、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三)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XGB50202-2002(四)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120-99(五)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XGB50230-2002(六)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4-2002(七)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801-87(八)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九)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XJGJ801-2003(十)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2(十一)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3-2002(十二)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十三) 建筑地面工程
4、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9-2002(十四)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7-2002(十五) 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XGB50208-2002(十六)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10-2001(十七)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XGB50327-2001(十八) 铝合金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96(十九) 工程测量规XGB50026-93(二十)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XGB/T50328-2001(二十一)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XGB50327-2001二、其它采用标准(一)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二)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XJ
5、GJ46-2005(三)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11(四)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XGB50194-93(五)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安全规XJGJ46-88(六)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规XJGJ33-86(七)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XJGJ80-91(八)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和一公馆三期工程;建设单位:炎陵县和一置业XX;设计单位:XX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监理单位:XX建科工程项目管理XX;施工单位:XX万力建设集团XX;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5817.38M2,具体见下表:户型栋数每幢住宅建筑
6、面积(m2)A型别墅11栋314.12B型别墅11栋333.11C型别墅8栋359.38D型别墅8栋350.1010#栋1栋13029.1511#栋1栋2571.3512#栋1栋3932.05合计:48栋35817.38m2工程性质:别墅为低层住宅楼 ;功能布局: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的多层住宅;10-12#栋为商住楼 ;功能布局:一、二为商铺,地上三、四层的住宅;设计等级:工程设计等级一级,设计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多层住宅,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六度以下。第二节 结构概况本工程别墅为2+1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9.24米;10-12#栋为4层底部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7米;设计标高:各栋室内0
7、.000相对应绝对标高(黄海高程)详总平面图。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构,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部分采用预应力管桩桩,(由建设单位自理)部分采用独立柱基础;基础垫层(150厚)C15,别墅地梁、承台、框架梁、板、柱混凝土为C25,10-12#栋地梁、承台、框架梁、板、柱混凝土为C35、C30。砌体部分:外墙,分户墙均为190厚页岩多孔砖;内墙均为200厚多孔页岩砖。第三节 装饰概况屋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温材料采用挤塑聚苯板,屋顶采用深灰色瓦;外墙分别为干挂石材、米黄色质感涂料和红褐色外墙砖;楼地面分别采用水泥砂浆楼地面、细石混凝土楼地面;第三章 施工组织及部署第一节 施工前
8、期准备为了合理安排工程的材料和设备运输,在工程开工前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在施工准备期间完成如下工作:一、施工环境准备1)现场勘查了解地形、道路、供水、供电情况。2)落实现场座标、水准点及水、电接口的情况。3)现场平面规划、布置。4)临时用水、用电线路和设施布设。5)现场道路、临时设施施工。二、技术准备1)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分工明确,职责分明。2)组织有关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并进行自审,对图纸上存在的问题、错误、矛盾进行汇总。3)对施工要点、难点部位,进行研讨,制定措施。4)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进行研讨,制定实施计划。5)进行图纸会审,作好记录。6)作好钢筋、
9、木工的翻样工作。7)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8)作好各项材料、机械、半成品和劳动力计划。9)制订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各项作业指导书。10)进行多层次的技术、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交底。11)组织编制施工图预算。第二节 施工用水、电计算一、施工用水施工现场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1.生产用水总量 q1=k1Q1N1K2/83600 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浇筑考虑浇考虑现场浇砼的用水,取浇筑砼全部用水定额N1=2000L/M3,每台班浇筑砼量,最大约100m3,故取Q1=100m3,取K1=1.1,K2=1.5q1=1.1(10020001.5)/(83600)=
10、11.5 (L/S)2.计算机械用水量无拌制和浇注砼以外的施工机械,不考虑q2用水量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3=PN3K4/243600 式中:p=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取350人 N3=每人昼夜用水量,取40升K4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4则:q3=350401.4/83600=0.68L/s4.生活区生活用水量不考虑q4,用水量q4=05.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经查表q5=10L/S(经查表)6.计算总用水量 q1+q2+q3+q4=11.5+0+0.68+0=12.18(L/S)q5故工地总用水量为12.08(L/S) 工地临时网路需管径:其中:V为管网中水流速度,取1.5m/sDN=4Q/3.
11、14V1000=412.18/3.141.51000=0.107m107DN=101mm 二、施工用电本工程以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最大,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如下:本工程以结构施工阶段用电量最大,主要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如下:机具名称数量(台)功 率(KW)QTZ63TM塔吊1台131.7 KW =31.7KWJZ350搅拌机2台27.5KW=15KW圆盘锯4台44KW=16KW弯曲机3台33KW=9KW切断机3台37KW=21KW潜水泵1台11.5KW=1.5KW电动机总容量P1=100.4KW电焊机容量闪光对焊机 1台 1100 =100KW交流电焊机1台 135KW=35KW电焊机总容量 P2=
12、135KW现场照明取60KW供电设备总用量P=1.05(K1P1/cos+K2p2+K3p3+K4p4)=1.05(0.6100.4/0.7+0.660+0.860)=254.57KVA故,现场需配备254.57KVA用电量能满足施工现场的高峰用电要求。第四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第一节施工测量一、平面轴线控制1.根据业主移交的坐标点,建立工程平面轴线控制网,设立半永久性引桩和标志。2.基础施工阶段采用经纬仪俯视法进行投点放出轴线,并与建设方一起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3.主体结构采用“垂引法”从基础四个角垂直引上十字线,再根据图纸线放点分中;二、高程控制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按二
13、等水准精度要求引测到现场设置的水准基点上,做为工程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的基点。水准基点设在建筑物20m以外且不受施工影响,保证通视,方便观测处,且不少于三点。楼层施工用DS2水准仪和钢卷尺将高程传递到各层上面,每层至少保证两个高程点,以供检核。三、垂直度控制采用“垂引法”控制塔楼主体结构平面轴线。为保证整体垂直度,各层平面控制基点一般均从底层直接投测。四、沉降观测方案1.水准点的埋设在拟建建筑物外2050m埋设三个水准点组成水准网,埋设要求:1)水准点埋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受震动的破坏。2)水准点埋设在易于观测的地方。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根据设计图,观测点应在建筑物角部、抗震缝两侧和外侧结构柱设
14、置。3.观测点埋设方法:在一层结构柱上隐蔽又便于观测的部位预埋16钢筋,外露34cm,钢筋头上用电焊加高,并打磨成半球形。埋设点必须牢固、稳定、安全,能长期保存。4.沉降观测的时间、方法和精度1)观测时间施工到0.000层时进行第一次观测,然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直至竣工(沉降速率小于0.02mm/d)。2)观测方法和精度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保证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应做到四定:a.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c.使用固定的水准点。d.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3)观测等级为二等,观测仪器采用N2型精密水准仪、铟钢尺,环线闭合差小于0.30n mm。5
15、.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沉降观测提供的成果为:1)建筑物平面图,图上标有观测点位置及编号。2)下沉量统计表。3)观测点的下沉量曲线。五、拟配备的主要计量设备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 位数 量经纬仪JDJ2E台1水准仪DS2台2铟钢尺把12米靠尺支2台称TGJ-1000台2水平尺600mm把850米钢尺把1第三节 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一、施工工艺1、土方开挖:1)基坑按设计要求严格分层分段开挖,按设计的剖面图不同段放坡,基坑开挖后立即在基坑坡顶作表面硬化处理,并在硬化层中设置排水沟,表面硬化层宜做成反坡,排水沟应不漏水,排水沟做成后,可用以基坑内的排水。2)基坑开挖施工应遵循“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勤监测
16、、勤巡视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变化的情况指导施工。3)要保证该基坑支护顺利安全施工,除高质量的支护设计外,还需土方开挖施工组织严密,土方开挖施工队伍一定要与基坑支护施工队伍密切配合,协调施工。同时还应根据环境监测所反馈的信息随时调整挖土顺序,挖土速度,严禁随意超挖蛮干。4)支护施工过程中的排出物可能会使自然地面抬高,其排出物在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清楚,以保证自然地面标高不超过设计地面标高,以免增加支护结构的额外土压力负担,使支护结构出现过载现象。5)基坑开挖进程中,土方不应随意堆置于基坑周边,施工用材必须堆置于坑边的安全距离之外。6)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不得碰撞支护结构件。7)基坑开挖期间坑底四周
17、设置排水沟,基坑内的少量渗水,可采用明沟水集水坑的办法用潜水泵明排至坑外排水沟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三、监测及应急措施1、检测的目的:深基坑施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掌握整个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坑壁土体、邻近道路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变形状态、变形大小及特征、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锚杆的拉应力变化、基坑侧壁的土压力变化情况等,以达到预警效果,确保整个基坑工程顺利进行。通过基坑监测及时提供施工信息,调整施工方案,及时采取合理的应急应变措施,信息化施工方法是基坑安全进行的有力保证。2、监测方案:1)整个基坑的监测包括位移监测,沉降观测。2)为精确实施监测方案,首先在施工场地进行影响X围外,布设高精度平面控制网和精
18、密水准点网,作为位移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3)在基坑周边以及邻近建筑物上布设位移与沉降观测点,位移与沉降点除个别情况外,应合二为一,即沉降、位移观测点使用同一点,以利监测资料的分析。4)监测项目基坑周边的地面土体位移及沉降。周边建筑物的地面沉降及变形监测,地下管线及市政设施的沉降。5)监测方法观测点的布设控制基准点的布设在基坑影响X围外布设三四个基准点,该点经现场踏勘后具体确定位置,基准点必须是绝对固定点,确保其牢固且通视性较好,基准点应设保护措施,在基坑开挖X围外布置监测点,监测点的数量及具体位置应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布设。观测方式基坑周边地面的位移观测采用准直线法,沉降观测采用往返闭合观测法。6
19、)监测仪器位移观测仪器采用J2经纬仪沉降观测仪器采用DS3水准仪7)观测时间间隔及成果资料整理基坑开挖第I级放坡深度内每隔2天观测一次,开挖深度在第II级放坡时每天观测一次,其间可视观测成果的具体情况加密或延长观测时间间隔,开挖完成7天内每半天观测一次,15天内一天一次,30天内2天一次,30天以后每5天一次。每次沉降观测要求计算出各测点的高程,累计沉降量,本次沉降量,沉降速率等。每次水平位移观测要求纪录各个观测点的观测点位移量,位移速率等。观测成果资料以位移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曲线图的形式。8)监测预警值:为保证基坑支护安全,对坡顶最大水平位移应2mm/d,地面最大沉降量为
20、6mm,沉降速度不得超过2mm/d,自来水管的水平或沉降位移不超过30mm,位移速率不超过2mm/d。当监测值接近或达到上述警戒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应变措施。9)应急应变措施深基坑施工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把施工质量关。根据环境要求进行不同内容的监测。施工监测和现场观察所获取数据应及时整理,严密注视险情的发展,及时采取果断处理措施。基坑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应特别注意掌握开挖时间和开挖顺序,处理好支护与开挖之间的配合,做好地下工程的计划安排,充分考虑基坑的时空效应,尽量缩短工期减少暴露时间,开挖应选在枯水季节施工,具体应急措施为:在基坑开挖时,若基坑周边变形过大,并
21、有发展趋势应立即停止开挖,在坑壁侧反压砂压袋以阻止土体的垮塌。上部杂填土边坡局部涌水处理:根据出水量大小采用埋管引流,明沟抽排水的方法,然后查明原因,找准通道在基坑空X围以外采用花管注快凝浆液封堵。较差土质的局部剥落坍塌:迅速采用土钉挂网固定喷速凝砼。位移、沉降过大的处理:在位移、沉降较大区域,根据产生的原因,采用加密锚杆,坡顶卸载,壁后小压力注浆加固坡体措施。坡脚隆起,迅速在坡脚附近打入木桩或采用竖向注浆管同底层土钉焊接。坑底局部发生突涌现象的处理:局部堆填砾石反压,并迅速启动先准备的降水井进行降水。管线保护应急措施,因沉降位移较大可能对管线造成损坏时,对靠近基坑边的管线进行架空处理,距离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别墅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1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