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doc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点总结|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环境1.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前者占三分之二,后者占三分之一。细胞外液是内环境。汗液、泪液、唾液、尿液、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是体液。1. 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少数细胞能够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1.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还有其它如脑脊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1.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不是血液。2. 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3. 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免疫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毛细血管壁细
2、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4. 激素、抗体、细胞因子在内环境中存在。血红蛋白、载体、呼吸酶不在内环境中。5. 血浆与组织液是双向物质交换,组织液单向形成淋巴,淋巴单向汇入血浆。6. 血浆与组织液成分最相似,三者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7. 细胞外液类似海水的盐溶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钠离子在细胞外液浓度高,钾离子在细胞内液浓度高。8. 内环境三项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9. 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百分之90以上取决于钠离子和氯离子。10. PH在7.35-7.45之间,主要的缓冲物质
3、碳酸和碳酸氢钠,多余的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出。11. 温度37摄氏度左右,一个人一昼夜体温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1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密切相关。13. 消化系统的主要场所小肠,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14. 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另外也可以通过皮肤排汗的方式。15.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至少跨过9层膜。16.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11层膜。17. 二氧化碳从产生场所排出体外至少跨过9层膜。18.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跨过6层膜,12层磷脂分子,6个磷脂双分子层。19. 二氧化碳
4、不能从血浆运到组织细胞的原因:二氧化碳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浆中低。1.2 内环境的稳态1.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中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 2.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 当外界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5. 4.内环境稳态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 5.组织水肿原因: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淋巴管阻塞局部代谢旺盛钠与水潴留。7. 6.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一定紊乱。代谢速率可能增大,可能降低。8.
5、7.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9. 渗透压失调会导致细胞形态、功能异常10. pH失调会导致酸中毒、碱中毒11. 血糖平衡失调会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12. 儿童缺钙患 佝偻 病,成人缺钙患 软骨 病, 老人缺钙患 骨质疏松 症;血钙过低会导致 肌肉抽搐 ,血钙过高会导致 肌无力 。第二章 神经调节2.1 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 注意区分脑和大脑;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2. 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有关;小脑维持平衡;脑干连接脑和脊髓,有生命中枢。3. 脑神经12对,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31对,管理躯干和四
6、肢的感觉和运动,脑神经和脊神经都有支配内脏的神经。4. 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3、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1. 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大,对神经细胞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2.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与反射弧(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叫做反射。(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
7、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要完成一个反射,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3)传入和传出神经的判断:小进大出;神经节(传入);突触结构。(4)关于反射弧完整性检测(5)关于有无感觉和有无反射的情况分析:思路:感觉需要传到大脑,反射需要传到效应器,只要路径完整就可以有反射或感觉。(6)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相对活跃状态的过程。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方式先天性后天学习所得神经中枢低级中枢参与大脑皮层存在形式
8、终生存在可以消退1. 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2. 条件反射的消退: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终完全不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简单地条件反射的丧失,而是中枢把原来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3. 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无限。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也称为神经冲动。传导过程:(细胞内K+浓度比较高,细胞外Na+浓度比较高)静息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K+的通透
9、性增强,K+外流,膜电位为内负外正,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动作电位的形成: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Na+内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局部电流的形成: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电位差的存在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同样的动作电位,兴奋向两侧传导。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膜外则相反。(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相对不疲劳性、双向性(3)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电表两极置于膜两侧的情况:a点之前静息电位: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
10、小,主要表现为K外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后,K通道关闭。ef段一次兴奋完成后,钠钾泵(主动运输)将流入的Na泵出膜外,将流出的K泵入膜内,以维持细胞外Na浓度高和细胞内K浓度高的状态,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特殊处理情况如下:甲: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 乙: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丙: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 丁: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电表两极均置于膜外的情况下: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
11、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小体:神经元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每个小枝的末端膨大程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2)突触: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突起相接触,形成突触。突触类型:神经元间形成突触的主要类型(连线):神经元与效应器形成的突触类型:轴突肌肉型、轴突腺体型。(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轴突的神经冲动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神经递质被降解、回收或扩散离开间隙。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注意:突触后膜
12、电位变化可以是兴奋性的(打开Na+通道),也可以是抑制性的(打开Cl-通道)。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多巴胺、一氧化氮等。(4)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单向性: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延搁:在突触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速度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5)电流表在突触处的偏转情况分析: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1. 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13、,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兴奋剂和毒品大多也是通过作用于突触来起作用的。如:有些物质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速率;有些会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有些会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等。2.4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 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2.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下肢运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头部器官运动;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都有其代表区,而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关系是倒置的。1. 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整。2.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3. 该调节
14、通过反射进行。4. 有自主神经系统参与。例如: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5. 大脑通过脊髓调节内脏活动;脑干中有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教高级中枢等。因此,自主神经系统不完全自主。2.5 人脑的高级功能1. 言语区:W(write)失写症,发生障碍时不能写字;(view)失读症,发生障碍时不能看懂文字;S(sport)运动性失语症,发生障碍只是不能讲话;H(hear)听觉性失语症,发生障碍时不能听懂他人讲话。1. 学习和记忆:2. 记忆的阶段感觉性记忆:记忆转瞬即逝; 记忆:数秒到数分钟,如验证码;第二级记忆:数分钟到数年,可以遗忘;级记
15、忆:永久记忆,如姓名,身份证等。1. 短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 情绪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抗抑郁药物一般通过作用于突触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选择性的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是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保持一定的浓度,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第三章 体液调节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激素的发现(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或者是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
16、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2.研究激素的方法:结扎法、阉割法。3.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和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组成。内分泌腺激素名称化学本质主要作用下丘脑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多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多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生长激素蛋白质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蛋白质促进甲状腺的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胰岛B细胞胰岛素蛋白质降低血糖浓度A细
17、胞胰高血糖素蛋白质升高血糖浓度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氨基酸衍生物升高血糖浓度,促进产热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甾体类调节糖代谢、水盐平衡等性腺性激素固醇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3.2 激素调节的过程1.血糖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注意:血糖可以合成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2)血糖含量的稳定激素分泌部位生理功能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注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不能作用于食物中糖类的吸收这一过程;胰高血糖素只能够促进来源,不能抑制去
18、路;肾上腺素也能够升高血糖,但主要是在应急状态下。1.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的提高血糖浓度。2. 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血糖的激素。(5)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2、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升血糖拮抗作用: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3、激素调节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2)反馈调节:甲状腺或性腺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反过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物 知识点 总结 新教材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1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