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
《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三化学化学溶解度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解度1(2012年山东烟台,4题,1分)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属于均一稳定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错;B、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2、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故C错;D、水中加入融雪剂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凝固点要比水的凝固点低,即凝固点低于0,故D正确。2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利用金属的年代 B铁元素质量分数C碳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的活动性越弱,使用的年代越早,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其次是铁和铝,错误;B、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硫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正确;C、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60是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0,错误;D、氯化钙易溶
3、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活动性与使用年代的关系,元素质量分数的求算,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的溶解性等知识。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A、B、C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 BA=CB 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B【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t1时,B的溶解度比A、C的溶解度大,当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BA=C,说法正确;故不符
4、合题意;B、在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由于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变化较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下降,因此当A中混有少量C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将t2时的物质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降低,但是A物质降低的更大,析出的晶体更多;因此,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 A,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故选D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C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
5、采用降温结晶法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g,故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故选项错误;B、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因为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故选项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故欲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故选项正确;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且甲变化明显,故甲、乙均有晶体析出,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的组成不变,故则所得三种溶液中
6、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故选C。5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生石灰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还会放出大量的热,A、溶剂质量应变小,而不是不变,错误,B、由于饱和溶液水分减少,故溶质会结晶析出,故溶质质量也减少,而不是增加,错误,C、因为最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成为同温下的饱和溶液,故溶液浓度不变,正确,D、温度没变,溶解度也不变,错误,故选C考点:溶液的成分,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6甲、
7、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乙 甲Ct2时,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D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都能变为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因为饱和溶液质量,不明确,则无法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分析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比较不同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时,必须指明饱和溶液的质量,虽然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是不同质量的两种饱和溶
8、液中,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分析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t2时,c点在甲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属于甲的不饱和溶液,c点在乙的溶解度曲线以上,属于乙饱和溶液并且有溶质剩余,所以c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分析正确;故符合题意;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降低,其不饱和溶液可能会变为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溶液依然是不饱和溶液,则将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乙不能变为饱和溶液,分析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乙的溶解
9、度小于甲的溶解度B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Ct2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乙50gD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答案】B【解析】【详解】A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因此没有说明温度,溶解度也就没有意义,错误;B项,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正确;C项,由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是50 g,即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50 g乙,错误;D项,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因此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至t1,甲析出的晶体多,错误。故选B。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溶
10、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t1时,110gA的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是10gCB中混有少量A,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BDt3时,配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C【答案】D【解析】【详解】A. 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此选项错误;B. t1时,A的溶解度是10g,即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则11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A的质量是10g,该题中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此选项错误;C. 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错误;D.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则配
11、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C,此选项正确。故选D。9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体积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可以随温度高低而改变,引起物质的体积改变。考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P点表示t1
12、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a的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形,A、B、C正确; t2时,a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时只能溶解25ga物质,则75ga的饱和溶液,D错误。考点: 溶解度曲线。11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题干中强调一定温度下,可见在选择方法时不可以
13、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详解】A. 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大,也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小,所以溶液质量不一定变小,选项A错误;B. 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也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大。选项B正确;C.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果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小,选项C错误;D.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
14、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如果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如果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大。选项D错误。故选B。12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Bt1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甲乙C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甲乙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答案】B【解析】【分析】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
15、影响大;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t2时,乙丙溶解度相等。【详解】A、 t2时,甲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相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 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才相等,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甲乙相等小于丙,升温到t2,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减小,但仍然大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甲乙,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
16、列说法正确的是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B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将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可能是因为甲物质溶于水显著放热【答案】D【解析】A、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甲和乙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甲比乙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明显,当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提纯甲,错误;C、50,甲、乙、
17、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不知三种溶液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错误;D、向100g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先溶解则说明温度升高了,后析出则说明温度降低了,甲溶于水会放出显著热量,正确。故选D。1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没有的指定温度,无法比较溶解
18、度,A错误;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等,则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错误;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C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15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如果想把它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可采取的措施有(已知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氯化铵固体,加溶剂,恒温蒸发溶剂ABCD【答案】C【解析】【详解】在一定温度下,有一杯完全溶解的、饱和的氯化铵溶液,氯化铵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能变为不饱和溶液;温度越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化学 溶解度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1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