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doc
《3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一、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影响因素城市道路网的形式和布局,应根据土地使用、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并结合地形、地物、河流走向、铁路布局和原有道路系统,因地制宜确定,使土地开发的容积率与交通网的运输能力和道路网的通行能力相协调。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包括道路网的基本形式、道路密度分布、不同等级道路的分布、主要联系点的分布。对于城市道路网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发现不同要素影响下的道路网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该类要素影响下进行路网规划的相应方法。(一)自然条件地形、河流、岸线、地质、矿藏是影响城市布局的重要因素。比如矿业城市和山地城市多呈分散布局,滨河、滨海城市多
2、呈带状布局,从而影响城市道路交通流的分布和城市道路网的格局。不仅如此,河流、地形等自然条件也会直接影响道路的走向和建设标准、建设形式,成为影响城市道路网布局的重要因素。1、水网城市道路网水网城市在向外扩展时,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和改造需要妥善处理道路与河流的关系。其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航道的等级和净空、桥梁的标高、桥梁与旧城道路的接坡及桥头的用地控制等问题;其次要考虑填河筑路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干路两侧街坊的排水系统和道路标高。河网地区,城市道路网应符合下列规定:道路宜平行或垂直于河道布置;对跨越通航河道的桥梁,应满足桥下通航净空要求,并应与滨河路的交叉口相协调;城市桥梁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宽度应与道路的车
3、行道和人行道等宽。在有条件的地方,城市桥梁可建双层桥,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管线设置在桥的下层通过;客货流集散码头和渡口应与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码头附近的民船停泊、岸上农贸市场的人流集散和公共停车场车辆出人均不得干扰城市主干路的交通。2、山区城市道路网山区城市由于地形复杂,地形高差较大,用地往往被江河、冲沟、丘谷分割形成若干组团。道路的线形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道路坡度较陡,桥梁架设较多。因此,必须保证城市主干路的技术标准,使城区对外交通、内部交通顺畅便捷;而组团内的道路可以自成系统。山区城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道路网应平行等高线设置,并应考虑防洪要求,主干路宜设在谷地或坡面上,双向交通的道
4、路宜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标高上;地形相差特别大的地区,宜设置人、车分开的两套道路系统。当地形特别陡时,干路之间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开辟隧道来解决。山区城市道路网的密度宜大于平原城市,并应采用规定的上限值。(二)城市规模不同规模的城市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需求不同,所表现出的路网布局形式也往往不同。首先是城市空间布局差异的影响,如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较少出现分散组团的布局,而是在逐步发展一定规模的城市中心;相反,规模较大的城市往往具有较高开发强度的中心区,尤其对于特大城市来讲,多组团、多中心的布局有利于缓解城市问题,特别是交通问题。其次,从居民与货物运输调查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居民出行强度、货物运输强度也越
5、大,运距越长,那么城市规模越大,道路用地比例应越大,同时还要求提供较多的高等级道路,以满足最小出行时耗要求。此外,从交通方式上,小城市可能会以步行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个体交通为主;大中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需求较大;从对外交通联系上,大城市的对外通道和枢纽数量多,分布广,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十分紧密和复杂;而小城市则相对简单。因此,特大城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路网布局、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小城市不要盲目照搬大城市的路网模式。(三)城市用地布局和形状城市路网与用地布局的相互依托关系,使城市布局与形状成为影响路网布局结构的关键要素。城市用地的形状是受自然条件山川湖海和人工影响因
6、素铁路分隔、城墙包围、矿区塌陷等的制约而形成的。平原城市的用地布局往往呈现为团块状,城市路网也多表现为方格网,如石家庄;或方格网加环形放射,如北京。有些城市由于地形、水文原因呈带状布局,其路网布局也表现为带状布局,如洛阳。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在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时,往往优选平坦、地质好的用地,而这些用地也比较适合修建道路交通设施。这样,城市用地开发与道路网的规划建设就形成一种藕合。一般而言,用地布局、形状应与路网的布局、形状相吻合,但两者之间并不能仅仅是表象上的吻合,比如城市环路的修建与“摊大饼”发展,而是需要路网与用地产生的交通流量、流向相协调,如果不问客货源的分布、流向,盲目套用
7、某些典型用地布局和路网布局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同时,路网也并不简单地表现为对城市布局形态的一味迎合,否则难以使城市道路起到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城市用地布局对城市路网布局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平原地区,城市向四面扩展均较为容易,城市用地的形状常成为团状,进而放射状道路将其变为星状,在其间需要用环路联系。当城市用地不断扩大时,环路的数量也会增多,内环路的位置视老城的大小,一般可在老城废弃的城垣或护城河上,事先埋好地下管线或停车库,在西欧,大多用此模式。我国不少老城占地很大,因此,在其内核(中心商务区)的外面还需另辟内环,目的是使车辆能很方便地抵达内核外围,又不使车辆进入
8、和穿行内核,以减少内核地区的交通量和停车量,使核心区内有限的用地可以用来给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们提供足够的步行空间。需要指出的是,内核外的道路不一定是环路,尤其在方格道路网中可以是几条道路切过内核附近,满足交通集散的要求,城市的外环是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而演变的,一般它将城市对外的货运站场、港口、工厂、仓库、批发市场联系在一起。(2)某些受河流分割或受地形影响的城市,在用地向外扩展时,往往沿着道路的延伸轴向外呈风扇状发展,风扇叶片间楔人绿地,以改善城市环境,如果不加处理,这些叶片间的交通联系往往要穿越中心地区。因此,在规划道路网时要设置切线,否则会增加中心区的交通压力,如合肥。(3)对于规模不大或功
9、能相对独立的组团城市,交通问题相对简单,组团之间的客运交通不多,但经由组团间道路的过境交通较多,在大城市,组团布局的交通问题就比较复杂,组团间的交通和市际的交通日益增多,产生相关干扰。因此,在道路网规划时,要重视联系各组团的“藤”,使之合理承担和组织各类交通,组团城市的中心组团往往承担市级综合服务职能,是城市交通的重心,尤其在节假日时客运交通更为集中。因此,对于中心组团的道路、停车场、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要留有余地。(4)对于带形城市的道路网,往往过境公路就是城市中的主干路,沿路经常开设大量批发市场和零售商业网点,吸引着大量人流和车辆在此停车装卸货物和购物,使干路可通行的车道宽度明显减少,车
10、速下降。因此,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在规划道路网时,应归还并保护好干路的交通功能,并加强道路管理,维护路产、路权及搬迁妨碍交通的路边市场。(四)对外交通设施城市发展和城市在区域一体化中的地位提升,都离不开城市对外交通体系的支撑,同时城市的用地布局、空间拓展和道路系统也很大程度上依托港口、河道、公路、铁路、机场等大交通的格局。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建立和加强城市与对外交通枢纽的道路交通联系,改善城市的交通区位条件。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对外交通会造成城市发展的门槛,如铁路设施,若处理不好,就会割裂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的联系,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的发展。1、在对外交通系统中,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最为
11、密切。公路不仅可以承担城市与邻近城镇的联系,而且对城市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很多城市早期常常沿出人城公路两侧发展,甚至有些城市因过度依赖公路而呈现为狭长的带状,如20世纪80-90年代的无锡、常州,公路穿越城区将导致公路性质的改变和公路交通的复杂化。因此,必须协调过境公路和出人城公路与城市内部道路的关系,既要联系方便,合理衔接。又不允许混淆不分,造成公路穿越城区。2、铁路线路和场站进人城市后,往往会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形成障碍。因此,城市用地的划分和城市道路选线必须与铁路设施密切配合,沿铁路线平行布局成为常见的路网规划模式。但平行道路不宜过于靠近铁路,否则与跨铁路的道路需要修建立体交叉时,会造成工
12、程技术上的困难和不经济,由于铁路旅客与货物均需要通过城市道路集散和转运,城市干路必须与铁路客、货站场有直接的联系。3、客货流集散码头和渡口也应与城市道路统一规划。码头附近的民船停泊、岸上的农贸市场的人流集散和公共停车场车辆出入,均不得干扰城市主干路的交通。4、机场是实现市际交通快速联系的枢纽,为了充分发挥航空运输快速、省时的优势,城区与机场之间应该建设城市快速路。(五)社会与人为因素城市道路网规划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历史条件、思想观念、土地开发模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通常,除新建城市外,城市原有道路网对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和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原有道路网是新建道路的基础,在道路网规划中必须对城市交通现
13、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考虑对原有道路网的改造间题,要防止简单地将旧城道路向外延伸,有些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和决策人员对道路功能和路网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在道路网规划时片面迫求形式和景观效果,或盲目效仿其他城市,出现了套用环形放射路网模式、热衷宽马路的现象,这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路网规划的理念、要求和方法的科学认识。二、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原则与要求(一)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原则1、综合考虑道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协调城市道路的各项功能在道路网规划中,要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协调道路的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比如步行者要求自由自在的活动,不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和停放的干扰,行人能移安全过街;骑车者要
14、求不受机动车和行人的于扰;有方便的停车场地;乘公交者要求容易到达公交站点,换乘方便,候车时间少,行车速度快;机动车驾驶者要求有视距保证,路面粗糙平整,道路功能明确,有引导交通的标志系统,行车安全,且有停车场地;交警要求便于进行交通管理,有利于道路畅通和减少交通事故;商业经营者要求能够沿道路摆设摊点。因此,在道路网规划中应该根据城市道路上车流、人流的时空分布特点,合理确定道路的等级和功能,满足道路空间的各种使用要求。2、充分加强道路网络的整体系统性,促进道路的交通集散能力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思想是疏解,但是在规划中不能单靠道路拓宽来疏解交通,而是要从整个道路系统的网络、断面设计和交通管理来综合解决
15、疏解问题。通过合理的道路等级结构、道路功能组织,使道路的等级与功能相匹配,高效地实现居民出行的“通”与“达”。如果只重视主干路的建设,而忽视支路和次干路的建设,交通量过于汇集,就会使交叉口不胜负担,影响整个道路系统的运行效率。道路网的规划还应与城市的停车系统结合在一起考虑,城市停车场的数量、规模和分布,出人停车场的车流都会影响道路交通的通畅。停车场泊位的空与满,应由信息标志系统提示停车使用者,以免停车者在道路上没无目标地寻找泊位,增加道路交通量和交叉口的转向交通量。3、适应城市用地布局的特点,合理引导城市的空间拓展城市用地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产生及其特点,道路网规划必须适应城市用
16、地布局的特点,分析居住用地以及商业服务等公共设施、公园等休闲场所、工业、仓储、对外交通枢纽等的分布,建立便捷联系的道路网络。同时,根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适度超前建设道路系统,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加强新旧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道路网的规划布局应符合工业、居住或其他建筑经济合理的需要,尽量不形成狭长或畸形地段,有利于用地划分和区内路网布置。4、结合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减少灾害,节约用地在规划道路系统时,道路选线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自然地形起伏较大的城市,要利用地形减少筑路土方工程量。一般情况下,主要道路沿等高线布置利于减缓纵坡,并为排水创造良好条件,道路选线要注意通过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路线应选经地
17、层稳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北方严寒地区,地下水位很高时,路基冻胀对路面结构起破坏作用,路面应与地下水保持一定的距离,道路选线还应注意少占或不占农田,充分利用荒地空地,以节省用地。5、满足城市环境与景观的要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城市道路网规划中,应引人城市设计的方法,考虑城市景观设计,使城市道路与自然环境、绿地、水体和主体建筑等组成一个整体。道路线形应结合地形,曲直变化、起伏自然,创造丰富的道路景观,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注重街道小品,如垃圾箱、座椅、导向牌、电话亭、书报亭、公厕等的位置、色彩和形式的设计,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道路作为城市的风道,应与绿地系统相结合。将绿地中的新鲜空气引人城市,大
18、大改善城市的卫生环境,城市道路的走向要有利于通风,一般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如成都旧城道路网由正南北向往西偏转29即出于通风的考虑,北方城市气候严寒,道路布置应尽量避免冬季冷风的正面袭击。道路走向还要为两侧的建筑布置创造良好的日照条件,同时考虑行车时避免阳光耀眼而易诱发交通事故,因此,最好与正东西向偏转一定的角度。当进行旧城道路网改造时,在满足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应兼顾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原有道路网形成的历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应适当加以保护。6、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如何综合开发利用城市道路的上下部公共空间,是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之一。城市市政公用管线一般沿城
19、市道路敷设,因此,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该考虑和满足市政管线布置和埋设的要求,在道路规划设计中结合城市管线综合规划的内容,对各种管线给予合理安排。有些工业区的生产供应管线特别多,在规划的道路横断面内不能全部容纳时,往往在道路一侧或两侧布置管线走廊,管线走廊虽不是道路用地,如果紧邻道路,在道路系统规划时,必须同时予以考虑。当前,集城市各种生命管线设施为一体的共同沟是城市道路空间、尤其是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综合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地下管线种类众多且特性各异,埋设深度与结构尺寸不同,良好的共同沟工程必须配合城市发展的需要,结合跨领域的工程专业设计才能完成。(二)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的要求在现阶段,我国
20、城市发展的速度很快,城市用地不断扩展,因此,在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问题时不能仅考虑短期的效果,还需要有长远的眼光。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骨架,一旦形成要长期存在下去,在道路规划时要尽可能不要为将来留下难题。为此,在道路网规划布局中,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道路网具有生长性规划一个能伴随城市成长的路网是一个难度很大、也至关重要的问题。城市道路网规划应能够适应城市用地扩展的需要,并有利于路网骨架向快速交通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城市道路网的规划布局中,首先要考虑道路网能长大,即干路要能向外延伸,切忌为了建筑对景,将主干路对着火车站大楼、人民大会堂等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或构筑物,甚至有的城市主干路
21、两端都被顶住,结果城市用地向外扩展时,道路只能避开这些建筑物才能延伸,形成不少错位的带陡坡的丁字路口,成为日后的交通卡口,造成很难改造的后果。具体而言,道路网的生长性主要表现在拓展城市发展方向、实现路网对接、实现路网加密、强化城市发展轴线等方面的未来可能性。(1)城市发展方向的展开城市用地的发展总是沿着交通轴进行。对城市用地发展的方向,首先要考虑城市的交通发展轴,这就要求城市骨架道路能够顺应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突破城市的发展门槛,继续向外延伸,成为旧区和新区的重要联系纽带,有效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由于城市发展的空间和时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道路网规划中要考虑在城市多个发展方向上预留城市路网生
22、长的通道。(2)保证路网的对接功能 对于因阻塞而相对独立建设的两个城市功能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其间的联系也相应增多,如果在建设中忽视路网的衔接要求,造成道路错位或断头,导致两个片区之间的联系不顺杨,也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对于分片区开发的城市,各相邻片区之间至少应有两条道路相贯通,在道路网规划中,应该对主干路的路网进行“对位”控制,待远期有条件时逐步加以连通。(3)便于路网的加密和道路升级 为了加强城市各个片区的整体发展,以及便于实施城市交通分流,除少数城市骨架道路需要考虑相互连通外,次干路和支路也要尽量避免错位布局,为形成连贯便捷的道路系统创造条件,同时,道路网规划也应为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道路网 布局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16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