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节 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二、建设地址:*三、建设单位:*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四、项目主管部门:*进展和改革局五、项目负责人:(县农业局局长)技术负责人:(农艺师)财务负责人:(会计师)六、建设规模和要紧建设内容:改扩建食用菌、果茶、畜禽、蔬菜和综合质检室,实验室总面积400平方米,在现有基础上依照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对实验室的水、电、气等设施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操纵、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操纵、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新添置原子吸取光谱仪、农
2、药残留速测仪、多用途生物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气相色谱器、旋转蒸发器等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和农业生态环境监督所需的差不多设备,以农产品及环境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检测、快速检测仪器等仪器设备为主,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开展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要紧开展县域内农产品及环境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检验,检测业务范畴包括农业投入品、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三个方面。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实验室土建投资6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202万元,其它费用投资3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预算投资补助100万元、省预算内投资补助100万元、业主自筹100万元。八、要紧经济指
3、标评判:项目建成后,年检测费收入为231万元。年均利税总额70.3万元,投资利税率23.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9.55%,所得税前为24.88%;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Ic=10%时),所得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65.2万元,所得税前为274.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所得税后为5.76年。九、简要结论:本项目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能力,提高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增强我县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关于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
4、意义,按照WTO规则,对进口产品进行检测,防止国外一些有害生物及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国内市场,保证人民群众及动植物的健康安全。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好,技术力量雄厚,自筹资金落实,进展前景好,适应新时期农业进展特点和需求,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成效明显。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对农业新形势进展的要求。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四、省发改委关于编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的通知;五、*国
5、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六、*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进展规划;七、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八、项目单位关于托付*工程咨询中心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托付书。第三节 项目建设单位差不多情形项目建设单位*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依照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经中共*委委编200568号文批准成立的财政全额拨款法人事业单位,编制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名,农艺师4名,人员通过专业培训,技术力量雄厚,是*唯独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其项目技术主管单位*农业局是一家集科研、教育
6、、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行政单位,下设茶果站、土肥站、农技站、兽医站、植保站、水技站、农村能源办、农业信息中心等,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38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44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2个,农技咨询服务部25个,科普协会35个,有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干部330人,技术力量雄厚,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是*沿海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兴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的经济进展战略,每年安排实施30个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大力进展“九大特色农业基地
7、”和“六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项目带动等方式,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初步形成了水果、食用菌、畜牧、水产、蔬菜、林业六大农业主导产业,粮食、水果、畜牧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8%、95%和85%以上。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4.4亿元。水果是*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以龙眼、枇杷、文旦柚为主的优质水果开发面积已达28万亩,2006年产量5.1万吨。其中早钟六号枇杷栽培面积8万亩,年产量2万多吨,要紧种植区域集中在书峰乡,培养了“等两个品牌,其中分别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中国名优品牌”、“*名牌产品”等称号,通过原
8、产地标记注册认证。专门是,近年,随着仙台农业合作的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初具规模,引进山等8家台湾企业,累计投资2亿多元,种植台湾甜柿等名优水果1.5万亩,旨在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甜柿基地。*又是食用菌生产大县,连续三次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行业生产先进县”称号,200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食用菌先进单位”。全县以蘑菇、香菇、巴西菇三大传统名菇生产为主,年鲜菇产量达3.7万吨,以姬松茸为主的珍稀食用菌栽培迅速进展,产量居全省第一,年产脱水姬松茸约2081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姬松茸产、销量的60%以上,其中销售额占日本市场的70%左右。全县农产品总产量达60万多吨,其中有
9、30万吨以上的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专门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安全水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我国农业可连续进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显现屡屡受阻和纠纷等问题,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已是屡见不鲜,这不争的事实确实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的。各级政府都已认识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现已全面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打算”,治理“餐桌污染”,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确保宽敞的消费者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果、放心米。2001年开始,*政府着手组织实施治理
10、“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省的要紧食品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治理“餐桌污染”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主体,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现时期的“餐桌污染”治理要紧是针对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销售环节进行监控,而从长远来看,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应该着眼于从水源头上开始治理,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产资料投入、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切实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为此,国家和省相继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打
11、算从2006年到2010年,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刻,初步建立起一个由部、省、县三级组成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以解决食用农产品和大宗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完善制度,对要紧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要紧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第二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意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可靠的实验环境为保证,对农产品生产(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学、公平的监测、鉴定、评判的技术保证体系。
1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要紧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关于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调剂农产品进出品贸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个农业大县,每年产出粮食、食用菌、水果、水产、蔬菜等农产品达60多万吨,其中有30万吨以上进入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
13、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业“三废”和都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峻威逼了消费者的躯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还不高,设施不健全,手段落后。为保证人们躯体健康,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利用现代的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检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实现从“基地到餐桌”
14、全过程质量操纵,使宽敞消费者吃上“安全菜”、“放心肉”、“安全果”,防止突发性或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要紧任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够全面开展对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普查与选择工作,监测分析各地区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引导*科学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企业依照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畜禽品种和水产苗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培养和进展品牌农业。通过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等的检验检测也有利于
15、摸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要紧问题,从而指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逐步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与国际接轨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定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为了爱护国内农业产业的进展和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利用WTO有关协议,专门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抵制国外产品,爱护国内产业。我国生产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价格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但近年来发达国家以质量安全为
16、由纷纷设置技术性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专门是在加入WTO之后,这种态势逐步加剧,蔬菜、茶叶、畜产品、蜂产品、水产品等相继遭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盟的封杀。2002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日本对我国蔬菜产品及英国对我国蜂蜜产品输出的限制,严峻阻碍了我国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利益。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在农产品出口时,许多检测项目在国内检不了,质量安全状况家底不清,到达贸易国口岸才查出问题,不但使出口企业蒙受缺失,也使贸易国对我国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生怀疑;在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时,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检不出,不能有效地实施技术壁垒。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17、验检测体系建设,已成为爱护我国农民和农业企业权益,扩大农产品出口和抵御国外农产品对国内产业冲击的当务之急。总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证消费者安全的需要,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一个国家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已刻不容缓。项目市场分析第一节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把县农产品检测检验大楼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于2003年2月动工,占地582.5m2,建筑面积4000m2,总投资385万元,该大楼于2006年竣工。设立果茶、食用菌、蔬菜、畜产品和综合质检室,检测室总
18、面积400m2,配置紫外可见分光度计、周密酸度计、生化培养箱、单通加样器、台试干燥箱、落射荧光显微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天平、抑菌圈测定仪、冷冻切片机、酶标仪;血细胞分析仪、透亮门立式冷藏柜、运用净化台、双稳固时电泳仪、冷冻箱、超声波清洗器、微波炉、电热手提式蒸汽灭菌器、洗板机等部分设备。已开展的检验检测项目有:猪尿样瘦肉精残留检验、蛋鸭血清、禽流感检验、鲜牛奶检验、抗生素残留检验、畜口蹄疫检验、水果、食用菌、蔬菜、粮食、茶叶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检测等多个项目。对全县8个要紧集镇及57个农产品批发、销售市场,由农业、技术监督、工商几家部门联合进行大宗农产品的检验检测,检验检测中心现有编制工
19、作人员5人,其中,食用菌检验2人、水果1人、其它2人,具有一定的检验检测基础。然而,*现有的检验检测室只是按行业、产品类别的单一功能建设而成,不能满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需要。检测室土建工程设施简单、实验环境条件差,总体规模较小,布局欠合理,实验室辅助设施落后,排污、通风、温湿度操纵系统不健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方法标准规定的要求,严峻阻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进展要求。检测室设备装备落后,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批量、快速、准确和全过程监测的需要,设备配置不齐全,质检范畴有限,检测方法与国际不接轨,仪器设备精度较差,导致结果偏差较大,难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部分仪器设备老化陈
20、旧,专业化程度低,配套性差,严峻阻碍到质检中心的正常检测工作,限制了检测范畴和检测能力。因此,必须对实验室进行系统化改造升级,对实验室的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操纵、防火、样品消化和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更新添置部分仪器设备,在充分利用各质检机构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依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工作需要,更新、配置部分高档周密仪器设备,使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量程能够满足新形势下*果茶、食用菌、蔬菜、畜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求。第二节进展前景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对农产品实施“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
21、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消费者吃上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对引导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爱护消费者躯体健康和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项目符合国家对农业新形势进展的要求,适应新时期农业进展特点和需求,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成效明显,其进展前景好,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第四章 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的差不多情形*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设1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5个乡、4个管委会,326个村(居)民委员会,4个国营农场。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4.95万人,是全省第五人口大县。全县
22、国土总面积1835.21平方公里(折合275.2万亩),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的沿海山区县,其中耕地35万亩,山地203万亩,浅海水面630亩,滩涂7110亩。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8.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43:39。财政总收入3.94亿元,其中:地点级收入2.2亿元。金融系统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4.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9亿元。全县农业总产值24.4亿元,工业总产值78.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7.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外贸出口额1.34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7亿元,城镇居
23、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进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年平均气温1521,年降雨量13002300毫米,其气候特点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且土壤肥沃,专门适宜农产品生产,要紧名优农产品有:桂圆干、度尾无籽蜜柚、书峰枇杷、龙华薏米、香菇、蘑菇、巴西菇、松花无铅皮蛋、烤鳗等。*食用菌生产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专门是巴西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出口量占全国的70%,“凤冠牌”巴西菇已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全县年产无铅松花皮蛋、咸蛋共3000万粒,“爽得霸”、“大伙儿发”牌皮蛋分别均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监督 检验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803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