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ppt
《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季浏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一、为什么要统一课程名称,第一,更加充分体现“体育为健康”的思想,也是为了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应从小抓起,尽早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第三,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课程名称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统一课程名称的,要么从小学到高中都取名为体育课程,要么都取名为健康与体育课程。第四,听取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包括政府、学术团体、专家、一线体育教师等,大多认为应统一课程名称,取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好。,二、更
2、加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一)更加准确地界定本课程的性质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二)增加了对本课程四个特性的描述,1基础性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2实践性-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3健身性-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4.综合性-突出体育的多种功能;以体育为主,融合部分健康教育的知识。,三、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2.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
3、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的相关的知识。3.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澄清误解 误解之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分析与澄清(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在关于学校体育这一段中论述的,而且体育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以及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学校体育和课程更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分析与澄清(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
4、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澄清误解 误解之二:学生的健康问题是体育课程解决不了的问题。分析与澄清:的确,学生的健康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过剩、应试教育严重、家长成才观偏差、学校领导教育观存在问题、学生身体活动时间大大减少和睡眠不足、落后的体育教育观等,都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健康问题,因此,单靠体育课程是解决不了学生所有的健康问题,但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承担部分的责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澄清误解 误解之三: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无限放大,认为体育只能部分解决体质的问题,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不是体育课程的目
5、标和内容。分析与澄清:体育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对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的健身育人功能。,误解之四:新体育课程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那么,为什么课程改革后的几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在下降呢?分析与澄清: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不是课程改革后发生的事情,在改革前就早已持续滑坡,况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新体育课程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体育教学紧紧围绕增进学生的健康来进行具有引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只
6、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体育课程与教学就能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误解之五:三维健康观主要是针对成年人的,对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是重点。同时,认为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过分强调三维健康观,忽略儿童、青少年身体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这个特点,丢掉了重点。分析与澄清:课程标准中是有明确的“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身心本身就是统一体,人的身体与心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体育活动对三维健康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成人方面,同样也体现在儿童、青少年方面,而且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应该从小培养,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把身心割裂开来看体育,实际上还
7、是一种典型的生物体育观,忽视了体育的人文性、社会性和教育价值,把鲜活的学校体育看成“行尸走肉”式的体育,更是把体育的手段与体育的目的混为一谈。,(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运动兴趣的重要性。2.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3.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澄清误解,误解之一:重视运动兴趣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误解之二:重视运动兴趣就是提倡放羊式教学?,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
8、,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学习经验主要指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和状况,具体来讲,学生以往学习过哪些运动知识和技能,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如何等。生活经验主要指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2.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澄清误解,误解之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忽视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分析与澄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不但没有忽视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作用更高了,因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
9、多地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知识面更宽,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随时提出各种问题需要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误解之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分析与澄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学,使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学生合理的、有利于他们更好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应该充分尊重;反之,体育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1.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或标准的达到。2.承认和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3.因地制
10、宜、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四、课程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这是为了更加突出本门课程要挖潜多种功能和价值,充分发挥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体现本门课程的健身育人本质特征。因此,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实验稿一样,都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课程标准(2011年版)改成“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浏 义务教育 体育 健康 课程标准 修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99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