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课件——表达技巧鉴赏1005.ppt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表达技巧鉴赏100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课件——表达技巧鉴赏1005.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丰利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感悟高考,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傍晚,西风,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
2、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
3、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内容。,(四)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
4、第1416题。(8分)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徐 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注谪仙:李白。14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上海卷,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四)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
5、6题。(8分)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徐 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注谪仙:李白。15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四)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
6、1416题。(8分)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徐 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注谪仙:李白。16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同意。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不同意。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
7、显得壮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2005年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两首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和心境是有所不同的。(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在末句,_。,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
8、思念,更表现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技巧,结构上的作用,情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2005年湖南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两首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和心境是有所不同的。(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
9、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_,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情感,技巧及作用,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湖北卷)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10、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蜇:寒蝉。(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1)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像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5年湖北卷)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
11、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寒蜇:寒蝉。(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山东卷)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
12、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处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轨的极度悲愤之情。,诗歌鉴赏考查方向,1、诗歌体栽:诗(绝句、律诗)、词、曲,2、考查角度:形象(情感)、技巧、语言、评价。,3、命题形式:填空、简答,常常与前人的 评价结合起来,对比鉴赏。,4、答题要求:可以有多种理解,但要言之 成理(最好不要推翻前人的评价),运 用
13、鉴赏术语,饱含情感。,5、试题分值:68分。,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构思技巧,一、考查范围,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构思技巧,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
14、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表达方式,诗歌鉴赏命题的常用术语理解,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构思技巧,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诗歌鉴赏命题的常用术语理解,抒情特点,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
15、:4、构思技巧,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诗歌鉴赏命题的常用术语理解,艺术构思,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构思技巧,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16、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诗歌鉴赏命题的常用术语理解,布局谋篇,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构思技巧,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诗歌鉴赏命题的常用术语理解,写作特点,写作技巧,艺术特色,艺术手法,写作手法,1、抒情方式:2、修辞手法:3、表现手法:4、构思技巧,比喻、比拟、衬托、借代、夸张、对偶
17、、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对比、用典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赋、比、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像联想,象征寄托等,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先总后分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诗歌鉴赏命题的常用术语理解,表现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送元
18、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绝句二首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分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辑,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有人评论这首孟诗
19、“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渺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辑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蝉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緌:蝉喙),分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
20、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高尚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菊 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画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的手法
21、。菊表现了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作者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台 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分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与眼前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22、,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用典故抒情,用事,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 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 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古代诗歌的修辞方法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诗歌 鉴赏 课件 表达 技巧 100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9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