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3(人民版必修一).ppt
《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3(人民版必修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3(人民版必修一).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史地组 薛生花,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中国外交部大楼,探究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思考:,(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2)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一、背景,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新中国初期实行_外交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 边 倒,不承认建新关系,改变地位独立自主,清除取缔,巩固独立奠定基础,面对鉴于站在,保卫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方 针,含
2、义,意 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108-109),提炼要点,二、建国初期外交方针,追踪探究:“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否矛盾?,一边倒,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探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敌对状态和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1949.101950.10 与17国建交,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
4、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来。”毛泽东,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我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历史 51 新中国 初期 外交 课件 人民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9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