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自.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环 境,环 境,人类社会,物质和能量,废弃物,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人地关系模式图,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一)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形成原因,自然灾害主要是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程度。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自然原因也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环境问题。,作用强度,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等特点;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性,有
2、的则往往持续而缓慢。,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人类向社会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索取再生,排放自净,原因:,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革命后机械化大生产)2、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二)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污染问题,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1.按性质分类,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2.其他分类,按环境要素划分
3、,按生产类型划分,按地理空间划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工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区域环境问题,局部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使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就会导致资源枯竭,(一)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土地资源:1万年前,全球人口密度约为0
4、.029人/平方千米,2000年则达到45人/平方千米,而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1975年为0.31公顷,2000年则减少到0.22公顷,在25年内下降了29.如果再加上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所损失的耕地,人均耕地就更少了。,淡水资源:地球淡水储量仅为0.35亿立方千米,而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0.27.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用水量正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持续递增,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将日趋严重.,生态破坏的表现,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原因,人类长时期 破坏森林和开垦草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物种灭绝,表现,(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在小组合作讨论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交流“人类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可行性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颁布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23.6%,11.45%,3.67%,2.775%,2.935%,9.6%,9.13%,(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主要污染的表现及危害,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3环境污染,人类 下降。水污染指水体因某些 的大量进入而导致其、生物等特性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污染源主要有 污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大气污染:两大类:污染物和 污染物。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等。危害:影响 的健康,危害,引发、和酸雨等。土壤污染:导致
6、土壤 失调、恶化。土壤污染物主要有 物和、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生存环境质量,有害物质,物理,化学,生活,工业废水,气溶胶状态,气体状态,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人、动物,植被,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自然功能,土壤质量,有机污染,重金属,(三)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水俣湾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
7、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38人,其中60多人死亡。,农药、化肥,大气污染物,灌溉污水,固体废弃物,水体,农作物,食品,饮用水,水生生物,土壤环境(污染与破坏),土壤污染过程和危害,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与酸雨,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燃烧矿物燃料,毁 林,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变暖),海水升温膨胀,中纬度变干旱,农耕区退化成草原高纬变暖,降水增加,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沿海低地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极地冰川融化,全球干湿状况变化,海平面上升,防治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全球变暖,课堂小结,课堂测
8、验,1.下列不会带来“水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 B、化肥、农药 C、畜禽粪便 D、水土流失,D,2.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属于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是()A、海洋资源 B、土地资源 C、太阳光能 D、淡水资源,B,3.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A、世界性的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B、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色”荒漠化 C、工业“三废”的过量排放 D、在干旱地区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C,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 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生活能源以。东南丘陵农村 的生活能源以 为主。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
9、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可持续发展途径。,以生物能为主要能源,秸秆,薪柴,途径:1.因地制宜开发多种能源;2.建设薪炭林;3.提高能源利用率。,课堂测验,读“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回答,环境问题:1.砍伐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2.秸秆不能还田,减少土地有机质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巩固练习:,1,仔细阅读下面的宣传画,并回答问题。,(1)这幅图所提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2)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3)该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4)你认为个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或防治该问题:,气温升高、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等工业废气的大量增加,,产生“大气保温效应”;滥伐森林,
10、环境生态系统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削弱。,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2.沙尘暴属于哪一类环境问题?,答案:沙尘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植被破坏而 导致的,属于生态破坏。,3.如何区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两者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4.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或循环利用,是否就不会出现资源枯竭问题?,答案:不是。虽然可再生资源具有可再生能力或者可以循环利用,但可再生资源的补给、再生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若
11、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就会产生资源枯竭问题。,5.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A.工业“三废”的过量、任意排放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灌溉C.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色”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的加剧,A,再见!,人类面临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哪些是全球性的?,水土流失,酸雨,城市垃圾成灾,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探索,世界上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欧洲,北美,中国长江以南,想一想: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几种形式?,乱砍乱伐 毁林开荒,过度开垦、
12、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当的灌溉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城市建筑用地等,6.读教材图4-4大片森林被砍伐,据图回答:(1)森林具有哪些环境效益?(2)森林被破坏后,会造成哪些不良的生态后果?(3)森林被砍伐后,对当地局部小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1)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大气成分、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2)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3)使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变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总量减少。,答案:1.,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三、教材第91页活动,点拨
13、:该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切碎、蒸煮、分离黑液等环节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3.人们吃了有农药残留的食物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中枢神经中毒及肝脏损害、致癌、致畸等。土壤污染的治理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这是防治污染的根本措施。具体包括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加强土壤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其次,对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如利用植物吸收去除重金属、施加抑制剂、改变耕作制度等。,四、教材第93页活动,点拨:1.原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农药,一方面可直接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污染大气而间接地污染土壤。人类堆放各种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也直接进入土壤,造成污染。用被污染的水进行灌溉时也直接对土壤形成污染。后果: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富集于作物体内,当人食用后,便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同时被污染的土壤会使得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当人们饮用这些水和食用水生生物时,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并且在农作物体内聚集,导致农作物病变和质量下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9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