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学院心理学基础课程第五讲.ppt
《WTO学院心理学基础课程第五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TO学院心理学基础课程第五讲.ppt(3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TO学院心理学基础课程第五讲变态(异常)心理学,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一、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以心理与行为(感知、思维、情感、智能、行为、记忆及人格等)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二、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异同*相同点:都以心理异常为研究目标。*不同点:变态心理学为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异常心理的性质特点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等;精神病学为医学分支,侧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等。,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含部分可疑神经症,含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其他各类精神障碍,人的心理,变态心理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影
2、响最大且为许多国家采用的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1993)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我国制订了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障碍(CCMD-3)*脑与躯体疾病(颅内感染、躯体感染等)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酒精、鸦片类物质、镇静催眠剂等)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偏执性精神病等*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等*神经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及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等*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与性变态*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症
3、等,广义:凡有心理功能障碍者(包括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均称为心理障碍。狭义:健康人的心理问题-轻度心理障碍 神经症等 中度心理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重度心理障碍,又称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等),无自知力。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精神病等。,严重精神障碍(“精神病”),又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无精神病性症状、有自知力。包括各类神经症、人格异常、心身疾病及病情较轻的精神发育迟滞与不够精神病程度的反应状态或情绪反应等。,轻度精神障碍(“心理障碍”),概念的区分,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心理异常的早期理论解释1、古代社会
4、 原始社会的祖先相信万物有灵论,认为异常行为是由上帝、神灵等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的结果,如星球的运动、神的报复、恶魔的控制等可导致心理失常。治疗方法:驱魔、鞭苔等。,2、古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的活动被破坏可导致心理异常。他提出体液病理学说来解释异常心理,认为心理障碍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而是体内各种体液发生了变化进入脑内,破坏了脑的活动。,人体存在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正常地混合起来则健康,其中某种过多或过少,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失常,人就生病。抑郁症是由于体内黑胆汁过多,进入脑内而破坏大脑的正常活动所引起。治疗方法:饮
5、食疗法、放血疗法等,促进体液平衡。,*古希腊学者对心理行为异常有了初步的认识。*提出了心理异常与人脑的关系问题,*心理变态的根源是内在的不平衡,心理问题是由身体 问题引起的。*治疗方法:饮食疗法等是为了促进体液平衡,有些方 法(饮食疗法、休养疗法等)至今使用。*古希腊学者对精神病学贡献巨大。,3、中世纪 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世纪,连年战乱和瘟疫出现了大量心理异常的人,宗教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政治。不同的心理异常被看作是不同的魔鬼附体造成的,但魔鬼依附的是正常的身体,故采用拷打、水淹、火烧等破坏患者身体的手段驱魔。精神病人被视为异教徒或女巫。,4、文艺复兴时期(15 17世纪)变态心理学史上精神病人
6、的悲惨年代,对精神病人的残酷治疗达到了极点。欧洲有10万人被作为“巫师”处死,其中多数为精神病人。出现了最早的精神病院,但那时的病人就象犯人,戴手铐、脚镣,关在空气污浊的房里。,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科学日渐发达,医学逐渐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认为心理异常是自然原因造成的,是疾病的表现,需要治疗。世界上最早专门收容精神病人的医院出现在15世纪初的西班牙,随后欧洲许多城市开始出现。,精神病院最著名的改革者是Pussin(1784-1802),主管巴黎一个大型医院的疗区,病人多为难以治愈的精神病人。Pussin制定了新的规章,如禁止打病人、解除束缚病人的铁链等,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但他的改革效果显著,
7、很多被认为无可救药的心理异常的病人得到改善。,5、18和19世纪 法国大革命后,Pinel发展了Pussin的改良运动,1793年成为该疗区的主任医师,他认为精神病人不过是由于严重的个人问题而失去理智的普通人,巴黎公社成功后,他去巴黎公社请求用人道的方法对待精神病人,巴黎公社接受了他的建议但有一条件,如果他的改革失败,他将被砍头。,他亲自去掉了精神病人身上的铁链和枷锁,为病人提供阳光、空气、娱乐,花费大量时间和病人交流,倾听病人诉说,给病人以安慰、忠告,使精神病人的收容所状况发生了改变,这种改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收治病人的 同时,开始为每位病人建立个人史资料卡,可了解病人不同阶段特征性的表现
8、,为下一步治疗、分类等奠定了基础。,本杰明.拉什在美国掀起另一场改良运动。他认为,精神疾病是过度兴奋造成脑血管内血液过多所致,主张采用放血疗法等,同时采用各种人道的方法包括送病人小礼物等。这些措施最终扩展成道义疗法,为病人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让他们谈出遇到的困难,平和地生活,这些方法使70%的住院病人好转,且一直延用到20世纪中叶新的抗精神病药物进入临床为止,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衰落。,6、现代变态心理学的基础 19世纪后期,随着新型精神病院的开设及药物的使用,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迅速升温,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出现许多新的研究和分类,变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便呼之欲出。,对变态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是
9、冯特和他的学生克雷佩林。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克雷佩林是实验变态心理学的奠基人。1906年,美国精神病医生普林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杂志变态心理学杂志,20世纪初,实验变态心理学发展迅猛。,克雷佩林总结了前人的观察研究成果,确定了早发性痴呆及躁狂抑郁症等内因精神病和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名称,并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为以后的生物精神病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后,许多精神病学家分别从大脑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精神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以期阐明精神现象的实质,形成了精神病学中的各种学派。,二、心理异常的现代解释*生物学因素:遗传、生化改变、躯体疾病等。*
10、心理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 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因素: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观点的整合:,(一)生物学因素1、脑结构与功能异常 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受损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如左半球受损会影响言语机能;边缘系统受损会出现异常情绪反应和记忆障碍等。,(二)神经生化因素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可能诱发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和躁狂症可能分别与儿茶酚胺机能不足和机能亢进有关。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会出现情绪高涨;人脑中5-羟色胺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造成精神障碍。,3、遗传 通过家系调查、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及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可
11、能由多对基因突变引起;躁郁症可能由某基因突变引起;智力低下与染色体变异有关。,4、其他生物因素 躯体疾病(尤其是脑部感染)会引起许多心理异常表现;某些药物和成瘾物质如毒品、酒精和烟草等能导致精神障碍。,(二)精神分析学派的解释1.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 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是造成心理变态的根源。与心理变态有关的理论主要是:无意识与压抑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无意识与压抑理论 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意识层面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即无意识,夹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是前意识。意识只是人心理活动的有限的外显部分,而影响人的主要部分是无意识。,无意识包括原始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由于社会伦理道德、
12、宗教法律的约束,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中,但它们仍不自觉地积极活动,力求在意识的行为中得到表现,当其出现时,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和罪恶等,意识因此加以抵挡和压抑,被压抑的冲动、欲望久而久之就以梦、心理异常、行为失调等方式出现。,2.人格理论 本我:处于无意识的最深层部分,是行为动力的源泉,追 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中的部分,负责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的关 系,指导人的行动采取社会允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 需要。超我:处于无意识和意识各个领域,代表良心或道德力 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 就给予惩罚。,当自我能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当自我失去对本
13、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便发展出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投射等,以缓和内心矛盾冲突。但心理防御机制失效或运用过度,可导致心理异常。,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把意识不能接受的使人痛苦的思想、欲望或经验压抑到无意识中,以保持心境的安宁。压抑的东西没有消失,一有机会就能重新活动,影响人的行为,如口误、笔误等。一位妇女的女儿死于车祸,事情发生在十月。她非常痛苦,一段时间后,她似乎“遗忘”了,但每年十月均会出现自发抑郁情绪。,心理防御机制-否认,把已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一位母亲不相信女儿突然意外死亡的消息,说女儿一会就回来,
14、并给女儿准备饭菜、铺床等,天天如此。,心理防御机制-移情,对某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达,转移到其它较安全的对象身上。如丈夫在单位受上司的批评回家迁怒于孩子。,心理防御机制-投射,将个人不能接受的自身所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和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如一位极小气的人认为人人都自私,这样可减轻自己的内疚,维护自己的尊严。,心理防御机制-退行,遇到挫折时,用较幼稚的方法来应对,以取得他人的同情和照顾,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痛苦,临床上歇斯底里和疑病症常见退行行为。,心理防御机制-转化,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3.性心理的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性本能和攻击
15、本能。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力量称“力必多”(libido),驱使人寻求快感的满足,为人的行为提供动力。,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是性心理的发展。性心理发展分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每一阶段的性活动都可能影响人格特征。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如不能顺利进行,因溺爱或苛求停滞在某阶段(发生固着)或个体受挫折后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产生退行)就可能导致心理异常。,2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消除了心理障碍的神秘性和超自然解释,在确立心因性理论中起了重要作用。*开创了无意识研究领域,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指出了正常和异常心理之间存在着连续性。*精神分析揭示了人类深层心理和整个
16、的人格,成为一种可以解释个人、文化和社会历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来源于临床研究和个案观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过分依赖推理,主观性较强。*研究样本主要是病人,将变态心理的规律推论到正常人,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把无意识看得比意识更重要,否认了意识的主导作用。*宣扬泛性论观点、对人性的看法是消极悲观的等。,(二)行为主义1.行为主义的解释 华生反对主观的推测和解释,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只能用客观观察法进行观察,即只研究刺激(S)与反应(R),这是容易观察到的,至于主观体验、意识甚至脑的活动都不能作为科学研究
17、的对象,只有行为的研究才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对变态心理学有过重大影响。巴甫洛夫让经过条件反射训练的动物分辨圆形与椭圆形。圆形灯亮时,给予强化,使唾液大量分泌;椭圆形灯亮时,不予强化,使唾液分泌停止。,动物建立这两种反应后,辨别愈来愈精细,当圆与椭圆半径相当9:8时,动物不仅不能分辨圆形与椭圆形,而且在实验台上挣扎,撕掉身上的器具,咬嚼胶皮管,吠叫哀鸣,见人见物呈恐怖状,出现“实验性神经症”。巴甫洛夫认为,圆形在皮层中引起兴奋,椭圆形在皮层中产生抑制,实验性神经症的产生是由于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冲突破坏了这两个过程的平衡。,巴甫洛夫不是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性
18、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后,再对临床病人进行观察,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人的异常心理。,华生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启发,也做过不少实验。例如一个幼儿,每当他伸手玩弄喜爱的白鼠时,实验者就在他背后猛击铁棍,发出强噪音,使之惊吓。结合数次后,每当白鼠一出现,幼儿就惊吓哭闹,以后甚至一接近白色有毛的动物也恐惧。华生认为:人的一些病态体征是学习得来的。,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学派最有贡献的斯金纳认为,一些精神疾病和病态行为都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获得的。,2.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对心理异常提出了全新的理论解释及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有
19、效的行为疗法,已广泛用于精神疾病和不良行为的矫治中。*但很多行为不是都靠强化获得。*忽视了行为异常可由认识、情感等原因引起。,(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反对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马斯洛(1908-1970),罗杰斯(1902-1987),*人是具有无限潜能的。一个人如果受到重大的生活挫折与否定(如父母说,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潜能就不能发挥出来,还可能心理失调。如果从小处于良好心理气氛的环境中(如有温暖的家),就会发现他的真正自我和全部创造性及潜能。*人总是愿意受到尊重,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他人肯定时,人格就正常发展;否则就表现出
20、焦虑、抑郁、罪恶感等。,*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各种变化,能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验并能分析自己的行为。*消除心理异常的关键是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关系。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来访者自己,让他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和观点,治疗者只要表示理解、同情和乐于倾听就够了。,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的评价:*对心理异常的解释及对心理治疗与咨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更合乎人性的新的技术路线。*理论观点较多地依据推论和设想,缺少实证的支持。,(四)认知心理学的解释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认知是事件和情感、行为的中介,引起情绪和行为
21、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事件,情感、行为,认知,美国心理学家贝克根据对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和前人对情绪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在70年代发展出一套认知治疗技术,旨在改变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五)社会文化因素解释心理异常 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方向取决于社会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和教育方式等社会文化因素。当人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而人不能作出相应调整或发生的变化超出主体能适应的范围等,都会出现社会文化关系失调并导致心理异常。,(六)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观点的整合 前面数种理论解释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曾有过巨大贡献,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
22、。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逐步认识到,任何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1、正常心理 正常的心理活动有三大功能:(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 发展。(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 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 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能使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 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 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2、异常心理 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无法保证
23、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一、常识性区分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有人说:“我是国际巡回大使,主管所有国家的军政大事。昨天我从纽约回来,明天飞往莫斯科,找俄国总统普京,让他陪我检阅波罗的海舰队。”一个人披头散发,满脸泥垢,满街乱跑,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一个人终日低头少语,行动缓慢,与人交谈十分吃力,甚至想不出词汇,未开言,泪先流,流露出对生活的悲观失望,失去兴趣,觉得现实世界似乎笼罩在灰蒙蒙的雾中。一个人彻夜不眠,时而唱歌,时而跳舞,语言兴奋,时而说东,时而说西,说个不停。,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一个人怕与
24、他人的眼光相对,不敢见人。另一个人的耳朵长得比别人大一些,所以他不允许别人摸他耳朵,认为摸他耳朵就是讽刺他。,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当你接到骚扰电话,或当某人的恶作剧危害了你的正常生活,你先是气愤,然后就会想:“这是为什么?”。当你找不到任何原因时,你一定会认为:“这人的精神有毛病”。,二、标准化的区分1、医学标准 临床医师采用。他们深信心理障碍病人脑部应有病理过程存在。有些目前未能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将来可能会发现更精细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这种标准较客观,对麻痹性痴呆、癫痫性精神障碍等有效,但对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等无能为力。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了生物学的原因,还有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原因。,2
25、、统计学标准 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测量的结果常呈正态分布,居中的大多数人心理正常,远离中间的两端为异常。比如面临重大考试,多数人中度紧张,休克或无所谓者常是少数。某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以其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偏离的程度越大越不正常。心理异常是相对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统计学标准也存在明显缺陷:*智力超常的人是极少数,但很少被认为是病态。*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3、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主观体验 病人觉得有焦虑、抑郁等来寻求支持和帮助。但某些情况下,没有不舒适感反而可能表示有心理异常,如某些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的病人。,一个没生儿子而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TO 学院 心理学 基础 课程 第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8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