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doc
《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2010年3月目 录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1附件 公路网规划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4附录 公路网规划研究主要技术方法.12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公路网规划编制,加强公路网规划工作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公路网规划的编制。第三条 公路网规划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编制公路建设五年规划的依据,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基础。公路网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第四条 编制公路网规划必须贯彻国家的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制度,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满足经
2、济社会发展要求,与生产力布局、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条 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公路网现状,研究未来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明确公路发展目标,确定路网规模、布局和技术标准,提出公路网建设总体安排以及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与措施。第六条 公路网规划按公路行政等级划分,可分为国道规划、省道规划、县道规划、乡道规划,以及专用公路规划;按区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各级行政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和特定区域的公路网规划。第七条 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报
3、国务院批准。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并商省道沿线下一级人民政府编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乡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县道、乡道规划应当报批准机关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专用公路规划由专用公路的主管单位编制,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核。专用公路规划应与其他公路规划相协调。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
4、划,由该行政区域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规划编就后,报该行政区域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跨行政区域的公路网规划可由上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相关行政区域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编制。按行政区域编制的公路网规划应服从上一级公路网规划。第八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及规划实施情况,适时组织规划调整。当出现重大调整时,须履行相关审批程序。第九条 编制公路网规划要广泛征询公众、相关部门和相邻行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意见。第十条 公路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第十一条 公路网规划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应由具有相应咨询资质的单位承担,其中承担国道和省道规划
5、的研究单位应具备甲级咨询资质。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1990年4月原交通部颁布的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90交计字225号)同时废止。附 件公路网规划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一、公路网规划报告格式1规划报告一般按A4规格装订,相关图表视情况也可采用A3规格,封面为深蓝色。2规划报告封面需标明报告名称、规划期限、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报告名称为规划名称加上“报告”,如“省公路网规划报告”;规划期限采用阿拉伯数字,中间以“”连接,外面加上括号,如“(20102020年)”;编制单位为编制报告的研究单位;编制时间反映到年月。3规划报告设扉页,包括规划编制单位名称
6、,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等签章,以及参加编制的人员姓名和职称,附工程咨询资格证复印件,并加盖公章。二、公路网规划报告内容要求公路网规划研究应根据规划的实际情况,突出特点,注重创新。本附件的报告内容要求是按一般情况下公路网规划设计的,具体可根据公路网规划的性质和特点做适当增减。第1章 概述1.1 规划背景阐述公路网规划的目的和意义,说明开展规划工作的依据。对于公路网规划修编,需说明修编的必要性。1.2 规划范围和期限说明规划区域范围、规划对象以及规划期限。1.3 规划思路说明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1.4 规划过程简述规划编制工作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以及征询意见、与相关部门协调等情况
7、。1.5 规划结论简要说明规划原则、目标、方案和实施安排等方面的主要结论。第2章 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现状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概述规划区域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自然条件。2.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分析规划区域人口、产业、城镇、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重点把握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的区域特征。2.3 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规划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管道)的运输线路、枢纽等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情况,研究综合运输体系的构成和发展特点。2.4 公路网现状及综合评价分析现状公路网规模、结构、布局、技术水平和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公路网的适应性,分析现状公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章 经济社会和交
8、通发展需求3.1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析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等),阐述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等因素对交通运输的要求。3.2 综合运输发展需求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分析综合运输未来发展趋势和相关规划对公路发展的要求。3.3 公路交通需求分析公路运输量、汽车保有量发展特点和趋势,结合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公路运输量、汽车保有量的发展水平。分析现状公路网交通量发展水平、分布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握公路交通流向、流量分布特征,预测未来公路网交通量。第4章 规划目标4.1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根据经济社
9、会和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2 规划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公路网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公路网规划目标。第5章 布局方案5.1 路网规模研究综合考虑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运输条件、人口分布和主要节点分布等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论证路网规模。5.2 布局研究思路说明布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5.3 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主体功能区、城镇、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国家安全等经济社会需求,以及环境、土地等限制因素对规划布局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需求对规划布局的影响,以及对公路通道路线配置的要求。5.4 布局方案研究根据规划目标,综合考虑相关影响因素,在现有公路网
10、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拟定公路网规划备选方案,阐述备选路线方案的理由和依据。结合必要的实地踏勘,研究备选方案的路线走向,分析工程可行性,测算路线里程和重大工程的规模,匡算工程投资和土地占用情况,分析路线方案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点。从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对经济、社会、交通运输、环境和土地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路网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对备选方案进行比选优化,确定布局方案。5.5 布局方案说明布局方案的路网规模和路线方案。路线方案包括规划路线的名称、起讫点、主要控制点、里程、技术标准和主要功能作用。根据需要,说明布局方案在城市过境、与其他路网衔接、重要附属设施和重大工程等方
11、面的情况。第6章 实施安排6.1 用地规模和资金需求说明规划路网的已建、在建和待建情况,匡算用地规模和建设资金需求。6.2 近期建设重点根据经济社会、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和投资能力,提出分阶段建设任务和近期建设重点项目。第7章 综合评价7.1 路网技术评价从路网规模、密度、技术等级、节点连通情况、路网覆盖程度、主要节点间通达时间、运行速度、交通拥挤度等方面,评价路网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改善情况。评价规划路网与其他路网、运输枢纽衔接情况,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情况。7.2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分析规划实施后在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和节约燃油消耗等方面的效益。7.3 经济社会影响评价从资
12、源开发、产业布局、城镇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扶贫、教育、国家安全等方面,评价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7.4 环境影响分析分析规划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提出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7.5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分析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性,提出减少耕地占用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第8章 政策措施建议提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建议。主要插图和表格主要插图包括:1行政区划图反映规划区域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主要城镇分布。2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图标示与规划路网相关的各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管道)的现状路线走向、技术等级、枢纽站场分布等情况。3相关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图与本规划相关的其
13、他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图。4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规划图相关城镇体系、产业、资源等现状和规划图。5交通出行分布示意图6规划路网布局方案图反映规划路网布局方案的路线走向,标明路线名称、起讫点、主要控制点和技术等级。7规划路网实施安排图反映各特征年规划路网的已建、在建和待建路段情况。主要表格包括:1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现状表反映规划区域和各分区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等)的历年数据和年平均增长速度。2路网现状表反映现状路网的主要公路名称、路段起讫点、里程、技术标准、路面状况和交通拥挤度等。3主要经济社会指标预测表反映规划区域和各分区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等)的预测值和未来增长
14、速度。4历年公路运输量和汽车保有量现状和预测表反映规划区域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以及汽车保有量历年数据、预测值和未来增长速度。5公路交通出行OD表6主要公路交通量现状和预测表反映主要公路分路段现状交通量和未来交通量预测值。7规划路线方案表反映规划路线名称、起讫点、主要控制点、规划技术标准、里程和主要功能作用等。8近期重点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实施表附 录公路网规划研究主要技术方法本附录总结了公路网规划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供规划人员参考。规划人员应根据规划区域特点和路网特性,合理选用技术方法,也可选用本附录以外的其他技术方法,鼓励创新。1 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1.1 预测的一般方法
15、1回归预测法利用回归分析研究预测对象(因变量)与相关因素(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自变量的未来发展水平,推断因变量未来发展水平。其回归模型和变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2时间序列法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以时间为自变量建立模型,预测因变量未来发展的水平。常用模型有多项式模型、指数曲线、生长曲线等。3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一般用预测对象和影响因素发展速度比值来计算。弹性系数法的主要步骤为:分析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历史弹性系数,总结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弹性系数,再预测影响因素未来发展速度,推算出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速度,预测未来发展水平。弹性系数计算模型如下:式中:弹性系数;因变量(如运输量或交通量)的变化率
16、;自变量(如人口、GDP等经济社会指标)的变化率。4强度指标法强度指标法是根据现状强度指标,乘以自变量预测值得到因变量的预测值的一种方法。强度指标是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比值。在现状与预测年度状况相差较大时,应考虑对强度指标进行修正,常用的强度指标有人均系数、单位GDP系数、单位面积系数等。计算模型如下:式中:因变量预测值;自变量预测值;强度指标。1.2 交通量预测方法1.2.1 四阶段预测法交通量四阶段预测法是以现状交通分布(现状交通出行OD矩阵)为基础,通过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和交通分配四个阶段预测公路交通量。1交通生成预测交通生成预测是根据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预测
17、规划区域及各交通分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前述的一般预测技术都适用于交通生成预测。2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是根据各交通分区发生和吸引量,推算各分区间交通出行分布的过程。交通分布预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现在状态法,二是综合模式法。(1)现在状态法现在状态法是由现状OD表推算将来交通出行分布的一种方法。现在状态法主要有均衡增长率法、平均增长率法、底特律法(Detroit Method)和弗雷特法(Fratar Method)等几种模型形式,其中弗雷特法应用较为广泛。弗雷特法的计算模型如下: 式中:未来某预测特征年i区到j区的交通分布量;基年i区到j区的交通分布量;j区交通吸引量增长倍数;i区交通发
18、生量增长倍数;特征年j区交通吸引量;基年j区交通吸引量;特征年i区交通发生量;基年i区交通发生量;i区对于所有j区的位置系数;j区对于所有i区的位置系数。(2)综合模式法综合模式法是利用区域经济活动质量和交通出行阻抗情况,预测将来交通出行分布的一种方法。综合模式法主要的模型形式是基本重力模型及其变形。重力模型基本形式如下:式中:i区到j区的交通分布量;i区经济活动质量(一般可以采用经济社会指标,也可以采用i区交通发生量);j区经济活动质量(一般可以采用经济社会指标,也可以采用j区交通吸引量);i区到j区的出行阻抗(常以距离、时间或费用来度量);回归参数。3交通方式分担预测交通方式分担是预测各种
19、运输方式的分担量。常用方法为运输方式分担率法。计算模型如下:式中:i区到j区之间第k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第k、t种运输方式的广义费用,包括时间代价、运行费用等;n区域间可供选择的运输方式类型数量。4交通分配预测交通分配是将未来交通出行分布量(OD矩阵)分配到路网中,得到路段交通量的过程。交通分配常用的方法包括全有全无法、考虑容量限制的最短路径迭代分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等。(1)全有全无法全有全无法是根据路线阻抗,寻求i区到j区的最短路径,将分布交通量Qij一次分配到最短路径上的预测方法。全有全无法仅适用于各路线阻抗相差较大或单个路线的情况。(2)考虑容量限制的最短路径迭代分配法
20、考虑容量限制的最短路径迭代分配法的思路是将分布交通量Qij分割成若干份,按照全有全无法进行多次交通量的路线分配,所不同的是每次分配,要根据上一次的分配结果,结合路段通行能力重新计算路线阻抗,寻求新的最短路径。(3)多路径概率分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的分配步骤与考虑容量限制的最短路径迭代分配法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每一次分配时,需要根据路线阻抗,寻求i区到j区包括最短路径与次短路径在内的若干路径,然后按照一定概率把分割后的分布交通量分配到这些路线上。每条路线的分配概率可由下式确定:式中:第k条路径的交通量分配概率;分配参数;、第i、k条路径的路线阻抗;可供选择的路径数。在进行路线未来特征年阻抗计算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规划 编制 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7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