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务的精细化管理.doc
《企业法务的精细化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法务的精细化管理.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发布日期:2012-1-20 叶晓华 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企业法律风险研究所所长 中银律师事务所法律风险管理中心首席律师壹,传统法律体系的终结一,企业传统法律工作的核心:处理法律事务1882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设立公司法律部,从那时起,企业法律工作的核心内容一直是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处理企业面临的各种法律事件和问题。二,风险时代:百年法务难堪重负(一)传统模式下,法律风险控制责任由公司法务部门独立承担,当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有限时,该模式尚可维持。(二)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以及市场的全球化,市场交易规则的日趋复杂,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类型、数量急剧增加,法律风险导致的后
2、果也越来越严重,企业法务顾此失彼,只能选择破罐破摔,将命运交给宿命(很多中国企业的选择),或是走欧美企业的法律管理之路:不断增加雇员,导致企业成本急剧增加,事实上企业已经不堪重负。三,欧美模式不是中国预防性企业法律风险体系的模板:(一)在法律风险后果日趋严重的今天,破罐破摔无异于自杀,显然不可取,中国企业要想做百年老店,世界品牌就必须在法律风险管理上有所作为。(二)另一方面,企业增加法务雇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法律风险增加的速度,欧美的传统模式尽管花费高出中国企业的50倍,但重大法律事故依然频频爆发,这已经说明百年法务已经尽显疲态,因此欧美模式绝不应该成为中国建立预防性法律风险体系的模板。贰,企业
3、需要什么样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法律重大事故的频出和可以明确预见的法律风险后果的日趋严重,决定了企业必须在法律风险管理领域要有所作为,既然传统法律模式不能满足这一新的要求,那么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法律风险的管理体系才能达到将企业法律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呢? 一,法律风险的特点决定了控制法律风险的基本手段,进而决定了企业法律管理体系基本特征和面貌:法律风险是一种未来的风险且其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因此要求新的体系 必须是预防性的体系,这是新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法律风险是潜在的风险,这要求控制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做到全面系统地识别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为数众多
4、,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量化评估,才能分清轻重缓急,做到防控重点企业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在企业中无处不在,这又决定了防控企业法律风险必须全员参加,将法律风险控制在其发生的源头:岗位上;企业法律风险的随时变化决定了我们必须实施动态管理的系统。二,企业法律风险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决定了进行有效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必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法律风险在企业中面临的尴尬地位,很大程度上因为法律专业人员无法让管理层真正听懂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因此新的体系必须要用管理层听得懂的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法律风险。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因此还必须考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可以对企业本身的法律风险状况进行评价,还可以与竞争
5、对手等其他企业的法律风险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同时要对每一种现实的法律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区分轻重缓急。中国目前尚处于社会转型期,制度法律风险与实际法律风险存在巨大落差,对中国企业来说用实证的方法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现实的风险意义重大。不同的法律风险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同一种法律风险的治理也会有不同的方案选择,而不同的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成本,因此必要要用管理的方法来控制法律风险。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中国企业需要的是以预防为基本目标,以全面系统识别、量化测评为基本手段,以岗位控制为核心,以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包含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让管理层真正听懂且能实施有效管理的动态法律风险管理体系。
6、叁,预防性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四个层次传统法律体系遭遇的危机和重大法律事故的频频爆发,直接推动了相关立法和企业预防性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纵观国内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防范法律风险” 这是绝大多数企业和律师所采用的应对方法,也是最初级的形式。防范法律风险尽管具体内容还是如何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和问题,但已经开始强调事前的应对,部分研究甚至强调了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具体问题,体现了若干新意。第二个层次:“系统梳理法律风险” 该层次研究主要是梳理、分析、评论企业在特定领域的法律风险。这类研究强调的是实用性,为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做了部分
7、基础性工作,但理论意义有限,依然是用传统的法律方法来解决企业的法律问题。赵曾海、黄学诚砍掉风险-企业家如何阻止大败局等即属于此类研究;第三个层次:“企业法律风险系统管理” 这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律风险研究和实践,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与其他法学研究非常不同,在本质上,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学的研究,法律风险只是其研究的对象。这类研究对企业法律风险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识别、测评、量化和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此类研究全部脱胎于COSO的框架,在理论上并没有重大的突破,在实践上又受制于法律风险量化技术不完善和评价体系的阙如,因此实际实施者寥寥。陈丽洁、叶小忠主编的企业法
8、律风险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吕振勇、刘洪林主编的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于管理等则属于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第四个层次:“企业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 这类研究已经提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和实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在此框架下,企业可以真正像管理财务一样去管理法律风险,实现了“用经济学语言来描述法律风险,用管理的方法来解决法律问题”的目的。可以说,企业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法律风险管理科学化和学科化的基础。肆,企业法律风险的精细化管理一,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概述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是由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企业法律风险研究所,在原有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以“法律风险岗位
9、控制”和“企业法律风险成本分析和指数评价”为核心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以“法律风险成本分析和指数评价”作为有效管理法律风险的基础,以“岗位控制”作为有效控制法律风险的手段。二,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样离不开对企业法律风险的系统识别、量化评估、多维度评价、管理战略和计划的制定、实施监控等基本内容,但是精细化管理在实施法律风险管理的方法、选择的工具上以及强调的重点上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内容体系(一)法律风险岗位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系统非常强调岗位控制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认为只有将一个企业面临的成千上万的法律风险分散到岗位上去才可以真正做到预防、控制法律风险:
10、系统只需要告诉每个岗位上的员工他们在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风险是什么,应该怎么预防和控制就可以了,由于一个岗位面临的法律风险经过流程优化后,平均只有几十个,该岗位上的员工能够记住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可能性非常大。实施法律风险的岗位控制也使得针对性极强的员工法律培训成为可能,借助企业法律风险数据库和企业内部网络,我们可以轻松完成对大部分法律风险有限的岗位法律培训,对于法律风险比较多的岗位则可以通过专门培训或是进修方式解决培训问题。法律风险岗位控制与量化测评的配合也使得企业建立科学的法律风险防控责任分配和法律事故责任追究体系成为可能。(二)法律风险成本分析理论1、法律风险成本分析的基本概念企业法律风险
11、成本,是指由于法律原因或是法律措施采取不当引起的损失或是预期利益的减少,狭义上的企业法律风险成本则仅包括损失的部分,而不包括预期利益的减少。由于预期利益的减少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衡量,也不会在企业的财务上有所体现,因此多使用狭义的概念。企业法律风险成本分析,是指运用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企业所有成本的案例研究来估算企业法律风险成本。由于法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通常会在企业的财务中反应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诉讼仲裁以及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坏账准备、投资减值、预算外支出和非经常性损益等主要科目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其中由于法律原因引起或因法律措施采取不当导致的损失,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法律风险成本。法律风
12、险成本分析是实现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也是将法律风险量化为经济学语言的关键,实现与企业其他管理领域进行无障碍沟通的关键。2、法律风险成本分析的基本步骤首先,需要找出企业全部或近5年的诉讼仲裁以及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坏账准备、投资减值、预算外支出和非经常性损益等主要科目的资料,包括每一个案件、每一笔坏账、投资减值、预算外支出和非经常性损益的详细资料。然后剔除重复计算的部分。其次,由法律风险管理专业人士逐一审查每笔损失是否由法律原因引起或者采取法律措施不当,并估算上述因素在整个损失中所占的比例,从而计算出每笔损失中的法律风险成本。同时确定每笔法律风险损失是否是可控法律风险行为导致的损失。再次,在使
13、用实证研究估算每笔损失中的法律风险成本的同时,分析其中的法律风险行为,并确定导致该笔损失的行为发生的时间和损失发生的时间,从而确定损失的周期,以及是否可控等相关信息。最后,根据损失和损失的周期,分别计算累计法律风险成本和当期法律风险成本。累计法律风险成本是指会计年度内所有具有现实威胁的法律风险损失的总和,当期法律风险成本是指将法律风险损失按损失周期按年分摊后,汇总得出的本会计年度内的法律风险损失总和。(三)法律风险成本指数评价体系企业法律风险成本分析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或流程识别等方法,首先计算出企业当期或累计的法律风险成本,然后将该成本分别除以企业当期的利润,销售,净资产以及总资产,4个系列1
14、6个法律风险成本指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全新的企业法律管理的评价工具和法律风险成本的分析工具,其中主要指数包括: 效益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是指企业单位净利润所负担的法律相关的成本,该指数是判断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参数。该指数越低,企业财产的稳定性就越高。运营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是指企业单位业务收入所负担的法律相关的成本,该指数是监测企业运营过程中法律风险状况良好与否的基本参数。只有将企业运营法律风险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才有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安全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是指企业单位净资产所负担的法律相关的成本,该指数是检测企业运营安全的法律成本的
15、基本参数。如果该指数突破安全界限,企业的经营将陷入困境。存续法律风险成本指数:是指企业单位总资产所负担的法律相关的成本,该指数是判断公司生存与否的关键指数,一旦存续法律风险成本指数进入危险区域,企业将直接面临生存问题。上述4个基本指标都有警戒线,当企业相应指数达到警戒线时,说明相应领域的法律风险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警戒线的确定主要通过对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确定。(四)企业法律风险信息统计企业在初次核算法律风险成本时,应当同时建立企业法律信息统计制度。作为该制度的一部分,企业首先应当建立企业法律风险成本台帐,对于企业今后每笔上述相关科目成本入账时,应当同时将相关材料报法务部门,由法务部门实时核算法律
16、风险成本,同时分析统计具体法律风险行为及其生命周期等其他相关法律信息。建立法律信息统计制度是实施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于实时、客观地反映企业法律风险的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建立法律风险信息统计系统,可以确保企业法律风险识别的系统性和修正初次进行法律风险成本估算时,由于数据的缺乏而导致的误差,这对保证法律风险量化测评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保证在初步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体系后,系统能够保持良性的自我循环。企业法律风险信息统计系统也为预测和实时监控企业法律风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实证分析和研究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法,在中国制度法律风险与实
17、际法律风险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来自实证研究而非法律条文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三,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参照实施企业法律风险精细化管理需要一些外部的基础性参照。其中最重要的参照就是对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的实证研究。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企业法律风险研究所每年都将进行这一基础性研究,研究结果将为企业提供整体市场、同行业、同地区、同板块上市公司法律成本及成本指数的均值,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参照企业的法律成本和成本指数。此外,与行业协会等的合作研究将能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特别是在确定小概率重大法律风险行为的具体数值上。下面是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法研究所2009年联合发布的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
18、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报告中的部分研究结果: 2008年,1580余家上市公司(不含银行业和保险业)法律风险总成本: 846.27亿元,总利润4220.57亿元,市场效益法律风险成本指数6.83,换句话, 2008年上市公司每挣100元负担的法律成本是6.83。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企业评估自身法律风险的基本参照行业和地区结果见后:上市公司行业法律风险指数排名排名 行业 当期效益法律风险成本指数 当期运营法律风险成本指数 累计安全法律风险成本指数 累计存续法律风险成本指数 法律风险总成本单位:万元 1 制造业-电子 88.35 1.29 7.52 3.64 543023.95 2 农、林、
19、牧、渔业 67.88 1.59 6.67 2.97 222758.79 3 综合类 27.85 1.41 5.45 2.46 443112.46 4 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23.78 0.78 4.27 1.70 693059.96 5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39 0.56 1.72 0.53 264276.01 6 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 21.24 0.97 4.14 1.79 247561.41 7 制造业-医药生物制药 21.03 1.11 5.73 2.99 545057.08 8 建筑业 13.86 0.20 2.37 0.55 368204.55 9 制造业-其他
20、 11.61 0.87 3.22 1.48 64414.45 10 制造业-金属非金属 11.38 0.16 1.43 0.56 357636.75 11 批发和零售贸易 11.22 0.34 4.24 1.66 538957.26 12 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 10.97 0.45 3.33 1.26 1019695.50 13 传播与文化产业 10.71 1.00 2.19 1.18 31014.61 14 社会服务业 8.56 1.19 2.41 1.24 157433.09 15 信息技术业 7.52 1.01 3.13 1.79 910975.14 16 房地产业 7.51 1.0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法务 精细 管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7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