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XX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
《云南XX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XX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省省外施工企业入滇备案申请表 附篇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总体说明1. 编制说明1.1 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的编制范围为:国道214线云南祥云至临沧公路澜沧江至临沧段第7合同段(K181+436.06K189+820),全长8.16103km范围内,招标文件所规定的全部工程内容。1.2 编制依据1.2.1 依据国道214线云南祥云至临沧公路澜沧江至临沧段第7合同段(K181+436.06K189+820)的招标文件及施工招标补遗书。1.2.2 依据业主于二一年十月十六十八日主持召开的国道214线云南祥云至临沧公路澜沧江至临沧段施工招标标前会议和现场考查情况。1.2.3
2、依据国道214线云南祥云至临沧公路澜沧江至临沧段施工招标文件第卷技术规范、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1.2.4 依据公路工程有关定额和国家及云南省有关文件规定。1.2.5依据对施工现场考查了解的施工条件、周围环境及我处的施工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1.3 编制原则1.3.1 以科学先进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工艺为手段。1.3.2 以满足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工期为目标。1.3.3 本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是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考查资料等所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对工程的施工总体布置,劳动力、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资源的组织,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境及文物保护等诸方面起指导作用。1.
3、3.4 若我单位中标,开工前在此基础上另行编制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依据“ISO9002:1994质量体系标准”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2. 工程概况2.1 概述祥云至临沧公路是国道214线西宁昌都景洪公路的一段,是昆明通往临沧地区最近也是最主要的一条通道,是云南省“九五”期间纳入高等级公路建设规划之一。它北接国道GZ65线,南连景洪,东通省会昆明,西达德宏,服务于滇西南广阔地域。长期以来,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基础较为薄弱,资源开发尚属初级阶段,因此修建祥云至临沧公路,对于改善交通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旅
4、游资源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路线起于澜沧江以北岩子脚,国道214线祥云至临沧公路祥云至澜沧江段止点K118+400处。基本走向为东北西南向,路线设桥跨越澜沧江后,升坡至风水垭口,设隧道穿过之后,继续升坡达风吹山垭口后,降坡至云县坝子,途经对门村、木瓜村、独家村、半坡、平掌梁子、绿荫塘,过云县城东向前延伸,路线展线升坡至分水岭垭口,过后降坡达羊头岩,设隧道穿越羊头岩梁子。之后顺南汀河老路,途径蚂蚁堆乡政府、大团山,延伸至大湾子。进入临沧坝子,顺临沧城东延伸至大转山接上临沧飞机场二级公路,为本项目路线终点,等于原国道214线K2706+160,路线全长139.46271km
5、。主要控制点:澜沧江以北岩子脚、风水垭口、绿荫塘、云县、分水岭垭口、羊头岩、蚂蚁堆、大团山、大沙坝、大湾子、大转山。路线跨越的主要河流:澜沧江、大黑河、新河、南桥河、官庄河、头道水河、南汀河等。2.2 沿线自然地理情况2.2.1 气象条件路线所经过云县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潮湿,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多雨,每年69月为雨季,多年平均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5。多年平均降雨量7001600mm。由于地形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分带现象明显,而季节变化则不明显,总的由北向南气温越来越高,雨量越来越丰。每年12月翌年2月,高山区有霜冻和积雪,最低气温多在0以下。2.2.2 地形、地貌沿线地形起伏较
6、大,地势北高南低,最低点海拔992m,最高点海拔2197m,多属深切割的高中山地形,局部为山涧盆地及洼地,主要山脉和坝区多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延伸,跟构造线方向一致。2.2.3 地质、地层本段路线青藏滇缅印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复合部位,构造比较复杂,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都相当强烈,巨大的歹字型构造体系斜贯测区中生代地层,部分影响到古生代地层,形成了许多褶皱和断裂构造。路线通过地层按老至新顺序,分别出露有:燕山期5花岗岩,下古生界PZ1ln澜沧群绢云片岩夹千枚岩、变质砂岩、石英岩,三叠系中统T2m板岩夹变质砂岩,侏罗系中统J2h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灰白色砂岩、泥灰岩,第四系残坡积层以及冲洪积层
7、,岩性主为亚粘土、亚砂土、碎石土、砂砾土、卵石土等。2.2.4 水文地质区域内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罗扎河、官庄河。河水流量受降雨制约,动态变化大。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大类。孔隙水包括第四系冲洪积层、冲湖积层,主要分布于云县盆地,部分分布于河流、沟溪沿岸以及第四系残坡积层,富水性中等,水位埋深浅,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及基岩水补给。水力梯度小、水循环较慢,排泄以蒸发及泉水出露。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包括碎屑岩、变质岩及岩浆岩裂隙水,水力梯度大,排泄以泉水出露,补给、迳流途径短,水循环交替迅速。岩溶水主要以碳酸盐岩类为主,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以暗河露,富水性强
8、。2.2.5 工程地质根据沿线勘探结果,本合同路段主要分布于云县盆地,处于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亦处于云县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构造复杂,断裂密集,盆地沿断裂构造侵蚀堆积而成,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和冲洪积层,岩性为粘土、砂砾土、卵石土等,盆地基底为花岗岩和澜沧群,该段岩体为软弱岩组,但应注意软弱粘土及泥炭层引起的不均匀沉陷,总体上盆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属于对修建公路无影响的稳定区。2.2.6 地震根据该区域震中位置分布、历史地震记录和近年来地震活动情况及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云南省地震裂度分区,本合同段沿线地区地震裂度为八度。2.3 工程设计情况2.3.1 主要技术指标2.3.1.1 公路等级:K1
9、81+436.06K184+651.16段为一级公路,K184+651.16K189+820段为二级公路2.3.1.2 计算行车速度:一级公路100km/h,二级公路80km/h2.3.1.3 路基宽度:一级公路25.5m,二级公路12.0m2.3.1.4 行车道宽:一级公路43.75m,二级公路9.0m2.3.1.5 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2.3.1.6 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2.3.1.7 设计洪水频率:1/1002.3.1.8 平曲线最小半径:一级公路400m,二级公路250m2.3.1.9 路线最大纵坡:一级公路4%,二级公路6%2.3.1.10 抗震设防:度2.3.2 路
10、线、路基本合同工程为国道214线祥云至临沧公路澜沧江至临沧段第7合同段,起于K181+436.06,止于K189+820,全长8.16103km。路基横断面采用整体式断面,其中:起点K181+436.06K184+651.16段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路基全宽25.5m,行车道宽223.75m,中间带宽3.0m,硬路肩23.0m,土路肩20.75m;K184+600终点K189+820段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0m,行车道宽24.5m,硬路肩宽21.0m,土路肩20.50m。路基边坡:填土高度H10m时,采用1:1.5;填土高度H10m时,采用1:1.75;挖方段土质采用1:1,石质采用1:0
11、.75。2.3.3 排水全线路基排水设施均与桥涵、沟渠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路基雨水,同时不影响沿线的农田排灌。在填方路基段,当H3m时,坡脚处不设置护坡道;3mH6m时,坡脚处均设置1.0m宽的护坡道;当H6m时,坡脚处均设置2.0m宽的护坡道。护坡道外侧均设置60cm60cm的矩形浆砌片石边沟。一般较高填方路基边坡均按一定间距设置浆砌片石边坡急流槽。挖方路基段均设置浆砌片石50cm80cm的盖板矩形边沟或底宽为40cm,深为60cm的梯形边沟;挖方路段在路堑坡顶外5m处设置底宽40cm,深60cm,内外侧边坡均为1:1的梯形截水沟。边沟及截水沟的水由排水沟或急流槽引至涵洞或天然沟
12、谷内。排水沟、边沟及截水沟均用7.5号浆砌片石加固。2.3.4 防护2.3.4.1 路线经过池塘及易积水地段、大中桥桥头两侧,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2.3.4.2 当路基填土高度H3.0m时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网格植草防护;当路基填土高度H3.0m时边坡采用植草防护。2.3.4.3 挖方路基边坡,根据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选定边坡坡率及防护方案。边坡防护措施有:窗口式护面墙,浆砌片石拱形格,六角空心砖,菱形框格护坡,人字格护坡,挂网喷射混凝土,菱形网格喷锚,三维植被网,土工格栅挂网喷浆。2.3.4.4 在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设置下挡墙支护,基底应挖台
13、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底应有4%的内倾斜坡度。2.3.5 桥梁、涵洞本合同段共有大桥1座,中桥7座,小桥1座,涵洞33道。桥梁的桥位服从路线走向,桥梁与路基同宽。上部结构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工字梁或空心板梁,桥面连续;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或重力式桥台,基础为扩大基础或桩基。桥头均设置搭板,桥梁外侧采用防撞护拦或波形护拦,桥梁支座采用圆形板式橡胶支座,桥面横坡由墩台盖梁形成。涵洞有圆管涵和石台钢筋混凝土盖板涵。2.3.5.1 K0+895大桥:本桥为连接草皮街与老县城而设,并跨越云州路、星云湖及罗扎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12-29.5m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部,下部结构为双柱墩及钻孔桩基础,两岸桥
14、台采用L型、扩大基础。桥面采用四孔一联,在0#、4#、8#及12#墩台处各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采用FD-8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370.36m。2.3.5.2 K188+625中桥:本桥为跨越泥石流冲沟而设,桥梁上部结构采用3-29.5m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部,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及钻孔桩基础。桥面采用三孔一联,在桥台处各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采用FD-8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99.53m。2.3.5.3 K183+430.22中桥:本桥为互通立交A匝道上跨主线而设,桥梁上部结构为4-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柱式墩台及钻孔桩基础。桥面采用四孔一联,在桥台处各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采用FD-
15、8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90.77m。2.3.5.4 K189+775中桥:本桥为跨独木河而设,桥梁上部结构为2-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墩及钻孔桩基础,两岸桥台采用U型、扩大基础。桥面两孔连续,在桥台处各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采用CD-4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66.54m。2.3.5.5 K181+630中桥:本桥为跨老214线而设,桥梁上部结构为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重力式、扩大基础。桥面伸缩缝采用CD-4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28.04m。2.3.5.6 K185+272中桥:本桥为跨独木河而设,桥梁上部结构为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重
16、力式、扩大基础。桥面伸缩缝采用CD-4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28.32m。2.3.5.7 K187+551及K188+070中桥:本桥为地方道路上跨主线及渡水而设,桥梁上部结构为1-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重力式、扩大基础。桥面伸缩缝采用CD-4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均为30.04m。2.3.5.8 K183+050小桥:本桥为跨地方道路而设,桥梁上部结构为1-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桥台采用L型、扩大基础。桥面伸缩缝采用CD-40型模数式伸缩缝。桥长均为35.04m。2.3.5.9 涵洞:33道涵洞中有圆管涵5道,盖板涵22道、通道涵6道。涵洞主要依据地质资料及以满足泄洪
17、、小型车辆通行为原则确定孔径大小及结构型式。2.3.6 隧道工程本合同段设计隧道1座,为线路穿越干巴山而设,隧道总长465m,采用对向行车单洞双车道隧道;由于地质条件较差,隧道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隧道净宽11.20m,净高7.35m,隧道内路面宽9.0m。2.3.7 路线交叉本合同段设有互通立交1处,分离式立交10处,平面交叉2处。2.3.7.1 云县互通式立交:该立交为本段一级公路连接云县县城的交通而设,设于K183+430.22处,采用主线下穿的单喇叭型,联络线与云县县城规划配合连接。单向匝道路基宽7.0m,双向匝道路基宽10.0m,最小平曲线半径53.4m,最大纵坡5.5%
18、;联络线路基宽25.5m,最小平曲线半径400.3m,最大纵坡5.5%;立交桥为4-20m预应力空心板桥,桥面宽10.0m,桥下净高5.5m。2.3.7.2 平面交叉:为云县立交联络线而设,草皮街为“X”型,县城东街为“Y”型。2.3.7 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工 程 项 目 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1线路总长km8.161032路基土石方清理现场m23945503开挖土方m37714694开挖石方m3661855利用方填筑m34733356借方填筑m32546017软土地基处理m3215208土工格栅m2240009桥梁工程桥梁总长m/座777.68/910桩基m/根1591/6811下部结构混凝土
19、m34523.612预制安装预应力砼空心板片13513预制安装预应力砼工形梁片15914预应力钢绞线t217.66815钢筋t1328.52816砌体圬工m314379.817涵洞(通道)m/座880.28/3318隧道工程m/座465/119排水工程浆砌片石m325395.3220混凝土m31229.9121钢筋kg5350022防护工程浆砌片石护坡、挡墙m311379223混凝土防护m3496924喷射混凝土m310425锚杆、钢筋kg300026土工格栅m2300027预应力混凝土锚索m20003. 工程质量、安全目标3.1 质量目标分项工程一次检查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5%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XX 施工组织设计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6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