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 (2).doc
《物态变化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 (2).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轮复习第一套 物态变化与电学综合一选择题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 B湿裤子 C冬天窗玻璃上 D钢水浇铸得 出“白气” 晾干 有冰花 到钢件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2、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5.甲、乙两用电器电功率之比为1:2,通电时间之比为3:4,则消耗电能之比为A. 1:2 B. 3:8 C. 3:4 D. 2:36.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由此发明了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时代。发现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 A 麦克斯韦B安培C法拉第D奥斯
3、特7.由欧姆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8.在图4中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和变小 B电压表V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C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9.(多选)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若电路中连接“3
4、V1.5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a时,灯泡正常发光;若改接“4V2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b时,灯泡也正常发光,则A.两种状态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相同B点a以在点b的右侧C电流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均为0.5AD D.电压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之比是2:3二填空题10.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热量。11.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态变化 2 物态 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