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iyh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C14.ppt
《cuiyh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C1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uiyh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C14.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崔允漷 博士/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研员研修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C 2013 by Cuiyunhuo,你有兴趣一起探讨吗?,备课时,我们更应关注“教材处理”还是“目标明晰”?“一节课”还是“一门课程”?上课时,我们更应关注“有无告诉学生”还是“学生有无明白”?“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考虑作业时,我们更应关注“时间占用”还是“检测目标”?“多做练习”还是“检测巩固提高”?,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你能够,至少用5句话表述何
2、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清楚地表述“课程纲要”的含义及意义以及撰写课程纲要的要点。理解目标的含义与叙写规范,记住三维目标的正确定义。愿意确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观念,并努力付诸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报告内容,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如何编制学期学科课程规划课程纲要?关键技能是什么?,一、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教学的三种取向,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2007)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Chambliss&Calfee,1999)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二)课程标
3、准与教学有何关系?,?:“两张皮”即3-8不一致何以产生?,减轻“新课程两张皮”的路径,不同的专家需要一起交流,达成最大的共识。,每个人都要像专家一样思考3-8的一致性。,之一,之二,(三)新备课“新”在何处?,课程标准 教材 评价设计 教参 课程教学设计(课程纲要+教案)课堂教学 学习结果,教师应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如果说课标:100位专家教材:10位专家教参:1位专家你依据什么呢?,(四)如何规划一门学科?学段、学期、课时的一致性,目标链,(五)备课、上课与作业的一致性,(1)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评价任务设计:我怎么知道学生已到那里了?(3)教学过程设计
4、:我如何安排学习活动才有利于 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4)教学实施即评价:收集解释 反馈(5)课外作业:检测目标达成的工具;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与拓展,例:一份教案,【主题】8.1平均数(1)(初中数学八上)【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内容与学情分析】略【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算术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解决与例题难度类似的问题;2.通过阅读课本具体例题和小组交流,在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中求加权平均数,并说出“权”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3.在小组交流时,至少能举出三个生活实例,体会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评价任务设计】1.通过问题1、2、3、4检测目标1的达成;2.
5、通过问题5、6、7和8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问题6、7、8检测目标3的达成。,【教学过程】(简)生疑:Q1、2(从经验导入)释疑一、何为算术平均数?(Q3、4)二、何为加权平均数?(Q5、6)三、权的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Q7)提高四、加权平均数有何用处?(Q8)小结作业:课本P253,第1、2、4题,分析:本教案体现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思想,也体现了教学即评价的尝试;根据课标、教材与学情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检测题;目标达成的路径由4个主导性问题和8个习题构成。,此案例来自郑州市第五十二中方万冬老师,学案设计:一种框架,主题:以节/目为单位课时:(1-3都可以,不需要每课时而是按主题
6、定)设计者:某老师学习目标:(分解标准;含难点、关键)资源与建议:(教材第?-?页;学具。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如预习几分钟,采用方法,思考路径,迁移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关键的大观念课前准备区我该学什么?预习提示;作业见检测区课中学习区我该如何学习?知识线索与前/后知识的关系;课堂要点实录;活动或情景设计;范例或结论;课内练习见检测区作业检测区我学会了吗?预习作业本;课内练习;课外作业(提高或拓展练习);互评互助建议;答案区(互评时或后提供),小结:不是什么,是什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教师教学标准化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
7、设计先于教学设计(逆向设计)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二、如何编制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一)何为课程纲要?,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回答一门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为什么说教学进度表不是课程纲要?因为只见进度,不见教学;只见课文,不见课程;只见教师,不见学生。,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内容: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实施:我怎样带他们去?评价: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例:数学,纲要结构:一般项目 课程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二)课程纲要呈现格式,背景信息:学校名称;科目名称;开发教师;课程类型;教材;课时或学分;学生
8、。内容(一):四个课程问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内容(二):四个课程问题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纲要评议框架,结构提供了该课程学习所必需的背景信息呈现的是大纲或提纲(一般是A4纸1-3页)实质课程目标:源于课标与学情研究;清晰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表现;4-6条,每条1-3句,以“三维”叙写课程内容:第一课时分享;教材处理依据目标、学情、条件;课时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课程实施: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匹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景;学习方式多样;体现学科化、本学期化课程评价:成绩结构及来源(过程与结果);及格线及评分规则或要求;相关补修补考政策一致性:每个要素紧扣目标,关键目标
9、落实线索清晰,(三)课程纲要的意义,有利于教师的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某门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纲要的审议与质量管理,作为一份课程合同作为一份认知地图作为一份课程计划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四)课程纲要研制路径,1.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2.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3.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三、关键技能是什么,目标是指预期的学习结果,即预期学生“学会什么”。,要素,内涵,(一)目标的要素与结构,可观察、可测量,特定限制或范围等。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限制等。,最低表现水准。即至少2/3学生能达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uiyh 基于 课程标准 教学 C1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