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教案.doc
《《声现象》复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现象》复习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声现象 复习教案南阳*中 物理组复习时数:1课时复习目标: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知道超声和次声的特点及应用。复习方法:“洋思”教学法,当堂练习,堂堂清学具教具:幻灯片,练习题页子教学过程:【抛砖引玉】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中国古代声学有很大成就:夏商时期,已有了铜制的铃、钟、编钟、皮制的鼓。在乐律方面,半音是在商代产生的,七律音阶是在周初出现的。后来由传教
2、士把中国人发明的十二平均律介绍到欧洲时,比利时皇家乐器博物馆馆长郑重地说:“在乐律方面中国比我们更为进步”。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课标要求】出示本章课程标准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思维基础】下面请同学们回答一些问题第一组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声音可以在、传播, 不能传声。所以声音传播需要 。2、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情况是 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 m/s4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比原声晚 S以上或人距离障碍物至少要 米5.人听
3、到声音的条件主要是ABCD第二组1、乐音的三要素: 、 、 2、什么是音调?音调高低与 有关;声源1秒钟震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说明声源振动越,音调越。3.什么是响度?响度的大小与 和距声源的远近、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声音是用 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 4.音色又叫,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 不同。第三组1、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2、噪声对人有哪些影响?3、较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保护听力,噪声不超过 ;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超过 ;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超过 4、减少噪声途径、 、 、 第四组1、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 次至 次。2、什么是超声?有什么特点?有何应用?3、什么
4、是次声?有什么特点?有何危害?【动脑动手】当堂完成下面练习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0分)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声现象 现象 复习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8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