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总体施工方案.doc
《【桥梁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总体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方案】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总体施工方案.doc(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施工方案总体说明11.编制依据12.总体目标2二、总体施工方案51.主桥工程51.1.桩基施工方案51.2承台施工方案121.3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191.4主梁施工方案361.5斜拉索施工方案472.引桥工程642.1桩基施工方案642.2系梁施工方案692.3墩柱施工方案752.4盖梁施工方案792.5承台施工方案882.6预制箱梁施工方案922.7箱梁架设方案1012.8桥面系施工方案103xx市xx大桥总体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总体说明1.编制依据1.1亚行贷款xx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有关招投标文件。1.2现场调查、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我单位为完成本合同
2、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1.3建筑部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国家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建筑施工手册等。1.4国家、xx市有关部门颁布的环保、质量、合同、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1.5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等。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公路斜拉桥实施细则(JTG/T D65-01-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范(JTG/B01-2003)建质
3、【2009】87号等。2.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亚行贷款xx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xx大桥项目起止桩号K3+875K4+770,线路全长895米。位于xx市xx工业区xx西路与xx路之间地段。2.2.主要工程概况2.2.1.主桥箱梁(1)主桥结构为120+120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全漂浮体系,主梁顶面全宽37.6m,桥塔成H型索塔,其中两侧锚索区各2.3m,主桥各塔均布置双排18对拉索以及4根0#拉索。(2)主梁采用双边箱梁开口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箱梁底面为平坡,箱梁中心处梁高3.2m,顶面为双向横坡,拉索锚固在主梁两侧,风嘴部分宽50cm。标准段箱梁顶板厚30cm,底板以及两
4、侧边板厚40cm,箱梁顶面全宽37.6m,外侧边腹板与顶板交汇处实体段为拉索锚固区与风嘴区,合计厚260cm,箱梁底板宽之和8m。为改善桥面板受力,主梁纵向在顶板下缘设置2道加劲肋,加劲肋宽30cm,高70cm。(3)主梁按照横梁位置划分梁段,全桥共划分(2x20)=40个梁段,桥塔无索区2x2=4个梁段,梁段长2x(6+6.4)=24.8m;拉索区共2x17个标准梁段,每个标准梁段6m一段,共长2x102m,端部无索区各1个梁段,梁段长2x5.48m。主梁分为2x(21.88+5x18)+16m,共13个施工节段,主梁施工采用支架现浇,主梁按全预应力结构控制设计。每对斜拉索与主梁相交处均设置
5、一道中横梁,全桥共设置39道中横梁以及2道端横梁。2.2.2.主塔及承台(1)索塔呈H造型,钢筋混凝土实心截面。索塔总高度85m,上塔柱高度74m,分为拉索锚固区(55m)、截面过渡区(6m)以及无索区(13m)。拉索锚固区主塔采用H型截面,纵向壁厚4.0m,横向壁厚3.0m;无索区主塔截面采用矩形截面,纵向*横向:5.0*4.0m。下塔柱实心矩形截面,总高10m,截面从5.0*4.0m渐变到6.0*5.0m;塔柱下设1m高塔座,塔座截面从8.0*7.0m(纵*横)渐变到10.0*9.0m;两塔柱在桥面以上46.33m处设置一道上横系梁,横系梁采用箱型断面,高3.5m,宽3.5m,壁厚0.5m
6、,内设0.5*0.5的倒角。与主塔相交处为2m厚实心混凝土段,横系梁中设置横隔板,板厚70cm。(2)承台厚500cm,平面尺寸1820x1820cm。索塔基础采用群桩基础,钻孔桩施工工艺,每塔下布置16根200cm直径的基桩,基桩间距5.0m,桩长为34m的摩擦桩。2.2.3.斜拉索(1)斜拉索采用OVM250系列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及相应的锚具,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为1.95x105MPa。钢绞线拉索采用四层防护体系,第一层为钢绞线外喷涂环氧涂层,第二层为无粘结筋专用油脂,第三层为热挤单层HDPE护套,第四层为整体索外包HDPE护套。(2)斜拉索在主梁上的标准索距为6m,斜
7、拉索在索塔上的索距有2.5m、2.2m、2.0m、1.7m四种。为方便更换拉索并提高桥梁安全度,主桥采用双排拉索体系。拉索上的横向间距统一为0.8m,左跨拉索在塔上的横向锚固间距0.6m,右跨拉索在梁上的横向锚固间距2.0m,1号-18号拉索均为空间拉索体系,在主梁处为锚固端,在主塔处为张拉端;0#拉索在主塔上锚固,在上横梁处张拉。2.2.4.过渡墩及基础过渡墩设置高低盖梁接柱式墩,柱间距为7.5m,每根柱横向x纵向为2.0*2.2m的矩形截面,墩柱下设“工”字型承台,承台厚2.5m,承台下设置8根直径2.0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基桩长24m。2.2.5.引桥结构(1)本桥两侧引桥位于北大河河滩
8、地上,桥头接南北滨河路,结合桥址处得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主桥桥型综合考虑,选用装配式连续箱梁。南侧引桥采用一联5x30m,北侧引桥采用一联6x30m。(2)上部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上部结构可在桥位附近场地化预制,下部采用柱式墩接桩基础。上、下部结构可同时施工,施工工期较短。上部采用机械吊装或架桥机架设。2.3.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采用六车道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车速50km/h;荷载为汽车荷载城-A级,路基宽度33m,桥面宽度2*16.5m。2.4.工程数量见表1-1。表1-1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 程 项 目单位数量1主桥及引桥工程混凝土m332471.54钢绞线kg1237648
9、.98钢筋kg7566786.95锚具套5392预制箱梁片1102路基附属及加固工程浆砌石圬工方845土石方m314593.总体目标 将甘肃xx市环境综合治理xx大桥项目建设成人文、绿色、环保、大能力的现代化“一流工程,一流设备,一流管理”的项目。3.1.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并满足全项目创优规划要求;工程质量达到零缺陷。3.2.安全生产目标 确保无重大施工安全事故、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既有线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3.3.工期目标我方计划工期: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20日,竣工日期为2016年2月
10、2日,总工期27个月,按建设单位要求的27个月完工。3.4.文明施工目标做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的标准。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标牌规范。二、总体施工方案1.主桥工程1.1.桩基施工方案1.1.1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施工准备护筒埋设钻孔作业安装钢筋笼导管插入二次清孔水下砼灌注成桩检测1.1.2 冲击钻钻孔(1)施工准备:平整场地,放线定出桩位,制作泥浆池、沉淀池、储浆池。确定钻机移位路线和方法,接通水源、电源,安装水泵、桩架,钻机就位。(2)护筒埋设:精确定出桩位后,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无误,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较桩径大20cm。护筒倾斜度不得大于1%。
11、(3)钻孔作业:钻孔作业主要包括钻机定位、护筒埋设、测量护筒顶标高、泥浆拌制、钻孔、清孔、验孔,必要时进行故障处理等工序。因故停钻时,要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及粘度,以防坍孔。图2-1-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排渣、投泥浆、测指标养护、凿桩头、检验钻机就位钻 进中间检查终 孔清 孔测 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泥 浆 制 备测孔深、泥浆指标、钻进速度测孔深、孔径、倾斜度测泥浆性能指标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检查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制作混凝土试件水密性试验测孔深、孔径钢筋笼及检测管制作埋设钢护筒场地平整钢护筒加工测量放样(4)钻孔完成后,用捞砂钻头将
12、沉淀物清出孔位。清孔要求桩底沉淀厚度符合设计要求。1.1.3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钢筋进场所有进场钢筋除检查外观质量外,按规定进行分批验收,每60吨钢筋作为一个检验批,取样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中。表2-1-2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备注1护筒顶面位置50mm专用仪器倾斜度1%专用仪器2泥浆密度粘土或砂性土中允许值为1.151.20g/cm3;专用仪器3孔位中心群桩100,单桩50专用仪器:重点桩基采用声波检测仪,一般桩基采用自制钢筋检测器。4倾斜度1%孔深,且不大于5005孔径不小于设计6孔底标高+300mm(只深不浅,并进入设计土层)7沉渣厚度柱桩5
13、0mm,摩擦桩200mm。重锤测量。不允许用超挖代替沉渣厚度 钢筋存放钢筋的存放及制作场地均要求硬化,钢筋原材以及半成品应用塑料膜加以覆盖,并保护钢筋不受机械损伤及由于暴露于大气而产生锈蚀和表面破损。下面用10*10cm的木条加以支垫。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钢筋直径),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两接头距离同一截面不少于35d.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焊接和安装须符合要求。钢筋制作时应进行除锈调直处理,调直后的主筋中心线与直线的偏差不大于长度的1%,并不得有局部弯曲
14、。主筋间距必须准确,保证对接顺利。 钢筋加工场设置钢筋笼加工模具及台座,对骨架尺寸和各种间距实行模具控制,钢筋笼在台座上加工绑扎。钢筋笼制作应符合设计尺寸,在骨架主筋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混凝土垫块,垫块按图纸要求采用焊接方式定位,焊在骨架钢筋外侧。钢筋笼顶端设置定位钢筋吊环,钢筋绑扎、焊接成型后,每个钢筋笼挂标志牌,写明墩号桩号等,尤其定位钢筋吊环,由于地面标高不同,其长度也不同,都必须标识清楚。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垫块满足与灌注混凝土同标号、同强度等级要求,垫块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3个,纵向投影为正六边形。 为防止钢筋笼在运输过程中变形,在加强筋
15、内侧焊接三角支撑。钢筋笼制作成型后,如果不能及时利用,则存放在成品区,下垫方木,上盖彩条布防止雨淋。 声测管安装声测管设在桩基加强钢筋内侧绑扎固定,保持竖直。声测管采用外加套筒连接,并用防水胶带密封,然后用铁丝绑扎牢固。声测管接头及底部应密封好,顶部用木塞封闭,防止砂浆、杂物堵塞管道。表2-1-3 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检验数量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mm尺量全部2钢筋骨架直径20mm3主钢筋间距0.5d尺量不少于5处4加强筋间距20mm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mm6钢筋骨架垂直度1%骨架长度吊线尺量钢筋笼加工完成并设置好保护层垫块后,用拖车将钢筋
16、笼运送到施工地点,当在钢筋笼储存场存放时,应做好防锈工作。钢筋笼利用吊机整体吊装到孔内,钢筋笼上口到达护筒口上方时,用型钢扁担将钢筋笼搁置在护筒上。由于钢筋笼较长,且要求整体一次吊装,所以必须考虑到起吊和移位时的钢筋笼变形控制。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宜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二点之间。起吊时,先提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与地面或平台垂直,停止第一吊点起吊,用劲形骨架固定。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若遇阻力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
17、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钢筋笼入孔后,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采用吊筋将钢筋笼进行固定,防止钢筋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往上窜动造成错位。吊筋的长度、设置位置必须经过仔细的研究和设计,防止出现钢筋笼降低或超高的现象。对桩基进行无损检测,评价桩基完整性,在采用声波法检测时,必须保证声测管的质量,管厚度、接口连接、固定方式等必须符合要求,杜绝漏浆堵管现象。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初凝后即可解除钢筋笼的固定措施。1.1.4 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砼灌注施工流程见2-1-4水下砼灌注施工流程图。(1)初灌量桩基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混凝土灌注应在钢筋笼吊放完成,各项检测数据合格后立
18、即开始,钻孔桩灌注前,应计算初灌的灌注量,确保初灌埋管的成功。以41m桩长计算首批砼量所需数量V如下: V=D2/4*(H1+H2)+*d2*h1/4V-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m3);D-桩孔直径(m);图2-1-4水下砼灌注施工流程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距离以 0.4m计算;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m);d-导管内径(0.3m);h1-桩孔内砼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砼柱平衡导管外压力所需的高度(m);h1=Hwww/c即V=3.14*2*2*(0.4+1)/4+3.14*0.3*0.3/4*(41-1-0.4)*1.1/24 =4.525m3(2)导管要求导管的内径为300mm,长度一般
19、2m,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应为4.56m,不得短于4m,为了配备适合的导管柱长度,上部导管长为1m或0.5m(一般配上1m和0.5m的调节管)。导管采用游轮螺母连接,橡胶“O”型密封圈密封,严防漏水。导管初次使用时应做水密承压力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小于井孔内水深1.5倍的压力。以保证密封性能可靠且在水下作业时导管不渗漏,以后每次灌注前要更换密封圈。导管吊放入孔时,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周正、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导管在桩孔内的位置应保持居中,防止导管跑管,撞坏钢筋笼并损坏导管;导管底部距孔底(或孔底沉渣面)高度,以能放出隔水塞和混凝土为度,一般为250400mm。导管全部入孔后,计算导管柱总长
20、和导管底部位置,并作好记录。(3)二次清孔待钢筋笼下放完成、导管插入后应再次检验孔内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采用换浆法进行二次清孔,确保孔内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规范要求。(4)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输送车运至桩位,汽车吊配合灌注。采用砍球法灌注混凝土,确认初存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隔水塞铁丝,灌入首批混凝土。同时,观察孔内返浆情况,测定埋管深度并作好记录。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要紧凑地、连续不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导管的埋深应不小于2m,但最大埋深不宜超过6m。随着
21、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节拆除导管,拆下的导管应立即洗刷干净。灌注接近桩顶部位时,为了严格控制桩顶标高,应计算混凝土的需要量,严格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入量。 (5)桩基完整性被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大于14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即可进行桩基检测,按设计要求逐根进行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施工工序。1.2承台施工方案1.2.1承台简介主桥承台尺寸为18.5m18.5m5m,共计2个。每个承台混凝土量为1656.2m,钢筋为196吨。1.2.2承台开挖及垫层浇筑承台开挖采用挖机配合自卸车开挖,四周边坡为1:0.5,待开挖至设计底标高后,进行桩头凿除,检桩,待桩基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的施
22、工。混凝土采用C20,在封底时要加强与支护相结合处混凝土的处理,结合处做到密实。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泵车入基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混凝土顶面标高及平整度,混凝土浇筑前利用水准仪在基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标高点,根据标高点用线绳按5mX5m布设网格线,通过线绳控制封底砼顶面标高,并及时进行收光抹面。整个基坑进行全封底。1.2.3钢筋绑扎、安装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利用炮车运至施工现场,并在下部临时垫方木存放。钢筋安装的原则为先安装主筋,后安装箍筋。(1)、在钢筋安装前,由测量班放线确定承台的轮廓线,并利用钢尺对测量放样进行复核,确保无误;(2)、根据测量班的施工放样,
23、用墨线弹出承台轮廓线,并根据图纸尺寸将承台底部主筋位置用墨线标识在封底混凝土上;(3)、根据封底混凝土面上标识的墨线,安放承台底部主筋,要求位置准确,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得超过总数量的50%;(4)、搭设钢管架:利用钢管搭设钢管架,要求钢管架牢固,在钢管架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水平钢管,并根据承台钢筋的分部,控制好相应的标高;在搭设钢管时注意对承台底部钢筋的保护;(5)、钢管架完成后,进行承台其它部位的水平主筋安装,将水平主筋按图纸间距安放在水平钢管上;(6)、按计算好的位置安装冷却钢管,每1m用8钢筋安装一道加固筋固定在承台钢筋上,要求加固牢靠;(7)、安装承台竖向钢筋及箍筋,严格按照图纸尺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方案 桥梁 方案 预应力 混凝土 独塔双索面 斜拉桥 总体 施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