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投标格式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
《【施工管理】投标格式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管理】投标格式沥青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施工总体概述一、编制依据1.城北园区富前路(渔婆北路经一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富前路(渔婆北路经一路)工程施工图纸;3。 施工现场探勘情况;4. 结合本公司综合施工能力。二、工程概况1。 概述1.1 设计依据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靖江市综合交通规划靖江市城北园区分片规划1。2 项目概况富前路是城北园区的一条东西向支路,西起渔婆北路,东至经一路,道路全长约556米。道路红线宽度15米,一块板式,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车行道宽12米,两侧各1。5米的绿化带。沿线与经一路、渔婆北路相交.中心港相交处设置桥梁。1.3 建设规模及遵循的规范、规程1。3.1 技术标准根据设计委托书的要求,路线按
2、城市支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20km/h。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为15年;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1.3.2 遵循的规范、规程、标准本项目施工图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和规程有: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8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
3、范(JTG D30-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混凝土路缘石(JC 8992002)城市道路沥青路面(05MR20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2。 沿线自然地理特征及场
4、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道路位于靖江市是城北园区,西起渔婆北路,东至经一路,沿线主要为农田及河道,道路场地高程为-0.13。85米,地势较平坦.3路线3。1 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严格按规划要求,全线为一直线。沿线可根据地块企业布置情况增加开口。3.2 纵断面线形设计该工程纵断面设计以渔婆北路、经一路为主要控制点,满足不低于防洪高程3.4米的要求,并与周围场地相协调,进行纵断面设计。3。3 道路横断面设计3.31 标准横断面道路红线宽度15 米,12 米车行道+1.52 米绿化带.3。3。2 道路横坡道路横坡为折线形,车行道横坡为2%,坡向路边.道路侧石高18cm。4、路基路面结构4.1 路基4。1。
5、1 路基压实度要求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其压实度要求如下:车行道路基的压实度要求如下:路基层位压实度(%)填方路槽底面下深度 080cm92路槽底面下深度 80-150cm91%挖方路槽底面下深度 030cm924。1.2 一般地段路基处理(a) 耕植土挖除15cm,老路基挖除,平整场地。(b) 车行道:清除表土15cm后,下挖至结构层底面以下40cm(挖方部分利用),原土20cm掺5%灰土处理,碾压密实,其上设40cm5石灰土(分层施工)后实施路面结构,如清表后地面标高至结构层底面大于40cm时,原土20cm掺5灰土处理,碾压密实,然后以5石灰土分层填至路面结构层底再实施路面结构。(c)
6、 对于河塘路段,清除淤泥后,周边挖成宽100cm,高50cm的台阶,先回填1米片石或道渣后,再填筑5%的石灰土至结构层下,分层压实。(d) 在桥梁两侧及管形结构物两侧填筑时,应同时填筑且分层压实,保证两侧路堤填筑高度基本相等。(e)沿线如有不良地质情况,及时与设计联系.4.2 路面4。2。1 技术指标(1)设计年限: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为15 年;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0 年。(2)设计荷载:BZZ1004。2。2 路面结构4.2。2。1 车行道: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0。6cm 油封层30cm 水泥稳定碎石(5:95)30c
7、m12石灰土结构层总厚度为70.6cm。范围:车行道、相交道路交叉口处及人行道开口处。4.3 材料要求(1)粗集料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附录C表C.0.6及C.0.7的规格尺寸。路面上面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符合要求的玄武岩,其各项指针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附录C表C。.0。8之规定。若无玄武岩可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2)细集料沥青混凝土面层用细集料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附录C表C.0.9、C。0。10、C.0。11之指针要求.沥青混凝土中如细集料与沥青的粘结性能差,达不到
8、4级时应掺加1%2 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水泥或沥青中掺加抗剥落剂。(3)沥青混凝土沥青面层均采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C 型)。所有沥青混合料必须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其级配和沥青含量应在施工前进行试验确定,经批准后方可施工。(4)水消解石灰、拌制混和料和混合料基层养生应采用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自来水及pH值大于6的水。(5)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抗冻性好的水泥,其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的规定。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2。5MPa.(6)土土的塑性指数宜为 1525,并不得小
9、于6 或大于30.当塑性指数小于6 或大于30时,应采取压实混合料或粉碎土团粒的措施。当温度为700时,土中有机质应小于8,硫酸盐含量宜小于0。8%。(7)石灰生石灰的 CaO+MgO 含量宜大于60,消石灰的CaO+MgO 含量宜大于50。消石灰应充分消解,不得含有未消解颗粒。磨细生石灰应完全粉磨,不得含有杂质。(8)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水泥稳定碎石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54。0MPa,推荐以3。8 MPa 控制,180 天劈裂强度0。55MPa。为减少基层表面裂缝,必须做到三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
10、。因此水泥剂量不应大于6.0、集料级配中0.075mm 以下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其中: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路面基层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要求水泥初凝时间3 小时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 小时。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碎石碎
11、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轧石场轧制的材料应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施工时掺配方便,采用的套筛应与规定要求一致。集料的颗粒组成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建议按粒径9。5-31。5mm、粒径4。75-9.5mm、粒径2.364。75mm和粒径2。36mm 以下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宜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 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9。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方可使用:a、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b、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
12、/mm。c、pH 值不得小于4。d、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杂质。(9)石灰土石灰土的石灰剂量为12,石灰应达到级或级以上石灰的要求,其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 0.6MPa,石灰拌压时间不得超过2 天。(10)碎石土含泥量不大于20,粒径不小于2cm 的颗粒应超过总量的60,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11)片石不易风化,片石不宜小于30cm,且小于30 cm 粒径含量不得超过20%。(12)平侧石强度等级为C30。砼路缘石应采用预制方式加工,充分振捣密实,不得采用轧制方式加工。4。4 施工注意事项4.4。1 路基施工要求(1)新老路基连接段必须按规范挖台阶处理。(2)做好场地平整、清除杂物、
13、树根及沿河、塘路基的围堰、排水及清淤工作,回填前必须按设计要求挖台阶。(3)路基施工中应保证施工期间路基排水边沟的畅通,使其在施工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路基顶面应形成3的横坡以利施工期间排水,严禁出现坑塘及凹面.(4)路基施工压实,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5)一定要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0cm,填筑至路床顶面的最z 小压厚度应 8cm。(6)严禁由于交叉口附近路基较宽而采用分幅填筑的方法.(7)填方段落须超宽碾压,每侧超宽值为30cm。路面的施工,必须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各条文要求,质量检查标准
14、应参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1) 路面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验基层铺筑前,应按规范对路基的强度、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满足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路面基层的施工。对于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工点,应找出其周围限界,进行局部处理,直到满足要求。(2)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底基层总层厚为30cm 时,采用分层压实.底基层按配合比进行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的施工方法,碾压时严格按路面基层施工规范规定的碾压次序进行。铺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生和交通管理.洒水养生时必须注意控制洒水量,禁止泡水,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或湿润。(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车行道基层总厚度为30cm 时,采用
15、分两层碾压.基层按配合比进行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的施工方法,碾压时严格按路面基层施工规范规定的碾压次序进行。铺筑完成后,必须进行养生和交通管理。基层养生完毕后即可进行沥青封层的施工。(4) 沥青下封层施工沥青下封层施工前,首先要清洁水泥稳定碎石表面,沥青下封层应在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完毕,表面稍干后立即施工,以保证沥青能渗入水泥稳定碎石细集料表面一定厚度。并及时撒布矿料,用68t 钢筒式轻型压路机稳压后,再用轮胎压路机反复碾压,以利尽早“返油”成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洒布PC-2 乳化透层沥青,用量0。71.5L/m2,后洒布PC2 乳化封层沥青,用量1.01.2kg/m2。矿料用量67m3/10
16、00m2,粒径35mm,矿料要求干燥、清洁,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5) 沥青面层施工路面面层为双层式沥青砼路面,分两层施工。在铺筑下面层的沥青混凝土前应清洁沥青下封层表面,必要时浇洒粘层沥青。当沥青面层相邻两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时,下层易受到污染,摊铺上一层前应清洁表面。浇洒粘层沥青后再铺筑。5. 其它5.1 本工程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系采用城市坐标系.5。2 消防:结合道路两边地块需要设置消防栓,消防栓间距约120 米。5.3 其它管线:包括信息线(电信管道、联通管道、有线电视管道、移动管道)、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管道,仅在横断面图上标注位置。过路管线位置及高
17、程设见施工图.5。4 在绿化带上设置单挑路灯,左侧布置,间距40 米.第二部分、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文字说明项目部拟设于新建道路旁,具体布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临时用地和各临时设施的具体占地面积见临时用地表。2。施工临时用电现场设置 400KVA临时电源1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从变压器接出的电源分为施工用电和办公、生活用电两路,施工前安装用量计量表。电缆选用标准电缆线,沿线布置,过路口出入口需埋地铺设并加防护套。配置2台75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3.施工临时用水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阶段布置.施工用水可取用当地符合要求的河塘水,也可利用洒水车运输到各工点,生
18、活用水利用当地自来水。4.便道、便桥沿线设置便道,路线经过镇区时,利用老路。5.施工期间,设置全封闭彩钢板将施工范围与通行通道隔离.第三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本工程工程量较大,工期要求较紧.根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初步设计图纸、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交通组织方案、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我们将从施工技术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进度的同步控制作为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一、施工进度计划文字说明 1.业主对于工期的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招标文件,业主要求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20日历天,开工日期2015年5月25日,竣工日
19、期2015年9月25日。 2.承包人计划工期 根据业主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可能会影响工期的因素,我方暂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1)施工准备时间为开工后3天内。(2)雨水管、污水管施工为开工后第4天第50天。(3)路基填筑为开工后第11天第80天。(4)路面施工为开工后第81天第110天。(5)收尾及现场清理为开工后第111天第118天。(6)工程验收为开工后第119天第120天。 具体施工安排见施工进度计划表。二、工期保证措施1.技术保证措施 (1)利用本公司的机械设备优势,及时提供先进道路、管线施工机械和配套设备等,使整个工程进度得到保证。 (2)利用本公司道路、桥梁、管线施工等方面的施
20、工技术优势和专业人才的优势,使工程进度和质量都得到有力保证.(3)发挥本公司的技术管理优势,平面分区域同步进行,确保工期目标顺利实现。2。设备、材料保证措施 (1)依据以往施工经验,在施工前对所有设备进行大修,是保证工程顺利进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将严格按要求进行设备大修,做好原始记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2)注重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出产品的地方,承建产品是否如期完成,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场管理水平。管理的标准是保持连续均衡的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施工对进场的人、机、料、方法、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建立文明施工次序,完善施工资料的积累和传递机制。(3)实行以
21、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调度中心,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和控制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人力、物力的平衡调度,保证施工按计划正常进行。及时同有关部门互通信息,掌握施工动态,协调内部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工作,注重后续工序之间的交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了解材料、设备供应动态,对缺口物资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协调调剂,如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时,要提出调整局部进度计划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使总进度计划顺利实施.3.劳动力保证措施 (1)根据方案实施要求及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求计划,集结施工队伍,组织劳动力分批进场,并建立相应的领导体系和管理制度。 (2)根据工程项目需要,以我公司的各施工作业队对本工程进行施工。
22、我公司现有各种施工作业队,能迅速的投入本工程进行施工。 (3)我们对劳务施工人员所需生活后勤已经作了充分的考虑,可保证满足施工需要。 4。组织保证措施 (1)一旦中标,我公司管理人员做到马上进场,立即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尽快熟悉工程情况,全面了解影响工期的各方面因素。在大临设施未搭建好之前,以集装箱作为临时办公室,确保施工进度,保证按时完成本工程任务. (2)项目经理部认真研究并根据投标书为蓝本,制定出详尽的工期进度计划,与施工作业队协调,包括其施工计划的细化优化。 (3)由于要保证工期,则必须调整好劳动力、机械设备及各种材料的使用、供应中的各种关系,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合理性. (4)项目经理
23、部用周计划控制分部分项工程进度,按计划要求,每周召开一次平衡调度会,及时解决劳动力、施工材料、设备调度问题,确保工程按计划实施。 (5)本工程施工时,采用3班制施工方法来缩短工期,并配齐相应的劳动力. (6)为加快施工速度,视施工进展和需要,组织设备材料超常投入,公司各成员公司可以确保供应相应的设备和材料,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7)加快施工组织管理,使各分部分项工序以最大限度进行合理搭接,保证施工流水能按计划正常运转。前道工序施工为后道进工序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第四部分、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施工准备1。现场情况收集开工前进行现场踏勘并摸清施工范围内原有的排水系统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管理 施工 管理 投标 格式 沥青 道路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