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法律责任.ppt
《第十三部分法律责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部分法律责任.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主讲人:史凤林,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本章知识体系: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二、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一)违法行为(二)违约行为(三)法律的特别规定,孙志刚案件,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类型 一、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三、刑事责任 四、违宪责任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 一、法律责任归结的含义和原则(一)责任法定原则(二)责任自负原则(三)因果联系原则(四)责任相称原则,二、法律责任的免除(一)不诉免责(二)时效免责(三)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四)自首立功免责(五)因履行不能而免责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承担 一、制裁(一)
2、刑事制裁(二)民事制裁(三)行政制裁(四)违宪制裁 二、补偿(一)民事补偿(二)国家赔偿 三、强制,教 学 目 的(1)掌握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2)明确法律责任的分类、归结与免除、法律责任的承担作业:简述违法的含义与要素,法律责任的概念与分类。,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特点(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1、责任的词源2、关于法律责任定义的代表性的观点有:(1)义务说或第二义务说,认为法律责任是由于某种行为而产生的受惩罚的义务,即赔偿义务或第二性义务。(2)后果说,认为法律责任是责任主体被法律强制性的承担某种不利的后果。(3)处罚说,认为法律责任
3、是法律所确定的违法者因其行为与法律相冲突所应承担的惩罚、制裁等。3、法律责任的含义(1)广义的法律责任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的同义词,比如,控告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也可以称为控告人应当承担举证的义务;国家机关具有执行法律的责任,也可以称为国家机关具有执行法律的义务。(2)狭义的法律责任则是违法行为所引起的不利后果。,4、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的区别 法律义务通常是指主体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法的约定必须为或不为的义务,而法律责任是由于违法、违约即违反第一性义务带来的不利后果。它们的区别主要有:第一,法律责任针对的是特定主体,具体是指违反了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的主体;法律义务针对的是一切社会主体,具有相
4、当的广泛性。第二,法律责任通常具有惩罚性,即法律责任是针对第一性的义务没有被履行而进行救济、制裁;法律义务是作为与法律权利相对应的法律的重要调控手段,一般不具有制裁性。第三,法律责任的产生以法律义务为前提,没有义务主体对义务的违反就不会产生法律责任。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仅在狭义上使用法律责任这一概念。,5、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是指由于实施了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出现了不属于违法、违约的某些法律事实而使责任主体依法应当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这一概念既能避免把法律责任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义务混为一谈;同时又能涵盖法律责任的内涵。法律责任是由于违法、违约即违反第一性义务带来的不利后果。(二)法
5、律责任的特点 第一,认定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第二,责任主体承担的是不利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第三,追究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第四,履行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二、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的对责任主体承担的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导致这种不利后果的原因大致有三类:(一)违法行为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构成要素。违法行为简称违法,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侵犯他人权利,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1)违法的主体。违法的主体,指实施违法行为的人,必须 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2)违法的主观方面。
6、违法的主观方面是指违法主体对其所 实施的违法行为及其危害后果具有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 状态。(3)违法的客体。违法的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的而被违法行 为侵犯破坏的社会关系。(4)违法的客观方面。违法的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 规定的行为以及由这种行为引起的损害事实。,案例分析,1、介绍案情“诽韩(唐 韩愈)案”1976年10月间,有一郭寿华者以笔名“干城”,在“潮州文献”第2卷第4期,发表“韩文公、苏东坡给与潮州后人的观感”一文。指称:“韩愈为人尚不脱古人风流才子的怪风气,妻妾之外,不免消磨于风花雪月,曾在潮州染风流病,以致体力过度消耗,及后误信方士硫磺下补剂,离潮州不久,果卒于硫磺中毒”等语,
7、引起韩愈第39代直系亲韩思道不满,向“台北地方法院”自诉郭寿华“诽谤死人案”。,案例分析,经法院审理,认为“自诉人以其祖先韩愈之道德文章,素为世人尊敬,被告竟以涉于私德而与公益无关之事,无中生有,对韩愈自应成立诽谤罪,自诉人为韩氏子孙,因先人名誉受辱,而提出自诉,自属正当”,因而判郭寿华诽谤已死之人,处罚金300元。郭寿华不服,提起上诉,经“台湾高等法院”判决驳回,该案遂告确定。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认为:此号判决仍在“概念法学”阴影笼罩之下,审判者一味专注于概念逻辑,只知“运用逻辑”为机械的操作,未运用智慧,为“利益衡量”才会闹此笑话。,案例分析,分析思考题(1)本案中违法主体是谁?其有无责任能
8、力?若本案的违法主体是法人或社会组织(日报社或杂志社),其违法主体和责任主体分别是谁?(2)本案违法的客体是什么?违法行为的对象是什么?(3)本案中违法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那些?它们和违法构成有何逻辑关系?(4)本案中违法主观方面的要件是否构成?其表现形式是什么?违法动机和违法目的分别是什么?(5)比较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关于本案中诽谤违法行为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有何区别?,2违法行为的种类(1)刑事违法。刑事违法也称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是违法行为中危害社会最严重的一种。(2)民事违法。民事违法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依法应当追究民事责任的行为。这里的民事违法主要是
9、指民事侵权行为即非法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知识产权,而使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遭受损失的行为。,(3)行政违法。是指触犯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行为。行政违法也属一般违法,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关于行政机关内部管理法规,这通常引起行政处分;另一种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如违反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工商管理等法规,这种行为通常引起行政处罚。(4)违宪行为。从广义上讲,一切违法行为必然违反宪法,都是违宪行为;狭义的违宪行为仅指违反宪法,依法应当承担违宪责任的行为。狭义的违宪行为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抽象行为违宪,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部分 法律责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3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