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的二语习得研究.ppt
《跨学科的二语习得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学科的二语习得研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跨学科的二语习得研究,戴运财浙江农林大学,主要内容,1、前言2、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3、二语习得学科的属性探讨4、通过九本综合性教材/文集来看二语习得 研究的主要特点5、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性:基于动态系统 理论的研究6、对我国二语习得学科建设的启发,1、前言,二语习得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拥有自己专门的学术期刊,高度专业化的国际学术会议,相关的学术组织,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等。本学科也已形成了自己核心的研究内容和常用的研究方法。国内对二语习得学科的认识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该学科的理解模糊不清,结果各种观点相去甚远。对二语习得学科本质属性的认识必然牵涉到本领域的研究内容、方法与范式,
2、因此不理清二语习得的学科内涵和属性,则阻碍该学科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外语学习和教学。,What 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is the scholarly field of inquiry that investigates the human capacity to learn languages other than the first,during late childhood,adolescence or adulthood,and once the first langua
3、ge or languages have been acquired.It studies a wide variety of complex influences and phenomena that contribute to the puzzling range of possible outcomes when learning an additional language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Ortega 2009:1-2)To put it simple,it is the study of how a learner acquires/learn
4、s a second language other than his first language.,2、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史,2.1 早期的二语习得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界极其盛行,Lado(1957)以此理论为基础撰写了“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行为主义-对比分析研究盛行。一直到六十年代后期,Corder提出研究学习者错误的重要性,并于1981年出版专著“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在这一阶段,错误分析得到大力发展。七十年代的二语发展的形态研究也受到很多的关注,它起源于母语习得研究,Dulay an
5、d Burt(1974)将这方面的研究引向二语习得。Krashen(1982)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语习得的监控模式。此外,七十年代后期的Schuman的文化实用模式。,Sharwood-Smith(1994)也曾对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二语习得研究作过类似的总结,他将这段时期的研究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第一个阶段尝试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外语学习中的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对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阶段以“中介语”和“创造性的建构”为标识,研究的重点转到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第三阶段是在二语研究与其它的理论领域,尤其是语
6、言学之间寻找联系,如标记理论、普遍语法理论等在二语研究中的运用。,2.2 八十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特点八十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Ellis 2008)。第一个方面是研究范围的拓宽,包括学习者语言的语言学特征研究、学习者特征的研究、从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二语习得。第二个方面是语言学理论和认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广泛应用。第三个方面是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注重理论引导下的实证研究。如计算机模拟语言的使用,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fMRI),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等来研究语言习得的神经和生物学基础,3、二语习得学科的属性探讨,3.1 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二语
7、习得起源于外语教学并从中分离出来,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rnyei 2009;Gass 2008;Larsen-freeman 2000)。二语习得是应外语教学的需要而产生,它与外语教学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并为外语教学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方法论上的参考,但是二语习得毕竟不是外语教学(Gass 2007;Long 2006)。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习得的过程与心理,涉及习得的心理机制、生物学基础、语言的影响、环境的作用等,而后者更注重外语的教育特性,如影响外语教学效果的个体与社会因素、教学方法、课堂活动组织、大纲设计、教材编写等。外语教学可以利用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与方
8、法,并从中汲取营养,但是它的研究目的和内容仍与二语习得研究存在显著的差异。,3.2 跨学科性跨学科性。二语习得与语言学理论、母语习得、认知科学等都密切相关。Ortega(2009)认为,语言教学、语言学、儿童语言习得和心理学是二语习得最初发展的基础并汇聚于二语习得。二语习得研究除了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借鉴和吸收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为自己所用外,它还应包括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以及神经系统科学、神经生物学、神经语言学等自然科学(Bialystok 1998;Cumming 1998;Larsen-Freeman 2000)。,4、
9、通过九本综合性教材/文集来看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特点,本世纪以来九本教材/文集的主要内容与特色1、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Doughty and Long(2003)编著,包括七个部分,24章。本书是迄今为止国际上两本最全面的二语习得手册之一,它最显著特点是强调二语习得的认知属性,作者认为,二语习得应作为认知学科的一个分支,因此本文集在内容选择上也反映了这一观点。,2、Mind and Context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anz(2005)编著,包括四个部分,10章。本书是美国
10、乔治城(Georgetown)大学二语习得课程使用的一本教科书,内容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所选择的专题均有一定的深度,兼顾方法、理论与实践。正如书名所表达的那样,本书的重点是讨论心智与环境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即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影响。,3、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3rd edition)。Lightbown and Spada(2006)著,包含7章。受加拿大双语社会与双语教育的影响,本书更关注课堂环境下的二语学习,突出二语学习与课堂教学的的结合。,4、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5th edition)
11、。Brown(2006)著,包括四个部分,10章。本书强调语言、学习与教学的结合,将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分为四大类进行讨论。全书结构清晰明了,内容也比较丰富,注重联系语言教学的实际。,5、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3rd edition)。Gass and Selinker(2008)著,包括14章。一本经典、全面、研究生层次的二语习得教科书,包含二语习得的各主要方面,遵循二语习得研究的传统与发展,重点突出二语习得的语言学视角,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不忽略二语习得的心理、社会环境以及学习者因素,并提出一体化的二语习得观
12、等。,6、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nd edition)。Ellis(2008)著,包括八个部分,17章。最全面的一本二语习得研究专著,囊括了二语习得研究的各主要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反映了二语习得研究近十余年来的新发展,重点归纳了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个体差异、大脑功能等,讨论了语言、学习者、认知过程以及环境因素等重要变量。,7、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rtega(2009)著,包括10章。这是一本最新的、面向研究生的二语习得入门级教科书,本书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
13、出,基本包括了二语习得的主要方面,如年龄、语言、环境、认知以及个体差异因素的作用等。,8、The New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nd edition)。Ritchie and Bhatia(2009)编著,包括六个部分,27章。本书是另一本内容全面的二语习得手册,它在1996年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新内容,如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流派,个体差异等。该书既沿袭第一版对二语习得研究语言学视角的注重,又扩充了二语习得的心理与认知的内容,因此更加全面。,9、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econd 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跨学科 习得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