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认识活动和思维方法.ppt
《第十章认识活动和思维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认识活动和思维方法.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法,主讲人:阎华荣,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一、方法的发生和发展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它对思维的具体操作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方法一词源自希腊语,由“沿着”和“道路”两个词组成,意思是沿着道路运行或接近某物的途径。由此可见方法是指人们为了到达一定目的所选择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方法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方法与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第二,方法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人们所使用的方法 可以说是思想
2、、观点的具体化;第三,方法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方法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特殊的实践或送的途径和方式等。,思维方法就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规则、途径、形式和手段。(1)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的行为,是客观规律主体化的结果。(2)思维方法有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建构,体现着主体的主观创造作用。(3)思维方法体现着主体的目的性,它同主体行为的效果相联系。,二、思维方法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思维还不够开化,还缺乏自我意识的能力,不能把自己和自然事物区分开来,把自然存在物如,太阳、月亮、风、电等都赋有人的形象,兼有人的特征,有着拟人化的思维方法。原始人的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都同拟人化的思维方式有
3、着密切的联系。,古代思维方法主要是在直接观察基础上的直觉猜测,如中国的“无行说”等,西方还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近代产生了实验方法、假说方法、逻辑方法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使自然科学由近代时期发展到现代时期,一些新的思维方法如系统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等不断涌现。,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主张辩证思维,与异彩纷呈的哲学内容相应,先秦诸子的思维方式也是绚丽多姿的。其中既有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也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而丰富的辩证思维正是先秦哲学思维的一大特色,它主要包括整体思维、变易思维、对待思维与中庸思维。,(一)整体思维,先秦时代,儒、道、名、阴阳诸家都强调整体观念,认为宇宙是
4、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各是一个整体。因此,要了解各部分,就必须了解整体,从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部分的实质。据庄子天下篇载,先秦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提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和“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著名命题,对宇宙万物从大小两个向度作出高度的概括,并肯定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一)整体思维,庄子的齐物论更宣扬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强调从“道”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是一体的。周易大传的天人协调说,也认定天地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相互统一的关系。阴阳家则以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现象,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说明自然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5、,(二)变易思维,先秦哲学各流派都认为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物,自然和社会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如孔子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老子谓:“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庄子秋水篇亦云:“物之生也,若驰若骤,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周易大传更是通过对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总结和阐扬阴阳变易说,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论述事物发展规律学说的代表。,(二)变易思维,周易大传的中心内容就是讲变易,认为变易是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变易的实质就是生而又生,不断地产生新事物,所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周易大传还赞扬社会政治的变革,革卦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
6、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周易大传的这种变易哲学,为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封建时代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三)对待思维,先秦哲学还通过对待观点来阐述事物变化的根源和规律。所谓对待观点,就是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周易大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认为对立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转化是宇宙事物的最普遍、最根本的规律。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重要命题,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都是讲对立面的相待相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乃是宇宙事物的根本规
7、律。,(三)对待思维,孙子兵法也包含有丰富的对待观点。书中强调,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众与寡、安与动、劳与佚等一系列矛盾对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即是说只有全面地了解、掌握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国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首倡“矛盾”之说。相对而言,韩非更强调对立面的斗争,强调矛和盾对立的双方“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难一),但他也认为相互斗争的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合作的,矛盾也是可以化解的。,(四)中庸思维,孔子赞美“中庸”为至高的德性,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同时,孔子又认为中庸是一种思维方式
8、方法,强调“时中”、“用中”,要求人们随时选取适中的标准,随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孔子之孙子思作中庸,着重继承并发挥孔子“中庸”的思想,强调“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四)中庸(mean;middle of the road;middlebrow)思维,人们若能把“中和”的道理加以推广,天地就各安其所,万物也各遂其生了。周易大传也赞扬“中道”,重视“中正”、“中行”,认为中正则吉,反之则凶。“中庸”主要是强调适度,认为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和“不及”都不合乎事物的标准,都会损坏事物的稳定性。其间尤为强调勿太
9、过,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以免适得其反。这种中庸思维有助于事物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对事物的变革则是一种障碍。,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七大基础学科的排序中,数学第一,逻辑学第二。什么是逻辑学?辩证逻辑是逻辑吗?等等。观点参考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logic,1、science of reasoning(逻辑学、论理学)2、particular method or system of reasoning(推理的方法或体系)。显然,权威词典把逻辑学(logic)解释为推理的科学、方法或体系。,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李小五认为,“逻辑就是对形式正确的推理关系
10、进行可靠且完全刻画的形式推演系统。”什么是逻辑?J,载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第78页 王路则是从逻辑的内在机制出发探讨逻辑的本质,并认为这种内在的机制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与现代逻辑一脉相承的“必然地得出”,指出逻辑是关于推理的科学,并且是关于必然的推理的科学,特别是这种推理的必然性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由形式决定的论“必然地得出”J,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0期第51-54页。,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参考外文词典的有关释义、承袭专家的真知卓见,赞同这样的认识:逻辑学是旨在研究推理并且主要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科。从这个认识基点出发,我们就很容易明确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并把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哲学
11、的研究对象比较清楚地区别开来,而普泛所谓的“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定义则实在是太过于宽泛了,因为“思维形式”同时也是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更不要说思维及其形式本身至今为止仍然还是含义很不确定、存在不同理解的一些词汇了。,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譬如,关于“思维形式”就有抽象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形式、动作思维形式、甚或还有直觉、灵感、顿悟等思维形式之分;又如,康德认为,范畴是“我思”联结经验材料使之得到统一的各种形式,即思维形式,而康德把所谓的先天思维形式的范畴看作是来源于自我的自发活动,即来源于“理智”,独立于感觉,不是来自感性对象,是没有任何经验成分的“纯概念”,这不免又给人一种神秘主
12、义的印象;再如,现行比较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一般认为,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现代逻辑的特征是构造形式语言和建立演算。借助形式语言和演算,逻辑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了形式语言,逻辑的演算成为形式化的。这种形式化的演算不仅成为逻辑研究的方式,而且也成为逻辑的专门技术。(王路:关于逻辑哲学的几点思考,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方法的产物必须接受辩证法的改造。牟宗三说:“辩证逻辑不能成为一个逻辑”。(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上)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P480)中国大百科
13、全书哲学不把辩证逻辑列入逻辑。林仲达:“数理逻辑主精严,辩证法主活实;数理逻辑重解析,辩证逻辑重综合。二者合一始两益,而且合一乃合辩证之理。这两者合起来,真是明宇宙,活学问的无上利器。”(同上书P283),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间的关系,在黑格尔是明确的:“思辨逻辑内包含有单纯的知性逻辑,而且从前者中就可抽取出后者。我们只需要把思辨逻辑中的辩证的和理性的成份排除掉,便可得到知性逻辑。”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P182)周礼全说:“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思维形式的辩证法,是以辩证的方法来研究思维形式在认识过程中的内容、联系和发展。”周礼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1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P3),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周礼全还说:“康德先验逻辑和黑格尔辩证逻辑,都是从认识论角度来阐明思想形式的性质。它们都不是研究思想形式本身的正确性,而是要研究思想形式的真理性。它们都是不同于形式逻辑的认识论逻辑。”同上书(P27-28)列宁:“逻辑学是认识的学说,是认识的理论。”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P167)指出辩证逻辑是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的统一。(“辩证逻辑”中之“逻辑”改成“思维”似乎准确一些讲授者),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概念:逻辑哲学根据逻辑的这一显著特征,可以对逻辑哲学做如下说明或定义:逻辑哲学就是在技术的基础上
15、,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逻辑问题。通俗地说,以技术方式研究逻辑问题,形成现代逻辑。与此相对,在这一基础上,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逻辑问题,形成了逻辑哲学。应该承认,即使这可以算一个定义,也仅仅是一个操作性定义。因为它没有揭示逻辑哲学的本质。,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人们都同意,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的,或者简单地说,逻辑是研究推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推理问题就是逻辑问题。基于现代逻辑,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对推理进行说明。一方面,推理是从前提到结论的推论。另一方面,推理与前提的真和结论的真有关。因此,与推理相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另一个是真。,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
16、逻辑哲学就是在技术的基础上,以非技术的方式研究与推理相关的问题。以技术的方式研究推理,形成现代逻辑。在现代逻辑的基础上研究推理所涉及的问题,形成逻辑哲学。逻辑与哲学关系的密切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逻辑研究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是哲学研究的问题,而且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除真这个问题外,还有诸如存在、必然、可能等等问题。另一方面,逻辑自身的研究不仅为哲学研究提供可行的技术性的科学方法,而且为哲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成果,不仅有技术性的理论成果,而且有非技术性的理论成果。,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因此,逻辑扩展了哲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哲学研究的内容,深化了哲学研究的问题,提高了哲学研究的科学性,推进
17、了哲学研究的发展。达米特强调逻辑的重要性,强调逻辑对哲学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地指出,“过去以及今天的哲学著作对形而上学大问题提供了一些回答。这些回答通常仅仅满足了它们的作者。这是因为这些问题极其困难,致使一些聪明人多少世纪的努力都没有能够产生一般被认为正确的回答。当然,他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离发现答案多少接近了一些,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过我们发现这些答案时所能够说明它们的情况。我相信,这一前进速度之所以缓慢得令人感到痛苦,还由于甚至最深刻的思想家也低估了他们所处理的这些问题的难度。因此他们在他们的论证中走危险的捷径,而且沾沾自喜,以为他们达到了确切的解答,实际上他们的推论漏洞百出。我
18、相信,我们只有在研究中更缓慢更讲究方法,就像登山者确信每一步踩实以后才会迈出下一步,我们才会前进得更快”。,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三、方法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是近代科学理性化的一面旗帜。“我思”说的就是理性的奠基啊,就是要把一切的一切奠定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他要把一切的一切全部囊括到“我思”这儿来,他把“我思”作为基础.自然界的数学化本质上是理性化过程的一部分。除了自然的数学化外,还有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研究的分层分科化。笛卡儿也开创了科学的方法论化,并把方法论变成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笛卡儿有个名著叫方法谈,他把方法问题称为哲学的最高问题来谈,这是为什么?,第一节 方法和方法论,理性化分
19、为三步走。一步是对象的理性化,也就是自然的数学化,第二步是研究过程的理性化,也就是研究的方法论化,第三步是研究建制或社会建制的理性化,也就是分层分科化。什么叫方法论,方法论的意思就是说有了这个方法你就一通百通了。我们经常说要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那个渔就是方法,你知道方法了就可以事半功倍,不知道方法你是事倍功半。所谓研究的方法论化,就是使整个研究变得编程化,程序化。,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一、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方法的本质和特征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工具,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 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手段,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是
20、中介性,此外还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统一性。,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思维方法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一种认识工具,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 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手段,思维方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中介性,此外还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统一性。,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它对思维的具体操作
21、运行有重要的规范作用;思维方法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决定着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体以及正确性的程度。,第二节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它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含义 1.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和演绎法相比较,归纳法往往在前,成为演绎的基础和前提。2.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认识 活动 思维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5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