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概论.ppt
《综合布线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概论.ppt(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概论,元 晨 手机:13801211345 电话:010-62102288-131 传真:010-62101230 E-mail:,第一节概 述,定义: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1.综合布线的起源及使命回顾历史,综合布线的发展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智能建筑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智能建筑”在建筑界诞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了
2、“智能建筑热”。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哈福德(Hartford)市,将一幢旧金融大厦进行改建,称之为都市大厦(City Place Building)。可以说完成了传统建筑工程与新式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化办公楼。,改建后的大楼,主要增添了计算机、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及高速通信线路等设施。大楼的客户不必购置设备便可进行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查询、情报资料检索、科学计算等服务。此外大楼内的暖通给排水、防火、防盗系统,供配电系统,电梯系统等均为计算机控制,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使客户感到更加舒适、方便和安全,引起了世人
3、的关注。,由于智能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体工效学与居住者回归大自然的生活环境,因此,布局与设施可灵活应变。智能建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和信息港的码头,已充分表现了它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其通信系统可以多媒体方式高速处理各种图、文、音、像信息,突破了传统的地域观念,以零距离、零时差与世界联系。其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能高效综合地完成行政、财务、商务、档案、报表等处理业务。,其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动力、电力、空调、照明、给排水、电梯、停车库等机电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协调、运行管理。其安全系统能对自然灾害(火灾、地震等)进行监视并作出对策,对人员的流动
4、进行保安监视与综合管理。,智能化建筑不仅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能耗,提高楼宇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省人工费用,而且更主要的是,其优美完善的环境与设施能大大提高建筑物使用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生活的舒适感、安全感和便利感,使建造者与使用者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智能化建筑五大特征:建筑物自动化(Building Automation,缩写BA)通信自动化(Communication Automation,缩写C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缩写OA)大厦管理自动化(Management Automation,缩写MA)布线综合化,中国以大厦内自动化设备的配备作为智能建筑的
5、定义。如:3A智能大厦(CA、OA、BA)5A智能大厦(CA、OA、BA、FA、SA)消防自动化(Fire Automation,缩写FA)安保自动化(Security Automation,缩写SA),综合布线系统 GCS综合布线是由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综合布线是智能建筑内的一条高速公路智能建筑利用综合布线与国内外信息网连接从而进行信息交流。,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传统布线如电话、计算机局域网都是各自独立的。各系统分别由不同的厂商设计和安装,传统布线采用不同的线缆和不同的终端插座。而且,连接这些不同布线的插头、插座及配线架均无法互相兼容。,办公布局及环境改
6、变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需要调整办公设备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更换设备时,就必须更换布线。,对于一座建筑物,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通讯和管理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1、各专业单独设计,在线路路由上过多的牵制,线路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2、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3、各子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4、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导致布线系统的变化,或者
7、说不具备开放性和灵活性。5、难于维护和管理,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6、很难扩展,或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采用统一标准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势:1、综合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2、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不需改变。3、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4、至少在未来25年内能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5、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6、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
8、信息共享的需求日趋迫切,就需要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布线方案。,美国电话电报(AT&T)公司的贝尔(Bell)实验室的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在办公楼和工厂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率先推出SYSTIMAXTMPDS(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现时已推出结构化布线系统SCS。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11-2000命名为综合布线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综合布线是一种预布线,能够适应较长一段时间的需求。,综合布线系统就是以满足所有通信、电子设备在现在和将来布线需求为主要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整体并开放的配线系统,它不仅能为大楼提供电讯服务
9、,还能够提供通信网络服务,安全报警服务,监控管理服务,是大楼实现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大楼控制自动化的基础。,2、综合布线的特点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相比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1)兼容性: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过去,为一幢大楼或一个建筑群内的语音或数据线路布线时,往往是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电缆线、配线插座以及接头等。例如用户交换机通常采用双绞线,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
10、粗同轴电缆或细同轴电缆。,这些不同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配线材料,而连接这些不同配线的插头、插座及端子板也各不相同,彼此互不相容。一旦需要改变终端机或电话机位置时,就必须敷设新的线缆,以及安装新的插座和接头。,综合布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种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可节约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在使用时,用户可不用定义某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的具体应用,只把某种终端设备(如个人计算机、电话、视频设备等)插入这个信息插座,然后在管理间和设备间的交接设备上做相应的接线操作,这个终
11、端设备就被接入到各自的系统中了。,(2)开放性:对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只要用户选定了某种设备,也就选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布线方式和传输媒体。如果更换另一设备,那么原来的布线就要全部更换。对于一个已经完工的建筑物,这种变化是十分困难的,要增加很多投资。,综合布线由于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因此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如计算机设备、交换机设备等;并对所有通信协议也是支持的,如ISO/IEC8802-3,ISO/IEC8802-5等。,(3)灵活性:传统的布线方式是封闭的,其体系结构是固定的,若要迁移设备或增加设备是相当困难而麻烦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综合布线采用标准的
12、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块化设计。因此所有通道是通用的。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环网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要改变布线,只需增减相应的应用设备以及在配线架上进行必要的跳线管理即可。,另外,组网也可灵活多样,甚至在同一房间可有多用户终端、以太网工作站、令牌环网工作站并存,为用户组织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条件。,(4)可靠性:传统的布线方式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因而在一个建筑物中往往要有多种布线方案。因此建筑系统的可靠性要由所选用的布线可靠性来保证,当各应用系统布线不当时,还会造成交叉干扰。,综合布线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所有线槽和相
13、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等参数,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这就为链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提供了方便,从而保障了应用系统的可靠运行。各应用系统往往采用相同的传输媒体,因而可互为备用,提高了备用冗余。,(5)先进性:综合布线采用光纤与双绞线混合布线方式,极为合理地构成一套完整的布线。,所有布线均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5类双绞线带宽可达100MHz,6类双绞线带宽可达250MHz。对于特殊用户的需求可把光纤引到桌面(Fiber To The Desk)。语音干线部
14、分用铜缆,数据部分用光缆,为同时传输多路实时多媒体信息提供足够的带宽容量。,(6)经济性:综合布线比传统布线具有经济性优点,主要是综合布线可适应相当长时间的需求,传统布线改造很费时间,耽误工作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计算。,通过上面的介绍可知,综合布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布线方法存在的许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逐渐向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因此,综合布线取代单一、昂贵、复杂的传统布线,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节 综合布线系统简介,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式
15、星型拓扑结构,应能支持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需要。,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六个部分,其中三个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外加三个部分:工作区、设备间、管理。一间、二区、三系统,FD/BD,FD,FD,TO,TO,TO,(,(,(,1、工作区: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如图所示。,一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可按510m2 估算,或按不同的应用场合调整面积的大小。每个工作区至少设置一个信息插座用来连接电话机或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按用户要求设置。,工作
16、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应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电视机及监视器等终端的设置和安装。,工 作 区,跳 线,8 pins4 pairsT568 A-B,4对/8 芯 1 排 流 线,RJ45(ISO 8877),信 息 插 座,2、配线(水平)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信息插座至楼层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或光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如图所示。,3、干线(垂直)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干线电缆组成。如图:,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示意图,4、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
17、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对于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BD)。电话、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引入设备可合装在一起。,设备间内的所有总配线设备应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机柜,无源设备,有源设备,水平布线,各类跳线,5、管理管理应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示和记录。如图所示。,X,WA,TC,HC,Horizontal Cabling,C0007 and CD34,3A,A3,B3,D306,J0007,一般标志 面板:D306 插座:J0007
18、 电缆:C0007 线管:CD34 水平端接:HC3 端接位置:001干线端接:B3端接位置:007电信接线间:TC3,记录信息 电缆记录C0007定义了电缆,还让我们知道该电缆是在电信接线间端接到TC3-HC3-001,而在工作站插座处是接到J0007上的,并且路由是经过TC3电信接线间和D306工作区之间的通道。,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综合布线缆线、建筑群配线设备(CD)和跳线等组成。如图所示。,建 筑 群 主 干 布 线(铜 缆 或 光 缆),1500 m,FD,TO,楼 层 水 平 布 线(铜 缆 或 光 缆),90 m,建 筑 物 主 干 布 线(铜 缆
19、 或 光 缆),500 m,BD,CD,CD,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连接硬件设备。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和电视系统的传输标准要求。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级和传输距离限值应符合下表所列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应用分级规定,100m的信道长度中包括10m软电缆长度,分配给接插软线或跳线、工作区和设备连接用软电缆,其中工作区电缆和设备电缆的总电气长度不超过7.5m(物理长度5m)。信道长度超过100m时,需核对具体标准。实际上,单模光缆端到端的传输能力可达60km以上,但单模光缆的长度超过3km时,已不属于综合布线的范畴。,第三节 综合布线
20、系统的主要部件和参数指标,1、综合布线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是由各种单元组成的,并按照技术性能要求和经济合理原则进行组合和配置。,组合配置包含组合逻辑和配置形式,组合逻辑描述网络功能的体系结构;配置形式描述网络单元的邻接关系,即说明交换中心(或节点)和传输链路的连接情况。,具体来说,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一个网络布局的实际逻辑表示,这个网络是由各种布线部件、导线、电缆、光缆和连接硬件等组成。,逻辑拓扑一般不考虑网络的物理性能(如缆线的路由和设备的位置等),只用拓扑来描述常用的几何图形状态。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和网状型,其中以星型网络拓扑
21、结构使用最多。,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哪种网络拓扑结构应根据工程范围、建设规模、用户需要、对外配合和设备配置等各种因素综合研究确定。具体内容将在总体方案设计中介绍。,2、综合布线主要组成部件 综合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并不多,按其外形、作用和特点可粗略分为两大类,即传输介质和连接硬件(包括接续设备)。,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选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必须按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2001)中的要求执行。在上述标准中,对主要布线部件推荐采用的产品型号和规定如下所述。,传输介质: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对绞线(又称双绞线)、大对数电缆(简称对称电缆)和光缆。,(1)对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布线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4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