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电力系统防雷保护三.ppt
《第20讲电力系统防雷保护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讲电力系统防雷保护三.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电压技术,2,三、最大电气距离,被保护设备离避雷器越远,设备上电压高出避雷器电压就越多。规定一个最大电气距离。超过最大电气距离后,设备上的承受的冲击电压Us将超过冲击耐压值(多次截波耐压值)Uj。,最大电气距离,3,最大电气距离与侵入波陡度的关系,图中显示了变电站避雷器与主变压器、电压互感器之间的最大电气距离与侵入波陡度的关系。,一路进线,两路进线,横坐标:空间梯度,采用保护性能更好的氧化锌避雷器,保护距离可增大,4,普通阀型避雷器至主变之间的最大电气距离(m),5,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至主变之间的最大电气距离(m),6,一般变电站对于雷电波的侵入波保护设计主要是采用避雷器,重点在于选择避雷器的
2、安装位置。原则就是在任何运行方式下,均不能超过最大电气 距离。避雷器一般装设在母线上,一组或者多组。,7,10.2.3 变电站的进线段保护,大部分变电站发生的雷电侵入波事故都是由于雷击到变电站附近3km以内的线路引起的。进线段保护:在临近变电站12km以内的一段线路上加强雷电防护。对于35110kV全线无避雷器的线路,进线段须架设避雷器,保护角取20;对全线架设避雷线的线路,在进线段内应使保护角减小,并使线路有比其他段更高的耐雷水平。这样,可认为雷电波都是从进线段以外传过来。前面的最大电气距离就是按照进线段以外落雷求得的。,8,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进线段保护典型接线图,9,进线段首端的GB1
3、为管型避雷器用以限制入侵雷电波的幅值 管型避雷器GB2防止在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在热备用状态时,发生侵入波的全反射,使得隔离开关或者断路器闪络并烧毁。GB2必须在FZ的保护范围之内,否则可能发生截波,危及变压器的纵绝缘与相间绝缘。如果找不到合适参数的GB2,可用阀型避雷器或者保护间隙代替。,10,一、进线段保护的作用,1)雷电波流过进线段时,将因冲击电晕而发生 衰减和变形,降低波的幅值与陡度。2)进线段可限制流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幅值,假设最严重的情况:进线段首端落雷,线路上只接有一个避雷器,求此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11,(1)进线段首端落雷,流经避雷器的电流,雷电侵入波的最大幅值为线路绝缘的冲击
4、闪络U50%。雷电波在12km内往返一次的时间为:,因此避雷器动作产生的负波到首端,发生反射后又回到避雷器处时,已经过了雷电波的峰值,因此可不考虑它的影响。,回路方程:,避雷器伏安特性:,用图解法,可求出流经避雷器的最大电流,12,由回路方程可得:,例子:220kV线路的冲击绝缘强度U50%=1200kV,线路波阻=400,变电站中FZ220J型避雷器的Ub-5664kV,由上式可得单进线运行时避雷器上最大电流:,可见,避雷器中的雷电流不超过5kA,这也是避雷器残压按照5kA考虑的原因。,13,变电站外落雷,流经单路进线的变电站避雷器雷电流幅值计算的结果,14,(2)进入变电站的雷电波的陡度,
5、从最严重情况出发,设侵入波为直角波,幅值为U50%,则侵入波会发生电晕,导致波形变形与衰减。,按照第八章内容,电晕对波形的衰减与变形中的内容,波形的延迟时间为:,因此,进入变电站的雷电波时间陡度为:,kV/s,空间陡度为:,kV/m,15,二、35kV小容量变电站的简化进线保护,由于变电站尺寸小,电气距离一般在10m以内,所以允许侵入波陡度增加,进线段长度缩短到500600m,16,简化接线:用电抗器代替进线段保护,在进线段装设避雷器有困难,或者进线段杆塔接地电阻难以降到耐雷水平的要求时,可用一组1mH左右的电抗器代替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陡度,17,10.2.4 变电站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电力系统 防雷 保护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4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