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试管理规则.docx
《学校考试管理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考试管理规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学生学业考试管理办法1、学业考试主要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能力发展的程度。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的自我反思,不断研究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2、学业考试应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依据。笔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语文、英语两科部分内容也可采用口试及听力测试等方式。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进行实验操作考核。3、每学期考试两次,即期中考试(段考)和期末考试(期考)。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由于课程的设计和安排,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等学科,凡周课时量4节的,每一次段考或期考均为模块终结考试;凡周课时量2节的,
2、段考为模块阶段考试,期考为模块终结考试。体育、音乐、美术、校本选修课程等考试,由学科组(或年级备课组,或主讲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自行安排(每次考试安排要上报教务科批准)。体育学科每学期可进行两次考试,及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音乐、美术以及校本选修课程等,每学期只考一次,及格者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体育学科还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年组织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结果要上网登录报予国家教育部。模块终结考试后,经综合评价合格以上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综合评价的内容包括了“学生自评”(占5%)、“学生互评”(占5%)、“过程评价”(占30%)和“终结考核”(占60%);综合评价的等级分为优
3、(90分)、良(80分)、中(70分)、合格(60分)、不合格(60分)五个等级。4、学业考试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100分为满分,60分为及格。模块终结考试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模块补考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的第二周,补考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5、为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除段考和期考外,各学科平时测验不宜过多,单元检测应安排在课内进行,自习课和晚修期间禁止进行各种形式的测试。高三年级可利用双休日进行月考,其它年级要利用双休日进行学业考试,应报教务科审核批准。6、学生因病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参加考试,应经过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上报教务科批准并备案,缺考者要参加下学期的补考,补考合格者方可获得模块学分。7、毕
4、业生各科成绩合格者,并按学分标准规定取得了高中生应获得的学分,方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否则不予毕业,只发给肆业证书。二、考试命题要求期中考试(段考)和期末考试(期考)是考查学生学业成绩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检测方式。要做好上述两次考试,各学科都应重视并认真做好考试命题工作。因为命题工作决定着考试的效率高低和质量优劣。1、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不出偏题和怪题。2、题量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中,试题难度比例为:基础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二4:4:2。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6以上。3、试卷一律采用电脑打印,试卷格式由教务科统一规定。试卷分第一卷
5、及第二卷,第一卷用答题卡答卷,电脑阅卷。各卷分数比例参照高考试卷。4、命题老师由备课组商定。备课组应集体拟定“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要反映考试内容、范围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分值和难易程度。”命题双向细目表”拟定后,要上交教务科一份备案,并且有关任课老师要人手一份。5、考试命题应注意下列事项:命题老师在考前绝对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泄露考试内容,这是关系到师德的问题,若违犯,一经查实,学校将给予处分,严重的将停止上课资格。命题老师负责完成命题、电脑打印、校对及拟参考答案的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将试题、参考答案直接交到教务科。考前的试题除命题老师外,其他老师不得阅看、补充和删除。6、命题老师要完
6、成试卷的“三校对”工作:即命题后校对,电脑打印后校对,印刷后考前一天到教务科校对。每次考试,教务科要对试题出现差错又不及时更正的科目进行登记并张榜批评。三、学校考试中主考、副主考职责(-)主考职责1、全面负责当天的考试工作。2、每科开考前30分钟到达考务办公室检查考前准备工作,并对监考员作指示。3、检查和督促考务管理人员做好试卷的安全保密工作;监督试卷发放;对请假的监考员作调整,对旷工及迟到的监考员作记录并拟出处理意见。4、安排副主考的责任管辖区。5、小结上一科监考工作,提出批评或表扬。6、及时处理考试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对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二)副主考职责1、协助主考完成上述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考试 管理 规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4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