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垃圾中转站施工组织设计.doc
《EPC项目垃圾中转站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C项目垃圾中转站施工组织设计.doc(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金溪县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及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EPC)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时间:2017年5月20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 3 第一章 设计篇 . 4 第二章 设备采购篇 . 14 第三章 施工篇 . 44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44 2.1定位方法 . 44 2.2土方工程 . 45 2.3基础工程 . 45 2.4主体工程 . 46 2.5脚手架工程 . 48 2.6砌体工程 . 49 2.7屋面工程 . 50 2.8门窗工程 . 50 2.9装饰工程 . 51 三、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52 1.1质量管理体系 . 52 1.2质量管理措施 . 5
2、4 (1)事前控制阶段 . 54 (2)事中控制阶段 . 54 四、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 55 2.1安全目标 . 56 2.2安全管理措施 . 56 2.3应急预案及风险抵抗 . 57 五、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 58 六、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 61 七、资源配备计划 . 62 八、技术负责人 . 63 九、其他主要人员 . 65 9.1项目经理职责 . 65 9.2施工员职责 . 66 9.3质检员职责 . 66 9.4预算员职责 . 66 9.5材料员职责 . 66 9.5项目试验员职责 . 67 十、施工设备 . 67 十一、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 67 十二、雨季施工措施 .
3、 67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 70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 71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 72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 73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 74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 74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金溪县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及城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规模定为300t/d,同时配套建设5座水平式垃圾中转站。 招标范围:初步规划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及相关后续服务,和设计施工图范围内的设备及采购施工,直至竣工验收合格及整体移交、工程保修期内的缺陷修复和保修工作。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位于江西省金溪县中心城区,该部分占地面积约
4、8979.4平方米(根据规划选址意见书附图计算面积),约13.47亩。该部分场地为丘陵中心地貌,地形较平整,但标高较低。 我公司一定发挥公司管理优势及以往施工中所取得的经验,公司将派出有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参加组织施工,组成精干的现场管理班子,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和周转材料,确保工程正常施工,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针对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和环境因素,结合我公司的多年类似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累积的实践经验,以技术先进、优质、高速、安全、文明的施工组织为指导思想,从而编制成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设计篇 设计图纸 序号 图号 图名 工艺 1 TB-01 一层工艺平面布置图 2 TB-02 二层工艺平面布
5、置图 3 TB-03 工艺剖面布置图 建筑 1 TB-01 总平面布置图 2 TB-02 一层平面布置图 3 TB-03 二层平面布置图 4 TB-04 屋面平面布置图 5 TB-05 剖面图1-1 序号 图号 图名6 TB-06 G-A轴立面图结构 1 TB-01 桩位布置图2 TB-02 承台布置模板图3 TB-03 二层平面布置模板图4 TB-04 屋面平面布置模板图 电气 1 TB-01 电气平面图2 TB-02 低压配电系统图3 TB-03 一层照明布置图4 TB-04 二层照明布置图5 TB-05 防雷平面图6 TB-06 配电间布置图给排水 1 TB-01 给排水总平面布置图2
6、TB-02 一层给排水平面布置图3 TB-03 二层给排水平面布置图4 TB-04 屋面给排水平面布置图 、主体建筑设计1 1.1建筑设计主体站房为地面二层的建筑物,其中一层为压缩装箱作业区、转运车作业区和生产辅助区;二层主要为收集车卸料作业区、操作 室。 建筑方案特点1.1.1主体站房为地面二层的建筑物,按照功能分为四个区域:收集 车卸料作业区、压缩装箱作业区、转运车牵箱作业区和生产辅助区。转运车压缩装箱区、牵箱作业区和辅助区布置在地面一层;收扇卷帘门直2集车作业区设置在儿层。转运车通过在主体站房北面的接进出作业区。垃圾收集车通室外坡道进出主体站房二层卸料作业 区(收集车作业区)进行卸料作业
7、。 平面布置1.1.2 )一层(相对标高(10.000m主体站房一层主要包括:压缩装箱作业区、转运车作业区和生 产辅助区。生产辅助区设有维修车间、变配电间、杂物间、工具间、男女厕所及浴室。 (2)二层(相对标高2.100m) 二层为收集车卸料作业区、控制室。 1.1.3剖面布置 地面一层为转运车作业区及生产辅助区,转运车作业区考虑车辆作业的净高要求,层高为9.00(柱顶)m,压缩装箱作业区为满足压缩设备的需求,层高为11.50(柱顶)m。生产辅助区位于收集车卸料大厅之下,层高为2.1m。建筑物室内外高差为0.150m。 二层收集车卸料大厅,大厅的北侧控制室。收集车大厅考虑到车辆净高和车辆作业时
8、操作空间要求,层高为1.00(柱顶)m。 1.1.4立面造型 主体站房的建筑外立面设计使用了简洁明快的基本处理方法,建筑风格为简约现代风格。外墙面灰色涂料,局部使用深灰色面砖,以同管理区现有建筑相协调。单体整体为方型,墙体立面大面积采用浅灰色实墙面,点缀以窗为组合的深灰色色块,以丰富立面的效果。这样的处理既满足了本中转站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丰富了立面形态。屋面以平顶为主,屋面设置了4扇方锥形采光天窗,给人以轻快、现代、科技化的整体印象。 1.1.5建筑装饰 墙体:采用240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楼梯间门采用甲级防火门,作业位处采用防火卷帘门,门窗采用灰色铝合金门和窗。功能性门窗采用钢制门窗
9、,配电间采用夹丝玻璃。 车间外墙:面砖结合涂料。 内墙:压缩装箱区贴面砖;压缩装箱作业区和收集车作业区3m以下区域等贴面砖;收集车作业区等3m以上区域、配电间、办公区域内墙等采用内墙乳胶漆。 除尘除臭间采用穿孔石膏板隔音墙面作为吸音处理,以此改善内部工作环境和减少对外界的噪声影响。 吊顶:控制室、男女厕所及浴室采用耐水耐火纸面石膏板吊平顶;其余部位采用普通内墙涂料。 地面:操作室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男女厕所及浴室及变配电间采用防滑地砖地面;车间地面采用细石混凝土面层,表固化地坪并打磨。 屋面:不上人轻钢屋面。 1.2结构设计 1.2.1设计概述 主体站房为地上二层建筑,完成收集车卸料、压缩装箱
10、及转运车牵箱以及辅助功能,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梁、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柱截面为550550,600600,700550收集车卸料区楼板厚180mm,梁截面为300600,300750 ,屋面采用轻钢结构体系,钢梁截面为HN500200,HN600200。 1.2.2结构设计 (1)一般要求 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0.000以下为二(a)类;0.000以上为一类;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抗震设计 本工程建筑物抗震设防重要性类别:丙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 建筑物抗震
11、等级:框架三级; 建筑场地类别:类; 场地土特征周期性:0.90s。 1.2.3主要设计荷载 (1)静荷载: 1)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m3; 2)建筑物楼板面层荷载0.61.0kN/; 3)吊顶荷载或底粉0.4kN/; 4)填充墙12.5kN/m3(240厚封底空心砌块); 5)轻质隔墙8kN/m3 (90100厚空心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 (2)活荷载: 卫生间: 2.0kN/; 办公楼面:2.5kN/; 收集车作业区:15 kN/; 除尘除臭区:25 kN/; 屋面: 2.0kN/(上人),0.5kN/(不上人); 疏散楼梯: 1.5kN/; 其它楼梯: 2.5kN/; 走廊:2.0
12、kN/; 阳台:2.5kN/。 (3)风荷载: 基本风压: 0.55kN/; 地面粗糙度:B类; 基本雪压:0.20kN/。 1.2.4材料 (1)混凝土:柱采用C30,梁、板采用C30。基础C30。 (2)钢筋:梁、柱、板主筋采用HRB400,箍筋HPB300现浇 (3)填充墙:Mu1.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240mm厚。 1.2.5基础设计 主体站房为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拟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配套工程设计 2.1给排水设计 2.1.1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垃圾中转站工程,本次设计包括整个区域内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 2.1.2给水系统 2.1.2.1 水
13、源 本工程生活、生产、绿化、道路冲洗、消防系统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应,市政引入管为DN100,市政最低供水压力为0.20MPa, 2.1.2.2 用水量 本工程用水总量为38m3/d,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6-1 垃圾中转站工程用水量表 序号用户名称 用水量标准 (L/人. 日) 人数(人) 或面积(m2) 最高用水量 (m3/日) 1 生活用水100 21 2.1 序号 用户名称用水量标准 (L/人. 日) 人数(人)m2) 或面积( 最高用水量 m3/日)(2 设备冲洗水 5 3 车辆冲洗用水 600L/辆5 1.0 4 集装箱冲洗用水 300L/个 8 2.4 5 除臭系统用水 5 6 次
14、场地冲洗用水(4/日) 次1L/m2 .2500 10 7 日)次绿化用水(2/ 1L/m2 .次 3500 7 8 小计 32.5 9 未预见水量 1.5 10 合计 38 热水2.1.2.3 本工程淋浴用热水采用电热水器供应。生活饮用水采用外购净 水形式。 2.1.3 排水系统本工程室内采用污、废分流,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方案。站内污水分两部分,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 管网。生产污水主要包括渗沥液和冲洗水,采取分别收集处理方式。其中冲洗水包括转运车间地坪冲洗废水、车辆设备冲洗废水、坡道 冲洗废水等。 )渗沥液收集系统(1渗沥液由渗沥液收集池收集后,由环卫车辆外运至污水处
15、理厂 集中处理。 2)冲洗水处理(冲洗水经隔油沉砂池过预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后由槽罐车外运处置。 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直接排放至城市污水管道,进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总排水量为82.6m3/d;其中通过市政管网排放量为52.6m3/d;通过环卫车辆外运量为30m3/d。 2.1.4雨水系统 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方案,站内的雨水排入站周围附近的市政雨水管道。但初期雨水纳入冲洗废水范围内,和其他冲洗废水一起经过预处理后达标排放。 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qs.F qs (重现期按2年考虑),集水时间取5min,为261.5
16、L/sha 径流系数,绿化区取0.15,道路屋面取0.9. 汇水面积F, 道路屋面面积为4260m2,Q121.0 L/s, 绿化面积为1988m2,Q9.4L/s 计算出雨水设计流量为Q130.4L/s。 屋面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排至雨水管道,最终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2.1.5主要设备材料表 表6-2 主要设备材料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 1 模压FRPP管 DN200 80 m 2 模压FRPP管 DN300 300 m 3 PE管 De110 60 m 4 UPVC管 De50 10 m 5 UPVC管 De160 60 m 6 UPVC管 De110 120 m 7 UPV
17、C防紫外线雨水管 De110 200 m 8 水表井 DN150 1 座 详见图集05S502 9 防回流污染止回阀 DN100 1 只 10 雨水口 单篦雨水口 13 个 11 雨水井 1m1m 8 座 详见图集02S515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单位 备注12 污水井 700mm 3 座02S515 详见图集13 污水井 1000mm 5 座02S515 详见图集14 咖喱井 11 座 15 室外消火栓 SS100/65-1.0 1 个 01S201 详见图集16 洗手盆 4 只 17 拖布盆 2 只 18 蹲式大便器 5 只 19 壁挂式小便器 3 只 20 沐浴器 6 只 21 阀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PC 项目 垃圾 中转站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4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