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C系统网络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
《AFC系统网络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FC系统网络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FC系统网络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目录目录- 1 -摘要- 3 -第 1 章AFC系统网络的需求分析- 4 -1.1 AFC系统网络的发展- 4 -1.2 AFC系统网络的应用需求分析- 4 -1.3 AFC系统网络性能需求分析- 4 -1.3.1 结构需求分析- 4 -1.3.2 网络链路需求分析- 5 -1.3.3 数据流量需求分析- 5 -1.3.4 扩展性需求分析- 5 -1.4 AFC系统网络技术需求分析- 5 -1.4.1 交换技术- 6 -1.4.2 路由技术- 6 -1.4.3 Vlan技术- 6 -1.4.4 防火墙技术- 7 -1.4.5 链路聚合(PortTrunking)
2、技术- 7 -第 2 章AFC系统网络设计原则和实现目标- 8 -2.1 AFC系统网络设计原则- 8 -2.2 AFC系统网络实现目标- 9 -第 3 章AFC系统网络总体方案设计- 10 -3.1 AFC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10 -3.1.1 中央计算机系统(CC)- 11 -3.1.2 车站计算机系统(SC)- 13 -3.2 AFC系统网络技术的选型- 13 -3.3 AFC系统传输网络- 14 -3.4 AFC系统网络设备选型- 15 -3.4.1 交换机选型- 15 -3.4.2 路由器的选型- 15 -3.4.3 防火墙选型- 16 -3.4.4 服务器选型- 16 -3.4
3、.5 传输介质选型- 18 -3.5 AFC系统网络冗余设计- 18 -3.6 IP地址与VLAN规划设计- 19 -3.6.1 IP地址的设计- 19 -3.6.2 vlan 规划设计- 19 -3.6.3 IP地址与Vlan规划的具体方案- 19 -第 4 章AFC系统网络的实施- 21 -4.1 网络接入层配置- 21 -4.2 网络核心层配置- 23 -4.3 冗余的配置- 25 -4.4 接入路由器配置- 26 -4.5 防火墙的配置- 27 -4.6 远程访问配置- 30 -第 5 章 AFC系统的检测- 33 -5.1 AFC系统运行前的测试及运行初期的维护- 33 -5.1.1
4、 AFC系统交易数据的准确水平检测- 33 -5.1.2 终端设备的能力检测- 33 -5.1.3 终端设备的临界点检测- 33 -5.1.4终端设备的压力检测- 33 -5.1.5 AFC系统调控- 34 -5.2 AFC系统网络模拟测试- 34 -第 6 章 AFC系统网络安全- 36 -6.1 AFC系统网络的安全问题- 36 -6.1.1 AFC系统安全管理现状- 36 -6.1.2 AFC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36 -6.1.3 AFC系统运维管理存在的不足- 38 -6.2 AFC系统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39 -6.2.1 AFC系统安全管理实现- 39 -6.2.2 AFC系统运
5、维管理实现- 45 -6.2.3 方案实施- 48 -毕业设计总结- 49 -致谢- 50 -参考文献- 51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目前全国大部分大型城市都也进入了地铁时代。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信息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质的飞跃。然而地铁与信息网络的碰撞时不可避免的。因此,AFC系统网络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将是体现信息时代,地铁的发展水平。本文首先对AFC系统网络进行简要的需求分析,然后基于AFC系统网络的需求进行设计与实现。根据AFC系统网络各部分的结构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设计。本文最后分析了AFC系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具
6、体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方案的实施,已基本清除了AFC系统中的安全隐患,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关键词:AFC系统网络,总体结构,设计实现,安全管理第 1 章AFC系统网络的需求分析1.1 AFC系统网络的发展最早引进AFC系统的国城市是上海。1993年3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首先在1号线启用了AFC系统,从而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在售票、检票、计费、统计等方面的全过程自动化。城市轨道交通采用AFC系统技术的优越性很快得到全面的体现,2000年,在2号线开通运营的同时,同步启用了AFC系统,并与先前已经启用AFC系统的1号线实行联网操作。AFC系统的使用方便、数据统计准确、及时的特点,已被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
7、营管理部门所公认,因此都将AFC系统的开通启用作为轨道交通线路交付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1.2 AFC系统网络的应用需求分析AFC系统是综合技术性很强的一个专业系统,涉及到机械、电子、微控、传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整个系统实现具有很大难度。AFC应用系统软件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不仅要集成所有售检票设备信息,还要对车票和现金等实物进行管理,涉及车站管理、收益管理和车票管理等各个环节,数据关系较为复杂,需求难以把握,开发具有一定难度,是实现AFC系统集成的关键环节。1.3 AFC系统网络性能需求分析1.3.1 结构需求分析网络采用接入层、核心层。采用2层结构树型结构加网状
8、结构的网络拓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网络的扩展能力。由于采用大型交换机技术,为了避免广播风暴带来不必要的带宽影响,因此要采用VLAN进行工作组的划分。因为接入层终端设备较多,所以将核心层节点设置和接入层一起。因为接入用户较多,且是部交换网络,因此网络节点设备交换机要采用高性能具备大型交换能力的设备。同时对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同时考虑到网用户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不高并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成本,但是为了改善主干链路数据流量的压力,增强网络性能,所以采用将服务器主机安排在核心层。 具体为把主服务器放在地铁公司,每个站台放一个交换设备,每个站台接入两个信息点。主要的形式是以地铁公司为中心的分散网络。
9、同时各个不同部门也交叉互联形成一个通畅的网络。1.3.2 网络链路需求分析网络主干链路采用光纤传输介质。 网络主干链路重要时可能会通过交通要道,多重障碍物。 网络主干链路主要埋藏地底。1.3.3 数据流量需求分析由于AFC系统网络的网络应用的特殊性,它对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其中网络速率要求主要的信息点100M交换到AFC系统区网中各终端间具有快速交换功能。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在技术上要到满足当前的需求水平。要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大量数据和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既要满足目前的业务需求,又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为此应选用高带宽的先进技术。1.3.4 扩展
10、性需求分析作为一个在不断发展网络,AFC系统网络使用规模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信息点的需求不断的增多。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系统要有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因此我们在此设计中采用了树形的拓扑结构设计,此设计易扩展,不仅仅指设备端口的扩展,还指网络结构的易扩展性,即只有在网络结构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新的网络节点才能方便地加入已有网络网络协议的易扩展。无论是选择第三层网络中,还是规划第二层vlan的划分,都应注意其扩展能力。对于核心网络设备,要求骨干交换机具备第三层交换能力,要求支持今后的信息交流的一切应用,并要求留有一定的扩充能力。1.4 AFC系统网络技术需求分析在网络的建设中,主干网选
11、择何种网络技术对网络建设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适合AFC网络需求特点的主流网络技术,不但能保证网络的高性能,还能保证网络的先进性和扩展性,能够在未来向更新技术平滑过渡,保护用户的投资。1.4.1 交换技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交换发生在OSI模型的第2层。现代交换技术还实现了第3层交换和多层交换。高层交换技术的引入不但提高了区网数据交换的效率,更大大增强了区网数据交换服务质量,满足了不同类型网络应用程序的需要。现代交换网络还引入了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VLAN)的概念。VLAN将广播域限制在单个VLAN部,减小了各VLAN间主机的广播通信对其他VLAN的影响。在VLAN间需要
12、通信的时候,可以利用VLAN间路由技术来实现。当网络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交换机数量众多时,可以使用VLAN中继协议(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简化管理,它只需在单独一台交换机上定义所有VLAN。然后通过VTP协议将VLAN定义传播到本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上。这样,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强度。为了简化交换网络设计、提高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在区网部数据交换的部署是分层进行的。区网数据交换设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访问层、分布层、核心层。访问层为所有的终端用户提供一个接入点;分布层除了负责将访问层交换机进行汇集外,还为整个交换网络提供VLAN间的路由选择功能;
13、核心层将各分布层交换机互连起来进行穿越区网骨干的高速数据交换。在本设计中,也将采用这三层进行分开设计、配置。1.4.2 路由技术路由协议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因此它的作用主要是在通信子网间路由数据包。路由器具有在网络中传递数据时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除了可以完成主要的路由任务,利用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还可以用来完成以路由器为中心的流量控制和过滤功能。在本设计中,网PC不仅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网PC之间也通过3层交换机上的路由功能进行数据包交换。1.4.3 Vlan技术即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VLAN),VLAN将广播域限制在单个
14、VLAN部,减小了各VLAN间主机的广播通信对其他VLAN的影响。在VLAN间需要通信的时候,可以利用VLAN间路由技术来实现。当网络管理人员需要管理的交换机数量众多时,可以使用VLAN中继协议(Vlan Trunking Protocol,VTP)简化管理,它只需在单独一台交换机上定义所有VLAN。然后通过VTP协议将VLAN定义传播到本管理域中的所有交换机上。这样,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强度。1.4.4 防火墙技术地铁公司要求对数据存储、传输的安全性的性能较高,如运营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可以通过分布式、集中式相集合的方法进行管理。防火墙作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
15、应放置在外网和需要保护的AFC系统网络之间。这样,所有流入AFC系统网络的数据流量都将通过防火墙,使AFC系统的所有客户机及服务器都处于防火墙的保护下。针对不同资源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保护, 还应构建一个“Demilitarized Zone”(DMZ)的区域,放置一些不含信息的公用服务器,有 Web、 Mail、FTP等。这样来自外网的访问者可以访问DMZ中的服务,但不可能接触到存放在网中的公司或私人信息等。即使DMZ中服务器受到破坏,也不会对网中的信息造成影响。1.4.5 链路聚合(PortTrunking)技术链路聚合(Port Trunking)技术,支持IEEE802.3协议,是一种用
16、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扩大通信吞吐量、提高可靠性的技术,也称为骨干连接。当两台核心层交换机采用聚合链路Port Trunking技术后,该技术可以使交换机之间连接最多4条负载均衡的冗余连接。当某一台核心交换机出现故障或核心交换机与接入层/汇聚层交换机的某一条互联线路出现故障时,系统将通信业务快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正常工作的核心层交换机上,以使整个网络具备高容量、无阻塞、高可靠的能力。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AFC网络实现,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技术缺一不可。在后面的容中,我们将就每一技术领域的常用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讨论。第 2 章AFC系统网络设计原则和实现目标2.1 AFC系统网络设计原则AFC系统从
17、结构上可划分为中央计算机CC系统和车站计算机SC系统两大部分。CC系统与SC系统间的通信从地铁传输系统的城域网接入实现, 主要有E1接入和100Mb/s以太网接入两种方式现在AFC系统网络建设要实现部全方位的数据共享,提供全面的保障服务,使网络安全可靠。从而提供可增值可管理的业务,必须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可管理、高可增值特性以及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容性。AFC系统网络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先进性原则:适应AFC系统的发展特点及网络通讯设备的发展趋势,在主机选择、网络结构设计、网络设备结构配置、网络管理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2. 网络冗余设计原则:在中央计算机系统中,
18、 采用双交换机方式提供双路10/ 100Mbps以太网通道。AFC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其他关键服务器、工作站均采用双机冗余方式分别接入两路以太网中。CC及SC的城域网接入均采用双路 100Mbps以太网方式,这样充分实现了主干网络的冗余性, 并且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可靠性。3. 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AFC系统均选择 国际知名 公司如CISCO、 3COM、EN-TERASYS的网络设备和产品, 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运行能力。同时, 在车站上采用10/ 100Mbps全交换式以太网结构和具有较强交换能力的智能型交换机, 这在总体上提升了网络的传输性能和速度, 保障了数据传输的稳定。4. 网络可扩展性
19、原则:如网络设备以Cisco IOS网络操作系统为核心,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可以满足将来不断发展的新需求。中央计算机系统的中心交换机、路由器、智能交换机等均具有易于升级和改造的特性。在所有的交换机端口配置上, 均有足够的预留容量,以 30%50%为冗余量,以保证运行可靠及扩展需要。5. 网络管理和安全原则:充分利用多种网络管理工具, 如HP Open View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以及相应网络设备厂家的专用网管软件, 可以实时地测试、管理、自诊断及维护网络系统。虽然 AFC 网络系统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部专用网, 但数据传输安全性也要加以重视,采用访问控制、硬件防火墙系统、防杀病毒系统可充分保
20、证中央计算机系统以及各车站网络的系统安全。6. 网络协议原则: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采用TCP/ IP协议,支持最基本应用如SNM P、FT P、SNT P、DNS等,路由协议采用OSPF动态路由加快网络收敛。7. 开放性原则:只有建设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才能有更多公司企业了解我们学校,能同其他网络进行互联,保持与常规网络良好的互通性。8. 高传输性原则:主干网1000兆,快速以太网100兆交换到桌面。2.2 AFC系统网络实现目标AFC系统是一个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实现了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
21、、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处理,涉及到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式识别技术、微电子计算、机电一体化、嵌入式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管理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地铁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在整个地铁业务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求所采用的设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开放性、稳定性。其次,AFC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系统中涉及的各种交易数据、审计数据、状态数据和控制命令等,都需要通过系统网络在各节点之间传输。如果交易数据丢失或者损坏则会造成报表数据的不准确,从而直接影响收益。总而言之,AFC系统网络的建设能促进整个地铁业务系统的发展。AFC系统网络管理是一个不断多元化的网络应用系统设备组合,用以支持其日常运作和实
22、现其长远目标。系统设备、管理者及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必须是亲密无间的,自觉而透明的,从而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第 3 章AFC系统网络总体方案设计3.1 AFC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图3-1 AFC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3-1是整个AFC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AFC系统主要采用了星型、树型和环型相结合的网络结构。整个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中央计算机系统(CC)和车站计算机系统(SC)。3.1.1 中央计算机系统(CC)图3-3 中央计算机系统1. 概述中央计算机系统又可分为:票务清分中央计算机系统和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如图3-3整个中央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是星型网络结构,在星型网络结构中各个计算机使用各自的
23、线缆连接到网络中,因此如果一个站点出了问题,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星型结构每一个设备都使用一根双绞线一个接口相连,因此,这种结构有易于维护。采用交换电缆或工作站的简单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确定网络故障点。另外,通道分离,整个网络不会因一个站点的故障而受到影响,网络节点的增删方便,快捷。2. 组成中央计算机系统有若干台服务器、磁盘阵列、磁带机、工作站、千兆交换机和路由器等局域网设备、打印机、不间断电源及编码机等组成。3. 功能(1) 收集及保存车站计算机上传的各类有关票务、帐务、客流、车站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 (2) 监视和控制所有车站设备的运行状态。(3) 设置系统运营参数及系统运行模式,并下达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FC 系统 网络 设计 实现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4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