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层框架核心筒商务楼塔吊防碰撞施工方案.doc
《36层框架核心筒商务楼塔吊防碰撞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层框架核心筒商务楼塔吊防碰撞施工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2年 10 月 10 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12、塔吊布置情况2三、塔吊布置综合考虑因素2四、塔机作业管理3五、防碰撞措施4六、安全制度8七、塔吊作业应急处理措施9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本工程施工图纸;3、公司其它项目群塔防撞方案及实施效果总结等经验;4、国家及地方现行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建筑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66号起重吊车指挥信号 GB508285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1.1建
2、设地点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同茂大道和秋城大道相交处西北侧,同时也位于轨道交通五、十号线交汇处的西北侧,即重庆空港新城两路组团F-132-1地块。1.2建筑面积建筑总面积:约10万m2。其中四层地下室约4万 m2、四层裙楼约1.6万 m2、1号主楼(534F、机房层、水箱层)约4.4万m2。1.3建筑性质及主要结构体系一类高层,最大建筑高度(地上/地下):163.8m/-17.2m;最大建筑层数(地上/地下):36F/-4F;层高分布为:-2F至-4F层高为3.9m、-1F层高为5.5m、11F及22F层高为5.4m、其余层层高均为4.5m。主要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主体结构合
3、理使用年限为50年。1.4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设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施工单位: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塔吊布置情况根据施工图纸中建筑物的分布及施工部署情况,整个现场设置3台塔吊,QTZ250型塔吊1台(自编号为1#),QTZ63型塔吊2台(自编号为2#、3#)。塔吊布置详见附图塔吊平面布置图。本工程由于塔吊在作业过程中存在交叉作业区域的情况,为了加强塔式起重机在群塔作业中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机械事故(件)的危害的发生,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特编制本工程群塔作业专项方案。三、塔吊布置综合考虑因素1
4、、平面位置覆盖整个施工作业面,不产生或少产生盲点,相邻的塔吊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塔机回转时覆盖面尽可能少重叠或不重叠。2、塔机垂直运输时,能穿越现场施工构件,确保不同几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够的间隙距离提升到需要的作业平台。3、塔机应有足够的高度,在考虑到吊钩的高度、吊索高度和吊物高度以及安全限位高度后,有足够的垂直距离保证各种不同几何尺寸物件进行水平运输。4、塔机相互间的距离错开,确保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5、避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设施,必要时,在危险距离内进行隔离防护。6、坚持主塔机高、附属塔机低的原则,减少主塔机受周围附属塔机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保证主塔机的技术性能较好。7、确保塔机回转时
5、与相邻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他设施间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大于2m,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间隙也必须大于2m。8、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群塔相互间的垂直距离符合要求。9、尽量减少塔机穿越建筑物的层数,在无法避免时,应避免穿越梁构件。10、充分考虑塔机基础顶标高,保证-4F地坪以下。四、塔机作业管理1、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群塔作业统一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人员,明确领导、施工组织及驾驶、指挥和维护保养人员职责,对现场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安排、使用和指挥,完善群塔作业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所有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指挥。群塔作业管理小组:组 长:王世明 常务副组长:李海清副组长:
6、刘 胜 张建东 石 晶 方 洪 张曾余 组 员:李 君 朱华川 余开平 曹 波 殷 浚 史 亮 刘义权 雷 杰 唐尧卿2、制定作业预案措施。对塔机的安装、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的策划,对群塔作业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危险等级,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制定好预案措施。3、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根据现场生产需求和风向气候以及每台塔机的性能、维修保养等状况,合理安排塔机的使用。4、健全报告检查制度。对施工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通报,并合理安排维修保养,确保所有塔机经常性处于完好状态。5、加强联络、通讯管理。对每台塔机进行统一编号,确定每台单机操作和信号指挥人员,并保持固定。现场对
7、每台塔机组操作及相关指挥人员配备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率必须单独锁定,未经主管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6、加强指挥管理。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应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编号,待塔机操作人员应答后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同时,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及吊物,塔机运行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环顾相近塔机及其他设施,及时指令;安全指令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塔机长时间暂停时,吊钩应起升到最高和最近位置,起重臂按顺风位置停置。五、防碰撞措施1、设施为保证各塔在夜间能顺利运行,每台塔吊塔臂、尾端、小车设醒目红旗标志,再设一醒目的红色指示灯并确保足够的
8、照度,使每位塔司能够看清楚自己塔吊与相邻塔吊交会时钩绳位置避免碰撞。2、防护措施根据现场施工平面图所示,在塔吊的旋转半径之内均有施工施工区加工棚等,为防止塔吊运转作业过程中吊运物件意外下掉砸坏临时构筑物,现采取如下防范措施:凡高度在5m以下的临时构筑物均应搭设双层防护棚。对于高度5m以上的临时构筑物,塔吊在吊运物料时采取限位措施:当大臂转到此区域时,由信号工指挥塔司将小车回收,绕过临时构筑物。严禁带料运行的小车从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临时构筑物上经过。3、运转(1)为防止运转时塔吊之间相互碰撞,各塔吊分别加设限位器,固定在自己主旋转扇区。信号工和司机必须注意邻塔的工作状态,正确指挥,避免事故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6 框架 核心 商务楼 塔吊 碰撞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4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