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整理版施工方案】.doc
《-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整理版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整理版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 排桩墙施工工艺标准6。1 适用范围6.1.1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基坑采用由钢筋混凝土灌筑桩、预制桩构成的排桩墙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要求、方法和质量标准等,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涌水量较小的粘性土、砂土和软土中深度不大的基坑支护结构。6。2 编制依据的标准、规范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JGJ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6.3 术语和符号1 建筑基坑为进行建筑物(包括构筑物)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 2 基坑支护为保证地下结构及基坑周边环
2、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3 排桩以某种桩型按队列式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4 排桩墙支护结构由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灌注桩等类型桩,以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其排列形式有密式、疏式、双排式等;按受力特点又可分为悬臂式、拉锚式。 5 冠梁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梁。6 腰梁设置在支护结构顶部以下传递支护结构与锚杆或内支撑支点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5 嵌固深度桩墙结构在基坑开挖底面以下的埋置深度。 6。4 施工准备6。4。1 技术准备1.熟悉排桩墙的设计文件。2研究施工区域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了解土层构造、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地下水位等情况,以
3、确定排水、截水措施。3查明施工区域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情况,考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或地域的影响。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5进行技术交底.6做好施工试验准备工作。6。4.2 材料准备1 水泥:强度等级不低42.5的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水泥进场后,应进行强度及安定性复检。2 粗、细骨料: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JGJ52规定。3 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场检验报告,进场后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
4、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当采用进口钢筋或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做化学分析检验。4 外加剂:可根据需要掺加速凝、早强、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5 外掺料:可酌情使用外掺料.6 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有关规定。7 预制混凝土桩的规格、型号按设计要求选用。6。4。3 施工机具准备 1 施工机械1)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可根据设计要求的桩型选用冲击式钻机、冲抓锥成孔机、长螺旋钻机、回转式钻机、潜水钻机、振动沉管打桩机等打桩机械及其配套的其他机具设备。2)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可根据设计的桩型及地质
5、条件选用柴油打桩机、蒸汽打桩机、振动沉管打桩机等打桩机械及其配套的其他机具设备。2 施工工具测量定位仪器、检查工具等。6。4.4 作业条件准备1 施工场地应做到水、电接通,道路通畅,对施工场区进行清理平整,对松软地面进行碾压或夯实处理。2 施工范围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必须清理或改移完毕,对不能改移的障碍物必须进行标识,并有保护措施。3 施工现场办工用房及用品库房已搭建完毕。 4 已按图纸要求进行测量放线,设置定位桩、放出支护位置线。6.5 施工工艺6。5.1 施工工艺流程排桩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5.1 图6.5。16。5。2 操作工艺1 测量放线:排桩墙测量定位应按照排桩墙设计图在施工现场,
6、依据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时应注意排桩墙形式(疏式、密排式、双排式)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及顺序。桩位放样误差10mm。2 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前、施工场地地下障碍物应予排除或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施工场地地面应平整稳固.空中不应存在安全隐患.桩位应予复核。3 桩施工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采用锤击法或静力压桩法施工的成桩操作工艺见20静力压桩施工工艺标准、25预制桩打桩施工工艺标准。 2)钢筋混凝土灌筑桩施工工艺见21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2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23螺旋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3)钢筋混凝土灌筑桩排桩墙施工顺序:(1)一般应采用间隔法组织施工。当一根桩施工完成后,桩机移
7、至隔一桩位进行施工。(2)疏式排桩墙宜采用由一侧向单一方向隔桩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3)密排式排桩墙宜采用由中间向两侧方向隔桩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4)双排式排桩墙采用先由前排桩位一侧向单一方向隔桩跳打,再由后排桩位中间向两侧方向隔桩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5)当施工区域周围有需保护的建筑物或地下设施时,施工顺序应自被保护对象一侧开始施工。逐步背离被保护对象。4 破桩桩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桩顶标高。待桩施工完成达到要求的强度后,按设计要求位置破桩。破桩后桩中主筋长度应满足设计锚固要求.5 冠梁施工排桩墙冠梁一般在土方开挖前施工。采用在土层中开挖土模或支设模板,铺设钢筋、浇注混凝土的方法进行。6
8、 锚拉桩的锚杆一般应与土方开挖配合施工.锚杆施工操作工艺见7锚杆及土钉墙施工工艺标准中土层锚杆施工。6。5。3 关键要求1 灌筑桩、预制桩支护一般在基坑开挖前施工,严格遵守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不得在基坑全部挖好后,再设置支护,以免造成基坑壁失稳。2 基坑土方开挖前宜由上而下分层、分段、对称进行,分层设置横撑、拉(锚)杆,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每一道支撑施工应确保基坑变形在设计要求的控制范围内。同时要控制相邻段的土方开挖高差不大于10m,防止因土方高差过大产生较大推力,使工程桩位移或变形.3 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均不宜超过表6.5.3规定 .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0。表6。5。3 桩位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版施工方案 排桩墙 施工工艺 标准 整理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3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