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动物免疫学.doc
《(整理)动物免疫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动物免疫学.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物免疫学第一章、绪论1、免疫;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 免疫:动物或人机体识别自己和非己抗原物质,并清除非己抗原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基本特性:、识别能力 、特异性 、免疫记忆基本功能:、免疫防御:抗病原微生物感染 、自身稳定:抗衰老、免疫监视:抗肿瘤2、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与特征。固有性免疫:指机体先天的、固有的,是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经遗传获得的免疫。特征:与生俱来、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获得性免疫:是指机体受病原体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特征:接触特定抗原产生,针对该抗原发生反应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
2、组成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腔上囊、法氏囊(禽类)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扁桃体、阑尾、哈德氏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细胞:T、B、K、NK细胞 免疫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RBC(红细胞) 抗体、补体 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1、免疫细胞的种类。 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 辅佐细胞(抗原递呈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红细胞等2、T、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分类及表面标志。 T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 T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T细胞)淋巴母细胞效应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
3、再次进入 抗原 记忆细胞(长存) 辅助B细胞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化:多能干细胞淋巴干细胞法氏囊或骨髓B细胞外周免疫器官定居(B细胞)浆母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 T细胞表面标志:、 T细胞表面抗原:MHC分子:MHC-和MHC- CD分子:CD2、CD3、CD4、CD8、CD28、CD40L、 T细胞表面受体:1)、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 4)、CD4和CD8受体(辅助受体)2)、CD2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 5)、细胞因子受体3)、CD3受体 B细胞表面标志:、 B细胞抗原受体(BCR)膜免疫球蛋白(mIg):能与相应抗原结合;每个B细胞表面约有104105个mIgC
4、D79a和CD79b:辅助分子、 FC受体(FCR)l 与IgFC片段结合l B细胞成熟标志之一l EA花环试验:检测B细胞(EA:红细胞抗体)、 补体受体(CR)l 与补体发生结合l EAC花环试验:鉴定B细胞的一种方法(EAC:红细胞抗体补体)、白细胞介素受体(ILR)3、免疫相关分子的种类。 TCR BCR免疫细胞膜上的分子 细胞分化抗原(CD) MHC分子 其他膜分子、各种受体 抗体体液中的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第三章、抗原1、抗原;抗原的基本特性。抗原:凡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免疫细胞,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即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原的基本特性:、免
5、疫原性 、反应原性2、构成抗原的条件。、异物性、理化性质1)、分子大小 2)、化学结构 3)、物理状态 4)、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免疫方法的影响1)、途径、次数、佐剂的使用 2)、抗原剂量 3)、免疫途径、机体应答性1)、与机体应答能力有关 2)、同一品系有个体差异 3)、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状态3、名词解释:免疫原性、反应原性、异嗜性抗原、完全抗原、抗原决定簇、半抗原、半抗原载体效应。免疫原性: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效应细胞的特性。反应原性(抗原性):又称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族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
6、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物质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只有反应原性的物质。抗原决定簇:又称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即抗原分子中能与TCRBCR或抗体Fab片段特异性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半抗原载体效应:小分子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当与大分子物质(载体)连接后,就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半抗原载体效应。4、T、B细胞表位的比较。种类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TCRBCR表位性质线性短肽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表位大小5-23个氨基酸残基5
7、-15个氨基酸残基,5-7个单糖或核苷酸表位类型为一段线性排列的氨基酸序列,即顺序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或转折处的呈三级结构的构象表位, 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有无MHC的递呈需经APC加工处理,并与MHC分子结合后,才能被T细胞抗原受体所识别无需APC加工处理,也无需与MHC分子结合5、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的含义。 类属抗原共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部位的抗原。 异嗜性抗原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6、抗原的种类。 异种抗原 完全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根据抗原性质: 根据抗原来源: 自身抗原 半抗原 异嗜性抗原 胸腺依赖性抗
8、原(TD抗原)根据免疫应答对T细胞的依赖: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 蛋白质抗原 脂多糖抗原根据抗原的化学组分 糖蛋白抗原 多糖抗原 核酸抗原 凝集原 变态原 沉淀原根据参与的免疫反应 血凝素抗原 中和抗原 补体结合抗原 保护性抗原7、佐剂的概念及作用。概念:那些与抗原或先于抗原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即辅佐抗原的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作用:、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 、改变抗原的物理性质、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增强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能力第四章、抗体1、名词解释:可变区(V区)、恒定区(C区)、
9、超(高)变区(CDR)、框架区(FR)、功能区(结构域)、单克隆抗体(McAb)、绞链区、J链。可变区(V):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组成和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近N端,轻链12(VL)和重链14或15(VH)。恒定区(C):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数量、种类、序列及含糖量较保守的区域,近C端,轻链12(CL)和重链34或45(CH)。超(高)变区(CDR):轻链和重链可变区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序高度可变,称为超(高)变区(HVR)或互补决定区(CDR)。框架区(FR):在可变区中,CDR以外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序相对不易变化,称为框架区(FR)。功能区(结构域):重链和轻链(每隔90个氨基酸)经链内二
10、硫键连接而成(跨度约110个氨基酸)的球状结构(环形结构域),不连续紧密折叠,有特殊功能特性。绞链区:位于CH1与CH2之间,富含脯氨酸,易弯曲伸展,易被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J链: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连接Ig单体为多聚体。单克隆抗体(McAb):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2、抗体(Ab)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与比较。抗体: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至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Ig):具有开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比较:所有的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都是抗体。3、图解
11、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示意图CDR:超(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FR:框架区H:重链 ; L:轻链4、免疫球蛋白(Ig)的水解片段及其生物学活性。、木瓜蛋白酶 (将重链于近氨基端切断) Fab片段:抗原结合片段,Fab片段可以与抗原结合,具有抗体效应。 FC片段:可结晶片段,不能与抗原结合,可执行Ig其他生物学功能。、胃蛋白酶 (将重链于近羧基端切断) F(ab)2片段:结合2个抗原表位。 PFC:无生物学功能。5、免疫球蛋白的特殊结构与功能。、VL和VH:结合抗原部位 、CL和CH1:有同种异型遗传标记。、CH2(IgG)和CH3(IgM)有补体结合位点,参与补体系
12、统的激活。、CH3CH4:细胞结合位点,与FC受体结合,结合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细胞、NK细胞等细胞6、免疫球蛋白种类及生物学作用。 种类:IgG、IgM 、IgA、 IgD、 IgE 生物学作用:、 IgG、单体IgG,主要存在于血浆中 、抗细菌、抗病毒、抗外毒素等、含量最高、半衰期长(约23d) 、可与K细胞、巨噬细胞等结合(调理。ADCC)、人和兔,IgG可通过胎盘 、参与、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IgM、五个Ig单体组成,称为巨球蛋白 、体内最先产生,半衰期短(约510d)、早期免疫防御中有重要重要,可作为宫内及疾病早期诊断、主要存于血液,一种高效能抗体:杀菌、溶菌、溶血
13、、促进吞噬作用比IgG高、膜表面IgG是BCR主要成分,是B细胞发育成熟的标志 、参与、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IgA、分泌型IgA(sIgA)二聚体、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成分组成、由粘膜固有层浆细胞合成分泌、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半衰期6d、参与粘膜免疫主要抗体。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抗菌、抗病毒、中和毒素等作用、血清型IgA单体、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存在于血液中、有抗感染免疫作用.、 IgE、单体Ig,血清中含量最少、FC片段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引起超敏反应、半衰期:3d、增强机体抗寄生虫和抗肿瘤能力、IgD、单体、血液中含量低 、
14、不能通过胎盘、对酶敏感(铰链区较长),不稳定,半寿期短(3天) 、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 、见于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段7、如何理解免疫球蛋白的抗原表位、异质性及多样性?导致免疫球蛋白异质性的因素: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所致异质性Ig多样性、内源性因素所致异质性Ig血清型、同种型 、同种异型:个体标志 、独特型:同一个体内,不同B细胞所产生的Ig8、免疫球蛋白的功能。、V区功能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抗原结合价 、实际意义 单体(IgG、IgE)2价 中和效应 二聚体(sIgA)4价 五聚体(IgM)10价(5价) 与Ag结合、C区功能、激活补体:IgM、IgG13与抗原结合活化补体经典途径
15、、结合FC受体,产生多种生物效应、调理作用 、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理作用(ADCC)、介导型超敏反应,IgE为亲细胞抗体、通过胎盘和黏膜被动免疫9、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多克隆抗体:在含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其混合物即为多克隆抗体。优点:来源广泛、制备容易缺点: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不易大量制备,应用受限、单克隆抗体:由一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优点:单一特异性(高度特异性):与一个抗原决定簇反应可重复性(高纯度):抗体结构高度均一效价高、交叉反
16、应少、可大量生产应用:血清学诊断、免疫治疗、免疫学研究、基因工程抗体:在DNA水平对Ig基因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导入受体细胞表达的抗体。优点:抗体均一性强,可工业化生产缺点:亲和力弱,效价不高。10、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本程序。请自己看书!P54第五章、细胞因子1、名词解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并参与免疫调节的低分子量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2、细胞因子的分类功能及生物学活性。分类:白细胞介素(IL) 集落刺激因子(CSF) 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 生长因子(GF) 趋化因子(Chemokine)功能:、白细胞介
17、素(IL):在白细胞和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分化阶段的骨髓造血前体细胞,促其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干扰素(IFN):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生长因子(GF):刺激细胞生长作用。、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生物学活性:、抗细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 、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刺激造血 、促进血管生成3、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理化特性、低分子量,200个左右的氨基酸 、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为双体形式 、
18、细胞因子间无明显同源性、分泌特点、大多数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方式短暂性地产生和发挥作用、一种细胞因子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也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分泌的短暂性和自限性、作用特点、需与靶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特异结合,才发挥生物学效应。不受MHC限制、多效性 、重叠性 、协同效应、拮抗作用、级联效应、微量高效性4、细胞因子受体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分类: 、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结构特点:细胞因子受体为跨膜糖蛋白 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 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区 胞质区:信号转导区5、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19、、参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介导移植排斥反应 、介导免疫性疾病第六章、补体系统1、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概念:由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样活性的蛋白质(即:补体)以及其调节蛋白和膜蛋白(受体)共同组成的系统。组成:、固有成分:C1(C1q,C1r,C1s)C9 ;B、D、P因子 ;MBL ;丝氨酸蛋白酶、 调节分子:、可溶性调节分子、膜结合性调节分子、受体成分:C1qR、CR1、CR2、CR3、C3aR、C5aR2、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激活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菌体多糖(酵母多糖、脂多糖)MBL、MBL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动物 免疫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3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