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逻辑学笔记整理.doc
《(完整版)逻辑学笔记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逻辑学笔记整理.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命题概述一、什么是命题1.事件:关于某对象具有某性质或某几个对象之间有某种关系的描述通常被看作事件。 2.命题:所谓命题就是用语句形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事件的思想。 注: 1.事件可以是简单的,例如某事物具有某属性,某几个对象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2.也可以是复杂的,如某一事件情况与另一事件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因此,描述事件的命题也就有简单命题和复杂命题的区分。 例如: (1)“所有人是动物”。 (2)“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 (3)“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性质命题:描述某对象具有某性质的简单命题被称作性质命题。关系命题:描述某几个对象之具有某关系的简单命题被称作关系命题语句(1)表达了人具
2、有动物属性这样的简单事件,因而是一个简单命题。语句(2)表达了李白和杜甫之间有“同时代人”这样一种关系的简单事件。它也是简单命题语句(3)则表达了“天在下雨” 和“地是湿的”这两个事件之间具有条件联系的复杂情况。它是由“天在下雨”和“地是湿是”这两个命题构成的,因此被称作复合命题。 二、命题和语句、判断1、命题与语句首先,命题是描述事件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属于思维的范畴。而语句则是一种符号,它写出来是一组笔划,说出来是一种声音。如果不考虑语句被运用时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就只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其次,并非所有语句都直接表达命题。命题是同事件相关的,它具有要么真要么假的逻辑特证。因此,任何直
3、接表达命题的语句都必须对事件有所描述,能够表达出或真或假的特征。显然,并不是所有语句都具有这样的功能。第三,即使是陈述句,它与命题之间也没有 一对应的关系同一个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语句表达形式。这表现在不同的民族语言对同一个命题的表达是不同的,并且在同一民族语言中对同一命题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不仅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同一个语句还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 2、命题与判断首先,命题是描述件的,相对于一个事件只有一个命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命题是思想性的东西,但由于它所描述的事件是客观的因而它具有客观性。判断则不同,判断是人们对某种情况做出的断定。人们只有对事物情况有所认识才能做作断定,因此判断是
4、依赖于主体的认识。对于同一事件,人们基于不同的立场或价值念,可以做出不同的断定;即使是同一断定者来说,随着认识的发展或变化,也可能对同一命题做出不同的断定。其次,一个描述事件的思想如果被人们所断定,它就成为了判断,由此我们可以说所有判断都是被断定了的命题。而一个命题是否能成为一个判断,依赖于人们对它是否有所断定。例如,“火星上有生物存在”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就仅仅是一个命题,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局限使我们还无法对它做出断定。显然,我们总是在一定理论背景下才能对一个命题做出断定。因此判断总是相对于一定理论或观点而言的。所谓科学判断就是己被科学理论断定为真(假)的命题三、命题的种类和作用命题的种类和作用
5、2命题的作用 (1)命题是词项的展开。没有命题,就不可能揭示和说明词项。 (2)命题是推理的基本要素。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各种形式的命题,是正确地运用各种推理的必要条件。 (3)命题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在生活中、司法工作中都离不开命题,人们对命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能够解决具体实践中所提出的矛盾问题,能够指导人们去进行某一类具体实践活动等等。命题的形式及其分类命题的分类(见笔记)推理概述推理的特征 1.推理:根据若干个已知命题推导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1)所有正在上诉的判决都是未确定的判决; 所以,确定的判决都不是正在上诉的判决。(2)只有获得律师资格证书
6、才能从事律师事务; 张三还没有获得律师资格证书; 所以,张三不能从事律师事务。注:推理不同于瞎猜和感知2.组成:推理由前提、结论及前提与结论的推导关系三个部分组成。 推理所依据的命题叫做前提; 推理所得到的命题叫做结论;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结方式,即推理的形式结构叫推理的前提和结论的推导关系。3.有效性: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推理的逻辑性正确推理的条件 一个推理要能够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作为前提的判断要真实; 其二,推理过程要遵守推理的规则。“推出真实结论的条件”和“推理有逻辑性的条件”的区分: “推出真实结论
7、的条件”:重点是得出真实结论;它必须具备上述的两个条件。亦即,前提要真实;推理过程要符合推理规则。 “推理有逻辑性的条件”:专指推理形式正确,它只要求遵守推理的规则。并按照这一点对推理形式是否正确做出形式上的判定。推理的逻辑类别(种类)1根据前提与结论中是否包含有“必然”、“可能”等模态词,将推理划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二分法)2根据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进程的不同,将非模态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由一般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 归纳推理:由个别性前提到一般性结论。 类比推理:由个别性前提到个别性结论。3根据结论性质的不同,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结论断
8、定的范围没有超过前提断定的范围。如演绎推理和完全归纳推理。 或然性推理:结论断定的范围超过了前提断定的范围。如不完全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4根据前提和结论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分为简单命题推理和复合命题推理。 简单命题推理:以简单命题为前提和结论。又分为性质命题推理和关系命题推理。演绎推理性质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规范命题及其推理 复合命题推理:是前提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复合命题。又分为联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推理和假言命题推理。5根据前提所含命题是一个还是两个或以上,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直接推理:以一个命题为前提 并非有些学生是学监狱管理专业的, 所以,有些学生不是学监狱管理专业的。
9、 间接推理: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命题为前提。演绎推理性质命题一、性质命题及其逻辑结构 1、什么是性质命题 性质命题又叫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下列命题都是直言命题:(1)“所有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法人(2)“有些动物不是有脊椎的。”所谓简单命题是指结构最简单的命题,从其表达的形式结构上分析,它是不能再分解为其它命题而直接由词项构成的命题。 例如: “所有金属是导电的。”性质命题的逻辑结构 性质命题一般有四个组成部分:主项、谓项、量项和联项。 主项:性质命题中指称代表事物对象的词项。 谓项:命题中指称代表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词项。 量项是表达主项外延数量的词项。 量项
10、有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两种: 全称量项一般用语词“所有”,“每一个”,“凡”等表示,它断定了主项的全部外延; 特称量项一般用“有”、“有些”表示,它断定了 主项的部分外延; 联项:表达主项与谓项之间逻辑关系的词项。 性质命题的一般形式:量项+S+联项+P(量项、联项=逻辑常项,S、P=逻辑变项)性质命题的种类传统逻辑中采用SAP、SEP、SIP、SOP分别表示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性质命题的周延牲问题在性质命题中,一个项如果能指代其全部外延,则称这个项是周延的;一个项如果不能指代其全部外延。则称这个项是不周延的。因此,如果主项能指代其全部外延,则称主项周延;主项
11、不能指代其全部外延,则称主项不周延。如果谓项能指代其全部外延,则称谓项围延,谓项不周延则是指谓项不能指代其全部外延。性质命题周延表(课本)A、E、I、O之间的对当关系 对当关系是指具有相同素材的命题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对性质命题而言,所谓相同素材是指具有相同的主项和谓项。如下就是具有相同素材的A、E、I、O四种命题: “所有金属是导电的”。 “所有金属不是导电的”。 “有金属是导电的”。 “有金属不是导电的”。1上反对关系。这是两个全称命题即SAP与SEP之间的关系。 由表可见,当SAP真时,S与P之间或者具有同一关系,或者具有S包含于P的关系。以这样的S与P构造一个E命题,它一定是假的。SE
12、P相对于SAP亦如此。因此,SAP与SEP,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当SAP假时,S与P之间具有S包含P、S与P交叉或S与P全异的关系。以这样的S与P构造一个E命题,它在S包含P或S与P交叉时是假的,在S与P全异时又真,即它的真假是不确定的。SEP相对于SAP亦如此。因此,SAP与SEP,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显然,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1 差等关系。这是联项相同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即SAP与SIP,SEP与SOP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两个全称的命题为上位命题,两个特称的命题为下位命题。由表可见,当上位命题真时,下位命题一定真;上位命题假时,下位命题真假不定;当下位命
13、题假时,上位命题必假:下位命题真时,上位命题真假不定。2.下反对关系。这是两个特称命题SIP与SOP之间的关系。 如表所示,当S I P真时,S与P之间具有同一、包含于、包含或交叉关系。以这样的S与P构造一个O命题,它在S包含P或S与P交叉时是真的,在S与P同一或S包含于P时假,即它的真假不确定。SOP相对于S I P亦如此。因此,SIP与SOP,一个真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当SIP假时,S与P具有全异关系,以这样的S与P构造一个O命题,它一定是真的。SOP相对于S I P亦如此。因此,SIP与SOP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 就是说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14.矛盾关系。这是S
14、AP与SOP,SEP与SIP之间的关系。 由表可见,当SAP真时,SOP必假,反之亦然;当SEP真时,SIP必假,反之亦然。就是说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直言命题推理一、直言命题推理概述 直言命题推理是其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命题,并且根据直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例如: “所有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所以不用于交换的都不是商品”。 “所有鱼类都是用鳃呼吸的;有些水生动物不是用鳃呼吸的;所以有些水生动物不是鱼类。”1以SAP为前提的 SAP (SEP) (上反对关系:A真时E必假) SAP SIP (差等关系:上位真,下位必真) SAP (SOP) (矛盾关
15、系:A真,O必假) (SAP) SOP (矛盾关系;A假,O必真) SAP SaP2以SEP为前提的 SEP (SAP) (上反对关系,E真,A必假) SEP SOP (差等关系:上位真,下位必真) SEP (S I P) (矛盾关系:E真,I必假) (SEP) SIP (矛盾关系:E假,I必真) SEP SeP3以SIP为前提的 SIP SEP (矛盾关系:I真,E必假) (SIP) SEP (矛盾关系:I假,E必真) (SIP) (SAP) (差等关系下位假,上位必假) (SIP) SOP (下反对关系:l假,O必真)4以SOP为前提的 SOP SAP (矛盾关系:O真,A必假) (SOP
16、) SAP (矛盾关系:O假,A必真) (SOP) (SEP) (差等关系:下位假,上位必假) (SOP) SIP (下反对关系:O假,I必真)5.SoP SeP由上述有效推导式,我们可以推出如下几种等值推理关系。等值推理表达了这样的逻辑内容:由前提可推结论,并且由结论可推前提,即前提和结论要真同真,要假同假,它们是逻辑等值的。这些推导式为: SAP (SOP) SEP (SIP) SIP (SEP) SOP (SAP) SoP SeP 例1.一家珠宝店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某一个人所为。审讯中,他们四个人各说了一句话: 甲说:“我不是罪犯。” 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
17、“乙是罪犯。” 丁说:“我不是罪犯” 经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得是真话。根据以上条件,下列那个判断为真? A.甲说的是假话,因此甲是罪犯。 B.乙说的是真话,丁是罪犯。 C.丙说的是真话,乙是罪犯。 D.丁说的是真话,丁是罪犯。 E.四个人说的全是假话,丙才是罪犯。 答案:A 例2.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1)有人是广东人。 (2)有人不是广东人。 (3)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员工都是广东人。 B.8名员工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门广东人的人数。 答案:
18、A 例3.有人说:“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以下哪项最能驳斥上述判断? A.也许有的非哺乳动物是胎生的。 B.可能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胎生的。 C.没有见过非胎生的哺乳动物。 D.非胎生的动物不大可能是哺乳动物。 E.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但不是胎生的。 答案:E 例4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下面哪项是真的。 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三个杯
19、子中有巧克力。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答案:D 例5.某县领导参加全县的乡计划生育干部会,临时被邀请上台讲话。由于事先没有做调查研究,也就不熟悉县里计划生育的具体情况,只能说些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话。他讲到:“在我们县14个乡中,有的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李家乡就没有完成嘛。”在领导讲话时,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为领导讲的三句话中有两句是不符合实际的,直后悔临时拉领导来讲话。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A.在14个乡中至少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B.在14个乡中除李家乡外还有别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C.在14个
20、乡中没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D.在14个乡中只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E.在14个乡中只有李家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 答案:C 例6.学校在为失学儿童义捐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数名的捐款,经过多方调查,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人捐的。经询问, 周说:“不是我捐的。” 吴说:“是王捐的。” 郑说:“是吴捐的。” 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为真? A.是吴和王捐的。 B.是周和王捐的。 C.是郑和王捐的。 D.是郑和吴捐的。 E.是郑和周捐的。 答案:C 三变形推理 变形推理是通过改变一个直
21、言命题的形式而得到结论的推理。 1换质推理 改变命题联项,即把肯定联项变成否定的,把否定联项变成肯定的,这是换质推理。2换位推理 改变命题主谓项的位置,把主项换成谓项,谓项换成主项。这是换位推理。 换质推理对A、E、1、0四种命题都适用,由此可得如下四种有效的推理形式: SAP SEP SEP SAP SIP SOP SOP SIP 换位推理必须遵守如下两条规则才能保证推理的有效性。 (1)换位推理不得改变前提的联项。就是说前提是肯定命题的结论也必须是肯定命题;前提是否定命题的结论也必须是否定命题。 (2)前提中不周延的项,换位后也不得周延。 根据这两条规则,换位推理有如下几个有效推理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逻辑学 笔记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3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