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二国际.ppt
《第十五章第二国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第二国际.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五章 第二国际,参考书:1.约连茨:第二国际的兴亡2.利沃古斯、斯切茨凯维奇: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简史,2,思考题:1.第二国际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2.什么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它产生的根源是什么?3.第二国际是怎样破产的?,3,第一节 第二国际的建立一、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4,2.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5,3.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八十、九十年代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等经典著作相继被翻译成俄、法、西班牙、英、罗马尼亚、荷兰、波、意等多种文字出版。1884年和1886年,恩格斯又先后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
2、家的起源及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两部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1885年资本论第二版的出版,极大的武装了各国工人阶级,马克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创立创造了条件。,6,4.各国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政党的成立,为第二国际的建立准备了组织条件:自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以后,欧美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相继产生。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77年),法国工人党(1879年)、意大利工人党(1882年)、比利时工人党(1885年)、挪威工人党(1887年)、奥地利工人党(1889年)、瑞典社会民主党(1889年)、瑞士社会民主党(1889年)以及俄国的
3、劳动解放社(1883年)、英国的社会民主同盟(1884年)等等,在成立以后,都积极从事宣传组织工人群众的工作,从而为建立新的国际联合打下了基础。,7,总之,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和工人组织,要求在斗争中争取一致步调和建立国际联合组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实现这种联合奠定了思想基础。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工人组织的普遍建立,则为联合建立了思想基础。而资本主义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为这种联合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样,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来,创立新的国际组织的前提条件已具备。,8,二、恩格斯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而斗争:正当各国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各国工人阶级更加需要革命领袖和导师加强指导的时候。1
4、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逝世,享年六十五岁。马克思的逝世,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逝世以后,领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重担落到了恩格斯一个人的肩上,他继续担当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恩格斯除了进行巨大的理论研究工作外,积极为创建新国际而斗争。,9,1889年7月14日,正值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一百周年纪念日之际,革命派和改良派,7月15日同时在巴黎召开了两个代表大会。,10,改良派召开的大会,虽然代表人数多达五百五十人,但其中四百七十七人是法国可能派,此外只有英国工联和美、西、意、比、葡、波、奥、瑞士等国家的八十来名代表。从大会的成份来看,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可能
5、派”大会。,11,革命派召开的代表大会,则与改良派形成鲜明的对比。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二十二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其中有许多人是各国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如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瓦扬等。恩格斯因忙于资本论第三卷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未能出席大会。但他对大会非常关心,给予了热情的指导。,12,大会一开始,就是是否与改良派大会合并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通过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权的原则下与改良派大会合并的决议。但是,可能派拒绝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合并的建议,合并因而没有实现。合并失败以后,大会开始正式的议程。,13,1.主要探讨了国际劳工立法;2.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3.废除常备军
6、;4.“五一”节示威游行等问题,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决议。由于参加这次成立大会的不仅有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有许多改良派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就贯穿于第二国际历史的始终。,14,大会通过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即为了纪念美国工人阶级1886年5月1日的罢工斗争,把每年的5月1日定为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国无产阶级都要举行示威游行,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巴黎大会的一切决议的实现而斗争。,15,国际社会主义者巴黎代表大会(1889年7月14日至20日),基本上执行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会议粉碎了可能派篡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阴谋,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正式
7、成立。第二国际没有制定纲领和章程,没有建立象第一国际那样的中央领导机构,甚至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名称。这些都是它与第一国际的不同点,也是它本身的特点。但是巴黎代表大会规定了定期召开代表大会的制度。大会的各项决议对各国政党只有道义上的约束力,没有组织上的强制力,因此,第二国际在组织上比较涣散。,16,第二节 第二国际的主要活动一、第二国际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从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大会至1900年巴黎代表大会,第二国际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了反对无政府主义和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17,第二国际成立以后,先后通过布鲁塞尔(1891年)、苏黎世(1893年)和伦敦(1896年)三次代表大会,彻底批判
8、了无政府主义思潮。,18,1891年8月,第二国际在布鲁鲁尔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共有十五个国家的380名代表,恩格斯因故没有出席。法国可能派企图篡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的阴谋遭到失败以后,也拒绝参加这次会议。大会开始就通过一项决议,不许无政府主义者参加大会。,19,大会共有八项议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无产阶级对军国主义和战争的态度,关于国际社会主义政党的统一策略。,20,1893年8月,第二国际在苏黎世举行了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再次通过排斥无政府主义者参加的决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关于社会民主党人的政治策略和在战争时期的立场。,21,恩格斯亲自出席第二国际苏黎世代表大会,并
9、且用英、法、德三种语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恩格斯回顾了国际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向,肯定了第二国际反对无政府主义斗争的成果。同时,恩格斯提醒各国社会主义者不要过高的估计议会制度和改良。苏黎世代表大会取得了反对无政府主义的重大胜利,但可惜地是大会没有注意到日益滋长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危险,恩格斯的重要指示未被第二国际的领袖们重视。,22,第二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896年7月在伦敦召开。伦敦代表大会在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战争等问题上,都重申了过去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精神,大会拒绝承认无政府主义者为第二国际的成员。纽文胡斯等无政府主义者也因此退出大会。这样伦敦代表大会就从组织上
10、把无政府主义者彻底清除国际,标志着第二国际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获得了完全的胜利。,23,二、恩格斯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 第二国际在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特别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的“和平”发展时期,各国工人党的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德国工人取和了废除“非常法”的胜利,法德两国党在议会斗争中又获得了重大胜利。于是,崇拜议会斗争,迷信“和平”进入社会主义的论调日益抬头,否认阶级斗争,宣传社会和平,否认社会主义革命的右倾机会主义日益滋长和漫延。,24,这种右倾机会主义思潮主要滋长在德法等国。1890年,德国政府宣布废除“非常”以后,德国党
11、内以福尔玛为首的右派分子兴高采烈,公开站出来抹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之间的矛盾,美化资产阶级,宣扬阶级调和。他们极力反对无产阶级及暴力革命。鼓吹通过议会斗争,就能够“和平”进入社会主义.,25,恩格斯警赐地注视着右倾机会主义的滋长,并在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同时,及时地展开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26,为了使德国及其他各国政党了解拉萨尔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克服和纠正日益滋长的右倾机会主义思潮。1891年1月,恩格斯排除第二国际某些领导人的阻挠,公开发表了马克思十五年前的著作哥达纲领的批判,哥达纲领的批判深深触动了右倾机会主义者,引起了他们极大的不满。,27,1891年6月,针对德国
12、党爱尔福特纲领草案中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恩格斯写成1891年社会民主纲领草案批判(即爱尔福物纲领草案批判)一文,集中批判了“和平”通向社会主义的谬论,重申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28,1894年,恩格斯又写了法德农民问题一书,恩格斯在这篇名著中精辟地分析了农民问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农联盟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它不仅批判了法、德两党的错误立场,而且有力地打击了右倾机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和土地问题的重要文献。,29,由于恩格斯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对于第二国际内部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右倾机会主义思潮进行坚决斗争,捍卫了马克思
13、主义的基本原则,使机会主义思潮一露头就遭到痛击未能在第二国际中泛滥开来,从而保证了第二国际在前期的活动中基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30,正当第二国际内部反对机会主义斗争趋于激烈的时候,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在伦敦病逝。恩格斯的逝世,对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又是一个极其重大和无法弥补的损失。,31,三、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恩格斯的逝世,大大地削弱了反对机会主义斗争的力量,右倾机会主义在第二国际内部日益增长,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和各国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就表现得异常激烈。,32,修正主义思潮首先产生于德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五 第二 国际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723086.html